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文化與中華民族
緒言
“龍”是甚么?為甚么“中華民族”對“龍”有很深的執著?為甚么華人又稱為“龍的傳人”?更重要的是“龍”究竟代表著甚么?以致千萬年來,“龍的文化”歷久不衰?
又為甚么“龍”世代相傳,到今天還被人津津樂道?
如果我們用科學的眼光和根據歷史的考証來看,“龍”是無中生有的“動物”。生物和考古學家從來沒有發現過曾有“龍”生存在這個地球上,但卻曾推斷出在6千3百萬年以前至2億3千萬年左右,也就是整個中生代,又叫爬蟲時代或恐龍時代(包括白璽紀,侏羅紀、三疊紀),前後約1億6千7百萬年間,地球上未証實有人類,只有爬蟲動物,其中以“恐龍”最為“龐然大物”。
考古學家曾在雲南湖北及四川發現很像恐龍的動物,其中以“長頸龍”的畫像甚像神話中的恐龍。
“恐龍”的類別和形狀也是後來的人根據化石或遺畫推測出來的動物,分成如蜥蜴類(四腳蛇),如馬類和角類的恐龍等等。可能是體大而笨重,求生不易,到了中生代末期,也就是距今60萬年前,所謂“恐龍”全部消失。今天我們看到的蜥蜴,或四腳蛇或變色龍,或鱷魚或大蟒蛇類的動物,不期然地想像他們可能是恐龍的後代,而最像後來人“創造”出來的恐龍造型莫過於蜥蜴了。
這樣的年代太久遠,我們無從確定“恐龍”有多大,只是從神話中,傳奇中或電影中看到“恐龍”的恐佈形象(以侏羅紀公園作為代表作),恐怖到“人類”幾乎無法生存(其實在恐龍時代,人類如何與恐龍並存?無從考証。)
就算有“恐龍時代”吧!它也與中國人心中的“龍”是完全不同的,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我們只知道後人在發現到不知名的“動物化石”時,把它歸類為“龍的一族”。
但認真的了解“中國人的龍”,又是與“恐龍”扯不上關係。因為中國人的“龍”想像力太豐富了,竟然以各種動物的特點拼湊而成。經過時代的演變,發展成今日的“萬物之首”的造型。而如果去追求歷史的話,從來就不曾有過“龍”這種動物。
中國考古學家張光直在其著作“美術,神話與祭祀”(1988年出版)中對“龍”下了這樣的定義:“凡是與真實動物對不上,又不能用其他神獸名稱來稱呼的動物,便是龍了。”這種說法有其根據,但中國人是從那裡發現“龍”這種怪物呢?
考古學家發現,“龍”字始見於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距今三千多年前)既有象形文字“龍”的出現,那麼可以推論在商代之前,早已存在“龍”的動物(即使是存在人類的心中和想像中)。因此我們又要往前推論是在甚麼時候出現“龍”的。
不必置疑,一定是先有人類,才會用智慧把“龍”定型下來。可是,我們的祖先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把“龍”創造出來的?
(一) 龍是怎樣來的?
我們不要拉得太遠,地質學家認為在1萬2千年前,地球上最后一個冰期終於消逝,人類跨入了“新石器時代”,有別於更上古的“舊石器時代”。而人類的存在地球則被推測出現在2、3百萬年前。
可是沒有“文化”可考証,只能用發掘的化石或遺石來推想和論証。
在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非常簡單,與動物為伍,也有某些崇拜觀念,因為在與大自然博鬥中,人類無從克服天災之降臨,直到新石器時代,人類對“神”的觀念產生,唯有通過這樣的“外界力量”或說“人的力量以外的保護”來求生存和克服災難。這就是說,如果舊石器時代的人是對動物的崇拜,那麼新石器時代的人就懂得將動物“神化”來祀拜。當時的人類認為捕獲動物食用與避免(或遭受)猛獸的傷害都是冥冥中主宰自然界的神的意志,也即是神的意志是通過動物向人類表達的。當他們捕獲動物時,便會用一部份捕獲的動物來“祭神”而分享食物。
張光直在其著作“中國古代史在世界上的重要性”--文中指出:“把世界分成天地人神等層次,是中國文明重要的成份,也是薩滿式世界觀的特征。”
所謂薩滿式(SHAMANISTIC)的文明是世界普遍用詞,在薩滿族的詞語中意指“因為興奮而狂舞的人”,后來成為薩滿族教“巫師”的通稱。
由此來看,以動物作為溝通天地的重要媒介,正是薩滿文化的主要特徵。
劉志雄與楊靜榮合著的“龍與中國文化”一書中這樣說:“中國整個新石器時代,是一個宗教巫術之風熾熱的時代。”
新石器時代根據史學家考証是在1萬2千年前開始,也就是公元前1萬年一直發展到公元紀年,歷時有一萬年之久,這之中出現仰韶文化,半坡遺址,龍山文化,良渚文化及大汶口文化等等,又有傳說和神話參雜其中,形成一個“多姿多采”的中華文明的孕育。
(二) 龍鳳孰先孰后?
