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7.8.04

第四十一章:安华派从中崛起

东姑拉沙里斗不过马哈迪后,巫统党内崛起一股新兴势力,它的代表人物就是安华依布拉欣,以致原任署理主席嘉化巴巴不得不靠边站。

1990年10月的大选,是东姑拉沙里成败的试金石,他对成绩大失所望,46精神党除了在吉兰丹略有所获外,在其他州不堪一击。

46精神党仅赢得8个国会议席,原本在离开巫统后有13个国会议席。回教党则有7席,原本只有一席。

加盟东姑拉沙里的沙巴团结党取得14席。民主行动党唱丰收,有20个国会议席,反对党总数加起来不过49席,在154个国会议席中,未达三分之一。因此,马哈迪的国阵仍然拥有超过三分之二多数席。

比较显着的改变是回教党在吉兰丹与46精神党合作,取得所有州议席,巫统大吃败仗。

同时,在槟州,行动党空前夺得14席,只差3席即执政,无奈46党不济,连1席也未取胜。

由此可见,46精神党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企图取代巫统的地位只得讲字,马哈迪的“马来人不容许分裂”的口号打动马来人的心。

东姑拉沙里劳心劳力,无功而折翼,大伤元气,反而助长了回教党和行动党的势力,这是46精神党弄巧成拙的后果。

反过来,马哈迪从党内打到党外,把东姑拉沙里的威胁一一剪除,确也费尽心思。

如果46精神党在大选中崛起,马哈迪将会坐立不安,幸好一切都未成为事实。

既然马哈迪已把东姑拉沙里及其人马排在巫统党外,自然不再有拉沙里的阴影。而46精神党的斗志也大受打击,逐渐有人脱离队伍,返回巫统。

所谓“两线制”的斗争,来得快,也消失得快。

反而马哈迪在党内稳固其势力后得心应手。新巫统顺利接管了原巫统的资产和大部份党员,又再回到巫统的轨道。

虽然情势和过去有所不同,但巫统为马来人的斗争和制定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改变。

很显然的,慕沙势力的式微及东姑拉沙里的离队,给了巫统新生力量一个机会填补领导人的空间,这股力量的代表人物就是安华依不拉欣。

安华在党内的势力不断提升,几乎已经成为党内的第二号人物。甚至在1993年的党选,安华的势力膨胀得连原任署理主席嘉化巴巴也被逼靠边站。

提名安华竞逐署理主席的巫统区部,超越了80%,嘉化巴巴大势已去。

不宁唯是,在那个时候,围绕在安华周围的新一代领袖纷纷冒出头来,他们与安华连成一道,组成所谓的“宏愿队伍”。

除了安华攻打署理主席外,3名宏愿核心人物是:柔州务大臣慕尤汀,雪州务大臣莫哈末泰益及中央部长纳吉。

他们囊括了党内3名竞选副主席,把阿都拉巴达威摒出局,更同时也把吉州务大臣山努西的政途堵住。

形势一转,以安华为首的宏愿队伍“光芒四射”,除了马哈迪仍然高高在上蝉联主席外,其他重要职位皆属宏愿队伍人马。

事态演变至此,嘉化并没有其他选择,只好辞卸副首相职位,退隐政坛,让位予新崛起的安华依布拉欣。

安华的光亮不断发射,也给他带来了隐忧。

马哈迪意识到又一个防不胜防的对手已卧在身旁。由他一手带进巫统的年轻人,显然羽毛丰满,不再是昔日的小伙子,而是在国内及国际上成为人尽皆知的政治彗星。

从1993年当选党署理主席,兼任副首相开始,安华简直是脱胎换骨,成为国家第二号人物,很多人都认为他是首相的未来接班人。

这厢马哈迪也开始警惕,逐步採取行动折掉“宏愿队伍”对他的包围,他不想被孤立,惟一的方法就是击破。于是,党内又出现一种内在的政治斗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