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8.8.13

槟城华人两百年 写下海外华人历史第一页 百年华团继往开来 登陆世界文化遗产

海外华人史·槟城拔头筹

马来西亚主要的殖民者(指英国),吸引华人至他们的殖民地,是在1786年英人在马来半岛开辟殖民地时(指占领槟榔屿),华人才受欢迎。

——《马来亚华侨史》作者—巴素博士(Victor Purcell),曾任英国驻马来亚华民政务司,是华人通。

1786年槟榔屿的建立,在南洋历史上完全是一个新的面貌,主因是初次把一个实际上无人居住的海岛将之发展。初时华人只是当中间人,不久即变成若干主要民族的居民之一。华人因而首次单独与欧人的势力相配合。

——《中国与海外华人》作者王赓武教授。他被形容为新加坡国宝级的历史学者。

因为莱特在1786年开辟槟榔屿,华人开始向外大规模移居而形成华人社会。继后英国又通过槟城开辟新加坡和占领香港,再从香港把中国人大量的运送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形成“世界海外华人”这一特殊名词。所有这一切起于槟榔屿的开发。因此槟城写下“海外华人史”的第一页。

——《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作者谢诗坚博士。知名学者及时事评论家。

序 一
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


我要祝贺韩江学院为配合百年华团群英会的举行而在十分短的时间内出版了“槟城华人两百年”的著作,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史料的编撰,不但反映了华人在建国的过程中的重要贡献,而且几乎是与英国殖民者一起成长的。

英国人莱特是于1786年开辟槟榔屿,也在同一个时期引进了大批的华人,接着印度人及来自半岛及吉打的马来人也响应号召移居而来。一个新的城市就这样被开发和发展起来。

在1800年,英国人又拿下威省而将之与槟榔屿并成槟城。从兹槟威两地结合成一个实体,促使更多的华人相继涌入,终于在这个多元种族的地区出现了一个华人社会。

在这之前,华人是绝少移民的。因为有了槟城,华人才开始大规模的向外迁移。换句话说,槟城在历史和地理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不言而喻的。

根据所知,韩江学院这本书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述英国人在226年前开辟槟榔屿后,如何治理这个地方,又如何结合各民族的力量和智慧,包括华人的辛勤劳动从而繁荣了这个地方。

正由于华人一早就懂得守望相助,华人社团就在英人开辟槟城不久后纷纷出现,一些华团拥有超过200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印证。因此本书的第二部分是特别介绍和突显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华团,初步估算约70间有余,用以彰显华人文化的独特性。

也就是因为槟城乔治市拥有极为丰富的多元文化遗产,使到我们有机会把槟城纳入世界的地标。因此第三部分撰写和交待了乔治市成功登陆世界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不仅值得关注,而且应该加以维护和推介。

在我的印象中,新加坡峇峇学者宋旺相(1874-1941)于1923年在新加坡出版了“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一时洛阳纸贵,成为新加坡重要的历史文献。如今韩江学院推出“槟城华人两百年”,全书图文并茂,近500页,我希望它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更多的海内外学者把槟城辉煌的历史纳入世界历史的轨道,以展示槟城不但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环,而且写下海外华人史的第一页。

我有幸在2008年后出任首席部长,与所有的槟城人民一道,赓续自敦林苍祐医生以降的成果,并成功地维护槟城保持领先的纪录。

在此,我也要求韩江学院的华人文化馆不辱使命,与我一道擦亮槟城的历史,也不忘协助槟州政府带领人民走向辉煌的未来。

(2012年6月6日)

PRAKATA
YAB Tuan Lim Guan Eng
Ketua Menteri Pulau Pinang

Saya ingin mengucapkan tahniah kepada Kolej Han Chiang atas kejayaan Kolej menerbitkan buku The Chinese: Two Hundred Years in Penang –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History of Overseas Chinese sempena Majlis Perhimpunan Persatuan-persatuan Cina Ke-100.  Penerbitan buku tersebut amatlah bersejarah kerana ia bukan sahaja merupakan sumbangan penting kaum Cina tetapi juga usahasama mereka dengan penjajah British dalam pembangunan negeri Pulau Pinang.

Kapten Francis Light menerokai Pulau Pinang pada tahun 1786 bagi pihak penjajah British.  Beliau telah membawa masuk ramai pendatang Cina.  Di samping itu, beliau telah berjaya menggalakkan orang Melayu dan India dari Tanah Melayu dan negeri Kedah berhijrah ke Pulau Pinang.  Justeru itu, sebuah bandar baru telah ditubuhkan.

Setelah orang British menjelajahi Seberang Perai pada tahun 1800, ia digabungkan dengan Pulau Pinang menjadikan satu entiti yang dikenali sebagai Pulau Pinang.  Penggabungan ini telah berjaya menarik lebih ramai lagi kaum Cina berhijrah ke Pulau ini.  Penghijrahan tersebut telah melahirkan satu masyarakat Cina di kalangan masyarakat etnik lain di negeri Pulau Pinang.  Sebelum ini, didapati bahawa tidak ramai penduduk negara Cina yang berhijrah ke luar negara.  Dengan kewujudan Pulau Pinang, maka penduduk negara Cina mulai berhijrah beramai-ramai.  Dengan kata lain, kewujudan negeri Pulau Pinang telah memainkan peranan penting dalam perkembangan sejarah dan geografi negara ini.

Pada pengetahuan saya, buku yang diterbitkan oleh Kolej Han Chiang terbahagi kepada tiga bahagian.  Bahagian pertama menggambarkan proses pentadbiran pihak British 226 tahun lalu.  Ia juga menerangkan bagaimana kaum etnik di negeri ini menggabungkan tenaga dan menggunakan kebijaksanaan mereka termasuk kesungguhan serta kegigihan kaum Cina demi mencapai kemakmuran negeri Pulau Pinang.

Semangat kerjasama dan saling bantu-membantu di kalangan kaum Cina telah melahirkan  persatuan-persatuan Cina di Pulau Pinang.  Walaupun ditubuhkan 200 tahun dulu, persatuan-persatuan tersebut kini masih aktif.

Bahagian kedua buku tersebut pula memperkenalkan 70 persatuan Cina yang berusia lebih daripada 100 tahun dan menunjukkan keunikan budaya dan tradisi masyarakat Cina.

Pulau Pinang merupakan mercu tanda dunia kerana ia kaya dengan pelbagai warisan budaya.  Oleh yang demikian, bahagian ketiga buku tersebut mengandungi maklumat penyenaraian Georgetown sebagai tapak dunia UNESCO warisan dunia.  Justeru itu, kita harus berasa bangga dan giat mempromosikan pencapaian ini.

Dalam peringatan saya, sarjana Baba Singapura Sir Ong-Siang Song (1874-1941) telah menerbitkan buku berjudul 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Chinese in Singapore pada tahun 1923.  Buku ini merupakan dokumen sejarah yang penting di Singapura.

Pada hari ini, Kolej Han Chiang menerbitkan buku yang mempunyai ilustrasi setebal 500 muka surat yang bertajuk The Chinese: Two Hundred Years in Penang –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History of Overseas Chinese.   Saya berharap penerbitan buku ini dapat menarik lebih ramai cendekiawan dari dalam dan luar negara agar menerapkan kegemilangan Pulau Pinang dalam sejarah dunia. Ini menunjukkan Pulau Pinang bukan sahaja merupakan salah satu tapak warisan dunia malah ia juga merupakan titik permulaan sejarah pendatang Cina.

Sebagai Ketua Menteri  sejak tahun 2008, saya berasa bangga bersama-sama rakyat Pulau Pinang untuk meneruskan usaha mendiang Tun Dr Lim Chong Eu mengekalkan pencapaian cemerlang negeri Pulau Pinang sebagai negeri yang maju di negara ini.

Saya ingin menyeru Pusat Warisan Cina, Kolej Han Chiang untuk terus berkerjasama dengan kerajaan Negeri demi mencapai kegemilangan Pulau Pinang.

FOREWARD
YAB Tuan Lim Guan Eng
Chief Minister of Penang

I wish to congratulate Han Chiang College (HCC) on publishing The Chinese: Two Hundred Years in Penang –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History of Overseas Chines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entennial Chinese Associations Gathering. This is a meaningful book of historical records. It reflects not only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of the Chinese in building the nation but also their collaborative efforts in developing Penang.

Captain Francis Light founded Penang for the British in 1786. During the same period, he led a large group of Chinese immigrants to Penang Island. There was also an influx of Indians and Malays from Kedah and Peninsular Malaya into the island and thus a new city was born.

In 1800, the British colonised Province Wellesley and combined it with the Penang Island to form one entity – Penang. This spurred more Chinese to stream into the island. Eventually, a Chinese community emerged in this multi-racial city.

Prior to this, hardly any Chinese migrated from China. However, with the founding of Penang, the Chinese began to migrate on a large scale. In other words, Penang ha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To my knowledge, the book published by Han Chiang College has three parts. The first depicts how the British governed the island after founding it 226 years ago. It also elaborates on how they unite the efforts and wisdom of all the ethnic groups, harnessing the diligence and perseverance of the Chinese and developed the island into a thriving and prosperous city.

Many Chinese clans and associations emerged so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Penang collaborating with each other as evidenced by the existence of some Chinese associations with over 200 years of history. The second part of the book introduces over 70 Chinese associations with more than 100 years of history a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unique culture of the Chinese.

Owing to its rich multi cultural heritage in George Town, Penang was listed as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Thus, the third part of the book accounts for the whole story of how George Town was listed as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We should cherish this honour, uphold it and publicise it.

As far as I can remember, Singapore Baba scholar Sir Ong-Siang Song (1874-1941) published 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Chinese in Singapore in 1923. It became the most popular book and was deemed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document in Singapore. Now HCC is releasing The Chinese: Two Hundred Years in Penang –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History of Overseas Chinese, a fully illustrated book with approximately 500 pages. I sincerely hope the book could be a catalyst for local and overseas scholars to incorporate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Penang into the world history to show that Penang is not only a part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be part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history of overseas Chinese.

I was fortunate to assume the role of Chief Minister of Penang in 2008. Together with the people in Penang, I followed the footsteps of late Tun Dr Lim Chong Eu and have successfully maintained Penang as a leading state in the country.

I earnestly urge HCC Chinese Heritage Centre to work with me to brighten up the history of Penang, not forgetting assisting the Penang State Government in leading its people to a brighter future.

序 二
韩江学院董事长
拿督黄赐兴


从1786年开埠直到今天,槟榔屿已经是走过226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与英殖民主义者一起成长,不但繁荣了这块土地,而且成为引导华人向海外移植的桥头堡。因为有了华人的不间断南来,槟城也就最先出现华人社会这个特殊名词。

在声应气求下,我们的祖先先后组成社团来维护同乡的利益。例如具有200年以上历史的福建公司、广东会馆、汀州会馆、嘉应会馆、增龙会馆等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设立起来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海珠屿大伯公及观音亭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前者印证了在莱特开埠前,槟榔屿已有极少数的华人居住,其中三位结拜兄弟:张理、丘兆进与马福春更在逝世后化身成为“大伯公”。他们三人的坟墓也与庙宇处在同一个范围内,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对这段的传奇故事啧啧称奇,它成了我们华人发扬“桃园结义”精神及传承道教文化的一座丰碑。至于观音亭,其作用更是重要,不但是华人膜拜的庙宇,而且也是华人团结的象征。作为排纷解难的“机关”,其所标明的“广福宫”正说明了是广东及福建人联合组织的单位。虽然在今天广福宫已不再扮演调解的角色,但它仍然保持广福两大帮派的阵容,证诸了在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懂得守望相助了。

与此同时,华人社会也一度出现会党组织,与乡会宗祠及庙宇相辅相成,惟在1890年后,英政府通过社团法令取缔私会党而刺激更多的华人社团组织起来。

屈指算来,槟城有超过百年的华团,包括历史悠久的庙宇共达70余间。虽然有些社团不甚活跃,但它们能挺到今天,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有鉴于百年华团生存不易,因此在槟州政府的感召下,决定举行百年华团群英会以资表扬我们祖先泪水和血汗渗透其中,滋润了槟城的历史。今天它更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及死于斯的地方。

不可否认的是,槟城的发展也是与英殖民地政府的政策分不开的。他们不但引进许多的华人来开山辟地,而且也扶持了较早定居的槟城的土生土长的华人成为政治精英来接管独立后的马来亚乃至马来西亚。

在这方面,槟城的独特性是罕有的:①它是华人最多的地方。在独立后按社会契约安排由华人主政;②华人通过社团启开了兴学办校的风气,使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因为有了槟城的开埠,才有了海外华人的形成。因此槟城是华人向海外移居的第一站,它在世界的历史因而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为了弘扬华人的精神,韩江学院华人文化馆决定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在短短的不到3个月内出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书,取名为“槟城华人两百年”。内容包括三个主要部分:①槟城两百年的历史,从莱特开埠到华人社会扮演的角色及至独立后的华人主导政权的形成,配有历史珍贵图片。②槟城百年华团介绍,共有70余间,图文并茂及③槟城乔治市登陆世界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内有多帧插图凸显其历史的独特地位。

此书共厚达500页,由韩江学院名誉院长拿督谢诗坚博士挑大梁,主持编撰工作,配以其团队(韩江电视新闻中心及资深报人组成)的日以继夜地赶工,终于不负众望地完成这部值得珍藏的史料书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并附上DVD光碟,用电影的手法呈现一个有历史及有生命力的槟城。从中不难发现原来槟城是绰绰有余被联合国接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用心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有,韩江学院的华人文化馆也义不容辞承担起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希望海内外的华人及学者专家们能给予重视并不吝的指教和支持。

没错,世界因槟城而改变,是以为序也!

(2012年6月5日)

绪言

马来亚乃至马来西亚的历史普遍上以十五世纪建立的马六甲王朝作为一个起点。其创始人原名拜礼米苏拉(Parameswara)是巨港的一个王子。后因娶回教国公主为妻,也就改奉回教,并改称为伊斯干陀沙(Iskandar Shah)。由于得到明朝永乐皇帝的支持,而在1403年被承认为一个新兴的国家。实际上他在1402年时已建立其王国地位。[1]

马六甲王朝之所以受重视为马来亚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这个新兴的国家是信奉回教的,其版图涵盖了马六甲乃至马来半岛的局部土地,而且它的王宫继承制度,也以回教为依归,并生存了109年之久。(参阅第6页图表)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马六甲王朝涉及了权利斗争和区域战争,也就无法抵御外来势力的冲击。其结果在1511年被葡萄牙所征服。就这样,马六甲王朝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第一个外来势力的统治。换句话说,马来亚第一次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吊诡的是葡萄牙在1632年也将中国的领土澳门占为己有。[2]因为有了这个开头,往后的西方列强在占领东南亚的土地后,下一个目标就是瞄准中国的领土,例如英国在1842年占有香港;也相对性地引进许多华工在东南亚开山辟地。这也是为什麽这么多华人在东南亚落地生根)。

葡萄牙对马六甲的统治是从1511年开始,直到1641年为止,前后达130年,才让位于新崛起的荷兰帝国。之后马来亚第二次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荷兰是继葡萄牙之后的另一个海上霸主,它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与英国争夺海外的利益和领土。当它在1602年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后,就通过政商的合作,在海外开拓殖民地。例如在1619年占领椰加达即为一证。及后,通过椰加达的控制,它又把目标盯在马六甲,于是有了荷人在1641年攻陷马六甲的故事。[3]

虽然英荷皆属于信奉新教的国家,在初期有过密切合作,但后来因为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彼此各不相让。出乎意料的,在后来两国竟同意“坐地划分”马印领土。

不论是英人的东印度公司(1600年成立)或荷人的东印度公司(1602年成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政府用军事力量保护公司的发展,并用早期的资本主义模式促成了官商的合作体。

虽然荷兰把主力放在印尼,但为了巩固在印尼的殖民地,它毫不含糊地将马六甲拿下,作为印尼的一道屏障。碍于其政策的专横与冷酷,始终吸引不了华人。根据记录,在1641年荷兰征服马六甲时,只有华人约三四百名。[4]

即使到了1678年,时任马六甲的荷兰总督博特(Balthasar Bort)的报告说,华侨人口没甚增加,只有426人(马六甲总人口为4884人)。百多年后的1817年,华人也只有1000人。[5]

由此可见,葡萄牙也好,荷兰也好,它们对华人的政策是失败的,其海外扩张政策也是有局限性的。前者葡萄牙后来与西班牙合并(1580年),国力衰退,不得不退出海外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只剩下澳门这个小地方。而荷兰则集中在印尼发展,不得不与英国妥协,造成其殖民地只局限在印尼。这样一来,在18世纪时,英国、法国及西班牙成为新的三大海上霸主。

因此巴素博士说:“华侨移入马来半岛,只有在欧人殖民地设立后,以及一个安全的基地能使华人毅然走上远征之途,才开始具有特殊的意义。” [6]

换句话说,只有英国人在马来半岛建立第一个桥头堡后,华人开始大规模的移居而来。而在历史上,第一个桥头堡即是槟榔屿(Penang Island)。

因为有了1786年的槟榔屿的开辟,莱特上尉不但改变了英国人的远东战略,改变了中国人的政治格局和海外华人的命运,乃至改变了亚洲的政治游戏和模式;更甚的是,塑造了第一代的海外华人在世界各地各领风骚,形成了华人遍地开花的近代历史。本文将就这一大课题从三个层次分析和评述槟城对塑造马来亚乃至马来西亚政治体系的重要性;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模式的形成,华人社会的组成包括华团的诞生及文化教育的传承。正因为有了槟城的发现,我们终于有机会见证槟城开辟两百年来对世界局势的转变带来的重大影响和冲击。

在这个前提下,槟城在整个亚洲的转变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尽管英国在19世纪时将重心移向新加坡和香港,但它始终没有放弃槟城是英国政治的前哨站,并以此进军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华人的大量南来也是与英国的战略分不开的。

[1]参阅钟敏璋编著“马来亚历史”,东南亚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59年,第47-51页。

[2]参阅黄鸿钏著“澳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593页。

[3]参阅钟敏璋编著“马来亚历史”,东南亚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59年,第112-113页。

[4]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3页。Victor Pucell(巴素博士)从1921年到1946年,曾在马来亚殖民政府中担任华民护卫司,华文副提司及情报局主任。日本投降后,出任英军事政府的华人事务顾问,是一名华人通。

[5]参阅林远辉、张应龙著“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80-81页。

[6]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67页。

第一章:槟榔屿开辟人莱特

有史书记载,在1786年之前,槟城岛上已有58个渔民。其中三人即张理、丘兆祥及马福春在丹绒道光过着打渔生活。后来他们死了,就化身成为“大伯公”。今天在海珠屿的大伯公庙即由此而来(建于1799年,莱特则于1786年登陆槟榔屿) 。他们三人是于1745年来到槟城,比莱特早了41年。[1]


又有记录显示,当莱特登陆时,岛上满目荒凉,除少数华人,人迹罕至[2]。不论槟岛在这之前是荒芜之岛或已有极少数人居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莱特登陆的那一天起,已注定这个岛屿将给这个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莱特上尉(Captain Francis Light,1740-1794),出身在名门望族的家庭,他的曾祖父Francis Nagus曾是英国国会议员,与乔治二世国王是密友。莱特在19岁那年,在文法学校毕业后,参加海军。1765年他到印度求发展,在英国政府控制的东印度公司办 事,但未受重用。只能代表东印度公司 (1600年成立,归属英国政府)到暹罗(泰国的普吉)及吉打来往接洽“生意”。1771年莱特巡视槟岛后,曾致函给总部设在孟加拉的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建议把槟岛辟为“东方贸易的便利库仓”。

为什么莱特有此念头,原来在1770-1780年之间,英法在海外争夺地盘,而早在18世纪开始,英国已介入列强(主要指欧洲国家的争夺战)的角逐,在本土之外建立殖民地,它们都是先通过公司以贸易作为掩饰,再把政治权力伸延过来。

莱特不仅是一名海军,也是一名商人,更具有政治抱负,要在海外为英国建立起政治军事基地。槟岛被他看中是由于它处在马六甲海峡,且是印度孟加拉与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中枢点,可以大有作为。因此东印度公司在翌年派员前来实地考察,但不以为然,莱特大失所望,壮志未能舒展,又只好雌伏继续当他的商人。

14 年后,机会终于来了,因为英国开始意识到需要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一个根据地,以抗拒荷兰(占有印尼及马六甲)及法国(占有越南)势力的坐大。正巧吉打苏丹有难,面对暹罗的威胁,还有来自霹雳及雪州的武吉斯人的侵犯,请求莱特说服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出舰艇保护苏丹的地位,条件是将槟榔屿割让给东印度公司。 其他要点包括:东印度公司必须保护吉打的安全,若吉打有难和提出请求,东印度公司必须不惜代价提供武器军备及割让槟榔屿(槟岛)的每年补偿金是3万元(以西班牙币为单位)。[3]

在求功心切下,莱特迫不及待地于1786年8月11日登陆槟榔屿,可是英国政府迟迟未允许东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正式获取槟榔屿,以致后来莱特又与吉打苏丹发生争执和斗争。

在1787年5月17日,莱特致函东印度公司表示他的忧虑,因为伦敦并没有履行它对吉打的承诺,尤其是在防务上未提供吉打防御军以面对来自暹罗及缅甸的威胁。与此同时,荷兰和法国对吉打也有所觊觎。如果英国再没有行动的话,恐怕他与吉打苏丹签署的合约将告失效。

其实,东印度公司也付不起3万元西班牙币,只能每年付1万元西班牙币,因而触怒了吉打苏丹,下令禁止农产品运至槟榔屿,危及了槟榔屿的自由港地位;抑有进者,苏丹也促请莱特离开槟榔屿。

但莱特不甘于失败,又于1791年代表东印度公司与吉打苏丹协商,结果后者同意将年租减至1万元西班牙币。可是莱特仍然无法实现诺言,导致吉打苏丹在北赖(Prai)建立城堡,准备一举夺回槟榔屿,他认为莱特是非法占有槟榔屿的。

尽管英国仍然不以为意,莱特却急中求变,反客为主,他调遣了少数军队和战船,在1791年4月12日发动进攻,在瓜拉北赖(Kuala Prai)交战四天四夜,这一仗打垮了吉打的防御城堡,莱特取得彻底的胜利。

吉打苏丹在别无选择下,只得与莱特签了“城下盟约”。正式确定东印度公司拥有槟榔屿的占领。1791年5月1日签署的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只要英国继续占有槟榔屿,东印度公司必须每年付给吉打苏丹6千元西班牙币。吉打供给槟榔屿的货物及属于东印度公司清理的货物,吉打一概不准征税。吉打苏丹绝不允许其他欧洲国家在吉打建立任何的基地。吉打不能向东印度公司的敌人提供任何物资援助。[4]

就莱特个人而言,他的任务是为东印度公司寻找一个避季候风的港口,供英国商船来往于印度与中国之间;也顺便为英国的海军寻找一个可充为基地的港口,抵御荷兰及法国军舰的干扰,保护英国的海上势力。但莱特当时只带了三艘小船抵达槟榔屿,[5]人数有限。在那时,槟榔屿人口也不多,容易控制,也就不存在建立行政制度的需要。严格来说,从1786年到1805年的19年期间,是属于个人的统治,他们被东印度公司授于“监督”官职(Superintendent)。当莱特于1794年病逝后,接替其位的是马灵顿(Philip Manington)因病只任很短时期,便交由麦唐纳上校(Major Forbes Ross Macdonald)接任到1800年。继后是李特(Sir George Leith)成为第四任监督,直到1804年。

第一节:1786年率军舰登陆

回首莱特乘军舰抵达槟榔屿时,船上炮兵十五名,军官5名及土人水兵百名。

在登陆后,莱特的日记这样记载﹕“随行人员伐树木,设帐幕,有一小艇来自吉打,由Captain China带头,并有印度基督教徒数人,亦携有鱼网一具。”[6]

这位华人大哥就是后来被称为吉打华人甲必丹的辜礼欢。他及其家族也因为拔了头筹而致富。就这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莱特基本上已在旧关仔角建立根据地(康华丽堡的砲台即为当日莱特所建的碉堡),因而在1786年8月11日他作如下的宣佈:

“吾今奉总督(麦克浮爵士)及孟加拉国国议院训令,予今日占据此岛,名槟榔屿,今名威尔斯太子岛(Prince of Wales),并奉乔治第三陛下之命,监视不列巅国(英国)国旗竖立于岛上,以供不列巅东印度公司之用。”[7]

这一天的正午,莱特率众立于旗杆之下(地点在康华丽堡),信号一发,英国旗徐徐升起,一时鸣炮声欢呼声齐发。他在宣读誓言后,又同时宣佈将开辟的那一个地段,命名为乔治市,用以表彰乔治三世国王。

这样一来,乔治市与槟榔屿同时诞生,为后来的历史开了头。今年(2012)屈指算来,已是开埠226年。

莱特为了槟城的发展,在登陆槟榔屿后,就不得不引进大量的劳工。他在1786年10 月1日的报告中说,“我们的居民增加得很快,有印度人、华人及洋人,他们已存在对土地的争执,每一个人都尽力和尽快地建设。”[8]

到了1788年,莱特说,市镇的人口增加得很快,而且还有若干有体面的华人、马拉巴人和马来人的家族居留。这一年,已有400亩的土地被垦殖,全槟人口有一千人,其中五分之二为华人。[9]