這一段漫長的歲月中,從挖掘出來的文物說明了在公元前4千年時,也就是距我們約6千年前,發現仰韶文化出現了“圖騰” 的動物,最初是根據有真實動物的形象出現,如魚、蛇、鳥、牛、虎等等,但后來逐漸變形,“龍紋文化”。
差不多在同一個時候,屬於鳥類的鳳的“圖騰”(TOTEM)。(中國人最原始的崇拜對象,到后來演化成迷信,進而滲入宗教的意識)也告出現。
究竟是先有“龍”的圖騰或先有鳳的圖騰?或兩者是同一個時期出現?眾說紛云,未有共識。
(讓我們先了解甚麼是圖騰?它是古代人類族群中的一個徵幟,象徵著一個族群的最高崇拜者。作為精神上排困解難的寄托或心靈上的慰藉。它可被視為宗教的啟蒙元素,后來竟轉成藝術多過宗教成份)。
根據歷史考証“龍鳳”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
由於不同的族群居住在不同的地方,自然有本身的圖騰,按族群的需要而“創作”,於是又有龍又有鳳的圖騰在不同的族群出現,作為族群代表(相等於今日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國旗)“龍鳳文化源流”(王大有著)一書中這樣說:“鳳鳥為甚麼要和太陽復合構成呢?
推想起來,大約作為“屬雞”的鳥,原本就是長尾雞或馴化后的家禽,它日出而鳴,先民認為太陽引來了雞,或雞喚來了太陽。總之二者不可分。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成了先民生存與繁衍的不可缺少的寶貝。
由於這些緣故,先民產生了對太陽和雞類鳥的崇拜,產生了二者復合圖騰。流傳至今的“丹鳳朝陽”的最原始含義可能就是這樣。”
七千年前的河姆度一期文化(長江下遊)遺址中的“鳳鳴朝陽圖”,是目前所見的最早的“丹鳳朝陽圖”,所描繪的實際上是“雞鳴朝陽”。
距今五千年至四千年左右的良渚文化吳縣草鞋山墓葬中出土一件蓋貫耳壺,上面刻著曲折編織構成的鳥紋,鳥頭上有曲折形的冠羽,尾羽長而向上揚起,可見有鳳鳥的基本特徵。
至於“龍”,同樣在距今7000余年前的仰韶文化(黃河流域)的出土文物中有各種動物的紋樣。
其中有一件“原龍紋像”的蒜頭壺首次在陜西省寶雞市金陸河西岸被發現,推算為距今6800-6000年的文物。這條“龍”具有細長的身驅,呈孤形盤曲狀,龍的尾部繪有一只短尾,尖嘴,體型肥碩的大鳥。鳥喙與龍尾相連,考古學家定名為“水鳥啄魚紋”。(參閱“龍與中國文化”)。
學者們將魚視為人類最先崇拜的動物。因為他們要靠抓魚為生,否則難以生存。
我們從這裡又聯想所謂“龍”是與水有關,可能從魚類或水中動物演化而來;而鳥類則歸為“鳳”。
因此在商代出現“龍鳥(鳳)相銜紋象,應可推為最早的“龍鳳呈祥圖”?
