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7.5.04

第三章:馬華與巫統的合作

(01) 馬華與巫統的合作
李孝式和耶哈耶決定角逐市議會選舉,以與馬來亞獨立黨抗衡。這是李孝式報復的機會,選舉結果在12席中,馬華贏得6席,巫統3席,馬來亞獨立黨只取得2席,這對拿督翁是致命的打擊,也決定了他日後在政壇的不得意的命運。

拿督翁以非種族口號展開運動:投非種族主義及進步一票;支持馬來亞獨立黨。而馬華巫統的合作,則分別要求各自的種族支持。

《海峽時報》當時的社論認為,選舉的結果顯示這是“種族票”。(28)

1952年的吉隆坡市議會選舉前,喬治市先於1951年12月舉行馬來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選舉,為日後的選舉制度奠下基礎,三個政黨參加角逐,巫統,急進黨及勞工黨。

結果在9個席位中,標榜非種族性的,傾向支持馬來亞獨立黨的急進黨取得勝利,佔了6席。但於1952年12月的另一次選舉中,急進黨衰退,也顯示著馬來亞獨立黨勢力的式微,結果導致急進黨結束政治壽命。

雖然喬治市最早舉行選舉,但決定馬來亞政治局面的卻是1952年2月舉行的吉隆坡市選舉。它產生了二個重大的意義:
(一)為馬來亞獨立黨的壽命,敲了喪鐘。
(二)導致巫統和馬華,進一步展開全國合作。

由於這樣,馬華領袖們重新評估他們與拿督翁的合作,在這之前他們對拿督翁的非種族性理想寄以厚望,但在看到選民的情緒表現後,又有第二種想法,轉而與巫統密切合作,此舉正符合了巫統主席東姑阿都拉曼的心願。

馬華公會的轉變,致使馬來亞獨立黨頓然失去力量,一方面得不到華人支持,另一方面又未能廣泛獲得馬來人擁護,使到拿督翁難以繼續發揮作用。

雖然如此,拿督翁領導下的馬來亞獨立黨,仍在議會和政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為諸多議員,州務大臣和高級公務員都是支持馬來亞獨立黨,憑著獨立黨的 地位,儘管在市選舉中受挫,拿督翁又改變了他的政治策略,因為不滿馬華的走向與巫統合作,及為了阻止這種合作獲得成功,拿督翁提出的政治口號,不 再是非種族性,而是提醒馬來人注意他們的地位受損害的危險。

一系列的鬥爭,便在馬來亞獨立黨與巫統─馬華之間展開。

拿督翁運用在政府中的勢力,他當時是殖民政府的內政部長,給成長中的巫統及馬華的合作帶來諸多問題,例如曾建議禁止種族性政黨,要求禁止政黨主持福利彩票,結果馬華公會的彩票被政府禁止。

馬華公會被指與國民黨有聯繫,企圖將馬來亞歸為中國的第20個省,巫統亦被指責為政治利益而出賣國家給華人。

馬來亞獨立黨為阻止巫統馬華合作而使用的政治策略,產生了反效果,激起了馬華公會加速與巫統合作,接著華人社會也對馬來亞獨立黨疏遠,不再像較早前的猶豫不決了。

(02) 從獨立黨到國家黨
巫統與馬華合作,在獨立黨的策略下,馬華公會被指與國民黨有聯繫,企圖將馬來亞歸為中國的第20個省,巫統亦被指責為政治利益而出賣國家給華人。

這樣一來,巫統─馬華面臨更大的挑戰。一邊是來自馬來亞獨立黨,另一邊來自急進的馬來人政團,加上各州州務大臣和高級民事僱員的傾向獨立黨,致使巫統─馬華在困難中鬥爭。

政局造成出現三個抗衡的局面:傾向獨立黨的霹靂州務大臣拿督彭利馬(被巫統開除的霹靂州領袖)領導主催全國大會(NATIONAL CONFERERENCE)。

巫統和馬華則籌備召開全國會議(MATIONAL CONVENTlON),採取步驟要求英國儘早舉行全國選舉,以打破當時議會受獨立黨左右的局面,且進一步爭取獨立的實現。

