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4.7.07

(十三)1969年──敦马哈迪医生(Tun, Dr.Mahathir Bin Mohamad)(1925-)

马哈迪无疑是1969年风头最健的风云人物。虽然这一年也涌现不少政治人物,但没有人及得他发挥的影响力。由于他的大胆公开抨击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的领导不力,终于导致东姑黯然下台。他改写了马来西亚的历史。

1925年出生于亚罗士打的马哈迪,早年在新加坡爱得华七世医学院(后来的新大)攻读医科。先在政府医院服务,后自行开设诊所(1957年)。

在学生时代,即1946年,他就参加拿督翁创办的巫统,但不活跃,延至1964手才当选国会议员。1969年再次参加大选,却告失败,爆发“513”事件。在这期间(1969年6月17日),马哈迪大胆地发出公开信,要求东姑阿都拉曼辞职,他说“人民认为东姑已过时了,应该退休。”

东姑勃然大怒,通过巫统开除了马哈迪的党籍(同年7月28日),禁止所谓公开信的流传。虽然如此,马哈迪并不气馁,他又出版了后来成名著作《马来人的困境》。东姑马上予以禁止,直到许多年后(1981年)才重见天日。

1970年东姑终于下台,改由敦拉萨接位。1971年敦拉萨让马哈迪以“英雄式”的方式重回巫统,启开他的政治生涯的第二春。

1974年他再参加大选胜出,被委为教育部长。1975年角逐巫统副主席告捷。1976年敦拉萨逝世,继任首相的胡先翁竟命中他为副首相,从此平步青云。

1981年胡先翁荣休,马哈迪成了国家第四任首相,攀上最高权力的顶峰。他巧妙地挑选慕沙希淡做为他的副手,冷落了他的“宿怨”东姑拉沙里。

第二年,即1982年,马哈迪打开巫统之门,迎来了安华依布拉欣,两人形同“政治师徒”把国家推向行政回教化,注入回教的价值观,安华也一步一步地走向权力的高峰。

1986年,马哈迪与慕沙希淡关系转淡,足使后者辞副首相职,改由嘉化峇峇继任,结束了所谓“2两领导时代”。

正由于埋下不满,在1987年时,东姑拉沙里竟与其“政敌”慕沙希淡连手,攻打巫统第一号和第二号高位。在此千钧一发动全身的时刻,安华等人倒向支持马哈迪,而纳吉也加入其中,终于马哈迪以761张票对718张票击败东姑拉沙里。慕沙希淡的署理主席位也被嘉化峇峇取代(739票对699票)(1987年4月24日)。

就这样东姑拉沙里的B队全面被打压,而马哈迪的A队进一步巩固在党的地位。

1990年马哈迪又面对另一次人生的大挑战,因不甘失败的东姑拉沙里在1989年成立46精神党,在90年的大选全线出击巫统席位,以争夺国家领导权。这一仗,东姑拉沙里又败下阵来,马哈迪剪除了心腹大患。

在与东姑拉沙里交锋的过程,由于党争衍生了官司案,导致巫统被宣判为“非法组织”后,马哈迪另立“新巫统”取而代之。东姑拉沙里这边又不服所判,引致最高法院要用9司会审来判案。

马哈迪在情势不明朗下,认为司法已“干预了政治”,采取快速的行动解除最高法院院长赛阿峇斯的职务(1988年5月27日),又再爆发司法案中的官司案,案情错综复杂,但以马哈迪政府隐住阵脚而逐渐平息下来。
当官司案告一个段落后,马哈迪在1993年面对的新挑战是安华的崛起,取代嘉代峇峇成为巫统署理主席兼副首相。马哈迪对这个“宏愿队伍”有所不悦,也开始提防安华势力坐大而尾大不掉。

1998年马哈迪与安华关系交恶,后者被革除党职和部长职。一场“烈火莫熄”的街头斗争燃烧起来,判定了马哈迪和安华关系的破裂,也使到巫统政局起了蜕变。取代安华的人正是曾与东姑拉沙里结盟B队的阿都拉巴达威。

2003年马哈迪正式退位,棒子交予阿都拉,结束了他的22年的统治。但转入第3年,即2006年马哈迪又开始抨击他的接班人不按原来的计划行事,最主要是取消马新“美景大桥”,使马哈迪大为不悦,种下了一连串的批评与驳斥。

从过去到现在,马哈迪依然未改其“攻击型”本色。“513”造就了马哈迪的传奇性的政治生涯,他的功过自有后来人评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