讓我們作這樣的一個推定:“龍”是屬水的,鳳是屬火的。它們“生存”在不同的族群,后來族群的結合,圖騰也變成“龍鳳相合”。
原本在“鳳”的家族中,沒有雌雄之風,即屬火,當歸陽(雄),於是又創造了雌的鳥,稱為鳳。一句俗語“鳳求凰”因此而來。
同樣的,“龍”的家族中,也沒有雌雄之分,后來又發展成“二龍相連”紋。把它們當成雌雄。但這種的想像太難分辨和理解,到了有象形圖畫和文字的時代,“龍”有很大變化,“鳳”也變成雌的象徵。一雄一雌的相配,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完美和至高的象徵和代表。
當我們演譯“龍鳳”起源的當兒,有必要簡略回顧歷史的發展,以了解我們的祖先又是如何將“龍”變得如此“栩栩如生”,卻又是從未有的動物;與此同時,又為何將歸屬鳥族類的鳳不斷美化,到后來成為不存在世上的一種幻想力十分豐的鳳,比起孔雀還要美麗和高貴。
根據中國歷史的發展,分成史前和史后。所謂史前是指夏朝(即公元前21世紀到17世紀)以前的一段古遠歷史,沒有文字記載,只靠土壤和出土文物及動物來推算。
於是乎史家推算約170萬年前,出現元謀人及其文化,到了80萬年前,出現藍田人及其文化。
接著在50萬年前,出現北京人及其文化,再下來約10萬年前,有了丁村人及其文化,及后的約1萬7千年前,有了山頂洞人及文化。而新石器時代是指1萬2千年前開始,在這之前,推為舊石器時代。
因此歷史演變到六、七千年前時,在黃河流域發現仰韶文化和長江下游發現河姆度文化。再往下來的約四,五千年前,黃河流域出現大汶口文化,齊家文化,而長江流域中下游出現屈家嶺文化,青蓮崗文化和良渚文化。
(三) 伏羲女媧是龍蛇
這些文化對我們來說太遠和模糊,仍然找不出中華民族的起源點。是我們的祖先根據歷史的變化,加上許多神話和傳說,一方面使文化更生動和有活力,另一方面,在神話中找尋中華民族始祖。“伏羲和女媧”被定為人類的起點(約莫6千年前)。
這段歷史時期正好處在“新石器時代”。
清代陸次雲“峒谿纖志”載:苗人傳說伏羲,女媧本為兄妹,洪水之后兄妹為婚。
伏羲祖先在江蘇太湖地區,女媧祖先在長江下游,他們被塑造成中國人的始祖(正如西方盛行亞當與夏是人類的始祖一樣)。
儘管歷史考証並非如此,但考証出來的文物是死的,惟有神話是生動活潑的,很符合人的口味和需求。伏羲和女媧的神話也就保存到今天。
伏羲的偉大不僅於此,他被推崇為易經八卦的創始人,有詩云:“一畫開天分陰陽,推演萬物定乾坤”。
伏羲又稱為大昊,意指他與日月同輝,功德無量,相傳15世。.
十分重要的是,伏羲以“龍”為圖騰,成為凝集人的團結的“權威”。
為了給伏羲形象化,先民在甘肅天水市建了一座有名的伏羲廟。到底有沒有伏羲這樣的人,也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為中華文明作了一個明確的開始,史家又稱為“伏羲文化”,也就是后來的“龍的文化”之起源,因為伏羲以龍命名八個官職:飛龍、灒龍、民龍、火龍、降龍、土龍、水龍、木龍等,而他本身則是“龍師”。
神話中形容伏羲“鱗身”(即為龍),“女媧蛇軀”,蛇附龍后晉身為“小龍”地位。
伏羲之后,是為炎帝,又稱為“神農氏”,今日民間流傳“神農廟”,已把他當成葯祖來看。他被傳精通醫術,是來自陜西省寶雞市姜族首領。他在位140年,共傳八世,歷時460年。炎帝陵就在湖南省炎陵縣,繼他之后,是黃帝生於壽丘(山東省曲阜市),居於軒轅之丘(今河南省新鄭縣),死后葬橋山(今陜西省黃陵縣)。他研創了八陣圖,又命倉頡造字,制定樂器,社會顯得“歌舞昇平”,中國也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的盛期。
黃帝陵在陜西省黃陵縣,他的子孫25人,堯舜帝和夏朝、商朝、周期的帝族都是他的后裔。
在黃帝后,較出名的是堯帝和舜帝。堯帝讓位於舜帝被歷史稱為“禪讓”美德。他們都把部落治理得井井有條。人們曾以“堯天舜日”來稱頌他們。舜之后是為禹帝,他的偉大的成就是后世不斷稱頌的大禹治水。
大禹是夏朝的奠基者,中國有朝代的歷史由此拉開序幕。
夏朝是原始社會逐漸解體,奴隸社會的形成時期,也是帝王從禪讓到變為世襲制的第一個朝代。
夏朝從公元前22世紀一直維持到公元前17世紀初,歷時500年。距今天4千年前左右。夏朝一開,中國有了朝代之延續,到了公元前17世紀初,商滅夏,至到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