莱特首先在是年让居民在今日槟榔律处附近的日本新路(Kampong Malabar)兴建亚答店屋,但1789年的一场火灾,烧毁了所有店屋,后来被莱特宣佈在市区禁用亚答叶盖房子。[10]

1792年时,当时估计人口已近一万人。绝大多数杂居在码头处极不卫生的地方,很多人因而死亡。更难置信的是连莱特本人也是受害者。他因疟疾而在1794年10月21日逝世,终年54岁。[11]前后算来,莱特掌理槟榔屿不过8年,就告英年早逝,以致他无法实现其理想,只能交由后来者继承。

莱特在世时,一切大小事务全归他一人说了算数。这无形中使倒莱特即是政府,没有法律规章,自然在后来衍生很多的问题,包括他既是政府又是商人,又扮演与商人私相授受的角色,给土地拥有权的分配带来恶果。

为什么莱特占有的地方叫做槟榔屿呢?它又不是盛产槟榔的地方。原来这个小岛的形状如同槟榔,因而得名。[12]马来人一早就将此地叫做“丹绒”(Tanjong),后来马来文译为Pulau Pinang。至于乔治市则一直沿用不改,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把槟城的首府称之为乔治市(Georgetown),即便在1957年独立后,也不易名,它已经被载入史册。

第二节:占有威省保乔治市


莱特上尉(Captain Francis Light),也有被译为“赖特”,这种译法算是译得妙,因为他确实曾“赖账”,失信于吉打苏丹。整个故事是这样的:在18世纪,英国已崛起成为海上霸主,把较早崛起于西方的西班牙、葡萄牙乃至荷兰等囯比了下去。

虽然这个时期,英国在北美失掉其广大殖民地,那就是美国在1784年取得独立。由于向西发展受阻,也就转向东拓展其殖民地。槟城就是继印度之后被英国看中的一个小岛。[13]

拿下了槟榔屿后,莱特仍有所牵挂。因为槟榔屿单在1790年上半年时,根据记录共有104艘船来做生意,其中最重要的是来自亚齐的商人,以享受槟榔屿提供的自由港的便利,可资进行各类贸易,但也暴露缺乏安全屏障,没有安全感。

莱特是在占有槟榔屿后的第二年(1787年)宣佈槟岛是一个自由港(但后来为了政府的收入,有对货物课以进出口税,到了莱特的继任者麦唐纳上任,才在1796年宣佈取消入口税,还槟榔屿一个真正的自由港)。为此他认为乔治市需要一个天然屏障来保护港口的安全,尤其是在1791年北赖之战后,更使到他耿耿于怀要占有外岸的土地,可惜他在生之年,未能完成此心愿。

在1797年时,第三任继任者麦唐纳眼见机会来了。因为那一年吉打苏丹东姑阿都拉马农沙驾崩,王位继承发生内讧,身为代苏丹的东姑查努丁为巩固王权,有求于英国。在讨价还价下,吉打苏丹于1800年6月6日与第四任继任者李特签署了14点协议书。这份文献确定了今日槟城的版图是包括内陆的土地。其要点具有:

吉打苏丹同意划让槟榔屿对岸的60廊土地(相等于12依格,微不足道)给英国,以换取东印度公司保护沿海地带不受外来侵略及海盗的威胁[14],英国把这块土地命名为威斯利省(简称威省)。

这对槟榔屿来说,已是有了一些的保障,但远远不是英国人所满意的。因此英国人又借吉打苏丹的争权,倾全力支持东姑阿未达朱丁成为新苏丹,以取代东姑查努丁的代苏丹地位。这时暹罗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吉打王国已向他称臣。在此情形下,英国再取得暹罗王国的同意,将威省的版图扩大,以慕打河为边界(这就是今天槟城争议慕打河之水属于两州共有,不是吉打独有)。

经过很多年的维持原状,到了1874年时,通过邦咯条约的签署,英国人又向霹雳苏丹索土,以使威省南面的边界扩展到吉辇河。[15]

从占有威省到邦咯条约的签署的74年间,威省的面积终于大大地超过槟岛,而且后来也有了三座城市,即北海、大山脚与高渊。今天威省的总面积是738平方公里,槟岛则是293平方公里,合起来共1031平方公里。

即便如此,槟城还是马来西亚第二最小的州(最小是玻璃市,由吉打分割出去),但它有两个新加坡大,单单槟岛,就有半个新加坡。

从这样来看,威省不仅是英国人用来保护槟榔屿和乔治市的,而且对于英国势力伸入联邦内也具有重要的前瞻性。对于乔治市来説,更是如虎添翼,它成了槟威两地人民共享的闪闪发亮的国际城市。

第三节:莱特政策备受争议


在莱特统治槟榔屿初期,政府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称号,权力几乎操在莱特一个人的手上。虽然莱特曾要求东印度公司同意设立土地分配及建立警察来保护和平,但鉴于英人稀少,莱特很难在政府,司法及市政职权上进行区分和安排。所有事务皆由他一人包揽。[16]

当年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为了建立军事港口,但这个计划在后来被证明是失败的。而他的第二个目标把槟榔屿辟为自由港是成功了。这个制度的成功确保了东印度公司的商业利益,也塑造了日后槟榔屿的模式。


因此莱特被认为是包含着为金钱而到来,那时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捲入商业活动,也正是有此“阴差阳错”(名为寻找军港,实则沉醉在对财富的追逐),槟榔屿成了英国人在东南亚引进资本主义的一个基石。

既然是奉行资本主义,莱特身先士卒地带头废除“卖身为奴”的制度,把家中七位的“华人奴隶”解放了。[17]社会风气也为此一变。

自此而后,由于莱特推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政策,槟榔屿人口得以逐年增加。根据莱特本身在1792年上书东印度公司总管时说:“开辟未及六载,小岛居民已达万 人,则证明其土地优良、地位利便而宜于通商。但因人多良莠不齐,为欲排难解纷,使各安居乐业,乃建议设立审检厅(Court of Enquiry)。” [18]可惜一时未能遂其心愿。

在政府力量有限下,莱特採取的政策是让各族人民“各自为政”的,并设立甲必丹制(即族群首领或村长)解决族群的问题。这在华人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在另一方面,东印度公司也陷入矛盾与失调,它既期望槟榔屿可发展成为军事基地,有助于英国扩充海上势力,尤其面对法国的竞争,可又担心它不能达到要求。结果在举棋不定下,华人会党的势力也在英人鞭长莫及下得到巩固和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是东印度公司控制的槟榔屿总督一心一意要建立起一个政府制度以便把政治权力拿回来,例如在莱特以后的继任者马宁顿(Manington)要进行征税时, 面对居民的反对,华人也不例外,迫使政府展延实行。到1800年,在李特(George Leith)上任后,他就不再让步,决定组成“税务委员会”(Committee of Assessors)。

这个委员会的职责是发展槟榔屿的乔治巿,成员包括大地主詹姆斯史谷特(James  Scott)和布朗(David Brown)。

委员会组成后工作取得了进展,逐步地建立起警察和司法制度。[19]其中乔治市市议会也是以此作为起点。

莱特在世期间,他曾推行下列的政策,但引起非议:

(1)为了发展槟榔屿的自由港,作为印度通向中国的转运点,尤其能在英军的保护下,把马六甲海峡变成不受干扰(主要指荷兰和法国的军船)的自由通道。莱特这样说:“提倡自由贸 易以发展商业的计划,已见成功,以为可照此进行。不必更变。”(1792年上书东印度公司总督之函件要点)。虽然如此,莱特还是有对货物进出口课以税务,以支付开支。但到了1796年,他的继任者麦唐纳鉴于情况复杂,便取消入口税,使槟榔屿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港.[20]

(2)而为弥补政府的开支,莱特也设立饷码制度,在烟,酒及赌方面征税,他认为华人是政府的收入来源,最明显的征税办法,就是利用他们的嗜好以增加收入。这种烟赌局之设,成为未来世纪纷扰的渊源[21]。初时莱特将此特权赋予好友史谷特,后来华人也涉足其中。

根据莱特以后的另一位继任者乔治李特(George Leith)在后来的著述中(1840年出版“威尔斯太子岛概说”)有这样批评莱特的失当政策。在1800年之前,政府之收入,几全部得之于饷码。那些承包饷码者,如不能敛取钱财,必向政府请求减低税收;反之若获钜额,决不慷慨多付,致政府的收入落入他人手中。[22]根据记录,在1789年,政府靠烟酒赌之课税,仅得2500元,至1800年,始达每年3万元之额,但还是完全不能应付政府之开销。

(3)莱特的土地开发政策,虽然最为人纳诟,但也有效地使到槟榔屿的城巿得以发展起来,同时耕种地也逐渐扩大,被鼓励耕种的农作物有胡椒,丁香,豆蔻,槟榔等等及后再种植大量甘蔗。这些农作物成为华人的主要经济基础。与此同时,来自孟加拉的囚犯,也被派遣来槟榔屿操苦工,建设道路与开辟莽林,将工抵罪。由于莱特鼓吹自由贸易,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口和劳动者,华人的南下从兹络绎不绝。槟榔屿的历史由此有了新的发展和转机。

根据“槟榔屿志略”指出莱特的“土地政策”是备受争议的,也在日后被激烈抨击。槟榔屿在他治理和经营下,有两大败笔,其一是土地政策恣意占为已有或随意 分配;其二是税收入不敷出,致使政府负担沉重,这也是为什么东印度公司不满意在土地政策方面,莱特将良田沃土,滥赠一般不知耕种之欧人(按当时惯例,东印度公司之仆役包括在内),且不附带条件。抑有进者,莱特之“政府”中,既无管理地产之专部,亦无测量土地之专员。随笔挥画,即成“地契”。而莱特本身也被指控,在离堡不远之北海岸(指莱特街至红毛路一带),已占有良田多顷,亦在岛之其他部份,拥有地产。另其好友兼合作伙伴詹姆斯史谷德(James Scott)拥有地产相当多;更获得经营商业的自由权,且成为放贷人。凡是未能赎回土地者,全归史氏所有。因此接任莱特的麦唐纳少校于1796年痛斥史谷德为岛上之“霸权”,行事强横无道。

被认为荒唐的是,政府之官舍,尚需向史谷德租赁以建。所有可资用之土地,均告拨出。(当史谷德于1808年逝世时,其名下之财产转与在世股东承受,其中以布朗(David Brown)得利最大,殖民地之土地,大部转落其手中。当布朗于1825年逝世时,留下的财富与产业,数额之大,令人诧异)。

至于亚洲籍移民,大多在山岭之末,也就是在未开发的莽林中耕作。

事后史料查证,莱特本身不是贪得无厌之人,其遗产也不过一万五千英镑,因而改变对他的误解而允许在日后对他追功,在康华丽堡内立碑置像以资肯定其功绩。

可以这么说,从1786年至1805年间,槟榔屿仍是十分落后的。公路既不多,公共建筑更寥寥无几,无医疗设备,无征税制度,维持治安之费用极度缺乏,堪称法纪全无。此种杂乱无章之局面竟维持了20年。[23]

[1]参阅黄尧编著 “星马华人志”,香港明鉴出版社出版,1966年,第41及42页。

[2]参阅张礼千著“槟榔屿志畧”,南华出版社出版,1959年,第18页。

[3]参阅“Pembangunan Pulau Pinang” by Zakry Abadi, Published by Yayasan Bumiputra P.Pinang, 1994, Page 5-13.

[4]参阅“Pembangunan Pulau Pinang” by Zakry Abadi, Published by Yayasan Bumiputra P.Pinang, 1994, Page 5-13.

[5]参阅“Malaysia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John Gullick & Bruce Gale, Published by Pelanduk Publications, 1986, Page 19.

[6]参阅书蠹编、顾因明、王旦华译“槟榔屿开辟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69年,第54页。

[7]参阅书蠹编、顾因明、王旦华译“槟榔屿开辟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69年,第59页。

[8]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 1.

[9]参阅叶苔痕与吴允德(松荣)合编“槟榔屿大观”,槟城海角出版社出版,1950年,第23页。

[10]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 1.

[11]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 1.

[12]参阅李涵恩著“东南亚华人史”,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第182页。

[13]葡萄牙先于1566年占领印度的果亚。英国则在1600年在印度成立“东印度公司”,在沿海建立了据点。1757年英国将普拉西辟为殖民地。1849年,整个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资料引自“世界各国概况手册”,香港朝阳出版社,1975年,第147页。

[14]参阅“Pembangunan Pulau Pinang” by Zakry Abadi, Published by Yayasan Bumiputra P.Pinang, 1994, Page 14 & 15.

[15]参阅“Pembangunan Pulau Pinang” by Zakry Abadi, Published by Yayasan Bumiputra P.Pinang, 1994, Page 16 & 17.

[16]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 1.

[17]参阅黄尧编著“星马华人志” ,香港明鉴出版社出版,1966年,第44及45页。

[18]参阅书蠹编,顾因明、王旦华译“槟榔屿开辟史”,台湾商务出版社,1969年,第119至123页。

[19]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s 4 & 5.

[20]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31页。

[21]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30页。

[22]参阅姚枬与张礼千合著“槟榔屿志略”,商务印书馆,1946年出版,第66页。

[23]参阅姚枬与张礼千合著“槟榔屿志略”,商务印书馆出版,1946年,第62及69页。
 
第二章:英国逐步建立体制


在1805年时,东印度公司决意提昇槟榔屿为印度的一个省与马德拉斯和孟买同一等级,只直接向东印度公司总督负责,其主要目的是尝试在槟城建立一个军事基地,有船坞设施,作为通向中国和锡兰(斯里兰卡)之间的驿站。[1]

因此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委派坦达斯(Philip Dundas)出任总督(Governor)(过去的称为Lieutenant(监督)或Lieutenant-Governor(总监督)),地位提昇一级,但所负起的职权无多大改变,所不同的是他必须完成将槟榔屿变成英国的军事基地和船坞。他的随从中有一位在后来成为重要的人物是莱佛士(Thomas Stamford Raffles)。

莱佛士虽对前任者华盖(R.T.Farquhar)(继乔治李特之后出任总监督,但只担任一年而离去)有所批评,但也称赞他为槟榔屿的建设作出贡献。道路,屋宇及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华盖深受居民的爱载,因为他改善了他们的生活。[2]

英国人也因为槟榔屿的地位被“升级”,定居人数增加,其时已有120名左右。

第一节:放弃木寇山建军港


这个时候坦达斯总督有一个痛苦的抉择,他是要发展木蔻山作为军港和造船厂,抑或是建在乔治巿?因为一个行省只能有一个城巿(不过在莱特在世期间,其好友史谷特(James Scott)曾建议发展木蔻山,保留乔治巿;他认为拥有两个市行政权是可并存的,他主要是出自私利的考量。因为牛汝莪及峇六拜已尽是他的土地,但其建议不获接纳)。因为英国在衡量轻重与调查后,决定把木蔻山的发展搁置一旁。

理由是在槟榔屿找不到适合造船的木材,必须从缅甸运来,成本很高。而且槟榔屿也没有造船的工程师,加上资金不足,有关造船厂的计划成了泡汤。还有英国之所以不热衷在木蔻山建造船厂又有另外两个原因:法国在海上的势力衰退,英国不必急切建立另一军港;碰巧英国已找到另一个适当地点,就是在斯里兰卡的泰可马里(Tricomali)港作为基地。

1810年,英国正式放弃建造军港和船坞的计划。木蔻山也就躺在马六甲海峡,间中虽有一些变化,但仍然是块处女地。在近200年后仍未大兴土木辟为旅游胜地,可说是一大败笔。[3]

如果当年木蔻山被发展起来,今天的槟榔屿又是另一个面貌(中国厦门的鼓浪屿就是被发展成无车辆流动的旅游历史名胜地)。

坦达斯总督在就任后就重新规划槟岛的土地并将之分成三个区域,即乔治巿,东北县和西南区、威省未作规划仍保留一个区,整个槟城,共分成四区(后来威省划分成威北、威中和威南)是具有远见的规划。

今天我们仍然根据这一规划进行发展,算是坦达斯留给槟城的“宝贵遗产”。[4]

第二节:设立警察司法制度


接着,他设立了警察司法厅(Police Magistrate)(1805年11月)(这是莱特生前所要求的),其职权包括:

任何有关乔治巿及威尔斯太子岛的税务或门牌税的争执的处理。而这些税收是用在建造道路及其他有关警察方面的。

警察司法权亦用在消防上,划定红灯区(妓女活动区),关注外来者进入本屿。

更令现代人不解的是,警察司法亦涵盖对物价的控制,防止囤积和操纵。可以说,职权之大,无所不包。第一位被委为此职者是基勒(P.Kellner),很快他被查出贪污而被革职。1806年10月改由马秋(Thomas Mcquid)接任。

坦达斯之所以要设立警察司法厅,目的是要除掉于1801年在李特任总督时委任的一位法官兼推事的狄更斯(John Dickens)。

狄更斯在1801年8月7日履新时,认为警察应在他的控制之下,不然难以维持法治,此议遭到李特反对。他认为法官是法官,警察归总督管理,双方的矛盾加深。狄更斯只能按当地习俗将司法权交给不同族群的首领,以维持和谐局面。

坦达斯接位时,巧妙地设立警察司法制,又于1807年宣佈新司法制度,仿效英国,有主簿官,有陪审员,而总督及三位议员坐审。当这项法令于1808年5月31日生效时,狄更斯已被革职。莱佛士不解的是狄更斯法官竟在离职时,备受居民爱戴和怀念。[5]唯一可解释的是狄更斯与当地居民已经打成一片,一起寻求两全其美的判案。

至此,槟榔屿的政府结构已基本上建立起来。有估税委员会,警察司法,法庭听审制及陪审团等。

为了估税上的方便,坦达斯规定每一住家必须要有门牌,以便当局也能够进行人口普查(门牌税因之而来)。

坦达斯显然还有其他的计划要落实,遗憾的是,他在1807年4月8日病殁。所幸他的同僚,包括莱佛士在内帮他完成心愿组织了“道路委员会”。委员会的主席是莱特挚友,大地主史谷特担任,委员中英人与当地居民数目相等,我们注意到有一位华人在其中,他是Chu Wan。

Chu Wan,也被称为Che Wan,即是辜礼欢。他在莱特登陆槟榔屿时,从吉打到来槟榔屿,送渔网给莱特。此事在莱特日记中有提及,但未提及他及其随从来自何处。

辜礼欢是漳州人,明末清初避难出国,先至暹罗,继至吉打(有说他曾是吉打华人甲必丹),后来到槟城定居。在1787年被莱特委为甲必丹,管理少数的华人(不到百名) 。[6]

第三节:槟城地位受到冲击


在道路委员会成立后,辜礼欢是槟城第一个华人甲必丹,也是第一个参与巿政府的华人“议员”(当时尚称委员)。所谓道路委员会(Roads Committee)不但对车辆进行注册和课税,而且制订条规管制职员,自然包括对道路的兴建。

1817年,东印度公司委任巴纳南(Alexandar Bannernan)为槟榔屿总督。此时槟榔屿地位已有下降之虞,因为它不适合成为军港和船坞,令东印度公司大失所望。另一项打击是从槟榔屿被调走到爪哇任副总督的莱佛士(1811年至1816年。后又将爪哇交还荷兰)。他在1819年通过东印度公司的支持取得新加坡的控制权,而为英国建立另一个位置更优越的军港。他是用每年付三千元酬俸向柔佛的天猛公交换新加坡的拥有权。但莱佛士还是不放心,再向廖内的柔佛苏丹签约以确定“合法性”地获得新加坡。

新加坡的开辟,意味着槟榔屿地位的下降。

其后来影响如下:新加坡成为欧洲与中国贸易的港口,私人企业通过新加坡而不通过槟城可以避开东印度公司对贸易的操纵,以致到了1822年,新加坡的贸易量超越了槟榔屿。例如新加坡1824/1825年的贸易总值是277万英镑,而槟榔屿同时期是118万英镑。到了1830/1831年,槟榔屿更降至贸易总值70万英镑。[7]

越来越多的船只选择新加坡作为驿站,而过去槟榔屿是首选。

在政治及战略地位上,新加坡是较槟榔屿优越。当然槟城也不是下沉,只是发展进度较慢。它还是中国人南来的主要停泊港,华人人口也继续增加。

1824年,一个重大的转变是这样的:因为荷兰人同意与英国交换土地,英国放弃在苏门答腊的明古连港,换取对马六甲的控制权。由英荷双方代表在伦敦签字。[8]这样一来,荷兰拥有印尼的全部统治权,而英国则在马来半岛拥有新加坡,马六甲及槟榔屿三个重要据点,形成对马来半岛的包围。

182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将槟榔屿,马六甲及新加坡併成“海峡殖民地”(The Straits Settlements),成为印度三省区外的第四省区(The Fourth Presidency)。[9]

[1]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 7.

[2]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 7.

[3]参阅“Early Penang & The Rise Of S'pore”(1805-1832) by C. D. Cowan, Published by Malaya Publishing House Limted, S'pore 1950, Page5.

[4]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 8.

[5]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 9.

[6]参阅“The Straits Settlements”(1826-1867) by C. M. Turnbull,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pore, 1972, Page 9.参阅许云樵著“中华民族拓殖马来半岛考”,收录在“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一辑”,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出版,1978年,第100及102页。参阅黄尧编著 “星马华人志”,香港明鉴出版社出版,1966年, 第46及47页。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28页。

[7]参阅 “Early Penang & The Rise Of S'pore (1805-1832)” by C. D. Cowan, Published by Malaya Publishing House Limited, S'pore, 1950, Page 14.

[8]当荷兰于1824年将马六甲交给英国后,也就结束它在马来亚的183年的殖民统治。

[9]参阅崔贵强编著“东南亚史”,新加坡联营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65年,第214页。

第三章:海峡殖民地三州府

海峡殖民地成立后,总部设在槟榔屿。当时英国政府的想法是力使海峡殖民地在经济上不仅可以自立,而且有利可图,以减轻总部设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的沉重负担。为达到这一目的,它宣佈这个海峡殖民地是自由港。

行政结构也因新组织而有了改变,海峡殖民地有一个总督,但要向东印度公司大总督负责。由于马来半岛尚未归英国控制,三个州的联系多靠海上交通。

1830年,东印度公司为削减开支,再度调整行政,把海峡殖民地降为府治(不再是一个省),隶属孟加拉省。总驻札官(Resident)设在槟榔屿,新加坡及马六甲各有副驻札官(Deputy Resident)。槟甲新后来被称为三州府就是这样来的。

1832年,新加坡的发展凌驾槟榔屿,海峡殖民地的总部迁往新加坡,由总驻札官管理,而槟榔屿及马六甲各设参政司(Resident Councilor)。

1835年,英国政府制订的市政局法令生效,但延至1839年才扩展至槟榔屿,用以取代1827年的法令。它赋予槟榔屿一定的权力对屋宇抽取门牌税。虽然如此,仍未令槟城感到满意,因而再要求制订新法令。

1846年,新法令允许海峡殖民地内各自成立市政局委员会。

第一节:市政局委员会成立


1856年,法令再一次修正,显示了重大的意义,新加入的条文言明:海峡殖民地的三州府,各自成立市政局委员会,具有法人地位,可以进行起诉或被诉。

每一州府的委员会由5人组成,参政司(Resident Councilor)是委员会的主席,另一人由海峡殖民地总督委任,再有三人从纳税人中选出。其中也规定如何选出纳税人代表。法令规定市政局委员会可以征抽门牌税不超过常年总值的10%,土地税不超过5%,由总督决定。车辆也要纳税,作为行政费用。

既然市民有权以纳税人身份投票选举市政局议员,也就有所规定凡每年纳税25卢比以上者均得投票。而这是于每年的12月首周第一日举行。换句话说,议员一年一任[1]。由于市民对“民主”意识不强,也不知怎样投票。一般上,华人的纳税者则被拉拢投自己的“朋友”一票(在新加坡只有欧人投票;在马六甲选举作废),这样的选举有些搞笑,不能算是民主意识的萌芽期。

槟榔屿在后来能够获得较大的权力,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通过海峡殖民地与印度东印度公司(政府)的较量而获致。后者要压制前者,尤其促令海峡殖民地增税,破坏自由贸易原则;又下令使用印度钱币。终于在1855年受到海峡商人所反对,形成反税运动,印度政府才不得不取消之两项措施。双方的关系继续恶化。

1858年东印度公司结束,英国政府直接接管各地的殖民地。直到1867年4月,海峡殖民地才真正地摆脱印度(也是英国的殖民地)的控制,被置于英国殖民公署之下,成为皇家殖民地(Crown Colony)。[2]

从1826年到1867年海峡殖民地被某些美国学者形容为“不活跃的年代”,理由是英国对当地事务推行不干预政策,也没有进一步在领土方面获得重大的进展(指干预马来半岛)。它因而一度被形容为“印度帝国的一个孤立地带的一个三等驻札官的管辖区,利益受到荒谬的牺牲”。[3]

1888年,市政局议员的权限已被限制只管理乔治市市区,并对城市界线重新确定。

1913年,市政局新法令暂终止“民选”市议员,改由总督委任所有市议员。而议员的人数在后来增加至12名,主席1名(当时华人所说的12商就是委任的市议员)。

前后算来,截至1957年採用全部民选议员制为止,被委任为市议员者总共115人(有者被重新委任不在其数)。这些议员对乔治市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贡献。

从1857年市政局委员会正式诞生起,意味着槟榔屿的行政逐步走向规模化和制度化(也因为这样,乔治市市议会在1957年庆祝百週年纪念)。[4]