印度國大黨原本是與獨立黨在一起的,因不滿其教育政策,及後來在印度總理尼赫魯的分析下,要他們選擇馬來亞為他們的國家,乃加入巫統─馬華的努力。

因此,在1954年後國大黨加入了巫統─馬華的合作,增強三個民族合作的基礎。

另一個是由激進馬來團體主催的泛馬來亞國民大會(ALL MALAYA NATIONAL CONGRESS),建議成立一個馬來人的國民陣線,並在會上攻擊馬華公會和巫統的合作。
形勢的發展逐漸對巫統和馬華有利,馬來亞獨立黨越形孤立。拿督翁於是在1953年宣佈解散馬來亞獨立黨,而在1954年2月另立國家黨(PARTY NEGARA),所有參加全國大會的代表俱支持新黨的成立,除了印度國大黨外。

國家黨代表了一群“有權勢的,保守的和受英文教育的馬來亞人,跟隨著英國的步伐,擁有大批高級政府公務員,在議會中佔了強有力地位。”

雖然如此,它卻不能在基層建立勢力。(29)

這個時候,國家黨也承認種族情緒的重要,轉向爭取馬來人,不再倚重華人及印度人,但似乎已經太遲了。

馬來社會寧可支持巫統,而對立場不定的國家黨有所遲疑,華人社會則轉向支持馬華公會及有華人在內的非種族性的小政黨,印度人也不再對國家黨有任何寄望。

尤有進者,急進的馬來政團也不公開支持國家黨,尤其是知名的巴哈魯丁醫生(早期是左派領袖,一度是人民黨領袖,後來加入回教黨成為黨主席,直到1969年逝世。)也起而反對。

差不多同一個時期,巫統、馬華及國大黨的合作成熟,為應付將到來的第一次大選(1955年),巫統和馬華及國大黨於1954年11月13日,將組織擴大為聯盟全國理事會,正式以“聯盟”的姿態立足於政壇。理事會華巫各佔16名,印人佔6名。(30)

聯盟和國家黨的鬥爭,是獨立黨延續下來的,它也是拿督翁政治生涯中的另一個轉捩點。當然最大的考驗,將決定於1955年的局部全國大選。

在轉入這個階段之前,瞭解一下當時的背景是有其意義的。

(03) 英國委任三族入閣
英殖民地政府於1948年實施聯合邦協定後,便按照這份協定組織國會形式的立法讓會,但非民選,而是委任。

1951年3月13日在英國委任下,華巫印人士加入了內閣組織。議會主席由欽差大臣擔任,掌握實權。內政部長為拿督翁、衛生部長李長景醫生、教育部長拿督多拉星甘等、李孝式也受邀加入行政議員。

翌年又多5名行政議員,包括東姑阿都拉曼,梁宇皋。1954年,英國再重新調整和委任內閣及行政議員和立法委員,是為選舉前最後一次非民選的議會結構,拿督翁仍任內政部長、李孝式任鐵道及海港部長、依斯邁醫生任天然資源部長、行政議員東姑阿都拉曼及楊旭齡。

華巫議員中包括梁長齡、溫林鳴鳳、陳修信、胡家濂、梁宇皋、葉松鋼、辜承福、連裕祥、蘇比、翁毓麟、薩頓等。

議員中有各黨代表和各業代表,包括泛馬勞工黨,但以馬來亞國家黨議員佔多數。

由於上層的形勢對拿督翁有利,聯盟要求較為公平的選舉並不能順利通過,例如國家黨提出的不准在投票日使用汽車獲得通過,聯盟大表不滿。

觀看形式,身為內長的拿督翁應佔上風,可是人民的看法不同,他們把力量支持在聯盟這一邊,判定了國家黨屈居反對黨的地位,而在後來走向消失。由此可見當時的一般思潮是以種族作為基礎而投票給候選人,華人則把票投給馬華公會。

第一次大選是1955年舉行,6月15日是提名日,7月23日是投票日,總共選出52名立法議員,另外46名是委任的,但執政黨可委任其中的5名,以成為立法議會中的多數席黨。