周朝一共維持到公元前221年,終於被秦始皇取而代之統一中國。這之中周朝也經歷了春秋戰國的亂世之秋,是一個有名無實的政體。
秦始皇之后,中國的朝代歷史就非常詳細的記載,因為秦始皇統一了文字,一直流傳到今天(秦始皇死後被尊為‘祖龍’)。中國歷史歌謠對中國的歷史作了這樣的一個概括:
三皇五帝夏商周
歸秦結漢三國盟
晉中南北隋唐帝
五代宋元明大清
(註:三皇指伏羲,炎帝、黃帝、五帝指少昊,顓頊,帝嚳,堯及舜、他們都屬部落首領,不是皇帝,而是被神化了的人物,事實是否要如此,只能從神話中尋獲。他們當政時期尚未形成一個國家,唯有秦始皇,在中國建立了真正的第一個國家。)
(四) 龍是通天媒介
當我們多少理解中國的歷史發展后,又轉回頭來看看龍的文化是怎樣在歷史長河中演變的?既然先民把伏羲定位為第一位龍的傳人,就意味著龍的文化從伏羲開始。他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典型神化人物,作為中國有史記載的開場白(神話是歷史的補白)。自然與龍脫離不了關係,雖然龍的圖騰出現比伏羲還早,不過到了伏羲的年代,龍的權威才告確定。
為甚麼龍會這麼偉大而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這與古代人的生活大有關係。
再往上推,遠古的人類,生活簡單,有很多問題不能解決,對天災造成的禍害無從理解。惟有求助於某些特定的標誌(圖騰)作為崇拜對象,希望藉此產生力量來抗拒對生命的威脅。
起先根據自然界出現的動物繪出“圖騰”,后來又覺得不夠威嚴,沒有特殊,於是又為“圖騰”“畫蛇添足”,將某些存在的動物加以誇大和美化,使之更有威懾感,求取心靈上的依附。
古人也相信,這世界是深不可測的,尤其是一望無垠的宇宙,大到幾乎無法形容。自然而然地對“天”產生敬畏之心。但要通往“天”的道路又非人所能為,惟有借助“動物飛天”或“圖騰通天”的意念作為橋樑。於是乎一種有異於現存的“動物形象”宣告“誕生”即龍也!
到最終,“龍的登天”的神話不斷地傳開,並被統治者利用“龍”來懾服人心和抬高聲價。皇帝自詡為“龍的化身”,更推算伏羲是龍之始,因此皇帝擁有所有人不能比擬的地位和權勢。
至於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龍”的原型是某種生物或幾種生物的組合。如蛇、馬、蜥蜴、河馬、鱷魚、恐龍等。
另一種認為龍的原型不是實際存在的動物,而是某種自然形象或各種藝術化的動物形象的疊加組合,如雲、虹、閃電合併了的圖騰。
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依據,這可從商代甲骨文,出土中有“龍”字得到證明中國人在商之前已“創造”出龍的圖騰,到商代有了文字。被認為最早論述龍的書籍是周代的“周易”,它用龍所在的生態環境和形態來表示凶吉利害。這就是說,它很早就與“卜卦”掛上了鉤。
春秋時代的孔子甚至形容老子為“龍”。
漢代劉向在“說苑、辨物”中說:“神龍能為高,能為下,能為大,能為小,能為幽,能為明,能為短,能為長。”
(五) 漢朝奠定龍形象
漢代許慎在“說文”中進一步形容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
較具體描述龍的形象的是后漢學者王符。他說“其形有九,頭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類,其聲如戛鋼盤,口旁有須髯,頜下有明珠,頭上有搏山。”
中國人基本上接受“龍”型是如同王符所形容的。及至今日,被美化的龍深深地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中。
“龍”是中國人的智慧的結晶品,也是神話中衍生出來的“神聖至高無上”的動物。六七千年以來,角色有變,卻從來不曾褪色,反而在后來越洋飄海,在世界各地根植了龍的文化。因此,我們說“龍是華人的始祖,也是神話的始祖”。
下來,我們有必要從各方面來探討“龍”對中國的深遠影響,“龍”對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以了解“龍”為甚麼直到今日為我們的生活和藝術,增添了無限的色彩。