第二节:用自由港推动经济


打从莱特开辟槟榔屿那一天起,这位信奉阿当斯密《国富论》的上尉,就决心采用他的自由贸易政策将槟榔屿变成一个自由港。

这个制度英国本身没有先例可援,因此它没有反对或鼓励莱特在槟榔屿实施自由港制度。就这样莱特在1787年把他所佔据的地方宣布为自由港,但没有法律文件佐证,其目的是要通过贸易繁荣乔治市。

一项纪录这样写道:“1788年时,乔治市有印度人店铺65家,共有334人,华人店铺有110家,共有425人。与此同时,槟榔屿也吸引来自马来群岛的人。”[5]

但因为自由港的收入有限,不敷支付官员的开支,东印度公司只好通过征收税务来弥补开销,影响了槟榔屿的发展。因此在第三任监督麦唐纳在任时的1796年,他逐步对入口税予以取消,又把槟榔屿变回一个自由港。[6]

在这之后,槟岛的自由港地位比较明朗化,也就使到乔治市有了活力而发展起来。

所谓“自由港”,对上了年纪的人会有印象.它是英国人引进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准备通过全岛自由通商不收入口税来促进贸易。这与槟岛后来在工业区设立的“自由贸易区”有很大差别,不能相提并论。也因为槟榔屿地理位置的优越,逐渐地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尤其成为泰南、缅甸及苏门答腊等地货物的集散地。

槟岛自由港首开先河的成功实施,也在后来影响新加坡(1819)及香港(1842)相继落入英国人的手里后,被萧规曹随地实行,刺激周边地区的发展。这也是英国人带给远东国家的“财富”(当然当时的最大得利者是英国及其商人)。

究竟英国用什么方法来克服入不敷出的窘境?其一是乔治市成立估税委员会。在1800年起向每家每户征收“门牌税”。其二是推行饷码制度,将烟酒赌让人承包以便向政府纳税。其三在贸易方面採取宽大政策,鼓励各地商船自由往来而增加服务费收入。也因为这样,槟城的人口增加得很快。在1812年时,槟城包括威省人口已臻2万余人;而在1830年时,飞跃至7万7千人。

有了一波三折的自由港作为“天帐”,槟城的转口贸易成了槟州的主要经济来源,海墘的“水上人家”也建立起来。它成了乔治市的经济脉络,因为舶在码头的大小货船都用舯舡小船来起卸货物,海墘的“水上人家”(或称“海上人家”)扮演了中介的角色。正因为当时的海上交通尤重于陆路交通,才有“海上人家”出现,不然以槟岛的土地,还是绰绰有余安置人民在土地上栖身。未想这一“靠海生活”的因势利导,今天变成令人啧啧称奇的文化遗产。

如果我们不健忘的话,乔治市早期出现的“缅甸郊(商)”(可见槟缅的物物交换由来之久);“亚齐郊”(1913年成立的亚齐商公会在独立前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商团);“暹罗郊”乃至“香汕厦郊”的商群是它的一大特色。[7]槟城人民也靠这些邻近国家的贸易发展起来(今天我们所说的马印泰三角特区就是根据过去的传统模式操作,但作用已大不如前,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港口起卸货,也独立运作)。

本来在英国人的制度下,也不单是乔治市单独受惠于自由港,而是连威省及槟岛郊区也从中受益,因为在那时郊外遍种橡胶、胡椒、丁香、豆蔻等农作物;威省更多出甘蔗、稻米等。通过乔治市的中介商,进出口货物十分方便;尤其是邻国原产品包括锡米和树胶更非通过槟城加工和出口不可。后来乔治市曾拥有一座全世界最大的溶锡厂(东方溶锡厂位于柑仔园)(建于1889年),也是依贸易需要而建立的。它能提炼最纯的锡块运往欧美国家而享誉全球。目前它已转变成为时代广场。

第三节:收门牌税 兴建道路


槟榔屿最先被开辟的自然是旧关仔角城堡的地带,也就是今日的莱特街。同时海墘路也被发展起来,既然槟岛是自由港,肯定要有码头。当那几条街打通后,接着便在靠近观音亭的地方划出一个长方形的街道面积图,即是今日的大伯公街(King St.),义兴街(Church St.),椰脚街(Pitt St.)及漆木街(Bishop St.)构成。

1801年8月30日,乔治市税务委员会议决收容来自东印度公司的犯人,以完成漆木街及义兴街的工程。事实上,在莱特逝世前,他已为乔治市的商业街规划了一个网络,由莱特街(Light St.)向海墘街(Beach St.),牛干冬街(Chulia St.)及椰脚街(Pitt St.)伸展。

这些“犯人”(从130名到1805年时增至772名,被证明他们是有能力的劳工。[8]

有了街道,商店及住家后,水源供应也从植物园瀑布引入。由于这样,在1804年后,植物园到市区的道路也完成衔接,以导入山水,这些道路包括瀑布路、车水路、广东民路、约克律及哥德律。这是华盖(Farquhar)当总监督时(1804-1805)所推行的计划。

1805年较后,坦达斯(Dundas)出任总督(首次使用Governor字眼,以显示东印度公司对槟城的重视)后,乔治市有很大的变化。除规划乔治市范围外,他又规定每家要有门牌号码,并设立警察司法、法庭听审制及陪审团等。而警察司法也用在消防上及划定红灯区(妓女活动区),同时关注外来者进入槟城。

另外一项主要的决定发生在1807坦达斯因病而在4月 8日逝世后,他生前的一项心愿却被其助理完成(当时由菲力斯替代)。这位助理(秘书)莱佛士(1819年成为新加坡的开埠人)发出通函要在1807年7月23日召开已组成的“道路委员会”会议。这个委员会对日后的道路规划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成员以詹姆士史谷(莱特挚友,得到莱特的帮助拥有大片土地,是名大地主,显见当时官商不分,或官商勾结也非怪事)为主席。欧籍委员佔5名,加上主席共6人,本地委员佔6名。其中有一位是华人辜礼欢(他是在莱特登陆时送渔网的那位,而后获得莱特分赠大片土地,成了富甲一方的人物)。

新成立的道路委员会在1807年8月13日的会议上议决将收取土地税,也向车辆(引擎车、牛马、马车)收注册费。

到1827年,乔治市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它所存在的税务委员会及道路委员会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为应付乔治市人口的增加,道路也快速发展起来。虽然乔治市的道路命名以英国人的名字为标准,但华人也有另外的叫法。这些名称与当时的典故有关。

兹择一些例子以说明之:
1.      位于张弼士故居前的一条街,是以第四任总监督李特之名命之(Leith St.),但因为张弼士大宅前的池塘植有许多莲花,华人也就通称为“莲花河”,一直流传至今。[9]

2.      又如Church St.应称教堂街(观音亭对面),但因那时有关地方是私会党的大本营,在1867年时,党员竟高达2万5千名,也就被华人用私会党的名称命名为义兴街。[10]

3.      Burmah Road,应叫缅甸路,因为市政局供给自来水之前,售水者通常到这条街的一个水井汲水或取水,用牛车载到市上去卖因而被称为“车水路”(或牛车水路)。[11]

4.      Sungai Ujong Road是为乌绒河路,当时是卖胡椒的地带,也就被称为胡椒埕。[12]学者黄尧说:每一条路,每一条街,每一位地方,都可以从华人习惯上叫出的名字中,反映出不可遮蔽的历史背景来,一连串的打铜街、打铁街(Beach St.一段)、打石街(Acheen St.)就是一连串华人生活奋斗的陈迹。在华人民间心裡(对街名的称呼),是有一套哲学的。[13]

5.      我们目前所称的中路,英文一向叫着Macalister Road(1807-1810总督的名字),若译起来叫着马卡里斯德路,即长又难记。华人索性称之为中路,因为它就座落在两条大路的中间,一边是柑仔园,另一边是车水路,既在中间,就叫中路好了。

6.      你知道新街是怎样得名的吗?它是有一段古的。在1930年政府立法禁止开妓院之前,娼妓业是允许存在的。它也是华人妇女的一页辛酸史。1905年的报告指出,在槟城共有1201名妓女。在这个数目中,超过70%是华人,或计有913名妓女分别在64间妓院操业。单单在Campbell St.(甘栢街),就有46间妓院(青楼),内中共有妓女796名[14]。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在今天看来不但是悚目心惊,也是匪夷所思的。新来报到的妓女,也以此为中心。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乔治市妓院的蓬勃是与政府的放任政策有关,也与人口比例大有关係。根据1851年的人口调查,槟城华人共有12151名,妇女只有3305名。到了1860年,华人有19533名,妇女也只有8465名。情况到后来没有太大的改善。1881年时,华人34360名中,妇女仍只有10775名,比例是7对3。[15]只有在1930年后英国对中国妇女大开方便之门,女性移民才突飞猛进。到了1947年后,勉强有5.5对4.5的比例。

由于男女人数的失调,当年的华人男性,也上鸦片馆(当时是合法的),并参与赌博,自然也与妓女业有关联。一般而言,在青楼内是三位一体的。一度槟城妓业最蓬勃的地方是Campbell St.,Cintra St.(日本横街)及Chulia St.(牛干冬)。[16]

以此比较,Campbell St.是早年槟城最大和最红的红灯区。

因为这层关系,人们习惯上把那个地方(Campbell St.)称之为“新妓”的场所,读成福建音或广东音也就变成了“新鸡”了[17]。久而久之,“新鸡”不好听,华人也就沿用一个既好听又文雅的街名,“新街”也就这样一直沿用到今天。如果你读成福建音,也就会知其来历了。不过战后以来,新街也已脱胎换骨,变成一个繁华的商业区,青楼绝迹。

约莫在1925年前后,槟城的公共交通工具是电车。主要的电车干线有两条:一条由海墘码头经五盏灯(Gama超市前)直达阿依淡市场;另一条由海墘码头经槟榔律至日落洞市场。前者是有轨电车(今天在槟榔律挖出的电车轨即为明证)(东方熔锡厂也使用轨道运送锡块至海墘码头出口);后者是无轨电车服务(所以日落洞没有铁轨)[18]。这种服务在60年代初期被废除,改用巴士取代。

还有1923年升旗山缆车通车是一项巧夺天工的工程。英国人及上层人士得以一口气从海墘市中心坐公车直达升旗山度假。今天的升旗山变化不大,留给我们这段怀古和清凉的回忆。

[1]参阅“槟城市政局百年特刊”, 槟城许侨煌出版社出版,1957年。

[2]参阅崔贵强编著“东南亚史”,新加坡联营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65年,第215页。

[3] 参阅DGE Hall著“东南亚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599-609页。

[4]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s 14-19.

[5] 参阅“The Early Penang Traders” by Neil Khor Jin Keong presented to The Penang Stor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2 (Penang City Bayview Hotel, 18-21 April 2002).

[6]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31页。

[7]参阅叶苔痕与吴允德合编“槟榔屿大观”,槟城海角出版社出版,1950年,第126-127页。

[8] 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 4 & 5.

[9]参阅黄尧编著 “星马华人志”,香港明鉴出版社出版,1966年,第54页。

[10]参阅黄尧编著 “星马华人志”,香港明鉴出版社出版,1966年,第56页。

[11]参阅黄尧编著 “星马华人志”,香港明鉴出版社出版,1966年,第66页。

[12]参阅黄尧编著 “星马华人志”,香港明鉴出版社出版,1966年,第66页。

[13]参阅黄尧编著 “星马华人志”,香港明鉴出版社出版,1966年,第66页。

[14]参阅 “The Penang Po Leung Kuk” by Neil Khor Jin Keong & Khoo Keat Siew, Published by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004, Page 51. 另外,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新街命名另有其意。我们留待进一步探讨。

[15]参阅 “The Penang Po Leung Kuk” by Neil Khor Jin Keong & Khoo Keat Siew, Published by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004, Page 37.

[16]参阅 “The Penang Po Leung Kuk” by Neil Khor Jin Keong & Khoo Keat Siew, Published by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004, Page 401.

[17]参阅 “The Penang Po Leung Kuk” by Neil Khor Jin Keong & Khoo Keat Siew, Published by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004, Page 46.

[18]参阅梅井著“75年来的槟城社会”,中华总商会鑽禧纪念特刊,1978年,第358页。

第四章:华人移民大量南来

前面三章主要论述莱特开辟槟榔屿后,接位的总督的政改和循序渐进规划一个殖民地的初步行政结构,但如果没有华人的大规模迁移,槟城是不可能被发展起来的,因此华人的南来与莱特之占有槟榔屿几乎是同一个时期发生的。

换言之,槟城的历史是与英国人分不开,更与华人分不开。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槟城历史的主轴。

在这方面,我们有需要先回顾“东南亚华人”是如何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族群。因为是槟城的华人改变了英国在马新的政策,也改变了槟城的政治模式,更改变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秩序。因此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一并将华社与英政府的关系同步阐释。

所谓“东南亚华人”即指由中国迁移至中国本土以外生活的中国人,他们世代相传,而源头则是来自中国,然后开枝散叶分佈在世界各地,尤其以东南亚地区最为显著。

历史显示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懂得组成氏族社会,及后发展成部落的整合,再逐渐演化成具有国家意识的王朝。

从奴隶制度进化到封建制度,历代的帝王所建立的朝代都成为建构国家的基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反映出帝王本身即是国家的主人,主宰人民的命运及生杀大权者。但历史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无数的起义和动乱,有过改朝换代,也曾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唯一不变的是中华民族,在历朝历代建立起来的国家终于分久必合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即便在近代史上面临外来的入侵与土地的被瓜分,也未曾使中华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被完全侵佔而全面沦为殖民地,更不曾被外来的国家或强权所消灭。不论是近代史上的清朝、中华民国乃至今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仍然是一个整体的表现。这就是说,其中的各个思想,各个流派以及各个政权,都是在中华文化的涵义下体现出来的民族特质和民族精神,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即是一条颠扑不灭的大道理。

在这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大原则下,不论中华民族走到那里,或离开中原大地,或飘洋过海或死里逃生,他们都会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建立起中华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和保持固有的传统与思想,而凝聚中华民族不被同化或不被完全同化或即使是不得不被同化,也依然带有切不断的民族情怀,那是因为在所有的海外华人中,都存在着一条坚韧的情感纽带。这种纽带和思想也体现在中华文化或广义地说是无所不在的中华文明中。

中华文化可以是多样化和多姿多彩的,可以是不同思想的相互并存和碰撞,因此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正由于中华文明包含着无穷尽的有形或无形的各家文化元素,当离开母体(中国)而生存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尽力确保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如今这一大批世界华人(不包括属于中国领土的中华民族)估计超越三千万人,[1]有说已达到四千五百万人。甚至是六千万人(无法正确统计)这个数目幷不包括台湾、香港及澳门在内(因为这些地区被视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事实上,中国人移居海外在清朝年代(1644-1911)已形成一个移民浪潮,而在晚清时尤为强烈。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之后,英国迫使中国开放门户,迄至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对中国的战争,1856-1860年)后,清朝首次承认“个人有更换其故乡及归顺的固有与不能限制的权利。”[2]

接着,华人移民的高潮又可分成三个阶段:

1. 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扭曲后军阀大混战的年代(1916-1924)

2. 国共对抗时期(1927-1936)

3. 日军侵华时期(1937-1945)[3]

虽然华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减少对外移民,但他们早已在东南亚地区建立起华人城市和华人社区,更在所住国彙集数百万人数(主要是来自中国福建省和广东省的中国人),以下的图表足以反映出今时今日海外华人在东南亚国家的分佈状况:

图表[4]

从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超越百万华人人口的国家有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但占当地总人口比例不到10%,唯有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是两个例外。新加坡华人占总人口的75%;马来西亚华人占总人口的26.5%左右(今天2012年已退减成24%),足以影响和左右相关国家的政经大局。这意味着,原本马新一家的“马来亚联合邦”及后来的“马来西亚联邦”是中国人及其后裔在中国本土以外所建立起的非常独特的带有某些华人参与治国的联合政体。这是与台湾、香港和澳门在性质上是大不相同的,因为这三个地区在历史上已被确定是中国的领土;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则从来不属于中国的范畴。可是却能从中崛起而存在华人主导的政权或参与执政权,确实不简单也耐人寻味。无论如何,所有这一切,必须从槟城说起,也必须从英国的国际战略及中国人外迁的内外因素来分析与综合。因为槟城,才有了“海外华人”这个特殊名词。

第一节:引进华人开辟槟城
根据莱特于1786年10月的记录(占领槟榔屿后的三个月)指出:“我们的居民增加得很快,有印度人、华人及洋人。他们已存在对土地的争执,每个人都尽力和尽快地建设。”[5]

我们从历史的轨迹中发现,在初期,不论是英政府或华人社会,都不认为私会党是一个罪恶的组织,反而是华人求生之道的一个“保护伞”。而且私会党也与早期的社团是相互呼应的,也是不分彼此的。

接着在第二年(1787)的二月书信中莱特这样记载:“如果不是荷兰对华人的监控,大多数的华人将会从马六甲移居而来。已知有40人准备从水陆出发,但被荷兰政府禁止,并敕令未经允许,任何男人不得离开(马六甲)。抑有进者,荷人也想尽办法阻止华人由中国来到槟城。” [6]

在莱特逝世的那一年(1794年12月病逝),即在2月的时候,他向驻于加尔各答的东印度公司的上司提出下列的报告:

“华人成为我们居民中最宝贵的一环,有男女及儿童,约3000人,从事各种不同的行业,如木匠、石匠、金匠、店员、种植人、商人。他们用小船和舢舨将富冒险精神的人送到邻近地区,他们是唯一来自东方的人民,可以被征税收而不必加重政府的额外负担。他们是有用的资产,但他们所操的言语非其他人所懂,他们可以结党而以秘密的方式结合起来,以反对他们不同意的政府法令。他们的勇敢中饱含的智慧可以成为危险份子,但他们在反叛前,也有勇气承受许多的课税。他们永不知倦地追求金钱,并与欧洲人一样,花钱购买东西以满足自己。他们不等待筹足了钱回到祖地,而是每年将所得部份寄回家乡的家人。这也促成贫穷的工人拼命再做第二份工作,以获取多2至3块钱,作为汇回乡之用。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一旦他们储蓄一点钱,就会娶妻生子过着正常的生活。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视,有时也送男孩回中国接受完整教育;但女孩则留在家中,严加看管,直到她们出嫁,才有较大的自由。他们热衷于赌博,而不节制,遂造成他们蒙受许多挫折而以失败告终。” [7]

莱特的报告中,勾划出初期华人的情况和精神状态,虽不详细,但也让我们看到早期槟城华人的概况。这成为我们日后认识槟城变化的十分重要的文献。

其实莱特在函中也有提及人口的成份,他说在逾万名人口中,有华人3000名,次为印度人,约2000名之数,暹人及缅人约百名。阿拉伯人,武吉斯人约千余名,并有来自吉打的马来人数千名,还有就是欧侨。可以说从一开始,槟榔屿就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8]

在这些居民中,莱特最为重视华人,他认为华人对岛上的开辟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又对他们有所警惕。除一方面仿效荷兰做法委当地华人为“甲必丹”外,也提防他们结党营私。

他所谓的结党即是针对华人组织的私会党,在社区内成为“自治政府”不受莱特管治。

私会党的组织,根据巴素博士描述:“他们原本属于宗教或慈善的“自助”的社团,在满清统治中国时期,具有一种政治及反清的性质,及后便沦为犯罪组织。据洪门的本身记录,它的起源始于1674年,积极反清,华人曾把他们含有慈善性质的乡邑与宗族的会馆及私会党带入马来亚。槟榔屿在1799年的最早时期,私会党公然漠视当局的行政以及使他们服从的强烈措施。”[9]

这种情况的存在,一方面说明英国统治初期行政杂乱无章,政府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英国统治者在不得已的局面下,任由华人“自行管治”所在地。而华人也借此机会建立本身的势力范围,或称之为私会党组织,或宗祠寺庙的出现也莫不与此有关。

例如,1799年建立的海珠屿大伯公庙[10],1800年建立的广福宫(观音亭)及1801年先后成立的嘉应会馆及大伯公街福德祠均被视为最早的华团组织,也不排除带有私会党的色彩;更有说法指广福宫是当年的“华民政务机构”。[11]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800年,槟榔屿的华人,就存在福建和广东帮两大帮派。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处理“华人的事务”,他们共同组成广福宫,作为“华社的政府机构”。由此而启开了华人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萌芽了与英国的统治者分享政治权力的念头。

华人南来也带来中国的习俗。在旧中国的农村,人民的日常事务和福利皆由当地社团处理而非政府。当政府的措施被认为不利于他们时,比如征抽税收或限制个人行动,当地社团会起而反对。基此经验,外来移民不会倾向外国的殖民统治。这些人既视满清为外来者,更视英国为外来者。他们成立各自的团体,并对他们的领袖服从,正是私会党的一种模式。[12]

在那个阶段华人积少成多,对槟榔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但也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一个本身的“政体”,除了有时辅助东印度公司稳定局面外,也在后来成为向中国招募劳工的最大推动力,这都是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政府授意下进行的。

例如在莱特开辟的两年后,主要指市区内,就有400英亩土地被开垦。在巴刹的商屋,大抵为华人开设。[13]由于英殖民政府人手有限,鞭长莫及,它把管理地方的权力交给当地居民,包括华人在内,委以“甲必丹”作为领袖。莱特是沿用西班牙、葡萄牙及荷兰使用的制度来达到稳定局面的目的(西班牙币也因此在早期成为东印度公司的通用钱币)。所谓“甲必丹”,不但赋有某些执行权,行政权和若干司法权,以施予本族人士的身上,同时也是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一座桥樑。不过因为华人方言与来自地域之不同,英国又实施了个别族群的间接管制。[14]这种“分治”导致了帮派的出现和利益上的冲突。

在查知的资料中,槟榔屿在1790年起已有“义兴”私会党之立,直到1800年广福宫及大伯公庙的兴起,领导人又交叉存在社会之中。既是私会党首领,又是甲必丹,当然也是庙寺的亭主之类的“大哥大”。

最具有说服力的是在1803年槟榔屿的甲必丹名单中,“华人甲必丹”是被称为Tikoo(大哥)的。还有从1801年发现的一块碑记中志明,这位大哥胡始明兼任甲必丹,是槟榔屿广东暨汀州公塚的最大捐款人(捐五十元)[15]。也足以说明华人私会党领袖,不仅扮演私会党头目,同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再从私会党发给党徒的收据中显示,槟榔屿庙宇的炉主,都属于义兴公司的。

由此观之,在早期的槟榔屿,存在着私会党、公司(会馆)与庙宇的“三结合”。如果我们把这些庙宇视为宗教祭祀兼社会政治的行政总部,就不难理解它具有多种功能了。[16]

第二节:华社组织应运而生


在1820年时,槟榔屿的华人已有8595名,几乎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介入私会党活动,会党势力跟着膨胀了。

政府查到有下列私会党的存在:义兴(Ghee Hin),和成(Ho Seng),海山(Hai San)及华生(Wah Sang)。[17]

还有一段这样描述:早在十八世纪末叶,包税制度已经在槟榔屿施行,包税者都是华人,他们通过公开投标,向既成事实的英殖民雏型政府取得税收垄断权,每年给政府固定的款项。承包饷码者获利甚丰。所指的包税是三种主要行业:烟(鸦片),酒及赌馆,而海山和义兴常为争夺利益起冲突。[18]

除了可知的私会党组织外,在同一个时期出现的会馆和寺庙,所知有下列几个重要的组织:海珠屿大伯公庙(1799年,此年代有争议,有学者指出成立于1810年。无论如何,应归在此时期的产物),广福宫(观音亭)(1800年),嘉应会馆(仁和公馆)(1801年),增龙会馆(1801年),大伯公街福德祠(1810年),广东暨汀州会馆(1801年已有广东义塚,而1819年则有广汀会馆),日落洞开山王庙(1820年),香山会馆(1805年),从清会馆(1821年)及惠州会馆(1822年)等。[19]

其中最着名且具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广福宫”了。这座至今仍然存在的寺庙,虽然在今天已成膜拜之地,不再扮演其他的角色。但在过去,它确实是扮演“仲裁”的角色,为广东及福建帮同乡解决纠纷。因而有所谓“有事则排难解纷,同消雀角之角”的说法。[20]不论在最早期是由福帮人所控制,到后来却是成为两帮人的代表性组织,一直到1881年平章会馆(槟州华人大会堂前身)成立后,才让出其功能。

华人社会的早期组织及其首领(甲必丹也好,私会党大哥也好),也介入英殖民政府寻求劳力的活动。例如1804年,槟榔屿的总督乘当地一名华侨甲必丹回中国的机会,通过东印度公司资助他招引中国劳工。以便大批中国工匠涌入槟榔屿。到了1805年,槟榔屿就正式设立了招募华工的机构。从1805年至1815年的10年间,每年都有500-1000名左右的华工从澳门(英国尚未取得香港,通过萄葡牙占领的澳门输入劳工)运到槟榔屿。华工不仅与负责单位订有契约,也出现公开拍卖华工的“巿场”(所谓的卖猪仔因此而得名)。自此而后,华工更是蜂涌而至槟榔屿,再分散到各地去。[21]

正因为这样,槟榔屿在威省併入之后的10年间,即1811年有人口25,000名,其中10,000名是马来人,7,000是华人,6,000人是印度人。再过10年,即1822年,槟城人口又跃至50,000名。[22]