52個議席的角逐,也在聯盟黨內引起爭執。當時合格的選民祇有128萬850人,佔人口約20巴仙。其中馬來選民107萬7562名,佔84.3巴仙。華人14萬2946名,佔11.3巴仙,其他種族6萬346名,佔4.6巴仙。

巫統內有人要求90巴仙的候選人歸巫統,華印候選人不超過10巴仙,東姑反對這個建議,在1955年6月的黨大會上,與另一派攤牌,恫言辭職,結果贏得巫統的信任票,席位分配如下:巫統35席,馬華15席及國大黨2席,後兩者欣然接受這種安排。

“但重要的一點是,馬華及國大黨獲得較多席位的分配,不是通過本身的努力和影響,而是歸於東姑的慷慨。”(31)

席位分配的妥協和對聯盟競選宣言的折衷,保住了聯盟的合作,但同時也使到原有的局面有了轉變,巫統已成為聯盟的主要力量,具有決定性的發言權。

馬來社會中,包括巫統內部對東姑的慷慨深表不滿,導致獨立人士的出現。相同的,華人社會,尤其是鄉會對馬華的讓步也不滿,且要求實施多種語文制度。

巫統拒絕這個要求,陳禎祿為顧全大局,“忍痛”勸講華人社團不要向英女皇作這項請願。(32)

(04) 聯盟勝利東姑組閣
1955年7月27日投票的結果,聯盟在角逐的52席中,囊括51席,只1席由回教黨奪得。

聯盟的勁敵,國家黨參加30席的角逐,全軍覆沒,甚至連其黨魁拿督翁在其家鄉新山遭到失敗。當時勢力相當弱的勞工黨,派出4名候選人皆敗北,人民進步黨參加2席也無所獲。

當選的15名華人議員中,包括陳修信,梁宇皋,朱運興,翁毓麟等。

另外32名被委任的議員中,包括檳城的林蒼祐醫生、梁長齡(代表馬華商聯會)、李孝式、楊世謀及符茲美等。再加上5名由欽差大臣委任,總數是98名,其中馬來人佔50名、華人25名,印人7名。

聯盟除中選51席外,加上19名委任議員是聯盟黨員,實際上已在議會中佔有70席。

聯盟的勝利,標誌著已掌握馬來亞獨立鬥爭的主動權,國家黨再也不是主要發言人。巫統能夠擊敗國家黨,顯示了馬來人支持巫統來領導他們,儘管拿督翁有崇高的威望,劫不能順應潮流。

至於馬華公會,雖然華人社會對席位和語文問題存有異議,但仍無反馬華之意圖,再說當時也沒有另一個足以代表華人的政黨立足政壇。人民支持馬華公會乃是順理成章的事。

從戰後1945年到1955年的10年變化看來,華人的政治思潮已有了轉移,但並不是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政治上發揮作用。

從馬共於1948年被宣佈為非法組織後,華人的政治領導權便轉到馬華公會的身上。可是華人本身除了存有不同的思想和意識形態外,也對馬來亞的政治未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馬來亞華人的政治活動,僅局限於上層社會的華人和受西方教育的華人。

特別是留學英國的智識份子,比較得到英國人信任,他們被鼓勵在政治上活躍。

在當時的情況,英國人對華人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儘管中共於1949年奪得中國政權的翌年,即受到英國在外交上的承認,但作為馬來亞的統治者,英國卻把華人當成是親向左派的,以致在後來英國採取更為明顯的分化政策,將馬來人和華人分成兩個個別的社會,且漠視華社的意見。

馬華公會固然是受到英國支持相鼓勵而成立的,用以抗拒非法的馬共,實質上英國並不重視這個政黨的代表性,尤其是進行憲制談判時。

英國人對華人態度的改變,雖然與國際政治的變化有關,尤其是中共的勝利,帶來更多的顧忌,但也無可否認的,戰後以來直到1955年,華人社會中的思潮,仍無辦法擺脫與中國的聯系,分成親中共和親國民黨的派系。這可從輿論界中的言論窺見一斑。