(六) 龍與宗教的關係
(1) 龍與宗教
我們說過,古人總覺得天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神”,不但不能得罪,而且要想辦法來奉承“天”的需求,若有某些東西能通天,最好不過。於是龍登上人類心靈至高境界的舞台,作為人類的保護者。先是從簡單的動物作為基礎,慢慢地被複雜化起來,演化為“通天使者”。
不過,龍一直未登上“神”的地位,不成為被崇拜的主體。人們只想利用龍的力量抵擋災禍,未想到為“龍”立神位,早朝晚拜。這就是為甚麼直到今天,華人並未把“龍”搬上神台的主位。
就其原因不外是:
1. 龍是最早用來輔助人類排困解難的工具,是族人的代表的象徵。但還不懂得將“龍”化為“龍教”,設置一套系統和理論來使人膜拜和敬畏,儒家和道家不為龍套上思想哲學,因此沒有龍教的信徒出現,只被允許活在每個古人心中“不可侵犯”的“聖靈”。
2. 當中國人進入奴隸社會,有了皇和帝后,把龍當為統治者的專利。因而臆會出盤古“開天闢地”后的伏羲和女媧是龍的最早傳人,奉他們是人類統治者的臬圭,代代相傳,到了漢朝時期(公元前202年起)走進宮殿成為“寵物”。
例如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漢高祖)(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出身寒微,因知人善用,打敗楚霸王項羽而得天下。在做了皇帝後,自感出身太低與當皇帝身份太不相匹,乃杜撰其母夢龍入身懷了孕,生下劉邦,是為龍種。既為龍種,當是天的代表,所謂“天子”,“龍的化身”也。
正因為“龍”已被統治者壟斷,民間又得對皇帝“五體投地 ”,逢帝必跪,而龍也被“人化”了,民間不可能再創“龍”神來祭拜。活生生的皇帝只能跪地而拜,豈可置家中拱拜。
也許是,民間只能“仰天望龍”,不得打“龍”的主意,所要祀拜的對象不得不轉移到其他方面。因此宗教很容易找到生存的空間。
3. “龍”在相當長的時期被統治者美化而高高在上,人民要“攀龍附鳳”實在是難如登天,惟有轉向藝術方面的發展使之美化以迎合統治者心意。
可是在佛教和道教興起後,龍的身份又告“跌價”。
佛教創立於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紀之間,由印度的小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成佛”后被尊稱為釋迦牟尼。在他出生的年代,中國正值春秋時代,出了許多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比如老
子、孔子等等。這兩位代表性人物后來成為道家和儒家的鼻祖。
儒道思想在當時的中國社會並未形成一個普及性的宗教,不往宗教發展。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是既不否定神鬼,也不與之為伍。
佛教在中國開始流傳是在西漢時代(公元前206年起),但立足于東漢年代(公元25年起)。當時民心動盪,社會不安,宗教很容易滋生、
最先信奉佛教的是漢朝的一個親王--楚王劉英,而第一個信佛的皇帝是劉恒帝(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他們兩人都有弱點,一個有“謀反之心”,另一個則“荒淫無道”,乃利用佛來減輕心露上的罪惡感。可惜,誠心不足,都告早逝。
佛教傳入中國后,又怎樣與“龍”發生關係?根據東漢人筆錄的佛教經典中,竟然也發現有一種梵文稱為“那伽”(NAGA)的動物(今日的馬來話,稱龍為NAGA是從梵文得來)與龍相似,經典說,“那伽”長身無足,能在大海及其他水城中稱王稱霸。追究起來其實是蟒蛇,而印度的佛教視為龍。更甚者,佛教中也出現所謂“天龍八部”(金庸有一部著名武俠小說取名為“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佛教中的護法神的總稱。因其分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迦八部而得名。
龍在八部中位置僅次於“天”,具有無窮的通天本領。它們居於大海,池沼與空中,能興雲佈雨,降福消災。