华人人口此时已超逾万名,足见槟榔屿的帮会组织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和英殖民官员合作(或勾结),从事人口贩卖和鸦片生意,控制华人社会的一切事务。难怪在后来华人的帮会组织被巴素博士形容为“政府中的政府” (Imperium In Imperio)。[23]这种情况在下来的年代越发明显和展示其现实的一面。

第三节:会党组织无孔不入


从1826年海峡殖民地的成立到1867年发生槟城私会党暴动的这段时期华人社会有了很大的变化,并沿着过去遗留下来的模式进一步发展,最明显莫过于私会党的势力膨胀到无孔不入,达到“全华皆党”的阶段。

私会党是当时社会最有影响力和最有组织的帮会。它按照方言和籍贯相互区分。在英国殖民政府鞭长莫及下,私会党几乎操控社会的机制,尤其是华人社会。

例如在1825年,当时的槟榔屿总督富勒顿(Robert Fullerton)接获报告说,暹罗的司令Raja of  Ligor,送达一封信给槟榔屿总督,要求藏身在槟榔屿的吉打苏丹投降,但总督不予理会。根据当时的助理警监关打(R.Caunter)向一位金商Choa Shim Yip录取的口供说,已存在三个私会党组织,即义兴,海山与和胜,党员绝大多数来自广东和广西省。又查知刘亚昌(Lowe Achong),作为海山的头子,秘密与暹罗商议,准备动用三百艘船,15,000名泰人,1,000名华人及8,000名马来人攻占槟榔屿。表面上是要攻打武吉斯人的雪兰莪。富勒顿调查后,虽未能确定有此预谋,但已提高警惕或制造舆论要压住私会党的活动。[24]

可能是政府方面先发制人,以至暹罗的目的未能得逞。但随着刘亚昌被扣押后,一切传言都未发生。关打总监也汇报了下列组织的情况:
1.      义兴,地盘在Church St.(义兴街),首领是文亚符(Mun Ah Foo),约成立于24年前(1799年),有会员468名。

2.      华生地盘在吊桥头(Prangin Rd.),骆亚陆(Loh Ah Loke)是首领,有会员147名,约成立于14年前(1813年)。

3.      海山地盘在Ujong Pasir,首领是何亚九(Hoh Ah Kow),会员393名,成立于1823年。

4.      从清地盘在社尾(Prangin Rd.),首领是欧阳苏(Ow Yang Sow),会员175名,成立于1821年。

5.      惠州地盘在咸鱼呈(Prangin Rd.),首领是李亚行(Lee Ah Hang),会员160名,成立于1824年。

6.      仁和(嘉应)地盘在大伯公街(King St.),陈亚春(Chan Ah Choon)是首领,会员17名,成立于1805年。

7.      和成也在大伯公街,钟亚岳(Chang Ah Yat)是首领,会员16名,成立于1795年。

在1854年时,沃汉(J.D. Vaughan)在一篇具有价值的题为“华人在槟城记事”(Note On The Chinese Of Penang)中提到还有另一个组织是“大伯公”,也称为建德堂,成立于1844年,主要成员是福建帮及峇峇。[25]

上述被列为私会党的组织,有的是具有会馆的性质,有的也属于祠堂,但后来的发展证明私会党因内部的分化,变成海山以客家人为主,不再是广帮所操纵。同时剩下几个私会党结盟变大。

这其中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义兴与和胜(广帮)结成一道,与大伯公(建德堂)(福帮)对峙,而海山则归到大伯公阵营。

私会党势力的扩大是和经济利益分不开的。它们也因为锡矿的开採而伸入霹雳争夺地盘,一方是以甲必丹李亚勤为首的义兴党(1872年李遇害后,由甲必丹陈亚炎接任),另一方以甲必丹郑景贵为首的海山党。他们为利益关係,导致1862年,1872年及1874年在霹雳拿律(Larut)先后爆发三次械斗。最后一次的格斗事件成为英国干政马来半岛的开始。著名的邦咯会议便是在1874年1月14日举行,身为海峡殖民地总督的克拉克爵士(Sir Ardrew Clarke)也成功地促使两派放下武器;更为重要的是承认英国委派的一位参政司,「规定苏丹除了马来人的宗教与风俗外,对于其他所有的问题,应征询及採纳英参政司的意见。」[26]

霹雳风波止息前后,义兴和海山的斗争并未停止。它们在槟城也捲入一场更大的斗争。根据记录在1854年的统计时,槟榔屿的华人不过30,000名,但参与私会党的华人不下24,000人,几乎占华人人口的85%。数目之庞大,说明华人在这个时期正如巴素博士指出,不是属于这个私会党,便是属于那个私会党。

第四节:槟城暴动英人干预

1867年8月3日至14日,槟城爆发了为期10日的大械斗,全市陷入停顿,英殖民政府为之震惊。刚在1867年4月1日成为皇家海峡殖民地总督的奥克(Harry St. George Ord)在12日急忙从新加坡赶来槟城了解情况。

凑巧的是,出任槟榔屿参政司的安顺(Archibald Edward Harbord Anson)也是在6月才履新,一切尚待就绪之际,竟发生私会党大暴动。

它的起因是义兴与大伯公(建德堂)私会党在普吉岛对锡矿场之争的延续。而在1862年时,两党也因霹雳拿律锡矿之争起了冲突。这种争夺地盘的利益冲突,再加上义兴领袖又成功获得槟榔屿饷码承包权,引致建德堂的邱天德借机挑起事端,在槟城开辟第二个战场。[27]

暴动火速蔓延槟榔屿全市及威省广泛地区,牵涉约3万华人及4千马来人。这就是说,两大华人私会党都有马来人及印度人介入。马来人及印度人分别属于白旗会(White Flag)及红旗会(Red Flag)。

白旗会是由马来人及印度人(槟岛马来人多数为巫印血统,并有少数孟加里血统混合,故有Jawi Peranakan之称),它偏向义兴;红旗会也是由马来人及印度人组成,它与建德堂联手。

英政府急切派出军警镇压,又好言相劝两党领袖出来维持秩序,直到8月15日,械斗才告停止。虽然被判定不是“起义暴动”,而是党派之争,但造成之伤害和影响之深,可在后来的历史变化中一览无遗。

大暴动造成人命财产巨大的损失(但未见政府设立的调查报告书公佈详情),并且把槟华社的帮派政治推向另一个高峰,它不但扩大了闽粤两大方言群体间的鸿沟,而且自乱步伐,削弱了华族社会整体对殖民地政府之相对反弹力量。[28]

这种现象暴露了华社在私会党的时代,只顾分帮立派,争夺经济利益,完全没有为华社谋求一个具有远见的政治策略,反之在自相残杀下,成为被动的一群,更在“政治权力” 上被逐步边缘化。

这可以从暴动后,英殖民政府成立的“槟城暴乱调查委员会(The Penang Riot Commission)”(在8月20日成立,主席是槟参政司安顺,另外四名欧籍委员,三名华人委员及一名印度人委员,华人之中其中一人是胡泰兴「Foo Tye Sin」)表露出来,这个委员会主席后来改成明斯(Colonel Man)出任。在1867年8月26日正式开庭调查,直到1868年7月14日才正式发表调查报告书)。报告书共长达70页。重要内容揭露暴动的主要四方是:义兴、大伯公(建德堂),白旗党和红旗党。义兴有党员25,000到26,000名间,其中14,000至15,000住在威省。当时整个槟威人口是125,000,大多数的成年男人都是会员。大伯公有会员5,000到6,000名,绝大部份在槟榔屿,威省会员极少。

报告书的结论是暴动起因于红白旗在先知诞辰日庆祝仪式上的争执,继而介入义兴与大伯公党,在首领的号召下,进行大格斗。因此认定这些私会党组织对和平有高度的危险。

报告书于是建议採取全面的镇压行动,以下是七大建议:
1.      所有社团应予登记
2.      禁止一切非法宣誓活动
3.      对有罪的头目,施行罪疑
4.      头目与其会员,须对赔偿负起责任
5.      若任何人使用武力或恐吓,须受重罚
6.      若任何人强迫他人入会,须受重罚
7.      禁止公众游行,藉以减少械斗之机会[29]

以上的报告导致政府採取行动对付两个私会党的头目。大伯公的首领邱宝(Khoo Poh)及义兴党的白扇(秘书)梅耀广(Boey Yu Kong),在保护和平法令下被驱逐出境,但随后被宽赦,允准继在槟榔屿居住,且获得自由。

另一位在大伯公内拥有极大影响力的领袖邱天德被判“死刑”,后改为七年徒刑。这是英殖民政府有所偏袒及投鼠忌器所致,他们担心採取激烈行动会造成反效果,足见在1867年暴动后,私会党的势力仍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吊诡的是邱天德,在后来竟成为富甲一方的传奇人物,阿依淡的天德园的土地(约370英亩)就是属于他所有。他是靠承包饷码起家,又是大伯公建德堂的首领(在1860年成为帮主)。他在1891年逝世,葬于天德园内。[30]

第五节:华人甲必丹的传奇


在暴动前后,槟榔屿先后有六名甲必丹(莱特于1807年建立起司法权后,不再委任甲必丹兼行司法事务,但霹州及爪哇仍保留此制度,也对槟城人做出委任)。他们的职责,限于审理争吵,打架与宗教或家庭纠纷的小案件。凡是10元以下的钱债案件,甲必丹的决定即为最后的判决。同时,甲必丹也获分配5名杂役(应可被视为当今的巡警),日夜负责保安工作。再者,甲必丹要对人口进行调查和登记,负责制订课税,民间宗教祭祀,典礼及公共庆典。[31]

第一位华人甲必丹即是上文已提及的辜礼欢(1786年被委)。他是靠承包饷码致富的,于1826年逝世,留下的子孙非富即贵。其中较著名的有在后来随莱佛士到新加坡任职的辜国材(礼欢儿子,1849年逝世)。辜尚达(与胡泰兴合创泰兴达公司)(辜国材的孙子)(1833年),是第一位受委为太平局绅的华人。他同样靠饷码承包致富,并在1880年创立鸦片饷码公司。他被瑞天咸(Frank Swettenham)形容为槟榔屿最富有和最重要的华人。辜鸿铭(礼欢孙子),在英国考获英国文学硕士,1870年返马任职,并于1873年到北京考获进士,并在李鸿章及张之洞手下工作多年,辛亥革命后,留在北京任教职,1921年病逝。由于精通中英法德四种语文,在文化交流上,起着重大的贡献。[32]

可以说在辜礼欢之后的辜氏家族,从商的人多是靠鸦片、赌博和酒税的饷码承包而发财的。

第二个甲必丹是于1840年在槟榔屿出世的邱朝仲(被霹雳委任)。他后来也被委为槟榔屿的太平局绅,他与辜礼欢没有直接亲属关係,但他的儿子邱善佑(1886-1964)则成为槟榔屿有名的巨富,曾任市议员及立法议员。

第三位甲必丹是陈亚炎,他是义兴党领袖,被霹雳苏丹委为甲必丹。他把势力范围从槟榔屿扩展到霹雳,主要是争夺锡矿开採权。

第四位甲必丹则是海山党首领郑景贵,也是被霹雳委为甲必丹。他领导的海山党与陈亚炎的义兴党于1874年在拿律冲突械斗中,引进英国的干预。

第五位获得霹州委任的甲必丹是来自威省峇都加湾的许武安。他和陈亚炎,郑景贵同一个时期成为霹州的州立法议员,靠种植甘蔗及烟草起家,富甲一方。他也是义兴三合会中潮州帮的首领,介入拿律的私会党斗争。由于具有影响力,他被英殖民政府委为大平局绅,1905年逝世。

第六位甲必丹是郑景贵的第四子郑大平(1879-1935)。他是霹雳州最后一位华人甲必丹。曾担任马来联邦立法议员,因而受委为太平局绅,他在政府饷码专利方面,获得莫大的利益,更曾获准印发钞票。[33]

从甲必丹到太平局绅;从市政局议员到联邦议员;从私会党头目到承包饷码;再从庙宇到乡会宗祠主要负责人;更从承包华人劳工到开发农作物、锡矿业和从事贸易往来,显示了这些非富则贵的多重身份的人都贯穿一条脉络组成了华人社会的宗法结构。既与英殖民政府合作,又结帮立派漠视法令,将法律操诸手中,因而也作茧自缚,为华人社会套上一条一条的绳子。

在公开身份上,他们是巨富,庙宇宗祠乡会的领导人,政府议员,甲必丹,太平局绅等等无限的光环;但在暗的一面,又是私会党的头目,也从事鸦片,赌博,贩卖猪仔等勾当。

在这种复杂关系下,我们很难想像他们能为华人寻找一条政治方向,有的是暴力与罪恶并发的利益冲突。在1826年至1867年的时期会党处处。

特别明显的是,华人宗祠寺庙及乡会与私会党并肩而增加起来。例如龙山堂邱公司(1835年),霞阳植德堂杨公司(1841年),宗德堂谢公司(1858年),林氏九龙堂(1866年),颍川堂陈公司(1854年),(它们都是属于闽帮人士所建),槟榔屿韩江家庙(1864年),台山宁阳会馆(1833年),吴氏延陵堂(1864年),南海会馆(1828年)等。[34]

这就是说,在私会党全盛时期,比较有钱势的地方华人也建立小地盘,其他华人或依附私会党而生存,或在夹缝中挣扎成长。不论是闽人或粤广帮人,各自为政已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不过在公开身份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还是十分有限的。我们就拿广福宫作例子,在表面上是寺庙,后来成为广福两帮的共同机构(华人民事仲裁庭的机关,也就是所谓的政府中的政府),但自从“小山头林立”后,其重要性已大不如前。在各帮派竞相自谋发展和对立之下,也许是导致广福宫(1850年)年久失修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35]

更重要的是私会党势力大膨胀底下,装饰门面的广福宫已不被大伯公(建德堂)和义兴党人放在眼里。1867年的10日暴动正好说明“排纷解难”的角色已彻底的失去权威,英殖民政府趁乱世打压了私会党的组织,并把它归纳为“罪恶的温床”。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和分析,私会党的坐大与中国的“反清复明”的政治运动是扯不止关系的,而是英殖民政府怂恿与姑息的结果。在政府力之不逮之际,最好的手段就是利用私会党来“发展和维持”地方的繁荣和秩序。于是政府通过公开招标而设立的饷码制度,让有头有脸的人承包烟(鸦片)、酒、赌及当(店)的经营权,间中也包括卖淫区的设立和对娼妓的控制。获利者通常都有势力,并且有私会党作后盾,才能确保既得的利益。

在主客观的有利因素下,私会党迅速地成为宗法制度下的保护伞。所有的华人,不论是土生的或移居的,都不得不属从于它们的威严。举凡大小事务都听命于大哥的发号施令。英殖民政府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个形式上的控制者。

有充份的证据说明,私会党与华人甲必丹之间存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私会党确实为当局所容忍,并在社会上为华人社区所接受,他们便因此溶进了甲必丹的权力结构之中。甲必丹负责维护法律和秩序。在政府放任自治下,又反过来依赖私会党的强势力量,扩大对社区的控制。[36]

第六节:全面控制华人社团

在大暴动过后所公佈的调委会报告书(1868年),预示了私会党开始退出政治舞台,也是槟城政治发展的分水岭,它标志英国直接干预和插手华人的事务,准备把私会党一一击破。报告书的建议逐步被分阶段落实(大暴动后的调查庭之设目的在于控制私会党,而不是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这是没有查根究底的结论报告)。

首先当局使用种种的方法来管制私会党。1869年通过一条法令指定「社团必须登记,以及禁止非法集会」,但认为尚不是时候取缔私会党,因为政府缺军警力量,民间不予理会,私会党的庞大势力也就依然存在。而政府也发现到很多富农和富商都是私会党人,不愉快的事件时有所闻。这是政府对私会党的控制力不从心所致,不然便不会接二连三发生冲突和暴乱了。

1875年,海峡殖民地政府通过立法议会组织一个委员会来检讨华工的问题。其中考虑到殖民地需要大量劳工,不能中断私会党在这方面的联系,但认为应实行执照制度,以便管制劳工的进口。最为重要的建议是设立华民政务司(Protectors of Chinese或 Chinese Protectorate),由通晓华语的英国人担任。

1877年6月华民政务司正式被委任,毕骐驎(W.A. Pickering)出任新加坡华民政务司,卡尔(E. Karl)则成为槟榔屿华民政务司。9月,他们也被委任为社团注册官,取代了警方的职务,旨在对移民及私会党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涉及私会党活动的移民头子採取驱逐政策,土生的则实施监禁。华民政务司权力之大,可以说是大小通吃,几乎取代了过去华人甲必丹,私会党头子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取缔私会党,将华人置于英殖民政府控制之中。它成了“华人的政府”,不再存有所谓“政府中的政府”的华人组织了。

在1879年政府公佈登记的“危险社团”共有六个。其中最大的组织是义兴,共有党员22,939名;次之是大伯公建德堂,党员8116名;第三是和胜,党员462名。总计起来,共有私会党员39,627名,比新加坡的23,558名还要多。槟榔屿成了私会党的大本营[37]。

继之,华民政务司在马来半岛各地设立,英殖民政府对华人的控制显得更加严密。这是由于政府预见到私会党的庞大力量已是无孔不入,直接威胁到政府的统治,不能再姑息。

华民政务司在名义上是专门对付私会党,实际上是对所有华人的监控,可以说是英殖民政府直接渗透华社,打破私会党及甲必丹依靠武力和金钱对华社筑构起来的统治权威。这是英殖民政府的一把利刀,直接插入华人社会的心脏的第一个步骤。

第七节:华民政务大小通管


“南洋旅行漫记”一书中对华民政务司就有深刻的剖析,虽然有嫌偏激,倒也一针见血:“凡是殖民地有华侨所到之处,便有华民政务司,主其事者有正副两人,俱以英国人充当。手下拉集许多中国的流氓在侦探暗查等。其任务在监视中国人华侨的行动,并审理中国人的民事案件。凡中国人各种社团,一一须经他许可,才能够成立,以致华侨听着“华民”两字就怕。不但如鼠之于猫,并且可止儿啼(注:此说正如后来妈妈哄小孩子不要哭,就说警察来了同出一辙),其威慑可想而知。”

“华民最妙的是奖励中国人拜神和吸鸦片。比如你组一个团体(工会或俱乐部),里面是供神像,每月初一十五要拜神,每日都开鸦片烟灯。这样的团体,即时可被批准立桉(无论大小团体都要注册方不犯法,否则被视为私会党,随时可以被封闭拘人);倘若有团体是讨论学术的或宗旨纯正,不开烟灯,不设赌局,不迷信神权,必被多方留难,百般挑拨,务使你团体结合不成。因此华侨都要学成腐败古板样子,「华民大老爷」方称赞这个人好!”

“英殖民政府不特(实)行这种愚民政策,并且收买许多无聊的华人作鹰犬,挑拨华侨内部的恶感,使华侨的团结力量涣散。此等鹰犬,有知识的华侨都鄙视他们,说这是「汉奸」。「汉奸」的气焰极大,彼此相约不敢惹他,否则必有奇殃!他们作威作福,比中国的衙门里吏胥还要坏几倍。无论开一间店,起一间屋,或组织一所俱乐部,总得要先孝敬他,便可太平无事,不然总有不便,他们每週得向「华民」报告一桩桉件,为保饭碗,总是找善良的华侨入手,想办法为难。”

“最可恶的是欺压生客(初到南洋的人),轮船将泊岸时,必定由「华民」派些「汉奸」,到轮船搜查一番,方准登岸。他们名为搜查拐带人口及私娼,实则随便骚扰一大顿,藉机会发些横财就了事。例如有正当女子在船上,他先指为私娼,倘若你会了意快拿几块洋钱暗中摸给他,就没有事了。如其不然,马上就生出大凶险立即拘捕或将生客原船送回中国去。” [38]

即便「华民政务司」制度设立后,当局还是没有能力抑制私会党的存在和活动。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槟城私会党人在注册底下有增无减。在海峡殖民地内,1881年跃增至近8万人,再更甚者到了1888年,竟跃升至15万人之众。难怪巴素博士形容登记制度沦为“闹剧”。[39]

这边厢当局这方三申五令,进行管制和控制,那边厢又有贪污贿赂事件,再加上移民不断。单在1887年就有70,109新移民登陆槟榔屿。这样一来,在危险社团法令注册的社团会员在1887年迅速地增加到92,581人(新增加的是14,536人)。

虽然当局曾在1885年限制土生华人参加所谓的危险社团法令下注册的社团,但未见有效克制私会党的活动,而且间断性也发生冲突事件(理由是土生华人不能被驱逐出境。这一规定在日后马来亚独立时,凡属海峡殖民地出世的华人,一概自动成为公民,无需申请公民权。他们拥有比联邦内陆的华人更具特殊的地位)。延至1889年,海峡殖民地政府又通过新社团法令,取代原有的危险社团法令,政府才获得更大的权力对付私会党及其他组织。

第八节:瓦解政府中的政府
在1890年正式生效的新社团法令有两个重大的意义,其一是凡是未被批准的社团,一概视为非法,而总督有权解散任何社团,并有权驱逐移民回中国。其二是设立“华人咨询事务局”(华人参事局), 以向政府提出任何有关华社的事务的意见作参考。

在槟榔屿的 “华人咨询事务局”(Chinese Advisory Board)的成员包括副华民事务司,8名闽籍人,3名潮州人,4名广东人及2名客家人,总共18人。

当局授权此事务局可以讨论任何有关华社的立法,包括节日的庆祝、华文教育、福利等课题,也被授权充当华社的仲裁人,[40]但只有提意见的权利,没有决策之权。

这是英殖民政府击垮华社核心党团的第二个步骤,恩威并用,带有怀柔与阻吓的作用,以分裂华社。如果说第一个步骤(设立华民政务司)是利刀,那么接下来的步骤(设立华人咨询事务局)则是“刀鞘”,用以收服和分化华社,作为瓦解“政府中的政府”的重要手段。

首批的华人事务局委员既包括了受英文教育的土生华人,也包括了与私会党有关的首领,藉以平衡局面。

倒回头看,比「华人参事局」更早成立的是于1881年成立的槟州“平章公馆”。由韦尔德总督赠出一块地皮(也就是今日的槟州华人大会堂现址),并委任14名缙绅为槟城华社之代表组成,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会所之兴建。

这些人已在一年前仿效广福宫的做法,公推广帮代表胡泰兴、朱昌怀、黄秉文,黄进聪,周兴扬,许武安和伍积齐及福帮代表邱天德、邱心美、杨章柳、谢允协、陈合水、叶合吉及林花鐕统办一切事宜。总督顺着这批名单委以理事人。[41]

这里头有两位着名的私会党老大,即许武安与邱天德,说明仍摆不脱私会党的影响,但已把私会党的势力边缘化。

所谓平章公馆,是以广福两省商民为依据。「无事则照规植矩,有事则排难解纷」。其作用显然已降级为减少摩擦的机构。虽然名义上是用以取代已失去维持和谐作用的广福宫,则实是要取代私会党的功能。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显示,平章会馆已成为英殖民政府的一个工具,不再如同私会党具有威胁力的组织。(注:平章公馆于1914年更名为“平章会馆”,与私会党划清界线。并在1975年正名为“槟州华人大会堂”,与英文名THE CHINESE TOWN HALL相符) 。

其实平章公馆从一开始,就被英殖民政府限制其活动。其中重要者包括不得召集任何非法集会,或被利用为秘密会社或政治集会之场所。此外,槟州殖民政府的行政长官(参政司)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公馆的用途,也有权罢免任何不适合担任职位之董事。[42]

虽然在1890年成立的“华人参事局”的委员与平章公馆董事有少数相同,但前者的委任权操在英殖民政府手上,不是平章公馆所能干涉的。我们只能说,平章公馆是政府用来安抚华社的一个民间组织,但却是在政府控制下的「无牙老虎」的华人“权威”机构。这可以说是政府的第三步骤通过民间组织来导向华人不再与英政府「对抗」。

第四个步骤则是通过乔治市市政局安插华人委员(议员)(Municipal Commissioners)来使到华人参与地方建设。例如1888年市政局要选出部份委员,有两名华人当选,他们是谢增煜及辜尚达(六名委员中,三人委任,三人选出,但委任委员中的一人是参政司他是当然主席,拥有多一票决定权)。所谓选举,仅是有41名纳税人投票,并在平章公馆内举行。[43]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市政局已不能控制警察,警察归入海峡殖民地手中。在那个时候,市政局的主要工作是在地方发展方面,对乔治市面貌的改变,贡献不少。

通过种种的策略和步骤,海峡殖民地政府于1890年正式宣佈槟榔屿5个属于危险社团的私会党组织解散,也照会吉打不允许私会党另起炉灶。如此一来,义兴、大伯公(建德堂)、海山、和胜等被列为危险社团的组织终于向现实低头,但不意味着私会党组织已消声匿迹,它们化整为零走向地下活动。从事犯罪多过「替天行道」的活动。

接着,英殖民政府转向联邦内陆的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和彭亨先后成立华民事务司,进行取缔私会党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至此所有的华人,不论是土生的或移民的,已被海峡殖民地一步一步地推出政治舞台,原有的政治权力支离破碎。究其因是私会党内的宗法制度是家长式的利用华人建立他们的地位和财富,又争权夺利,文化程度低落,没有政治方向,终于自相残杀。给了英殖民政府干预和镇压的机会,自绝于华社。与此同时,被英殖民政府倚重的土生华人则在新法令和新形势下涌现成为精英一族,被吸纳进入政府组织中,担任协调的角色。华人自此逐渐分裂成两个不同的组合即移民华社与土生华社(峇峇社会)。

同样重要的是,为引开华人的仇视与对抗,英殖民政府也成功扭转华社上层份子走向商业活动,以赚钱为目的,不再与私会党为伍。

[1]参阅潘翎主编“海外华人百科全书”,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57页。

[2]参阅谢诗坚著“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槟城友达有限公司出版,1984年第二版,第447页。

[3]参阅黄枝连编著“马华历史调查研究绪论”,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出版,1972年,第71页。

[4] 资料取自维基百科2012年6月1日。

[5]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1786-1963), Published by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1966, Page 1.

