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7.12

左翼运动的整合与分解 -评述槟州劳工党21载风雨情

(一)什么是思潮?

凡是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
梁启超(1873-1929年)
《清代学术概论》,商务,1934年版

(二)马克思主义

  • 黑格尔(G.W.F. Hegel)    (1770-1831)
  • 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
  • 恩格斯(F.Friedrich Engels)(1820-1895)
  • 黑格尔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自觉地、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哲学家。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界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成一个过程,即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他提出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这三个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因此正反合是他用来建立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基本公式。辩证法也成了黑格尔的经典学说。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世界是物质的,而且认为世界是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及发展中。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 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或称唯物史观。
  • 人类历史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依次更替,充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辩证唯物主义被认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 在历史进程中,旧有的阶级将会解体并被新的体系所取代。
  • 无产阶级争权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 废除私有制,建立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
  • 我之所以提出“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旨在说明动荡的年代同路人不一定是同党人,但在心灵上却贯穿一颗跳动的红心,因为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成了左翼运动的驱动力和指导思想,也就在一个时期把左翼份子标签为同一类思想的人。有着共同的信仰,并相信世界的变化必然到来,而且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三)左翼运动折翼

  • 1930年马共的出现。
  • 介入1937年抗日运动。
  • 1942-1945年与英方联手抗日。
  • 战后缴械,政治方向模糊。
  • 1948年风云急变。
  • 1955年华玲谈判交白卷。

(四)新的统战出现

  • 参加1951年乔治市议会选举。
  • 1953年当劳工党从反共转型成为费边社会主义时,在新加坡出现了左翼统战的斗争,借反黄运动破茧而出。
  • 1954年新加坡学运的拔地而起,刺激了钟灵学生的抗议改制,并在1956年掀起学运浪潮席卷全马。这一股力量终于使到全马的华校成为左翼的温床。
  • 1957年独立日促成社阵的诞生,多元种族左翼公开统战于焉成形。

(五)左翼的整合与分解

  • 60年代风雷激荡华校生登台亮相。
  • 1961年反对马来西亚,卷入国际斗争。
  • 1963年,中苏论战,影响劳工党脱离议会斗争。
  • 1965年,人劳分道扬镳,劳党失掉“乔治市”斗争平台,转向街头斗争。
  • 1967年大罢市抗议旧币贬值,拒绝成立或参加反对党阵营。
  • 高调走“文革路线”。强调意识形态,寻求精神解放,抵消内体受拘禁的痛苦。
  • 因大罢市劳工党付出惨重代价,政府查封全国分部百余间。
  • 1968年,宣布杯葛大选。翌年爆发“五一三”种族冲突悲剧,左翼份子化整为零。
  • 1972年,劳工党走进历史。

(六)左翼运动的反思

  • 当新左派不能形成新思潮之际,左翼份子只能静观其变。目前较大的认同反对党的斗争战略。虽然彼此不是同路人,但有共识,希望其他反对党完成他们以前的改革梦想。
  • 你们在座的各位,为何“缅怀”劳工党?因为直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政党能让党员这么对它死心塌地,且在参与斗争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对信念坚定不移,对生活充满期待。这也许是劳工党留给许多人的宝贵政治资产。这也是为什么它被视为“永垂不朽”的精神依托。
  • 但在另一方面,从劳工党的历史显示它前期是追求“现代性”,而后期则追求“现代民族国家”,一头栽进毛泽东思想,在不同的环境中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寻找一个浮动的指标。如今暮然回首,40年后竟然发现今日的思潮是向“现代性”(Modernity)追求一个民主与公正的国家,而不是苏联式的“现代民族国家”(Modern Nation State)—权力高于一切。在这样的反思中,我们又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完) 
于2012年6月24日在凤凰友好联谊会上发表的论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