再進一步,佛經中又有“龍”中八大龍王的故事,即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婆加羅龍王和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摩耶斯龍王和優缽羅龍王。(宋代畫家張勝溫就留下這樣的畫。)
當然在神話中,又有五龍王,七龍王,八十一龍王等等,不一而足。從龍王中又演譯出海龍王,龍王宮等。中國民間傳說中的海龍王及龍宮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佛教的影響。
不否容認,入傳中國的佛教,也懂得利用龍為佛服務。可惜佛教始終未重視龍的價值和地位,以致佛教和龍的關係漸漸淡泊。除了突出佛祖外,佛教並沒有把龍擺上高位,只把它當為保護佛祖之工具或藝術裝飾品,登不上大雅之堂。
至於道教,它的形成大約在東漢時代(公元25年起),也與佛教傳入中國差不多同時。道教基本上不是產生來對抗佛教的,它是中國的本土宗教,繼承了鬼神思想和巫術觀念,更具神秘的色彩,較接近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當中國處在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對宗教的信仰自然相對加強。除了佛教外,道教的流傳更廣。它所鼓吹的怪力亂神的迷信,遠遠超過佛教所能做到的。
道教對於龍的看法更為深入,當佛教宣揚的“龍王”在民間被廣泛認同後,道教迫不及待效法佛教,編造出自己龍王的故事。它創造的龍有東南西北四海龍王,又有東南西北帝,居中央的是“黃帝五方龍王”,此風一開,有數不盡的各種龍王跳出來,令人眼花撩亂。延繼到明代“龍生九子”的故事,開始流傳。
道教順應中國人的口味,把龍放在比較明顯的地位,但不是至高的,他們信奉的始祖是老子(李聃),不是龍創道教,否則他們大可稱為“龍教”,以符合中國人的迷信思想。
既然不稱為“龍教”,當無理由祭拜“龍”。不過,因為中國人面對黃河、長江泛濫之害,一直無法消除恐懼感,只好相信海中或河中必定有龍王作怪,不期然在有水的地方,也順手拜拜海龍王,不列入道教正堂。
我們可以這樣說,百姓為了生存求助於“龍神”,封建帝王為了江山穩固也要求助於“龍神”,既然各有所需,道教順水人情,鼓吹迷信,要人民把皇帝當龍來看,只有敬畏,沒有反抗的餘地。
道教的中心思想是“聽天由命”、“順應天命”,正是歷代皇帝們所要達到的。道教之流行與此大有關係。
惟有道教被用來“叛亂”時,才受到懲罰。大體而言,道教是統治者收服人民的“催眠符”。龍對道教來說,正好可被兼收並蓄用來協助推廣道教,以通上層和下層的社會。
(七) 龍與政治的關係
(2) 龍與政治
如果說“龍”在佛教和道教興起后,其所扮演的“通天角色”(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九歌”中即描寫神人乘龍在天空飛行的景象。)
因此當屈原在汨羅江投河自盡時,老百姓就急於找尋屈原,並投粽子於江中,怕他被大魚吃掉,接著又船尋找,后來,轉變成划龍舟競賽,因而有所謂端午節划龍舟的傳統習俗,當時的人要用龍架屈原上天。如果說龍在宗教上扮演的角色已告褪色,那麼在政治上,龍的地位也有一頁滄桑。
首先是商朝時“造龍而尊龍”,秦始皇統一天下后,被后世尊稱“祖龍”。還有西漢立國者劉邦也神化自己是“龍的出身”,這位龍氣十足的皇帝,把龍當著“權威”的象徵。
五代(公元907年起)時的楚王馬希范命人造了九龍殿,以八龍繞柱,自言本身是一龍也,尤其不可異議的是,在漢代,有些皇帝的年號是以龍作為標誌,例如黃龍、龍興、青龍、龍飛、神龍、龍鳳等等。
從公元前49年起到公元1397年間,有20個皇帝是以龍作為年號的。他們對龍的迷信,達到極點。
皇帝對“龍”的壟斷,到了元朝登上高峰。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不得販賣紋龍圖案的緞匹,並限定五爪龍為皇帝專用。
明代的朱元璋(1368年立國)出身低微,亟需神化自己提高威信,規定龍只能作為御用品,限制官吏衣服,不許用玄黃紫色,和繡上龍鳳標誌。
龍投身入皇帝身體后,有所謂龍袍、龍顏、龍座、龍體等歸皇帝獨有的特殊名詞。
清朝基本上繼承了對龍的重視,被皇帝所認可。皇帝的衣服,是又龍又鳳,多姿多采。