[6]参阅“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by Victor Purcell,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second edition, Page 244.

[7]参阅“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by Victor Purcell,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second edition, Page 244.

[8]参阅书蠹编、顾因明、王旦华译“槟榔屿开辟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69年,第138至141页。

[9]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106至107页。

[10]这种说法得到民间学者邝国祥及黄尧的认同;但不被另外的学者刘果因及张少宽所认同。因此它真正成立的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

[11]参阅“嘉应会馆186週年纪念特刊”中的邝国祥撰 “本城嘉应会馆”及刘果因撰“槟城嘉应会馆在马华历史上的地位”,1987出版,第28至34页。

[12]参阅“The Impact of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sia” by Wilfred Blythe,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Page 45.

[13]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28至29页。

[14]参阅麦留芳著,张清江译“新马华人私会党研究”,正中书局印行,1985年,第36及37页。

[15]参阅黄存燊著,张清江译“华人甲必丹”,新加坡国家语文局出版,1965年,第13页。但没有记录显示他是谁人颁赐的甲必丹,可能是荷兰殖民地政府(荷兰直到1824年才将马六甲交给英国)。因为莱特只颁给辜礼欢,后来的槟城甲必丹则是霹雳苏丹颁赐的。

[16]参阅麦留芳著,张清江译“新马华人私会党研究”,正中书局印行,1985年,第130-131页。

[17]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107页。

[18]参阅麦留芳著,张清江译“新马华人私会党研究”,正中书局印行,1985年,第65及66页。

[19]参阅张少宽著“槟榔屿华人史话”,燧人氏出版社出版,2002年及“槟榔屿华人史话续编”,南洋田野研究室出版,2003年,有关最早的寺庙及会馆调查。参阅“槟城华族历史图片集”,槟州华人大会堂出版,1987年,有关会馆庙宇部份。

[20] 参阅张少宽著“槟榔屿华人史话”中有关“广福宫之研究”(1800-1862),燧人氏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128页。

[21]参阅林远辉及张应龙合著“新加坡马西来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102及103页。

[22]参阅朱敬勤著“槟城的发展与人口的成长史”,收录在槟州华人大会堂100週年纪念特刊,1983年,第357及358页。

[23]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45页。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1786-1963), Published by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1966, Page 1.

[24]参阅“The Impact of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by Wilfred Blythe,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Pages 49 to 53.

[25]参阅“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 by L.F. Comber。 Published by J.J. Augustin Incorporated Publisher Locust Valley, New York, Page 41 & 42.

[26]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75页。

[27]参阅陈剑虹“19世纪槟城华族秘密会社”,刊于星槟日报1982年1月1日元旦特刊。

[28]参阅陈剑虹著“19世纪槟城华族秘密会社”,刊于星槟日报1982年1月1日元旦特刊。

[29]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117页。参阅“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 by L.F. Comber, Published by J.J. Augustin Incorporated Publisher Locust Valley, New York, Pages 117 to 125.

[30]参阅张少宽著“槟榔屿华人史话续篇”,南洋田野研究室出版,2003年,第20至23页。

[31]参阅黄存燊著,张清江译“华人甲必丹”,新加坡国家语文局出版,1961年,第11及12页。

[32]参阅黄尧编著 “星马华人志”,香港明鉴出版社出版,1966年,第46-47页。

[33]参阅黄存燊著,张清江译“华人甲必丹”,新加坡国家语文局出版,1961年,第11至24页,第73至85页。

[34]参阅张少宽著“槟榔屿华人史话”,宗祠家庙篇,燧人氏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第11-69页。

[35]参阅王琛发编著“广福宫历史与传奇”,槟州政府华人宗教(社会事务)理事会及广福宫信理部出版,1999年,第14页。

[36]参阅颜清煌著“新马华人社会史”,覃明鲜、陆宇生、梁瑞平及庄刚译,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1991年,第115及116页。

[37] 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117-119页。

[38]参阅梁绍文著“南洋旅行漫记”,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924年,第41至43页。

[39]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118页。

[40]参阅“The Impact of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 by Wilfred Blythe,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Pages 233 to 234.

[41]参阅陈剑虹著“平章会馆的历史发展与轮廓”(1881-1974),刊于槟州华人大会堂100週年纪念特刊,1983年,第136页。

[42]参阅陈剑虹著“平章会馆的历史发展与轮廓”(1881-1974),刊于槟州华人大会堂100週年纪念特刊,1983年,引用原地契副本所列条件。

[43] 参阅“槟城市政局一百周年纪念特刊”,槟城许侨煌出版社出版,1957年。

第五章:辛亥革命冲击华社

转入20世纪初叶,槟榔屿的社会有了很大的转变。英国人不再轻易放纵华人“自成一局”,而是应用各种立法和条规及监视的方法来达到其政治上一统的局面,绝不允许“政府中的政府”死灰复燃,更不希望华人藐视英政府的律法。总之只有一个政府,那就是英国人的政府,民间的组织一概必须服从于政府的决策。

在英国方面,除了强化海峡殖民地的统治地位外,也在1896年拥有马来半岛的霹雳、雪州、森美兰与彭亨的控制权,称之为马来属邦(另外五州,即玻璃市、吉打、吉兰丹、丁加奴与柔佛,称之为非马来属邦。在1905年才在法律上归英国统治),政治重心逐渐移向吉隆坡。

有鉴于英国对华人社会的直接干预和清朝末期日益需要华侨的经济支持,清廷乃一改海禁和拒绝承认外国的华人的政策,进而「鬻官卖爵」,提供「奖以虚衔,封典翎枝」的措施。有钱的侨族莫不趋之若骛,引以为荣。单单在1890至1900年间,约有40名华侨花钱买官来做(明知无权,但满足于虚荣心)。下来更多,直到1911年满清灭亡为止,不下290名“用钱买官”。[1]

在这期间,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合约,派遣领事外驻。新加坡是最先有中国领事之设(1877年),槟榔屿则迟至1893年才委任当地侨领张弼士担任驻槟副领事,理由是为保护槟城的华人。不过充其量只是名誉领事,在实质上起不了作用。

直到1911年清亡为止,槟榔屿先后有下列清朝委任的领事或副领事:张弼士(1893-1894),张煜南(1894-1898),谢荣光(谢春生)(1898-1903),梁碧如(梁廷芳)(1903-1906),谢春生(再任,1906-1907)及戴喜云(春荣)(1907-1911)(均是客家人)。

这些领事除了接待过往或来访的清朝官吏外,未见有为华侨做过什么特别的好事,引起华侨的不悦。唯一起作用的是在革命党人到来从事政治活动时,促使清朝通过英殖民政府给予压制。领事也只不过是听命行事,成为镇压孙中山革命的一个工具。

可是,令英国和清廷预想不到的是孙中山来到马新一带后,竟然联同包括槟榔屿在内组织同盟会,号召华侨“打倒满清,建立共和”的革命运动也在不久孕育成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冲击着英殖民政府的权威和动摇其统治地位。

孙中山(1866-1925年)是在中国陷入困局时出现的一位政治伟人。他锐意推翻帝制,并是第一个认识到海外华侨对革命起重要作用的人。1905年8月20日,他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出任总理职,他的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获得国内革命派人物群起响应。10月,孙中山到西贡活动。1906年4月在新加坡成立同盟会分会(孙曾在1900年7月到新加坡,但无大动作)。同年8月在吉隆坡组织同盟会分会,又于槟榔屿组织分会。1907年1月,孙中山以同盟会领袖名义,照会中国各地革命军首领,共襄义举。1908年3月,孙中山由河内赴新加坡筹集军饷,支援革命。他同时将东南亚各地的同盟会整合起来,在新加坡成立同盟会南洋支会,鼓励华侨参与祖国(中国)革命运动。同年8月,孙中山自新加坡抵芙蓉,商筹赴德旅费。同年11月,孙中山赴曼谷,组织同盟会。同年12月,孙中山又再回新加坡。1909年8月,孙中山由新抵达伦敦。1910年6月,孙中山自檀香山抵横滨。[2]这一年因新加坡革命志士负担过重,喘不过气,加上英殖民政府和清朝驻新领事相互勾结,干涉南洋支部在新加坡的活动,孙中山被迫将南洋支会转至槟榔屿,而他本身也从横滨转抵槟榔屿(1910年7月)。槟城也就成了孙中山海外进行革命的大本营之一,阅书报社的成立为革命作了掩护(1908年),两年后通过阅书报社创办了“光华日报”,作为舆论阵地。

1911年的黄花岗(广州)起义,新马华侨,包括槟榔屿人参与不下500名人的革命壮举。虽然功败垂成,却在同一年的11月成功地埋葬清朝王朝(即为辛亥革命)。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马来西亚华侨16人,其中至少有两位是槟城人。

不得不提的是,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在槟榔屿的会议上拍板的。英殖民政府认为其革命活动已抵触英国与清朝的合作条约,而在1910年11月逼孙中山离开槟榔屿流亡美洲。[3]从1900年到1910年,孙中山前后来马新九次之多,有时一次逗留达5个月之久(指在槟城,从1910年7月到11月)。

孙中山之所以在南洋各地,尤其是新马各地宣扬革命,除了决心推翻清朝外,也要抵销康有为在新马掀起的「保皇」运动的冲击。因为他认为康有为与梁启超的「斥后拥帝」(光绪)的思想十分反动,无助中国的革命事业。若不反击康有为播下的思想,革命不易成功;尤其是对保皇派通过办报和开办学校灌输保卫封建帝制大为不满。也採用相同的手段通过办报和兴学来展开斗争。(康有为在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后,逃亡海外,在新加坡和槟榔屿劝导华人兴学办校。间接受他影响的,便是中华、同善、新江、广福、崇华及师范学校之设。槟城的中华学校是马来西亚第一间新式华文学校,由张弼士、谢春生、梁碧如、张煜南及胡子春等人集资创办的)。[4]

1911年,孙中山领导革命成功(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成立。海外华团热烈参加建国运动。在槟城,只短短的10年,增加新式学校20余间,包括钟灵、福建女校(后改名为槟华女中)、壁如、务内、毓南、慕义、培华、益华、颍川、台山、育才、崇德、华侨(日落洞华小)、商务、韩江、新民、公民等校在内,并且提倡改用“国语”(普通话)为教学用语。[5]

孙中山和康有为的斗争,不但带动华校林立,也使华文报业从中茁壮成长。如支持保皇派的叻报、星报、天南新报、南洋总汇报、振南日报等;如支持革命的图南日报、中兴日报、星洲日报、南侨日报、国民日报、光华日报、南洋商报、槟城新报、现代日报及星槟日报等。

马新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在中国于1919年掀起五四运动后更放异彩,成为华社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政治方面,保皇派与革命派的斗争,也催化了华侨的政治意识。惟他们的政治意识尚是以中国的政治前途为导向的。

随着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新加坡的国民党支部也在同年杪出现。翌年,许多国民党支部纷纷在马来半岛各重镇成立,槟城亦然。中华民国首任驻槟城总领事也在这一年委任,他就是最后一位清朝驻槟城领事戴喜云的公子戴淑原(也是客家人)(戴淑原在1939年推动槟州客属公会的成立)。

在位期间(1912-1930)在维护华人的权益方面有其贡献。身为国民党政府的代表,他自然是心向民国和国民党的。[6]

就当时来说,国民党支部的重要任务是维持海外侨民与中国政府的密切联系。它们负责诱导侨民效忠中国;鼓励侨民回中国投资发展事业,并利用华文教育作为培育爱国主义的工具。显然地,国民党支部的活动是引导侨民心向中国的。[7]

第一节:社团林立 经济起飞

如果说私会党在早期是华社的「无目标的政治组织」,旨在维护少数首领的利益,利用会党规章控制南来的移民和属于中下层阶级的人民,那麽孙中山的革命运动和国民党的成立则是「有目标的政治组织」,领导华人效忠与保护中国,与鼓吹当地人提高本土政治意识无关,也没有带有反英的味道。

换句话说,我们所看到的是华人转向热衷于经济活动和商业利益的维护。在离开私会党的保护圈后,有更多的华人走向社团的组织。其中计有保护乡亲同宗的乡会与宗祠继续华工招募活动,因为承办中国人移民仍是非常有利可图的行业,而且在经济发展底下,需要越来越多的华工在马来亚境内开创新天地。此外也有为鼓吹文化教育的团体出现,最热门的是阅书报社(它成为国民党的重要基地之一,钟灵学校就是它推动下的产物);还有具代表性的业缘性团体也相继出现。最为重要的一个业缘性社团是1903年成立的槟州中华总商会。

槟州中华总商会(前身为华人商务局),英文名至今仍用Penang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于1903年6月27日假借「平章会馆」举行成立大会(较平章会馆迟22年成立)。第一届理事名单如下:

主席林克全、副主席梁乐卿,财政杨碧达,总务辜祯善,理事:柯孟淇、温文旦、王汉宗、吴文景、吴世荣、林成辉、郑太平、许如琢、伍时信、罗培芝、叶寅阶及胡亚明。有会员100个单位左右。它是新马婆地区最早成立的华人商会。[8]

在这份名单中,我们发现受英文教育的精英(土生峇峇)佔了大部份。主席、总务及财政均是英校出生。其他理事中有名人之后的辜祯善(他是槟榔屿第一位华人甲必丹辜礼欢的玄孙,1899年曾在香港承办鸦片饷码)及郑大平(他是海山党魁郑景贵的第四个儿子)。虽未积极介入私会党活动,但曾是饷码的承包商。他也是霹雳州最后一位华人甲必丹,两人均受英文教育。

受华文教育者只佔少数,包括后来曾协助孙中山搞革命,并是光华日报董事的吴世荣和温文旦及王汉宗等人。

这些被视为当时大商家的华人领袖也交叉担任其他社团职务,计有平章会馆、广福宫及学校董事等。

至此,土生土长的华人或称为海峡华人或峇峇社会精英在英国人扶持下,已崛起成为华社领袖,取代了“私会党”的角色。

如果从商会成立的动机来看,它纯粹是个商业组织,用以排纷解难和生意上面对的问题,不具有政治色彩。符合了英国殖民政府在1890年向私会党开刀后,扶起了亲政府的华人团体的政策,作为改善华人与政府间的关系。较为显着的例子是平章会馆与中华总商会一先一后设立起来。

其后,越来越多的业缘性团体纷纷出现,如槟华兴和打金职工会(1907年)、福庆革履行(1911年)、亚齐商公会(1915年)、金银首饰商公会(1918年)、槟城树胶公会(1918年)、槟城椰肉贸易公所(1919年)、米商公会(1923年)、广商公所(1926年)、万锦商会(1927年)、北马酒商公会(1928年)、福州咖啡公会(1928年)、中医中药联合会(1928年)、咖啡茶商公会(1929年)、自由车商公会(1931年)、潮商公所(1936年)、北马硕莪同业公会(1937年)、槟城杂货行(1937年)、槟华商业联合会(1938年)、槟华建筑公会(1938年)、福商公会(1939年)、槟城厨业公会(1940年)、槟城茶楼公会(1940年)、马来西亚茶业出入口商公会(1941年)等。[9]

由此可见,转入20世纪,华人社团如雨后春笋竖立于槟榔屿。这不仅说明华人在槟城从事各行各业,往经济领域开拓新境界;也说明英殖民政府成功将中层华人导向于“注重经济”的一群。

尽管在1914-1918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槟城所受的波及不大;尽管政府对华人进行控制,但移民浪潮从不间断。

以下的数字足以证明槟城(包括威省)华人人口逐渐增加[10]:

华人人口的增加,有相当大的关系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所致。比如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有许多华人向海外移民。又如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又一波移民浪潮。虽然英国人的开放移民政策到了1930年加以改变,实行固打制,只限制男性入口,却让大批妇女移民来马。单单从1934年到1938年,就有19万中国妇女乘船南来。

在1940年之后,由中国流入槟城的男性人口已相对减少,不过华人人口因大量妇女入口而增加了家庭单位,也增加了人口的繁殖和本土化。因为人口的增长,它刺激了槟城的经济的发展,有力的推动马来半岛的开发。

但就槟榔屿的山多平地少及土壤而言,发展种植业是不成功的。最早期(19世纪)英国人鼓励当地人种植香料和胡椒,却遇上市场无价,又改种丁香和豆蔻乃至甘蜜果,收成又不令人满意,只能苟延残喘地生存,到了1860年后,英人不再兴趣在槟榔屿发展农业了。

比较成功地是在威省种植甘蔗等农作物。由于有利可图,英人介入生产和栽种,也需要大量劳工移入,这种行业为当地的华人带来财富,英国人更是从中受惠。

当橡胶业于20世纪初叶兴起后,甘蔗业便走向没落,也敌不过印尼的产量和价格。而橡胶业的发展则是伸向内陆,导致槟榔屿转向贸易谋求较大的发展。凭藉自由港的优势,槟城成了东西方贸易的转站,给人民带来了就业机会。

不论是矿业或种植业,在马来半岛取得显着的成果后,槟榔屿借助港口的优势,加上有了东方熔锡厂之设(由商会领导人李振和于1889年设立。李在1921-1923年担任商会副会长),又有树胶公会及亚齐商公会之设,犹如牡丹缘叶相得益彰,也印证槟榔屿的贸易已告多元化。对邻国,诸如缅甸、泰国和印尼的经济也起了有利作用,且成为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中途驿站。

锡矿业早在19世纪已被开採,但延至1850年后才被重视,当时也成为私会党争夺的地盘。1870年,在霹雳州,政府除靠移民及赌博收取税收外,锡矿税收已鼎足而立。在1880年之前,锡矿业都是华人经营,华人移民激增与此有关。这之后,英国介入锡矿业。在20世纪初叶,即在1904年时,马来亚锡产量达51,733吨,相等于世界产量的一半。1929年,马来亚锡产再提昇到年产量69,366吨,但因为玻利维亚、印尼和尼日利亚也有生产,马来亚的产量只佔世界产量的36%,仍然是世界第一锡产区。

由于这样,槟榔屿和威省先后有熔锡厂设立起来,对槟城的经济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橡胶业又是另一个奇蹟带动马来亚经济飞跃的。在1874年邦咯条约之后,它鼓励商人在霹雪种植咖啡,惜不获成功。1897年,利用345依格种植橡胶宣告成功。随着世界消费的增加,在1905年时,马来亚种植橡胶的面积大幅度增到40,000依格,再一年飙升到85,000依格。1920年时,面积扩大到2,475,000依格,年产量196,000吨,居世界产量之53%。[11]

凭着锡胶业茁壮成长,马来亚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槟榔屿更是从中获得巨利。资本主义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下,非常巧妙地在马来封建社会中开花结果。英国至此才领悟到原来马来亚是宝藏之地,对工业化的英国是非常重要的原料供应地。

伴随着胶锡业的蓬勃,马来亚的人口从1901年的1百60万激增至1920年的3百30万,如果没有大量的外来移民,主要指华人和印度人,马来亚的繁荣也是不可能达致的。

1921年的(马来亚)人口显示:
   
人数

百分率

马来人
1,630,000
48.9%

华人
1,180,000
35.5%

印度人
472,000
14.2%

其他
46,000
1.4%

从人口的结构看来,多元种族,多元文化进一步得到巩固。[12]单在槟城,总人口已达30万名,其中华人逾13万名,佔46% 。

在华人人口中,分成了诸多方言语系,也有地域之差。从早期的私会党组织,不同方言的格斗厮杀(如福建帮的大伯公建德堂、广东帮的义兴和客家帮的海山)到按方言和地域组成会馆和寺庙乃至帮派商团,已基本上把华人分得四分五裂。这种情况在早期并没有迹象显示是英殖民地政府蓄意造成的(后来则被英国按华人党派进行分化),更大的程度是南来的华人都是按方言和地域聚成一团,连从事的行业也有不同。久而久之,方言构成了华社的组织元素。由于最早是马六甲和吉打的华人移入槟榔屿,福建人也就具有优势在商业上居主导地位。后来广东人在劳力工作中也有出人头地而成为大商贾的。潮洲及客家人则是后来居上。再有是琼州人及福州人和其他中国省市南来的华人相继来槟城「创业」。 

第二节:鸦片赌博 祸害华社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上英殖民政府的怂恿和允许,华社也衍生严重的问题:

1.      私会党对移民的控制和操纵,极尽其剥削之能事,卖猪仔和劳工契约是变相的「人口贩卖」,直到1914年才废除「劳工契约」,改以法律规定聘用劳工。在劳资关係下,工人是自由劳工。[13]

2.      私会党对饷码承包的垄断,在极少数人自肥下,绝大部份劳工不是染上鸦片瘾,就是沉迷于赌博不能自拔。

从海峡殖民地政府的收入来看,鸦片的收入几乎佔了一半有余,若没有鸦片税的征抽,政府可能宣告破产。

以下的表暴露了海峡殖民地为了收入,而让许多华人成为「东亚病夫」:[14]

既然鸦片是政府的主要收入,自然无意全面禁止。即便在1899年废除饷码承包制,改由政府专利局接管,依然是财源滚滚进。

非常好笑的是,总部设在伦敦的英殖民政府在马来亚沦陷被日本占领后,才于1943年11月10日对外宣布全面禁止鸦片的经营。可是已不知毒害多少华人。根据海峡殖民地在1930年的登记数目,鸦片瘾君子有42,751人。未登记者不知几许。

同样匪夷所思的,英国人于1840年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从印度将鸦片输入中国),直到1943年才全禁鸦片,整整100年,把中国人和华人折腾得不成人形。从另一方角度看,鸦片是英国殖民政府用来对付华人的另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政治武器”。

3.      卖淫业与私会党是分不开的。早期南来的妇女,在所谓「自愿」下,来到槟城卖身,以供男人发泄。因为那时男性与女性相当悬殊。一千男性中,女性不及百人,也就是十分之一,直到1911年后才逐渐改善,娼妓的兴起自不再话下。

既是卖淫场所,自然与吸鸦片和赌博分不开。这种「三结合」的不良行业,在海峡殖民地合法流行百余年,制造许多严重的社会与家庭问题。

至于中国贩卖女性问题,在马来西亚所实行的政策,或可划作三个时期。在第一时期,截止1927年为止,青楼准在全马开设,并允许中国少女进入海峡殖民地各口岸。在青楼当娼(名义上规定是自愿,但谁知道有多少是不自愿的,尤其是在私会党当道的年代)。在第二时期,即1927年至1930年,青楼虽继准营业,但已不允许公娼入口。第三时期始于1930年,青楼被封闭,也不准公娼入口(娼妓业因此转入地下继续存在)。

赌博业是属于饷码制度内的一个公开行业。许多苦力成了牺牲品,他们的赌债越高,就得屈从于债主,甚至预支薪水在赌桌上输了清光。海峡政府直到1912年才正式宣布禁赌,但谁知道转入地下的赌馆又有多少呢?[15]

还有一种就是包括在饷码制的当店业。既然有赌馆,必然有人求助当业。不过当店业的正当性延至今日尚存在华人社会中。

华人社会存在公开性质的吸鸦片、赌博、卖淫和人口的贩卖的四害(在1805年之后就有分阶段的存在,被合法化了百多年),到了20世纪才受到限制和废除。可是它对华人造成的伤害,确是无法估算的。英殖民政府能够有效地控制华人和打破华人的「政府中的政府」与上述「行业」的合法化大有关系。

在一方面英殖民政府对威肋统治地位的华人会党和个人采取种种压制性手段,但也在另一方面需要培养一群顺民来为英殖民政府服务。这意味着,当它们对移民有所顾忌时,便转向土生土长的华人,也就是所谓峇峇社会寻找和扶持他们所要的精英。

第三节:峇峇精英 前台亮相


「峇峇一族」是指在较早时,或说20世纪初期和之前,在海峡殖民地土生土长的华人,以马六甲最早形成这样的族群,后来发展到槟城和新加坡。基本上这批人以受英文教育为主,但保留华人的特征,而生活习俗上有些倾向马来族群。他们把自己称为「峇峇一族」是要区别由中国南来的移民(新客)。因此峇峇和新客是一个相对的族群,既有矛盾也有合作的条件。

峇峇华人,也叫着海峡华人(指生活在海峡殖民地的土生土长的华人)。其特征是与中国没有联系的社会,生活习惯已经土生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存某些中国旧传统,但语言的“福建马来化”和装饰上的改变,使到他们成为特殊的社群。

一般而言,他们的思想是西方化的,接受英国为宗主国,容易成为英国人乐于聘用在政府部门服务的文员。[16]

1900年,新加坡先成立「海峡英藉华人公会」(Straits Chinese British Association),主要的发起人是宋旺相律师(在1923年出版名著“新加坡华人一百年”)及林文庆医生。马六甲分会也在同年成立,领导人是陈祯禄。槟城则迟至1920年才告成立,领袖也是被承认为华人社会的领袖。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压力集团,要求政府给华人参政的权力。他们认为海峡华人属于英藉,应该享有英国的一切权利。[17]

「槟城海峡英籍华人公会」(The Penang Straits Chinese British Association)的成立,是在伍连德医生(Dr Wu Lien-teh,1896年英女皇奖学金得奖人,在剑桥大学完成医学士学位)及辜立亭医生(辜礼欢的后代)推动下而成立的,但不是分会,而是独立的团体,与新加坡同属姐妹会。首届会长是林友桃(Lim Eu Toh)(1905至1908年;1920至1921年担任市政局议员),秘书是林耀椿(Lim Eow Thoon)及财政林成辉(Lim Seng Hooi)(亦果西报Straits Echo的东主)。总共有24人是发起人。[18]


可惜的是,这个团体在意见不统一,成员不多的情况下,不能成为被海峡殖民地政府重视的政团。它之所以不发展成为强大的政治团体是因为它的领导人已被政府溶化,并承诺与政府合作,担任政府华人事务咨询委员会、海峡华人咨询委员会、市政局、红十字会和其他单位的委员。他们与政府亲近以换取奖赏或被委为海峡殖民地立法议员。事实上,大部份受英文教育的华人,也不以为结成团结的政党是重要的。[19]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致使海峡华人公会发挥不了重大作用的是从中国来的华人移民数目已远远超过所谓峇峇的数目了。在1881年的统计人口中,海峡殖民地(新甲槟)的华人总人口是173,861名,其中海峡华人只佔25,208人,约14.53%。单在槟城峇峇有9,202人,仅占华人人口的20.39%。以此类推,到了1920年,峇峇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少,已经不能宣称其组织代表了整体华社。难怪它通过组织提出的种种要求不被海峡政府接纳,也导致他们之中有人在后来溶入不分峇峇或新客的华人团体中。

不过,也有少数具代表性的组织,峇峇一度佔了主导或重要的地位,诸如平章会馆、槟州中华总商会以及较后由英国成立的“槟城海峡殖民地公会”(Straits Settlements Penang Association)。他们与海峡华人公会的性质有所重叠。这可算是英国用以分散华人的一种手段。

即使如此,海峡殖民地政府在峇峇与新客之间,自然选择前者作为扶助和合作的对象。毕竟峇峇亲英的成份大过亲华。

可以这么说,英国支持峇峇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后期,私会党当道的年代,英国就表现了它的倾向峇峇的立场。在前面提到的槟城1867年的10日暴动的调查会报告书中就发现大伯公(建德堂)的首领(指邱天德)是福建峇峇,而敌对的义兴党主要是属于广东来的移民新客(最早时福建人也参与领导,后来让位于广东人)。

峇峇邱天德是在槟城最有钱的大资本家,也是势力强大的私会党头领。他的公司金和号(Chop Kim Ho)是最大的苦力承包商。

在当时,英国倾向支持槟城福建峇峇的大伯公(建德堂),另一方是势力强大的义兴(广东人)。或者我们在今天很难想像为什麽党员众多的义兴(有2万5千名)与马来人及印裔回教徒的白旗党(6,000名党员)的联手会有敌对派敢于挑战?