甚至拿督翁也曾“指責馬華公會內的國民黨派,意圖將馬來亞變成中國的一省。”這當然沒有事實根據。

即使是在馬來亞獨立後,東姑阿都拉曼於1959年,因馬華內部對政府的教育政策引起爭論時也宣稱“國民黨有組織地滲透華人團體諸如馬華公會”(33)

馬華公會在當時有國民黨份子在內,是不足為奇的。因為有地位的商人在早期與國民黨密切聯系,甚至是國民黨員也是眾所週知的事。

這些人大部份的是受英文教育的知識份子、頭家和在發行福利彩票後吸納的中下層階級。

總而言之,當時的馬華政治思潮,是代表著一群尋求安定生活而保障既得利益者,順帶成為華人利益的保障者,為英國政府所接受的合法代言人。

(05) 引導華人遠離馬共
馬華如前所述,成立的背景是為了取代已被列為非法的馬共,成為華人的保護者。

馬華的目標在於贏取華人的信心,使他們遠離馬共,並協助英國殖民政府早日解決馬其叛亂,從陳禎祿的私人文件記錄中顯示,他原本組織馬華公會,並不是基於反共的,而是聲稱保護華人利益。

不過,他致力於使他族相信不是全部華人都傾向共黨。因此主張華人領取公民權,以成為馬來亞的人民。

但陳禎祿於1949年4月在怡保一項集會演講時,被人拋擲手榴彈,結果五人受傷,包括陳氏在內。雖然行兇者潛逃,但陳氏及馬華懷疑馬共所為,自此事件後,陳禎祿對共黨有了仇視,他尚且於1951年6月29日,寫信給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杜勒 斯,攻擊共黨世界並促請美國領導克制共黨的活動。(34)

馬華的反共立場變得更為明顯,這和聯盟的政策及國家的政策取得一致。

另一方面,聯盟政府為了取得國家的和平,在與英國爭取獨立的過程中,也希望能使馬共放下武器,以消除威脅。“華玲會談”,便是當時的產物。

東姑阿都拉曼在其回憶錄中,闡述他與陳平會談的經過:“7年蒙受的痛苦(指緊急法令的實施)有一項行動尚未嘗試,我想為甚麼不面對面會談?一旦有了會談,我們便會知道我們站在那裡,直接的接觸是找尋這個問題的答案。”(35)

華玲會談於1955年12月28日及29日舉行,陳平率領馬共代表團,政府方面的代表團由聯合邦首席部長東姑阿都拉曼率領,團員包括新加坡首席部長馬紹爾及馬華公會會長陳禎祿。

東姑說:“我向陳平保證我將贏得獨立。作為第一個步驟,我將會獲得控制內部安全及本地的武裝部隊,而我同時也有權力特赦,因此我要他同意放下武器及離開森林。”

“我告訴他(陳平),我正要前往倫敦商談接管內部安全權力及全面管制緊急法令。如果達致獨立是馬共的共同目標,那麼他沒有其他選擇,唯有停止戰鬥。我給他考慮我的話,但翌日當會談繼續時,他斷然表示不會投降。換句話說,他不會接受赦免,因為形同投降。(36)

因此政府繼續與馬共作戰。到了1960年大致上安定了局面,才宣佈終止實施12年的緊急法令。”
---------------------------------------------------------
註:
(28) see "Ethnic Politics In Malaysia" By R.K.Vasil/ Radiant Publishers 1980/P.86
(29) see "Malaysian Politics" By Gorden P. Means/ P.158
(30) 參閱《星馬通鑑》
(31) see "Ethnic Politics In Malaysia" By R.K.Vasil/ Radiant Publishers 1980/P.94
(32) see "Malaysian Politics" By Gorden P. Means/P.163
(33) see "Malaysian Politics" By Gorden P. Means/P.204
(34) See "Overseas Chinese ln china's Policy: A Case Study Of Malaysia"/By Dr. C. Y. Chang.
(35) See "Looking Back" By Tunku Abdul Rahman Putra Al-Haj/Pustaka Antara, K.L.1977.P6﹒
(36) See "Looking Back" P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