抑有進者,清代晚期,“龍旗”成為大清朝的國旗,同治7年至9年(1868-1870年),清廷派往歐美的第一個外交節團使用了龍旗。這是中國在海外升起的第一面國旗。
從此以后,外交集團,機構和海外使節亦逐漸以“龍旗”為大清國的標誌。1900年,當列強入侵北京之時,太和殿上的“真龍天子”竟束手無策,攜眷而逃。
光緒皇帝之弟戴灃在八國聯軍總帥瓦德西的威迫下,打著一面大龍旗代表大清皇帝,“八德謝罪”。伴隨戴灃的這面龍旗,現藏於故宮博物館。它給我們留下了充滿血淚與屈辱的回憶,同時也宣告龍在政治中的澈底沒落和滅亡。(參閱“龍與中國文化”)
龍在中國政治上的“滅亡”,標誌著封建帝國的崩潰,代之而起的是民國的到來。間中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1949年,毛澤東在天安門插上第一面“五星紅旗”,龍不再在政治上“耀武揚威”。
(八) 十二生肖龍最大
(3) 龍與中國習俗
龍在宗教上有失落感,在政治上有挫折感,但在民間的習俗上,卻是“生龍活虎”聲價擲地有聲。
我們不妨看看在今天還很流行的“十二生肖”。從東漢開始,中國人已懂得用“天干地支”來計算年月日。(距今有1800多年)
天干也叫做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也叫做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
天干放在前面從甲開始,地支放在后面,從“子”開始,把它們各取一字兩配合,形成甲子、乙丑、丙寅等,一直到壬戌,癸亥。以此類推,依序排列輪轉,就可得到六十組,稱為六十干支。
當六十干支輪完,即為60年,稱為甲子,又叫做六十花甲。接著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循環不息,今年的農曆年即為庚辰年。
為了給天干地支打造崇高地位,人們認為“天支”始予黃帝,東漢以前僅是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東漢光武帝(建武)(公元25年)以后,用以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當人們懂得算年代和日子時,就不會發生對時代的混淆。
不過,有了天干地支,還是不完善的,於是又出現十二生肖配年,讓人容易知道這是甚麼年代。
其配搭方法如下: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相屬: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用十二生肖來算人的年齡是最適合的,也容易牢記,而以這一年的后一個字(地干)為標準,如此周轉,十二年后又會輪回同一個屬的年。
據說,十二生肖起源於北方的遊牧國家。
我們要注意十二生肖中的11種動物都是存在地球上的,唯獨“龍”是不存在的,為甚麼會選用龍?
我手上的資料尚無從考証,但可以推論出當時的人必須要有一物是不受剋的高高在上,龍因而被選中,插在辰位。
其中十二生肖都相互剋制,所謂一物剋一物。龍成了統領一切。大概開始採用十二生肖時已到辰年,所以首推龍(有待考查);接著是蛇(龍的同類)。
當然有人奇怪為何不選鳳?可能鳳到東漢時已化身為雌,在大男人主義的中國,鳳是排不上場的,只能當成藝術品或陪襯品,如“龍鳳呈祥”(只有清代慈禧太后呼雨喚雨時,才把鳳擺在龍之上,她認為女人當政是鳳壓倒龍)。
既然龍是最受寵愛的動物,當龍年降臨時,人們都用最愉快的心情迎接,同時也渴望在龍年生“龍子”。
無獨有偶,西方也有“十二生肖”,他們叫做12星座(一月換一個),即雙魚、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寶女(處女)、天秤、天蝎、人馬。
除此之外,中國尚流行“鬧元宵”舞龍燈,端午節賽龍舟。
華人移民海外后,帶入這種文化,生生不息。
如果我們將龍推向藝術文學領域,更是變幻多端,美不勝收。龍大大方方活在神話世界中。魏晉南北朝出現的許多神話故事,即為實例。
(九) 望子成龍風氣盛
(4) 龍與海外華人
在論述龍的起源,轉變和發展后,已知悉它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龍的文化”,淵遠流長,從未間斷。
為甚麼人們那麼執著“龍”而又對它念念不忘呢?