原来敌对的一方大伯公(建德堂)虽然党员不过6,000人,但它比义兴更轻易获得武器供应。它的党员中不乏有钱有势的商人、制造商,也从事军火生意。他们方便在暴动时给自己的党人提供军配和武器。英国人默许此种行为,已说明它是站在峇峇一方的。[20]更具讽刺的是,在暴动过后的调查委员会报告书建议严厉管治社团之时,也对大伯公首领邱天德“判处死刑”,且准备在炮台行刑,但过后改成7年徒刑(有说英方惧怕大伯公报复,不过较大因素可能是英方对峇峇有所袒护)。

不宁唯是,邱天德也被发现趁暴动期间,大量非法私运鸦片烟土牟巨利。阿依淡的一块三百七十余英亩的土地属邱天德所有。在1921年才卖给邱公司,但仍命名为“天德园”,用以纪念这位曾经叱吒风云的人物(邱天德逝世于1891年)。[21]

在往后的年代,英国即使不对峇峇主导的华团给予全力的支持,也没有放弃个别扶植峇峇精英人才,把他们纳入政府的组织内。例如柯孟淇(Quah Beng Kee)(也是中华总商会发起人,历任副会长,于1912至1915年出任会长),杨元绪(Yeoh Guan Seok)、林清渊(Lim Cheng Ean)(林建寿之父亲)和邱善佑(Khoo Sean Ewe)(曾任平章会馆主席37年(1927-1964);也在1933至1941年担任中华总商会会长)先后被英政府委为“槟州海峡殖民地立法委员”。

值得注意的是,曾在中华总商会担任董事的林苍祐在后来成为峇峇的政治慧星。他的父亲林萃龙也曾担任过议员。

在林苍祐辞卸马华总会长(1959年)之后成为马华代总会长的谢敦禄(1960-1962)也是会员之一。另一位曾任峇峇公会会长的连裕祥则曾是拿督翁组成的国家党(Party Negara)的全国副主席(1954年),并在后来成为马华公会副总会长。其中一位曾任会长的李长景,曾出任独立前自治政府的联合邦卫生部长。再一位曾任会长的林学易先后担任乔治市市议员及立法议员。

如果我们不健忘的话,马六甲峇峇公会的会长陈祯禄是马华公会的发起人兼首任会长。[22]

峇峇一代以他们的优势而取信于英国政府,得以在政团方面大展身手。他们不是英国的政敌,而是英国的合作伙伴,被引导走向政治。他们是一群英政府的政治宠儿。

比起峇峇更早有政治意识和有强烈的革命思想的中国移民是因为康有为与孙中山的先后到来而催生的。

1912年孙中山的国民党正式成立,同年在新加坡成立「北京国民党星洲联络支部」,随后在马来半岛及槟榔屿设立支部。1914年星洲支部被封,槟城的国民党进入秘密活动,主要是因为袁世凯夺权,英国承认他的合法性。
1919年,孙中山反击,在广州成立军政府,海外恢复国民党支部的活动,但仍属秘密性质。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秘密成立。
1924年,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宣佈联俄容共政策,国共首次合作,英国更加提高警惕。
1925年,孙中山病逝。英国认为国民党已被左派份子渗透,在香港有反英倾向,乃在1925年禁止国民党在马来亚的活动。1926年,国民党权力落入蒋介石手里,1927年国民党北伐成功,鼓吹「三民主义」,英国政府不得不承认其合法地位。1927年蒋介石也展开清除共党,国共合作荡然无存,逼使中国共产党另谋出路与蒋介石对着干。
1929年,金文泰(Cecil Clement)出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全面镇压国民党组织,採取强硬手段驱逐国民党强硬份子。后来经国民党政府交涉,英国才放松管制,只要其活动无损当地政府的利益。
1930年,马来亚共产党在南马秘密成立。判定日后马新成为国共两党在海外交锋的另一个阵地。

第四节:抗日年代左派壮大

由于1937年中国全面爆发抗日战争,马新华人才在不分党派下,又捲入一场支援中国抗日的爱国运动。在共产国际支持下的马共,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它结合劳工力量,包括职工会从事示威和罢工事件,令英国政府倍感棘手。

1938年,在陈嘉庚领导下,来自东南亚45个城市的180余名华人代表,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抗日运动晋入一个新高潮。土生土长的峇峇也受到感召,有部份上层人物介入支援抗日斗争。

在国共合作抗日下,马新华人的政治思想也受到巨大的影响。

1939年,英国对德宣战,促使英国与中国关系改善,共同抵御由德国希特勒和日本军国主义者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马来亚共产党也接到指示,停止反英运动,转向积极抗日和反法西斯的大联盟斗争。这种运动是国民政府与中共在重庆签署的一项协定而促成的。[23]

在槟城方面,已存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两股势力在争取华人社会的认同与支持,海峡殖民地政府在1940年通过一项强迫服役(义勇军)法令,以在全国各地成立义勇军,槟城也不例外,分驻有一连华人义勇军,每连人数为120人,是受英文教育者。[24]

英国人天真的想法是想动员峇峇“保家卫国”,但组织规模之小,又缺乏武装训练,简直是「以卵击石」,根本不能抵御日本的强行攻势。

即使是英国让国民党的「三民主义青年团」在马来西亚搞活动,亦于事无补,因为马共的力量已从中崛起。虽然马共最早期的领袖多为琼州人,后来加入客籍人,但接下来其他籍贯的华人都参加了。它的组织的重心是放在新加坡和吉隆坡,在各州也有州委,槟城就有这样的组织。例如在1936年的马共中委中,便有两人来自槟城,其一是杨少民(又叫小民),担任政治委员,又一位是张理(亚硬),是马共槟城州委,负责北马政务,两人均为海南人。

1937年杨少民取代蔡白云(蔡长青)(新加坡福建人)成为党中央代书记。1939年被选为党宣传主任。1940年被逮捕后遣送中国。张理是组织劳工运动的高手,1938年被捕。(莱特于1939年起担任马共中央书记,直到1947年身份暴露后失踪。他后来被认定是英国、法国和日本的三面间谍,是潜伏在马共内最大的内奸,造成马共蒙受惨重的损失。1948年他在曼谷被马共手下干掉)。

马共中委李振宗在张理之后被派来槟城主持马共市区州委政务(1938年)。他曾在槟城受教育。1942年马共在黑风洞秘密开会被莱特出卖,李振宗代表莱特主持会议,不幸死于日军的乱枪中。这轰动一时的黑风洞事件(9.1石山脚事件),马共有18人丧命)。[25]

当时有一位负责主持马共槟城政务工作的陈青山也在不久后调到新加坡协助李振宗。1938年新加坡海港局万余人罢工及1940年五一劳动节五万人大游行,都是李振宗和陈青山等人搞起来的。[26]

正因为这样,钟灵中学在当时被英政府认为已被共党渗透,且有一些学生参加马共组织。由1937年至1939年间,钟灵中学的陈青山、杨果、钟晋荣等人,在市委书记李振宗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展开学生抗日活动。他们带领学生学习抗日救亡理论,上街游行,撤传单、贴标语、义卖义演,多方串联进行抗日活动。

1940年,英殖民政府採取镇压行动。在新加坡的陈青山,及其好友江田、陈锡清也都是由槟城调来(可见当时槟城有不少的马共知识青年)。他们在五月下旬的一个夜晚,被英国警察逮捕。陈青山不久被勒令离开马来亚,辗转入中国。旋即被中共吸纳到海南岛战斗。解放后官职昇至将军,因此有“华侨将军”的称号。

其他槟城人或与槟城有关的人被驱逐出境的有:郭永锦,曾担任槟城「抗援会」宣传部长。1940年在吉打被捕。被驱逐出境后,加入中共,解放后担任黑龙江省侨联常委。

庄明理,1930至1940年在槟城「现代日报」主持业务,且主持槟城筹赈会及抗援会的工作,亦是槟城汽车司机公会会长。1940年被英国驱逐出境,解放后担任中国全国侨联副主席。

陈青山的同学谢白秋同时被解递出境,中国解放后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27]

杨果在槟城长大,受教育于钟灵中学。学生时期即参加抗日运动。他参与马共领导一批学生和青年干部,为当时槟岛激动人心的抗日运动增添色彩。

许庆彪,槟城人。1938年加入马共,擅长演讲,是当时在槟城蓬勃开展的抗日运动的活跃份子。1940年2月2日,在槟城爆发了一场轰烈的反帝斗争,他也是其中一名领导者。

1941年,许庆彪领导在雪州成立马共第一支武装部队,出任司令部党代表。宣佈马来亚抗日军正式成立。接着其他各地形成一股强大的武装抗日力量。

1942年8月31日许庆彪参加黑风洞会议(马共第八次扩大会议,莱特刻意缺席,改由李振宗主持会议)。第二天,即9月1日,遭日军包围牺牲,年仅21岁。[28]

不论是在国共斗争,或抗日战争时期的槟城,都是人才会萃的风云激荡的焦点之一。政治思想斗争的结果是孕育槟城人的政治运动走向高潮。一方面是国民党的宣传战,另一方面是马共的战斗队伍的扩大;峇峇社会则被英国调动起来加入英国的阵线。少数峇峇和新客之间也因抗日的运动有了合作的余地。整个政治局面成了个大杂烩。

[1]参阅林远辉、张应龙著“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186页。

[2]参阅“目击中国100年”,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一卷。

[3]参阅林远辉、张应龙著“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285至292页。

[4]参阅陈翼经著“槟州百年来的教育”,刊于槟州华人大会堂100週年纪念特刊内,第400页。

[5]参阅陈翼经著“槟州百年来的教育”,刊于槟州华人大会堂100週年纪念特刊内,第400页。

[6] 参阅谢诗坚著“推动华教第一旗手—戴淑原”,2009年

[7]参阅崔贵强著“新加坡华文报刊与华人”,海天文化企业私人有限公司出版,1993年,第15页。参阅崔贵强著“华人的政治意识与政治组织”,刊于「马来西亚华人史」丛书内,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总会出版,1984年,第55及56页。

[8]参阅郑永美著“槟州中华总商会战前史料”,收录于槟州中华总商会鑽禧纪念特刊,1978年,第77页。

[9]参阅郑永美著“槟城行帮史略”,收录在槟榔屿华人事迹学术研讨会论文中,2002年。

[10]参阅许云樵著“中华民族拓殖马来半岛考”,收录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54週年纪念特刊,1977年,第529页。参阅“Pembangunan Pulau Pinang” by Zakry Abadi, Published by Yayasan Bumiputra P.Pinang, 1994, Page 26 & 29.

[11]参阅“The Making of Modern Malaya” by N. J. Ryan,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Pages 145-149.

[12]参阅“The Making of Modern Malaya” by N. J. Ryan,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Pages 152 & 154.

[13]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139页。

[14]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131页。

[15]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120至135页。

[16]参阅谢诗坚著“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友达企业出版,1984年,第2页。其中部分资料引述John R. Clammer著 “Straits Chinese Society”。

[17]参阅陈志明著“海峡殖民地的华人峇峇华人的社会与文化”,收录在“马来西亚华人史”,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总会出版,1984年,第177及178页。

[18]参阅Article contains in “Malaysia In History” Magazine, By Diana Tan (Ooi), Published by “The Penang Striats Chinese British Assn.”, 1978, Page 43-45.

[19]参阅Article contains in “Malaysia In History” Magazine, By Diana Tan (Ooi), Published by “The Penang Striats Chinese British Assn.”, 1978, Page 53.

[20]参阅“Gangsters Into Gentlemen: The Breakup of Multiethnic Conglomerates and The Rise of A Straits Chinese Identity in Penang” by Enseng Ho, Dept of Anthrop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Papar presented to The Penang Story international Confernce 2002.

[21]参阅张少宽著“槟榔屿华人史话”,燧人氏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社,2002年,第22至23页。

[22]参阅The speech by the President Koh Sin Hock(辜承福, 辜礼欢的后裔)。Title: Looking into the past. Reproduced in the Diamond Jubilee Souvenir Magazine of the state Chinese (Penang) Association, 1980.

[23]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154页。

[24]参阅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第173页。

[25]参阅“The Origins of Malayan Communism” by C.F. Yong,Published by South Seas Society, S'pore, 1997, Page 181-187.

[26]参阅郭仁德著“马新抗日史料-神秘莱特”,彩虹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第49-51页。

[27]参阅郭仁德著“马新抗日史料-神秘莱特”,彩虹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第51-57页。

[28]参阅南岛丛书编委会编“马来亚风云70年”(1930-2000),香港南岛出版社出版,2000年,第44-46页,第67-68页。

第七章:战后槟城政局急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马共势力坐大,也在槟城成立“人民委员会”,但还没有心理准备“做政府”。此时英军急切地在槟城登陆,[1]恢复其殖民统治,并与马共展开心理与政治角力的斗争(而后英军又从新加坡登陆,全面控制马来亚)。此时中国政局也发生了微妙变化,英军开始担心马共会顺势挤掉英国殖民统治,更担心「骨牌理论」应验,因此採取种种的措施箝制马共的活动,在促使人民抗日军缴械的同时,进一步抵消中共对马共的影响。

千算万算也想不到的是,马共内部存在头号内奸莱特(Loi Tuck)(党总书记),对英国诸多让步,最后也秘密让英军获得准确的情报,以便先发制人。马共在不察觉被内奸出卖底下,蒙受重创。[2](1947年5月才揭发莱特罪行,后在泰国将他消灭。)

马共缴械仪式于1945年12月1日,在全马各地举行。由英方主持。陈平与刘尧率10名抗日军代表,在新加坡参加仪式。根据统计抗日军缴出武器4765件(另一说法5497件),共有6800名抗日军复原。[3]

1946年,英国有鉴于马共势力尾大不掉,抛出一套民主宪政—Malayan Union来化解马共的武装斗争,希望引导人民走向民主,但此举未获华人广泛的支持和响应;马共更形容英国此举是为延长殖民统治寻找藉口。[4]

一方面是华人的平淡反应(没有心理准备,仍然心向中国)和另一方面也是马共及左派政团的反对,使到Malayan Union政制(一个开放公民予各民族,并没有马来人特权的宪制)推行乏力。

第一节:巫统起而主导政治


但是真正“埋葬”这个政制的是马来人的醒觉。在1946年3月4日,由拿督翁(时任柔佛州马来半岛马来人运动主席)成功号召41个马来团体和个人展示民族团结的力量,迫使英国知难而退,席上成立了“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nited Malay National Organization)筹委会,简称巫统(UMNO),坚决地反对Malayan Union[5],有效地逼使英国转向与巫统谈判,不再理会其他方面的感受。

巫统正式于同年5月11日成立,拿督翁当选主席。

在此逆转的新形势下,拿督翁取得主动权,他联合各州苏丹与英殖民政府谈判,三方终于同意推出“马来亚联合邦协定”(The Agreement of Federation of Malaya)来取代“Malayan Union”(华文可称之为马来邦联)。

新的宪制是建立一个马来人为主导的马来亚,虽然非马来人可以成为公民,但有列下条件;苏丹拥有较大的权力;马来人在一些重要领域拥有特别地位(即后来所谓的特权)。

过后政府又成立一个包括各民族代表在内的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以讨论“马来亚联合邦草案”。但咨询者,只是提供意见,没有实权。华人的代表权力就这样被架空了,他们以后提出的建议也多数不被接纳。

第二节:陈祯禄领导大罢市

在巫统崛起的过程中,马来亚民主同盟党察觉情势有变,乃在1946年12月14日发起组织了「联合行动委员会」,并在22日易名为「泛马联合行动委员会」,将印度国大党、泛马工会联合会、马来亚人民抗日军退伍军人协会及青年和妇女等团体融合在内,由陈祯禄担任主席,并结合马来国民党领导的人民力量中心(Putera),共同向英国重申马来亚民主同盟较早时的政纲,不要分开新加坡,英国并不加以理会,索性在同年同月的23日公佈了「马来亚联合邦」蓝皮书。

这份蓝皮书比Malayan Union政制更加引起华社的不安。1947年1月26日,泛马联合行动委员会在隆举行群众大会,强烈反对蓝皮书。

2月23日,马来亚中华总商会联合会在吉隆坡集会,也针对蓝皮书提出反建议。

1947年10月20日,抗议行动达到高潮,在「泛马联合行动委员会」(AMCJA)(陈祯禄领导)同意下,获得了中华总商会的响应和号召,职工总会及马共也给予支持,在全国举行“大罢市”。[6] 与此同时,AMCJA也与马来国民党领导的人民力量中心(Putera)取得合作,除开展罢市外,也提出“人民宪章”,以取代“马来亚联合邦协定”。

据估计,这次大罢市所有的华人都给予响应,一致参加总休业行动,是战后新加坡及马来亚最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但英国人还是漠视华社中出现的抗议行动,因为它已找到另一条途径直接与巫统合作来试图孤立马共和打击反英势力。为免夜长梦多,英国在1948年2月1日,正式宣佈「马来亚联合邦协定」(The Agreement of Federation of Malaya)生效,取代Malayan Union政制。在情非得已下,槟城三个主要华人社团,即平章会馆、中华总商会与海峡华人公会随即联名呈函英国殖民地部长,指「联合邦协定」内容有所偏见,诸如从公民权问题、移民政策到立法议会中的华人代表数目来看是有不利华人的倾向,惟抗议没有得到回应。[7]

第三节:脱离联邦运动无效

在槟城,有关团体于1948年12月3日採取进一步的行动举行集会,共有212人出席,结果200人投票赞成槟城脱离联邦。较后发表了一份文告说:「槟城必须寻求各种宪制途径脱离马来亚联合邦,仍然维持其海峡殖民地的地位(此应指如同新加坡的地位)。这是对槟城和威省最好的选择。」在4天之后,一个由西商会会长麦卡 (D.A. Markay)及印商会会长波努鲁里(N. Ponudurai)为首的筹委会成立,以争取槟城人民的支持,包括印人商会、西商会、文员行政协会和一些媒介的加入。

有了这样的建议和想法,筹委会旋即成立15人的委员会,包括各社团的代表,但没有包括马来人在内,引发了马来社会的强烈反对。

巫统主席拿督翁发表强烈措词的谈话。他说:槟城脱离联合邦与否应由马来人来决定,而不是非马来人。[8]

有关争执旋即被带上槟州立法议会(1949年初),麦卡代表脱离联邦的一方提出动议,他说,槟城加入联合邦将会失去在政治上,经济上和行政上的权利,因为槟城与马来半岛其他州在政治及行政上有所不同。再者联合邦协定的达致事先并未征询槟州人民的意见。

代表巫统的艾迪(S.M. Aidid)起立反对有关动议。他指出马来亚联合邦的成立是马来人斗争的成果,任何企图将槟城脱离联邦之举将遭到马来人反对。

他说,槟城没有依靠马来半岛,是不可能站得住的。

在槟州立法议会内,投票结果是15票(英国支持巫统)对10票,槟城脱离联邦之动议被否决。一场脱离联邦的风波终于告一段落。今天看来,当时是否明智之举,是很有争议性的。惟总算是表达了非马来人对联合邦协定的不满。

英国显然不会把这些非马来人上层份子的行动视为威胁,毕竟在华人中也以峇峇居多。不然他们又如何提出愿保留为殖民地呢?可见亲英的成份较大,没有带有亲华的成份。

峇峇的举动未得到马共的支持是预料中事。这个时候英国消息说,它所得到的情报是马共将有更大的举动,准备在1948年的五一劳动节起事,以更有力的反对马来亚联合邦协定。后来改变议程要在6月初起事。先在一些地区建立“解放区”,然后再加以扩大,以期在1948年8月3日宣佈成立一个“马来亚共产共和国”。[9]这些说法是为英军事政府对付马共而制造的舆论。

果然为先发制人,英国殖民政府在1948年6月18日宣佈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政局紧张。在6月24日,又包括新加坡在内。

马共后来将1948年6月20日定为抗英民族解放斗争之滥觞。因为这一天,英方展开全面性的扫荡和逮捕行动。

紧急状态之后,即1948年7月23日,英国宣佈马共已被禁止。[10]马共再次走入森林,与英军展开游击战。马来亚陷入不安。

第四节:驱逐华人 建立新村


紧急状态之后的1948年12月及翌年正月英军执行驱逐和隔离政策,大约有40,000人被扣,其中24,000名华人在1949年至1952年间被遣送回中国。[11]

在此动荡的年代,马华公会于1949年2月27日在陈祯禄号召下宣告成立。他的反共立场,得到官方的赞同和鼓励。陈祯禄也这样说:「我的意思是把中国出生的华人和中国的政治关系加以切断。」[12]马华也结合国民党的势力,形成峇峇与国民党人分享权力的组织,以和马共划清界线。

英政府方面为了切断村民与马共的联系,断绝物质援助,在1950年开始将华人移殖。所谓「华人新村」就这样被建立起来。新村的特点是四周用铁丝网围筑,村前村后各有一个大门,方便当局进行检查。一般上,居民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被称为另一类的“集中营”。

从1950年到1954年,住在新村里的人口达5,814,000人,分成438个新村。槟州共有九个,人口计10,717名,全数座落在威省。[13]槟岛一座也没有,理由未见公布,耐人寻味。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在浮罗山背仍存在马共的武装力量。

在这方面,槟城面对的困境,可以从平章会馆主席邱善佑于1948年12月1日的会议致词中窥见。他说:「自从槟威归併于新联邦之后,坡中(指槟城)经营生意,失去许多便利,民中常有不满之表示,即使槟州政府行政,亦须商请联邦上司,得其同意方可施行。参政司之权且受限制,不比从前之方便。」[14]他的言论表露了对海峡殖民地之怀念,也是峇峇心态之典型表露。
[1] 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84. 内中提及英军是在1945年9月3日莅临槟城。

[2]参阅“The communist struggle in Malaya” by Gene Z. Hanrahan,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KL, 1979, Page 87 & 88.

[3]参阅郭仁德著“马新抗日史料-神秘莱特”,彩虹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第276页。

[4]参阅“马来亚华侨问题资料”,北京书店出版1950年,第38-44页。

[5] Malayan Union或称之为“马来联邦”是英国政府在1946年抛出的宪政。在这个制度下,没有所谓马来人特权,也没有列明苏丹的政治地位,并对公民权全面开放,旨在争取华人认同民主政治,远离马共的武装斗争。但被认为“触犯”马来人的利益,大举反对。此宪制因此胎死腹中。

[6]参阅“Communalism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Malaya” by K. J. Ratnam,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K.L. 1965, Page 55.

[7]参阅“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by Victor Purcell,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L, Second Edition, 1965, Page 328.

[8]参阅“Pembangunan Pulau Pinang” by Zakry Abadi, Published By Yayasan Bumiputra P.Pinang, 1994, Pages 101 & 102.

[9]参阅“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by Victor Purcell,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L, Second Edition, 1965, Pages 329 & 330.

[10]参阅“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by Victor Purcell,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L, Second Edition, 1965, Page 330.

[11]参阅林廷辉与宋婉莹合著“马来西亚华人新村五十年”,华社研究中心出版,2000年,第6页。

[12]参阅“马华公会45週年纪念特刊”,马华中央宣传局出版,1994年,第15 及16页。

[13]参阅林廷辉与宋婉莹合著“马来西亚华人新村五十年”,华社研究中心出版,2000年,第12, 18, 22 及167页。

[14]参阅“槟州华人大会堂100週年纪念特刊”,1983年,第158及184页。

第八章:横空而降的林苍祐


这一章将特别突出槟城发展之父敦林苍祐医生在槟城现代史的重要作用。他是战后出现的一位旷世英才。在政坛叱咤风云乃至呼风唤雨40载,将一个在经济方面往下沉的槟城变成一个先进的都会。

虽然他是第二任的首席部长,但他比任何的华裔领袖扮演更吃重的角色。他引导槟城从殖民地过渡到独立国的一部份。他庄严地在槟州立法议会提出槟城加入马来亚联合邦,从此改变了槟城人民的命运。

如果说莱特是槟城的开埠人,为槟城树立一座丰碑;那么林苍祐是继莱特之后的最卓著的政治家。他的远见和抱负不亚于莱特的功绩,因此他是近50位槟城行政长官(从开辟到今天)的佼佼者、绰绰有余的被列为槟城精英中的精英。

如果说王赓武教授在其巨著《中国与海外华人》中,必须用一个章节来评述林文庆与鲁迅的重要角色是恰当的,那么本书用一个章节有余来衬托林苍祐对战后槟城的贡献,也是顺理成章和没有争议的。

它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在战后以降,英国人深切瞭解到,要与共产主义周旋,只靠军事行动是不行的,还要加上其他策略来扭转整个局面。其中被认为最有效应的莫过于打出民主牌。英国人之所以选择槟城作为最早实施选举制度的地区,是因为英国人发现,早期的马共核心人物多来自槟城,左派力量也相当强大,有必要于1951年在槟城乔治市先举行市议员选举,以争取民心。

此举也是希望亲英的本地华人(峇峇)能登上政治舞台,逐步地取代英国人所扮演的角色。这种培植本地反共或非共的政治人物已被列入英政府的日常议程中。

虽然如此,英国也在后来面对了共产外围统一阵线的反击,又是另一种形势的斗争。但无论如何,当英国人决意撤离时,它留下的特殊法令(如紧急状态法令,后改为内部安全法令Internal Security Act)成爲独立政府的有力对付左派共产势力的主要武器。 [1]

英国人承认也领悟到,槟城作为英国在马来西亚的第一个殖民地,是有其特殊的地位与含意的。它在1948年签署“马来亚联合邦协定”把马来亚的政治主导权交给马来人之后,也在另一方面扶持一个亲英的华人主导政权在槟城逐步建立起来。

第一节:扶持华人主导政局

最大的理由当然是在人口比例上,在独立时,槟城华人已是占大多数。这百多年来华人人口的成长可以从下列图表中一览无遗。 (面对这种现实,否定华人在政治上的主导地位是难以说得过去的,也是对声称马来亚是多元种族的国家是一个缺陷。 ):

槟城(包括威省)各民族人口比例图表[2]

从图表中显示,槟城华人是在鸦片战争后的1851年激增至1万5千人,而在1911年辛亥革命时,华人已跃至11万名,占人口比例的41%。到了1957年独立时,华人人口高达32万,占槟城人口的57.2%。这意味着,华人已成为槟城的最大族群。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但如何抵御共产势力的蔓延和与马共较量,在战后已成了英国首要考虑的政治战略。槟州之所以被选择作为英国打压马共的前哨站,是有下列的理由:它曾经是孕育马共领袖的温床;它曾经是马共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华人占多数的华人地区,正是马共立足的地方;尤其是共产党在中国夺取政权后,更使英国人担心马来亚是下一个“赤化”的目标;虽然此时槟岛的浮罗山背仍有马共的游击队在活动,但大本营已转向马泰边境。正好给亲英份子组成的政党填补政治的“真空”。这些摆明非共或反共的政党有急进党(林苍祐为首)和早期的劳工党(领导人多为亲英的受英文教育者,如陈朴根等人)以及马华公会。

这就是说,在拒绝马共的公开政治圈之后,英国实施选举制度,支持峇峇精英份子来取代英国统治的时机已经到来。

第一个步骤是在1951年,英国人委任峇峇精英林苍祐为立法议员;让他拥有筹码组织急进党,以参加市议会选举,志在竖起一个亲西方的华人政党,以有别于马共组织。[3]

第二节:百年罕见峇峇精英

林苍祐(1919-2010)是20世纪的一位少有的横跨东西方文化的政治精英。他的一生是变化多端的。作为一位纯粹受英文教育的峇峇精英,他在1944年于英国爱登堡考获医科学位后,不是第一时间折返马来亚,以继承父业(他的父亲林翠龙是著名的儿科医生,在沓田仔设有思明药房悬壶济世,于1957年逝世),而是响应当时国民政府的感召,不辞老远的从伦敦到重庆开始他的军医生涯和政治抱负。

从1944年到1947年的4年间,林苍祐主要担任陈诚(后来成为台湾副总统)的医生和私人秘书,有机会接触到国民党高官,包括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在内。

虽然林苍祐不是上前线打仗,也不介入国共斗争,但他确实熟悉国民党的右翼政治哲学,对他日后从政有很大的启示。

正因为他计算到中共将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所以他婉拒了陈诚的挽留,而在1947年偕同他在中国结识的女友吴欣燕一起返抵家门。

回国后的林苍祐,有满腔的政治热情和政治抱负,加上其具备的特殊背景:不折不扣的峇峇(本土华人),以及如假包换的国民党军医,被视为熟悉中国国情的人,也正是英国所要物色的中英知识兼备的人才。

就这样,林苍祐于1951年被委任为槟州殖民地立法议员,为他铺开一条新的政治道路。

作为在英国受教育的知识分子,林苍祐深谙从政之道。这也是为什么他曾形容陈平不了解英国人的政治游戏,以致未能容于英国人的社会。

由于林苍祐本身摸透英国人的心理,因此他在担任州议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应英国人的政治规则,组织政党参加选举,目的是要证明槟城人民是懂得民主的。而英国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来协助英军事政府管理国家。

就这样,在林苍祐推动下,峇峇社会的精英份子加上一些专业人士于1951年6月19日组成了槟城急进党(Penang Radical Party)(多元种族性质)。[4]

在一个月前,即1951年5月15日,一批包括马来人在内的精英份子(受英文教育)在槟城成立槟城劳工党(Penang Labour Party)。[5]

如果连同较早前已存在的政党,如巫统、马华、国大党等,槟城已是多党并存,正符合英国的目的以建立起另一类与马共不同的政治体系。

有了各政党的响应,乔治市市议会于1951年杪举行市议会选举,此时乔治市人口已达到199,458人(1951年记录)。选举结果急进党6人当选,劳工党、巫统及独立人士各1人当选,共9位民选市议员与六位委任市议员组成15人市议会。[6]虽然是一场小选举,但乔治市议会的选举对槟城的后来政局起着很大的影响。它改变了槟州的政治生态,也出现了左派的统战,又急速地填补马共留下的真空。

至于扮演代表华社的民间团体,如平章会馆、槟州中华总商会及海峡华人公会(峇峇公会)在争取脱离联邦失败后,它们所扮演的政治性角色越来越小。这些华团向政府提呈的建议也未能充份被重视和接纳,惟有附属在全马华团中,其中有四项未能满意解决:(1)凡在本邦出生的男女均成为当然公民,(2)外地人在本邦居住满5年者,得申请成为公民,免受语言考试的限制,(3)凡属本邦的公民,其权利与义务一律平等及(4)列华印文为官方语文。[7]由于几个主要华团在政治上靠边站,刺激他们之中的一些精英组成了政党,转向另一个层次的政治斗争。

当华团在政治上失去效用时,代之而起的是政党政治。这又是与林苍祐分不开的。

1953年,林苍祐从幕后走向台前,出任急进党党主席(主席原本为林注旺(执业律师),林苍祐忝居副主席)。较早前,他已受委为州立法议员(他在1951年4月30日受委,年仅32岁)。

英国人相信也认为推动民主政制是与马共周旋的最好武器之一。英国没有想到这个制度在后来也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让左翼从另一个角度切入,那就是左翼统一阵线的成形,而峇峇精英基本上与英国的立场是大同小异的。

第三节:参加马华声望提升

1954年6月27日,槟城急进党举行党员大会,通过修改党章将「槟城急进党」改名为「急进党」,删掉槟城,以期发展成全国性政党。林苍祐在会上要求党员思及下一个步骤如何面对全国性的大选,他说「要由既定的基地突围,而把这艘船引入汪洋大海中。」此语包含要党员们接受与联盟合作的概念。

原来在1954年时,马华总会长陈祯禄已邀请林苍祐加入马华,林苍祐并没有拒绝,但搞了一个很重要的动作,宣佈不再提名角逐急进党主席,只接受当副主席。

众人感到愕然,不知林苍祐为何有此举动。后来才真相大白,原来他准备参加马华公会(当时一个人参加两个党是被允许的),因此不便担任主席,他要求急进党人自由选择要留在急进党或同时加入马华公会。

1954 年 8月 5日,陈祯禄再度来槟,林苍祐接受加入马华公会,也把他的一些爱将拉入马华,包括王保尼在内。组织槟州马华的重担也就落在林苍祐的身上(吊诡的是,林苍祐从来未担任马华槟州主席,他的目标并不在此,他是要借马华的平台跨向全国)。另一方面急进党也无疾而终,在同一年宣告自我解散(同样有趣的是,在后来我们也看到林苍祐依样划葫芦地把民主联合党解散溶入于民政党中)。

当林苍祐已是马华的新一代中坚份子后,再凭他个人的声望,英殖民政府决定扶持他成为槟州政府的未来接班人。在1954年8月13日及12月31日,联合国大会主席班迪夫人(印度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先后到访槟州,英政府刻意安排林苍祐迎迓。[8]

1955年1月23日,槟州殖民地立法议会举行选举(选举14名议员,另10人由英政府委任,共24人组成)。林苍祐为证明他是获得选民支持的领袖,而不是委任的,决定以联盟候选人的身份参加竞选。其他联盟候选人包括王保尼和谢成金(这两人后来为争夺槟州首席部长,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槟城选举结果(2月19日投票),联盟全胜,拿督翁领导的国家党和劳工党铩羽而归。这意味着,一旦独立将由联盟组成州政府。[9]

1955年4月16日,林苍祐以联盟首席议员(独立前大权仍掌握在槟城参政司宾汉手上,首席议员是影子内阁中的首席部长)的身份在槟州立法议会内动议:「本议会为与联合邦其他各州採取一致的行动,应以马来语及英语为官方语言。」获得通过。另外,在1957年7月12日独立前夕的立法议会上,林苍祐也以首席议员身份动议:「本议会欢迎联合邦立法议会第41号报告书内所列之宪制建议及其附件,并欢迎在1957年8月31日建立马来亚联合邦为独立自主国的努力,本议会表示附件中之「槟州宪法草案。」也获得通过。[10]

第四节:引导槟城走向独立

从这样看来,林苍祐是第一位引导槟州成为马来亚独立国一部份的人,他为槟州历史掀开新的一页。

1955年,林苍祐的个人声望达到高峰,他被选为槟州在马华中央的唯一代表(马华共派出16名代表),俾和巫统的16名代表在联盟内共商国事。

1955年7月27日(投票日),独立前举行的全国普选(国会局部选举),共要选出52名民选议员,另46名委任,总数共98名。主力战是联盟对垒拿督翁的国家党。成绩揭晓时联盟大胜,赢51席,回教党一席,其他反对党如国家党、劳工党及人民进步党等全军覆没。

槟州分成四个选区(国会),两席归巫统,两席归马华,即戴惠思和徐瑞意。林苍祐通过槟州立法议会被推举成为联邦立法议员(国会)。

继后东姑阿都拉曼(巫统主席)出任联合邦自治政府的首席部长。林苍祐未入阁。华人部长有李孝式、梁宇皋,翁毓麟,副教育部长是朱运兴。不过林苍祐被委为教育委员会的成员(1955年9月14日)主席是教育部长敦拉萨(翌年著名的拉萨教育报告书公佈。)

也是在这一年(1955年)林苍祐出任槟州中华总商会董事(1955-1959年)。[11]

自治政府成立后,于1955年12月28日与马共举行举世闻名的华玲和谈,但宣告失败,马共继续其游击战。

1956年12月2日乔治市市议会举行选举(每年举行选举,1/3的市议席,以此类推),反对党的劳工党势力坐大。

这一年联盟赢得5席,劳工党也得5席,回教党两席,独立人士三席,由于没有一个政党赢得大多数席,只有通过投票来选举市议会主席。

1957年1月2日,乔治市议会举行选举后的第一次会议,以选出首位本地人的主席。见证选举的槟城参政司宾汉作告别演讲时说:「这是马来亚联合邦第一个全由民选议员控制的市议会。我们对乔治市在这方面领先引以为荣。」

选举分成两个阵营,联盟提名吴源和(律师)担任主席,社阵提名蓝玛纳旦为主席,独立人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果吴源和当选,击败蓝玛纳旦(独立后吴源和的地位被提陞为市长。他因此是第一任市长)。劳工党的另外4名当选市议员是陈朴根、崔耀才、台维、沙巴巴蒂。

1957年1月2日,乔治市议会庆祝成立100週年纪念举行大旗鼓大游行,不幸在第二天(3日)发生种族骚乱。据报载,在现场维持秩序的警长下令开枪,打死一人,打伤七人。1月7日新闻报导说,槟城情势恶化,又有39人受伤。自骚乱发生以来,共有五人死于非命,74人受伤。政府宣佈全岛戒严,警方大举逮捕华巫两族私会党。[12]

没有迹象显示这次骚乱介入政治因素或有政党参与其中,较大的原因是私会党的械斗,引致种族暴乱。1月13日,局面受到控制,政府宣佈解除戒严令。

事件之后,市议会召开会议时,独立市议员邱悦时炮轰市议会为何没有率先维持秩序,他也建议市议会设立基金,以救济受影响人士。他认为市议会缺乏「主动和领导」精神。

市议会主席吴源和深表歉意,没有及时开会解决此纷争,但回应说市议会有採取个别行动缓和局面。

抑有进者,独立市议员邱悦时提出比劳工党更大胆的动议:本议会接纳华语和印语为另两种官方语文(原本条文是订马来语和英语为官方语文),除非是文盲或其他残疾所致,只要能够流畅运用马来语、英语、华语或淡米尔语发言,并参与会议的进行,即有资格成为市议员。

他解释此动议的目的是鑑于有些人只会讲华语或淡米尔语,但却是成功商人。他认为让这样的人加入市议会,有利为民服务。因此他建议市议会接受华印语为议会内官方用语,以吸引更多有头脑的人到来服务。

劳工党附议邱悦时的动议,但联盟群起反对。他们指出国家的政策是要使到马来语成为官方语文。

投票结果是8对6,邱悦时的动议被否决。

此时乔治市人口已增至234,855人。[13]

乔治市的骚乱基本与林苍祐无关,因他不是市议员。但他反而介入较早前发生的学潮。

在1956年11月23日钟灵中学爆发学潮,反对接受津贴和改制,事态演变成全马注目的大件事。这是自1948年以来,马来亚首次爆发的学潮。[14]有68名学生被开除,其他中学如韩中和中华也有学潮声援(林苍祐有介入进行调解)。新加坡在早一些已发生严重的工潮和学潮,英殖民政府视为马共的统战之一。为什麽锺灵是第一间被「开刀」的华校?这与钟灵学生不论在战前或战后,卷入左派活动有关。无独有偶的,在这一年的8月25日,马共的第二号人物,即副总书记杨果,也是钟灵学生在士毛丹中伏身亡。[15]虽然这是纯属巧合,但在英殖民政府的眼中,钟灵毕竟是一个「肉中刺」,非得在独立前解决不可。

于是有了钟灵首开先河接受改制,成为津贴学校(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国民型中学),学潮的发生是在意料中,但料想不到的是竟演变成全马性的学潮,从钟灵一直到南马的宽柔。

身为委员之一的林苍祐也就积极介入教育报告书的草拟。而在1956年杪发表,并在1957年成为教育法令,基本上缓和了华教的不安与抗议。[16]

另外一段同时发生的重要插曲是在独立前,原本安排林苍祐出任首席部长,但他另有盘算,也就推举也是峇峇的王保尼出任首席部长。意味着华人的政治权力转向峇峇一族。[17]

[1] 马来西亚政府于2012年4月17日在国会下议院提出《2012年国家安全罪行(特別措施)法案》(Security offences (Special Measures) Act)法令,以取代至为争议性的《1960年內安法令》(ISA)。

[2]参阅许云樵著“中华民族拓殖马来半岛考”,收录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54周年纪念特刊,1977年,第529页。参阅 “Pembangunan Pulau Pinang” by Zakry Abadi, Published by Yayasan Bumiputra P.Pinang, 1994, Page 26 & 29. 参阅麦留芳著,张清江译“新马华人私会党研究”,正中书局印行出版,1985年,第63页。

[3]参阅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60页。

[4]参阅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47页。

[5]参阅“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1952-1972)(朱齐英执笔),马来亚劳工党党史工委会出版,2001年,第4页。

[6]参阅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49页。

[7]参阅“槟州华人大会堂100週年纪念特刊”,1983年,第159及160页。

[8]参阅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60页。

[9]参阅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69页。

[10]参阅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71页。

[11]参阅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47至74页。

[12]参阅 “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1952-1972)(朱齐英执笔),马来亚劳工党史工委会出版,2001年,第47页。

[13]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s 97 & 98.

[14]参阅“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1952-1972)(朱齐英执笔),马来亚劳工党史工委会出版,2001年,第118页。

[15]参阅“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g, 1966, Page 97.

[16] 此乃指在1965年发表的“拉萨教育报告书”,并在1957年成为教育法令。在报告书删除“最后目标”后,教总主席林连玉没有异议。

[17]参阅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84页。

第九章:突显华人政治地位

槟城州之所以加入马来亚联合邦而取得独立的地位,是英国刻意安排的。英国深知槟州本身没有独立的条件,它必须依赖联合邦而生存。在这样的条件下独立,对槟州是利多于弊的。这种模式无独有偶的,也在后来被新加坡引为先例而採用。 (新加坡在1948年被隔离出马来亚联合邦,继续保留英国殖民地。直到1959年成为自治邦,人民行动党在李光耀领导下取得执政权。但在李光耀看来,新加坡的独立可以採取如同槟州的作法,加入马来亚联合邦来保障其生存的条件。在英国的同意下,又促成马来亚联合邦扩大成马来西亚联邦。于是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成立时,新加坡成为马来西亚其中一州,获得了独立的地位。1965年马新却因政见对峙,在同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国。可是新加坡必须花了30年的时间才能证明没有马来亚乃至马来西亚的保护,它是可以生存和有能力成为独立的国家)。

为了安抚华人,英国在独立前已作了一番的佈署,以使到槟州在加入马来亚联合邦后,保有一定的优势。这包括在马来亚宪法与槟州宪法方面的拟定。其中最主要的是公民权条文有规定如果在独立前不是马来人(土著)或原住民的话,则需要申请成为公民,不是自动成为公民的。但英国在独立前已留有一手来保护亲英华人及直属英国殖民地的槟城和马六甲的子民,让他们成为英籍民(British Subject),以便在宪法上列入他们所享有的地位。这就是说:凡是在槟甲土生土长的人民(不论其种族),都被视为英籍民。所谓英籍民即等于他们在独立时,便自动成爲这个国家的公民,无需申请公民权。

至于在其他州居住的华人,在独立前必须通过申请成为英籍民,以便日后凭此成为马来亚的公民。可惜当时许多华人对此并不热衷也不知其利害关系和重要性,他们仍然保留“华侨”的身份,视中国为祖国。当时并没有一个政党在联合邦协定生效后鼓吹华人申请成为公民,也不认为是非争取不可的“护身符”,直到在独立前夕和独立后(1956-1957),马华公会才大张旗鼓地掀起申请公民权运动。

第一节:一人魅力改变全局

如果说林苍祐在独立前放弃担任槟州首席部长是另有盘算的,那么在独立后,他的大动作是超凡脱俗的。

在1957年他成功地分化以霹雳刘伯群为首的「移民华人阵线」(相对于峇峇一族而言) 通过全马1094华团组成15人工委会向英国提出独立时华人应享有的条件(代表团在1957年4月14日成行)。林苍祐指责这声势浩大的代表团中有人企图通过台湾方面的关系来解决本地问题,更声称马来亚华教问题应在本地解决,不要利用外来影响。

这有影射国民党之嫌,原本也是代表团成员的教总主席林连玉宣佈退出,大大削弱代表团的份量,另外他也成功地在槟州建立起峇峇的政治地位。[1]

在他声望当红的年代,他出人意表地走向问鼎中央之路。

1958年3月23日,林苍祐在马华公会第9届常年大会上,以89票对67票击败马华创党人陈祯禄,当选马华总会长,这历史性的“创举”给林苍祐带来无上的荣耀,但也种下日后的“祸根”。历史的反转,是林苍祐始料未及的。 [2]

以马华党内「革命派」姿态出征的林苍祐没有想到「叫总会长太沉重」,尤其是扳倒开党元勋后下来的日子「撞板多过吃饭」。不过他的成功出任总会长再一次证明槟城是「地灵人杰」的人才辈出之地。他比任何一位槟城人更接近中央权力的核心,展现了土生华人的魅力。

不幸的,在1959年大选前,林苍祐与巫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关系闹僵,他要求马华应被分派1/3国会议席参加大选(总数104席),以避免任何重大事件,包括修宪可以不必先征询马华公会。陈修信借助其父亲陈祯禄及东姑的力量在党内形成林苍祐最强的劲敌。

在内外夹攻下,林苍祐权力被架空。陈修信私下与东姑达成协议,不再坚持1/3议席分配,甚至连林苍祐也不是候选人。1959年独立后的全国大选是在7月15日提名。林苍祐要求的40个议席到后来变成只分到31席。马华公会在联盟内的“下降地位”由兹形成。[3]

这一骤变,导致马华陷入分裂,林苍祐的派系走向反对派阵营,和马华抗衡。这些人计有朱运兴、陈世英和郭开东。除此之外,反对党中的劳工党已和人民党结盟组成「社阵」,人民进步党在霹雳崛起。在内忧外患下,开票当晚(8月19日),马华只胜19个国席,代表性进一步被削弱。社阵以其多元性政策夺得8个国会议席。

另一方面,在1959年初,劳工党在乔治市议会成功取得执政权,其党主席蓝玛纳旦当选市长,取代联盟的吴源和,作为左派当权的第一个起点。乔治市议会成了另一类合法的「政府中的政府」,和中央及州执政的联盟打对台。

这里也反映出左派政团的多元种族性,让非华人领导。但也不要忘记,早期的公开政党,不论是执政党或反对党,在华人方面,均是峇峇精英处于主导地位,例如劳工党和及后的社阵(劳工党在1957年8月31日与1955年成立的人民党联合组成社阵「社会主义阵线」)的领导人陈朴根,林建寿,黄添寿及崔耀才都是最为典型的峇峇。

在同年5月举行的槟州立法议会选举(当年与国会选举分开,两者相隔2个月),又是反对党扬眉吐气的日子,社阵共夺得7个州议席,林建寿,陈朴根,崔耀才及蓝玛纳旦均在榜中。

联盟的马华公会派出11名候选人,共6人当选,不过联同巫统,联盟夺得17席,再次执政。只是马华声势大不如前,基于槟州人口华人佔大多数,联盟继续支持王保尼蝉联首席部长。这说明了没有林苍祐的马华,其声势是大不如前的。

转入60年代,槟州政治进行大洗牌。一边是社阵加入了很多华校生。他们凭着社会主义的信念,把社阵变成一个左派统一阵线的大本营。这新生的一代,是移民华人的第二代居多。他们虽然也是土生土长,但属于后期的,不被归纳为峇峇一族。

第二节:大罢市带来新政局

华校生登上政治舞台。这是英国人千方百计要阻止的,也是华校被改制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英国人似乎也认定华校是左派和共产的温床。

在马来亚独立后,打着反共旗号的执政联盟,自然也是不愿意看到华校生与政治挂钩。从拉萨教育报告书(1957年)到达立教育报告书(1961年)的出炉,正是朝向改造华校的方向发展。但在华社的坚持下,华校的发展转入另一个曲折的阶段。

这个曲折的过程反映在教育法令规定所有华文小学必须改成国民型华文小学,而中学或选择成国民型中学或独立中学。教总主席林连玉带领华人坚持自力更生办校不接受改制,并反对教育法令对华教之不公。

结果他被吊销公民权和教师证。虽然如此,华教在艰苦中力争上游,直到今天共有60间独立中学存在马来西亚。

另一方面,改制的华文中学共有78间,但经济上还得依赖华社的支持重建及修建校舍等。因为它们被列入半津贴学校,意即校产是董事会的,故未能享受100%的拨款兴学建校。经1962年改制后,槟城州的10间国民型中学如下:钟灵中学、槟华中学、菩提中学、修道院中学、恒毅中学、圣心中学、协和中学、日新中学、中华中学、北海钟灵中学。在槟州的5间独立中学即有:韩江中学、钟灵独中、槟华独中、菩提独中、日新独中。