理由是“龍”從一開始,就是“獨一無二”的動物,是天與人之間的一個仲介,沒有了龍,人類將不知如何面對天,不知如何解釋天災的發生和預防乃至難以祈求平安。
當閃電雷雨侵襲時,遠古人類也會變得束手無策,唯一應付之道是製造出一種如同閃電,而又能剋制雷電肆虐的動物。
龍的產生與此相關。直到宗教真正出現后,如佛教和道教,龍才退出其宗教至高的地位。
無論如何,龍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被宗教利用來溶合其中,並被統治者利用來作為護身符,龍的文化久而久之,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文化。
經過一番藝術化后,我們可用淺白的語言,描繪龍有如下的特徵:龍有寬闊的前額(象徵聰明才智),似劍的眉毛(顯得英武)、老虎般的眼睛(象徵威嚴)、獅子一樣的鼻子(象徵榮華富貴)、馬一樣的牙齒(表明勞動善良)、鱷魚一樣的嘴巴(能吞噬其他動物)、蝦一樣的長鬚(表明吸水自如)、牛一樣的耳朵(象徵名列魁首)、鹿一樣的雙角(健康長壽)、駱駝一樣的腦袋(能抗風沙干旱)、蛇一樣的脖子身軀(可以攀高騰飛)、鯉魚一樣的鱗甲(閃閃發亮)、蜃(蛤蜊)一樣的腹,(可防護自己的身軀),鯨一樣的長鬣(可以“掀”東海)、金魚一樣的尾巴(能在水中靈活敏捷地遊),虎一樣的手掌,鷹一樣的利爪(可以騰雲駕霧,劈開生死路)(參閱王煒、陳麗芳著‘揭開風水之謎’)。
既然龍已經被美化得無以復加,集所有優點于一身,難怪會被人類視為最完美的楷模。
於是乎,當我們的祖先飄洋過海,離開龍的土地時,不忘把龍帶在記憶中,龍的文化也就散發在地球的上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必有龍的顯現。
每一個海外華人自稱為龍的傳人,十分貼切!
自從中共於1949年在中國取得執攻權后,就不再將龍作為政治的工具,和不再以龍作為追求的榜樣(例如中國的無神論,已視為龍文化藝術之一,不是“神的化身”,中國人的取名也大大減少“攀龍附鳳”,以破除迷信的觀念)可是,海外的華人就把龍當成一種榮耀。
較常見的莫過於人的名字總愛與龍和鳳配在一起,除開著名的電影明星成龍和林鳳嬌配成一對及已逝世的李小龍在演藝圈出人頭地外,甚至連高深學問的國家領袖也不能脫俗。
新加坡前總理,現內閣資政李光耀就給他的孩子取名為“李顯龍”。
不論這個名字是李光耀所取,或其父親所取。至少這說明了李光耀也深受“龍文化”的影響,“望子成龍”幾乎是每個為人父母夢寐以求的境界,莫不希望下一代能擁有像龍一樣的特長和優點,儘管他們都知道龍是“無中生有”的動物,誰也沒有真正見過,但人人都相信龍是吉祥和榮譽的表徵。
從李光耀的“光宗耀祖”到李顯龍的“顯現神龍”的取名來看,海外華人即使接受西化,最終忘不了龍的光彩。
它不因時代轉變和科技的發展而被淹沒,相反的,取名龍者大有人在;取名鳳者的女性,幾乎處處可見。
另外,前檳州首席部長敦林蒼佑醫生的父親也是與龍有關,取名為林萃龍醫生。這個名意味著集龍精華於一身。
林萃龍的“龍”的才幹表現在醫術方面,在世之時,其沓田仔的思明葯房名重一時,死后港仔墘改名為林萃龍路。
林萃龍知道其龍的才華發揮未盡,因此給他的孩子取名林蒼佑(蒼天保佑),比龍更晉一級,果然林蒼佑的功名遠遠蓋過其父親。
還有一個有趣的取名是台灣民族英雄鄭成功,他的父親是鄭芝龍。
在世時是一條成名之龍,但未達最高境界,又為孩子取名鄭成功,意味著芝龍要下一代青出於藍,勝於藍,更加成功。
我們引用幾個例子只在說明中國大陸以外的華人,很在意龍的文化。
每當輪到龍年,一切與龍有關的典故或迷信之言又紛紛出籠。
遺憾的是,人總是往風水命相裡頭栽進去。未能跳出迷信的框框,將龍的文化創新,賦予新的生命和意義。
甚麼時候“龍的傳人”能擺掉一身的俗氣,不再相信市場的千遍一律的“天書”是可以扭轉命運的?
龍到了今天,把它放進文化藝術領域當會比流入現實生活更有價值。
(2005.3.20)
你所说的“中華民族”其实不曾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因该用华夏人,汉人或炎黄子孙更为贴切。“中華民族”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梁启超抛出来的民族概念,可是这个“中華民族”仅仅是个政治概念既拥有中国国籍的人就是“中華民族”,它不是一个民族概念。
回复删除楼上说得对,我是汉人,不是中华民族人.我的祖先是伟大的华夏族人.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