在政治上,槟城的马华公会的组织结构是有别于一般的政党。党主席向来由殷商担任,特别与中华总商会关系密切,显示它的资本主义的特征。如曾担任多届中华总商会会长的伍瑞琴、苏承球和副会长的岑亚就在战后先后成为马华公会槟州主席。 即使王保尼在1957年出任槟州首席部长到1969年期间,也不曾担任马华槟州主席。

由于存在着结构的缺陷,王保尼要成为华社的代言人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他也不是华社的代言人,他是联盟恩惠和赏识下的首席部长。他是槟州政府和联盟政府的代言人。他的出身(峇峇和受英文教育)背景,加上他的性格使然。对政治无需胸怀大志(与林苍祐和林建寿相对而言),只要按联盟政策行事即可。

尽管他不是马华的领导人,在中央方面,更无举足轻重的职务,但在门面上仍然被当成是「代表华社」的领袖。

他的败笔是在槟岛丧失自由港的过程中,没有未雨绸缪,洞悉先天的高瞻远瞩,工业发展十分缓慢,旅游业也未见起飞,弥补不了自由港没落造成的损失,失业率的偏高,生活水平又未能调高,人民的失望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1969年全槟只有15间现代化较有规模的工厂,提供2407个就业机会。 [4]

槟城经济的下滑和自由港的被蚕食,造成社会问题越形严重,也给左翼统战找到突破口,在槟城建立起大本营。

1967年10月21日,劳工党全国代表大会在槟城举行。路线极为明显「深受中国文化大革命」(1966年掀起)的影响,标语高悬《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重申「以群众斗争为主,议会斗争为辅」的既定方针。大会选出了以华教人士为主和为首的中委,主席许启针(南大生),总秘书陈凯希(被监禁)。劳工党成为革命左派和文革的急先锋。这时的劳工党,已准备转型成为以工人阶级最先进的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的党。这也是劳工党最后一次的代表大会。[5]

在劳工党大会召开后未及一个月,英国政府突于11月18日宣布英镑贬值14.3%,导致马来西亚翌日采取相应行动也对旧币贬值15%,逼使股市停业一天。由于市面旧钞仍在流动,民怨四起。新币(元首肖像)与旧币(英女皇肖像)竟是不同价值,市场也告混淆。

此时已经走群众斗争路线的劳工党,对于示威游行已是家常便饭,决定在11月24日在乔治市举行抗议游行,发动全岛大罢市运动。这场有组织性的抗议行动,不但如期示威,也得到商家的响应。劳工党有如下的报导:总罢市全面展开,巴刹空荡荡,巴士停驶、商店关门、油站停业,咖啡店及酒楼不做生意。槟岛内的劳工党各支部在这一天成了各区罢市斗争的中心点[6]。

很快地,由槟岛引发的大罢市也蔓延到北马各地,震撼全国,最终为种族极端份子所乘,酿成不幸的种族冲突事件[7]。

根据官方的记录,在这场骚乱中,有27人丧生,123人受伤入院。鉴于事态严重,政府宣布戒严令。当时的副首相敦拉萨指责“共党制造纠纷”。他认为“罢市是由槟州劳工党发起,因此劳工党必须负起严重的后果。”首相东姑更进一步指责“社阵领袖、劳工党、人民党党员及其它有关人士应对此次暴乱负起责任。”

于是有8个劳工党支部被查封,24名劳工党领袖被捕包括林建寿。另外也有黑社会份子74人被捕。陈志勤说:“槟州罢市受到人民的支持而达致成功,但因稍后受到一些种族极端份子的混水摸鱼而走了样。”

经过10天旳戒严,槟城于12月4日解禁,总共有1605人被捕[8]。

虽然政府在罢市后的第二天宣布旧银币与新银角同值(只是银角,减低市场混淆),是作了局部的让步,但劳工党也因之将整个党搭了进去。

旋后,劳工党走向街头斗争,放弃宪制斗争,在1968年宣布所有议员辞职,并决定“杯葛”1969年的大选。左翼的宪制运动至此暂时停止活动。


第三节:转换码头执政槟城
1968年,左派阵营分裂,隶属于温和派的陈志勤及陈扑根等人退出另组新党,为了壮大阵容,陈志勤拉拢林苍祐共创新政党,也拉拢学术人才及职工会领袖共襄大业。

3月24日,赛胡申阿拉达斯教授(新大),王赓武教授(马大),陈志勤、林苍祐、彼得医生(药业公会主席)及维拉邦(前劳工党国会议员)共六人发起组织民政运动党(Gerakan Rakyat Malaysia),简称民政。

这个政党的党纲是陈志勤提出的,因而里头有一条是服膺于建立一个非种族性的温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对林苍祐来说,这是可以被接受的,但不刻意强调。他意识到,唯有让民联党脱胎换骨,才有机会转变成全国性政党,才有机会与强大的联盟一决高下。

虽然他和陈志勤之间在政治理念上有些差别,但不妨碍合作的进行。林苍祐也成功劝服民联党员一股作气加入于6月28日正式注册的民政党。

在冻结民联党但保住注册证下,民联党员全几乎成为民政党员。那些少数不愿加入的可自行离去。有人指责林苍祐这样做“背弃”他对华教的维护。林苍祐并不理会,他的目标是夺取槟州政权,狠狠教训马华。

在林苍祐看来,政治本身不获取权力是毫无意义的。凭着这一信念,林苍祐在1969年的大选排出了一个足够执政的队伍参选,即使有些候选人是临时凑成的,他也要形成一个团队。

他是在不备受看好的情势下,退而求其次的组成一个大排档阵容来与执政党较量。

如果社阵不杯葛大选,如果社阵不退出宪制舞台,林苍祐是否可过关斩将起而执政,倒是一个未知数。

既然社阵自我放弃,便给予林苍祐一个大好时机来「收拾」联盟。不过他还是不放心,也就联合其他反对党,如民主行动党、人民进步党和人民党进行有限度的合作。

可能连林苍祐也感到愕然和震憾,民政党竟能在大选中取胜16席(共24席)而成为大赢家。他把「借」给王保尼的首席部长要了回来,民政改变了槟州的历史。

历史也改变了林苍祐,从一个雄心勃勃的全国领袖退回来当州际领袖。拿回原本就是属于他的地盘。这一阴差阳错也不禁让他哑然失笑,历史跟他开了一个具有意义的玩笑,兜兜转转12年又回到起点。

1964年及1969年槟州立法议会各党胜出的席位如下:

党名

1964年席位
   

1969年席位

民政党(民主联合党)
   

4
   

16

联盟(巫统)
   

10
   

4

联盟(马华)
   

6
   

0

联盟(国大党)
   

1
   

0

民主行动党(人民行动党)
   

0
   

3

人民党(人社党)
   

0
   

1

社阵
   

3
   

0

总计
   

24
   

24

注:1964年,社阵是包括劳工党和人民党在内,在3席中,劳工党2席,人民党1席。1969年社阵「杯葛」大选,未派人角逐。但人民党用本身党名参选。人民行动党参加1国3州,赢得3个州议席。民政党的前身是民主联合党,它赢得16席起而执政。[9]

在全国方面,民主行动党,人民进步党也大有斩获。前者在国会崛起成最大的社党,拥有13个国会议席;后者在霹雳州崛起,随后与联盟组联合政府。

至于在槟城州方面,上表清楚显示华人议员在州议席内佔大多数,约有60%左右。不论是否改朝换代,华人社会并不担心华人主导的政权会丧失,由王保尼过渡到林苍祐是一种自然的交替,并相信会比过去好,主要理由是林苍祐是华社熟悉的华人领袖。

在强势执政下,林苍祐不负众望巩固了华人在槟州政治的领导地位。

林苍祐的上台,标志着左派统战在政治主流中靠边站。但不变的是,他赓续了华人主导的槟州政权。他的领导作风,比起王保尼的弱势当家要强得多了。他的党不再限于峇峇精英,移民华人也汇成党的中流砥柱。

当人们对林苍祐另眼相看的时候,他静悄悄地调整和改变自己,以适应当首席部长的职务。他是一州之首席部长,不再是全国华社领袖。在认定自己的身份与定位后,林苍祐开始少谈政治课题,大谈经济发展变成他往后的从政之道。

第四节:“513”悲剧乱全局

就在林苍祐接掌政权后的第三天,很不幸的,在1969年大选后的第3天,也就是5月13日,发生了种族流血事件,这就是史称的“513”悲剧,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

这场暴乱不是始于槟州,而是吉隆坡的政局因为大选后出现游行,造成种族冲突,局势迅速恶化,各州也动荡不安。不过槟城的局势一般上得到控制,人民对1967年槟城的种族冲突记忆犹新,大家以和为贵,连政权的交替也是平和进行的。

由于吉隆坡地区局势失控,最高元首乃在5月14日宣佈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中止国会民主。两天后成立国家行动理事会掌管政府,主任是副首相敦拉萨。

根据警方的宣佈,从1969年5月13日到7月31日,各族伤亡人士如下:

死亡人数:华人143名,马来人25名,印人13名及其他人士15名,共合196人。

受枪伤人数:华人125名,马来人27名,印人17名,其他1名,合共170人。

受其他武装致伤人数:华人145名,马来人90名,印人9名及其他人士15名,合共259人。

被警方逮捕及控于法庭人数:华人5126名,马来人2071名,印人1874名,其他86名,合共9143名。

报失而未寻获人数:华人25名,马来人7名,印人7名,合共37人。

所谓其他人士指混籍人、欧人、泰人、巴基斯坦人及新加坡人。

被捕人数中,有逾400人是劳工党人。

6000人无家可归,至少211辆车被毁,753间建筑物被破坏或陷入火灾。

这场暴乱,是马来西亚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种族冲突。[10]

在这之后,马来西亚进行政治大洗牌。一边是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国家原则的提出,另一边是执政的联盟向反对党招手,合组联合政府,民政党也参与其中。1974年国阵成立,从此马来西亚的政治结构为之一变。严格来说,马来西亚因“513”而改变。而“513”也改变了林苍祐的政运,他又转过头来改变槟城,构成马来西亚的新的政治版图的权力的分配与安排。

[1]参阅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76-77页。

[2]参阅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91页。

[3]参阅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第125页。

[4] 参阅谢诗坚著“马来西亚槟州华人主导政权的研究”,澳门科技大学论文,2004年,第34页。

[5]参阅“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1952-1972)(朱齐英执笔),马来亚劳工党党史工委会出版,2001年,第18及19页。

[6] 参阅“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1952-1972)(朱齐英执笔),马来亚劳工党党史工委会出版,2001年, 第531页。

[7]参阅“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1952-1972)(朱齐英执笔),马来亚劳工党党史工委会出版,2001年, 第19页。

[8]参阅谢诗坚著“槟州华人主导政权的形成”,收中华总商会百年特刊内,2003年,第 260页。

[9]参阅谢诗坚著“马来西亚槟州华人主导政权的研究”,澳门科技大学论文,2004年,第36页。

[10]参阅谢诗坚著“槟州华人主导政权的形成”,2003年,收中华总商会百年特刊内,第267及268页。参阅“13 May 1969, A Historical Survey of Sino-Malay Relations” by Leon Comber,Published by Graham Brash (pte) Ltd, S'pore, reprinted in 2001.

第十章:世界因槟城而改变

蓦然回首,从莱特于公元1786年开辟槟榔屿到今天的2012年,槟城已渡过226年的历史。这之中最先受到莱特召唤的是华人。为了发展槟城,莱特把中国的移民引了进来,接着开枝散叶在马来西亚各地落脚。换句话说,槟城是海外华人的发源地和桥头堡。如果没有莱特的开辟,槟城会不会仍是荒凉的地带,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回想起木寇山曾一度被划定为军港(1805年),而后又废置(1810年)来看,我们就会有如此的想法。因为在此之后木寇山就任由荒废,直到后来才辟为麻疯岛及集中拘留营。当拘留营于80年代拆除后,又再回到从前,直到今天也只是有限度的发展旅游业,仍可被视为处女地。(木寇山是于1871年创立北马第一间麻疯病院。最初时期,只有安顿来自槟城的麻疯病患。但后来,这个岛也成了新加坡、马六甲及槟城海峡殖民地的麻疯病患集中地。到了1969年时,木寇山才被改为劳改营及重刑犯的监狱。)[1]

第一节:槟城带动移民浪潮

相对来说,在莱特时代,华人南来槟城的数目是有限的。比如,在1787年只有60名华人;1788年增至1,000人;到了1794年(莱特逝世),华人有增加至3,000人。

再下来的年代华人虽有增加,但是数目有限,例如在1842年时,马来人有18,442名,华人9,715名及印度人也有9,687名。只有来到1851年,槟城人口才告“突飞猛进”。这一年马来人有69,580(67.2%),华人有24,188名(23.4%)及印度人9,754名(9.4%)。

但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华人开始大量的从中国辗转到世界各地。这场战争是由英国挑起的,因为中国的林则徐于1839年採取措施禁烟和焚鸦片,导致英国利益受损,乃使用炮舰通过马六甲海峡,强行打开中国的门户,更逼使颟顸无能的清廷于1842年签署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予英国。从此华人向海外迁移持续不断,也很快地在东南亚地区塑造了华人社会。槟城更是其中一个显著的地方。由于南来的华人成群结队,在同乡之间,同姓之间结成了情意结。会馆和社团乃告纷纷涌现,它们是与英殖民主义者一起成长的。

从华人南来到华人社会成形到社团会馆及宗祠林立,它构成槟城的一道绝无仅有的特色。在各自发展和守望相助下,时至今日为止,根据马来西亚华团总名册的记录显示,在槟城州共有社团897间,其中综合性2间,地缘性62间,血缘性137间,业缘性106间,文教90间及宗教327间,体育联谊96间,慈善福利69间及青年妇女8间。[2]

虽然这些数目不是完整的,但已接近被认可的数目。

而在这些社团之中,有超越100年历史的社团约有73间,其中地缘性28间、血缘性23间、业缘性8间、宗教16间及综合1间。

比较令人注目的是在1800年前后成立的福建公塚、广东公塚、海珠屿大伯公庙、观音亭等组织,直到今天仍然在扮演重要的角色。持平而言,在政党政治未出现之前,这些社团的重要性是充当协调与排难解纷的角色,有时也成为政府的压力集团。

在研究的过程中,南来的华人最先安置死了的人。因此广东公冢与汀州(福建)公冢被认为在1795年就存在或不迟于1800年是有其依据的[3]。华人的百行孝为先就是这个道理。换句话说,华人是先有公冢之后才有社团,也就是照顾好死人后才来照顾生人。

当然这些早期的组织也包含了私会党的存在,它成了华人社会的一条无形纽带。不论私会党或社团也好,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已发展成华人社会的特征。也因为华人人口不断增长,槟城已是除新加坡之外,最多华人聚集的地方。

因为华人人口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在各方面,包括文化古蹟及城市建设,都从华团及庙宇的结构展现了华人文化的风采。也因此自然而然地被规划成突显华人政治地位的一个州。

即使在2010年槟州人口的数目显示马来人已高达67万6900名(42%),华人有65万8700名(40.9%)及印度人11万2200名(9.6%),也没有任何一方意图改变由华人主导政府的局面。[4]

因为在选区划分的比例上,在40个州议席中,华人占多数的席位有23个,马来人占多数的是15个,剩下两席印度人有显著的数目,但还是以华人最多。这意味着至少在未来的20年,华人主政的局面还是会保留的。

第二节:英人遗产 华人承接


针对这样的一个现实,槟州巫统联委会主席再纳阿比丁于2012年5月20日接受《当今大马》的访问时这样说:“自从1974年以来,槟州首席部长位是保留给民政党的,直到今天也没有改变,国阵承诺这一点。”

不单是再纳,即使是我国首相纳吉也放话不会要求改变。他说,巫统将不会与民政党争夺槟州首席部长。[5]换言之,如果国阵在下届大选胜出的话,仍然交给民政党主导这个政府。

这一席话的重大政治意义是包括巫统在内已不再有第二个想法,即使人口结构已有一些改变,华人或不再属第一位,但这已不是关键性的课题,关键性的课题是任何人都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槟城不论是在过去,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由华人来主导政府是对社会契约的承诺,也是对现实的认可。毕竟马来西亚13州中,只有槟城较为象征性地保留其多元色彩的面貌,而且有明显的华族文化的特征。因此与其改变其政治取向,不如保留其政治结构。让林苍祐的精神得以发扬和传承。

为什么是林苍祐精神而不是槟城第一任首席部长王保尼的精神?那是因为在独立之前林苍祐已被“钦定”为未来的首席部长。而王保尼不曾被列为培养的对象。

林苍祐是第二次大战后,真正肩负起发展槟城任务的人,因而有了林苍祐的精神与槟城人民同在。但为了公正敍述华人主导政权的演变,我们还得从王保尼这个人谈起。

第三节:王保尼挑起第一棒
王保尼(1911-2002)在1957年出任槟州首席部长是一种折衷性的安排(林苍祐另有打算),目的在于衬托出槟州政权是由华人主导的。

王保尼正如林苍祐一样,是属“峇峇一族”,纯受英文教育而不谙华文。这种亲英份子的主政符合英国的口味,也与联盟政策相一致。

原是教书先生的王保尼并无雄才大略,他只是“萧规曹随”地执行英殖民政府的既定政策(也是林苍祐让出,他才有此机会)。

英国人留下的一套官僚技术的管理制度正好派上用场。王保尼也就不伤脑筋地组成他的州政府内阁,马来人及印度人从中“分享”一定的权力。

不过,英国人给槟岛留下的自由港已因独立的到来受到冲击。初期还不怎样感觉出来,槟缅间的“物物交换贸易”持续;槟岛与印尼的棉兰维持原有的贸易,借助自由港的优势,槟州的经济活力和主力几乎集中在乔治市(槟州首府)内,周边地区和威省的发展十分缓慢。 [6]

在王保尼的主政下,1965年是一个大变化。这一年中央政府终止市政局选举后,便在1966年由王保尼接管由社阵控制的乔治市议会,借此排斥左派势力(城市选民被认为倾向反对党。取消市议会选举,可阻止左派政党凝集政治力量)。左派社阵开始转向街头斗争,他们鼓起人民的情绪,反对王保尼的独断和联盟的不民主政策。[7]

另一方面,自由港已是被严重蚕食,不再发生效用,依靠转口业为生的人民纷纷往外寻找工作,因为州内的工业化进展几乎是交白卷。根据统计,1969年时,全槟只有15间较有规模的现代化工厂,仅提供2407个就业机会,与自由港消失所需要的弥补,可谓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8]

1969年的大选,是马来西亚的政治分水岭;也是槟州政治的巨变。林苍祐于1968年解散“民主联合党”,率党员参加新成立的“民政党”。在槟州的选举中脱颖而出,在24席中,赢得16席,起而执政,取代了执政12年的王保尼(联盟)州政权。

2002年王保尼逝世,终年91岁。

第四节:林苍祐又回到槟城

从王保尼过渡到林苍祐(1919-2010),是一种自然的交替,也是历史的还原。本来这个位置是属于林苍祐的,因为林苍祐要做全国领袖,才把它让给王保尼。经过12年的兜兜转转,林苍祐终于发觉槟城人民需要他的领导,他也心甘情愿退而求其次地做回一方盟主。

为了平衡马来人的失落感受,林苍祐在行政结构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他首先委任其马来同僚慕斯达化(Mustapha)出任副首席部长,也委任另一位马来同僚哈仑(Harun)出任槟州立法议会议长,不让州内阁一面倒向某一个种族。

不过,我们看到林苍祐主导下的槟州政权,民政党不再是一个弱势政府,而是以强势的姿态统领槟州。

即使不久之后,民政党陷入内讧,有一方势力要推倒林苍祐,且准备用另一位华人州议员陈朴根取而代之。结果这场「宫庭政变」随即被林苍祐挫败,也加速了民政走向与中央政府合作的道路。林苍祐深切体会到,一个由华人主导的州政权如果和中央唱反调,不仅限制槟州的经济发展,也会导致政治不安,对槟州没有好处;反之,如与巫统合作(在槟州有4名州议员),组成联合政府的话,将会扫除种族因素造成的阻力和不同政党造成的政治压力。至为重要的是:可以确保华人主导的州政府不会变色,如果华人政权要继续保存的话。[9]

凭着这一信念,林苍祐抬出了「经济挂帅」的大旗,成立了「槟州发展机构」,通过官方的资力,与私人企业展开良性竞争或补足私人企业界力所不逮之处。他的策略与目的是要推动工业发展,用以抵消自由港消失带来的严重失业和制止人口的外流,甚至进一步招揽人才回流。

他大胆地引进外资,将峇六拜(Bayan Lepas)发展成先进的工业区,主要推动电子工业。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槟城终于成为马来西亚的「硅谷」(Malaysia's Silicon Valley)[10],世界第三大的电子工业零件生産基地。其他相关的工业跟随涌进。一时之间,槟州(在槟岛的峇六拜和威省的北赖)的工业发展十分蓬勃,成功地转型成为工业化的城市。

工业化的成功也带动房屋建设欣欣向荣。林苍祐的“乡村城市化及乡村工业化”的两大目标齐齐落实。他的成就是王保尼无法比拟的;他的魄力促使中央政府相信让华人主导槟州政权的策略是正确的,十分有力诱导华人(包括海外华人,如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及至今的中国人)到来投资,进而刺激西方外来直接投资把大量资金注入槟州。由于这样,槟州从70年代开始,每年维持高于8%的经济成长率,比起中央的指数还高,有利巩固华人主政的局面。

槟州首席部长林苍祐之所以改弦易辙,是因为他发现在王保尼领导下槟州的失业率竟高达15%。尤其是槟岛有计划性被划入统一关税区,自由港受到严重冲击。再加上60年代,因马印(尼)对抗(1963-1966年)和缅甸的军事革命的封锁性政策(1962年,尼温发动政变,推翻民事政府,实行军政),整个槟岛转口贸易一落千丈。与此同时经济和工业的发展集中在吉隆坡和巴生谷一带,以致槟城到了60年代末期已走向谷底。[11]

因此他不得不另谋对策,否则华人政治前途黯淡。林苍祐说,他的第一个计划是把电子工厂带进槟城,以製造大批的就业机会。他的策略是“宁可让人民有工作做,就算工资略低,也比坐以待毙来得好”。这就是所谓用廉价劳工来吸引外国的投资,也是第一阶段的工业发展雏型。[12]

他这样说:「1970年至1985年间,槟州虽然面对经济萧条的打击,特别是在马印对抗与失去自由港地位以后,槟州政府订立了一项发展计划,力图恢复经济繁荣,以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s)的概念去推行,着重在製造业与工业的发展。因为这些成就,今天槟城才能成为马来西亚一个领先的经济成长中心。 在1972年到1980年间,槟州的经济成长率平均是每年16.9%,虽然这项成长率从1980年至1985年间下降到7.3%,但整体的比较,单单槟州的经济成长就高于全国的经济成长率。」[13]

从最初的6间先导电子工业在槟城设厂,包括国民半导体电子厂(NS),一直到80年代中期逢勃开展,是电子工业的发韧期,主要从事劳工密集的零件生产和装配工业。

在取得成功后,槟城电子业跨入第二期的拓展期,著名的跨国公司,如英特尔(Intel)及摩多罗拉(Motorola)到来设厂,进一步推动电子业走向高峰,工人的收入与福利条件大为提高。

毋庸置疑的,在林苍祐主政下的槟州,已经成功的转型成为工业化的先进州,以下的数目足以证明:1969年,全槟只有15间较有规模的工厂,提供2047个就业机会。1973年增至73间,提供23,407个就业机会。1990年跃增至503间,提供115,389个工作。其中最明显的是製造业从70年代只占州内生产总值的18.5%(包括家庭工业和小型工业),到了90年代激增至几占50%,盖过其他行业的比数,一枝独秀成爲其他州的楷模。难怪前首相马哈迪破例地赞誉林苍祐眼光独到,起先他幷不相信槟城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后来林苍祐证明他所作所为改变了槟城的经济结构。将跨国公司引进,为「外来直接投资」赋予意义,并为这个概念开了先河。[14]

林苍祐在任期间展现了两个代表作。其一是在80年代完成在市中心的一座楼高65层的“光大摩天大楼”及80年代中期完成衔接槟岛和威省之间的“槟城大桥”。[15]

在旅游业方面,也有长足的进展。1969年时,来槟外国游客只有32,000名,到了1974年,数目超过10万人。在1990年时,来槟的国内外游客人次则是以百万计算,有200万人次之多。显然是与中央政府宣称槟城是吉隆坡以外的一个重要旅游区有关系,这使到槟城更具信心向旅游业大步迈进。[16]

在位20年的林苍祐虽然在经济上展示了华人主政的成就与骄傲,但令他想不到的是在1990年的大选中竟告落马。击败他的对手是反对党(民主行动党)领袖林吉祥。后者之所以能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华人选民接受“华人换华人”担任首席部长的安排,而且民主行动党也是一个以华人为主导的政党。既然1969年能把林苍祐(身居反对党领袖)送上台,为何不能在1990年再送另一位华人首席部长上台呢?

2010年林苍祐逝世,终年91岁。

第五节:许子根第三接班人

这种想法与否定林苍祐的政绩无关,而是在位20年被认为已是太久了。由于林苍祐数度表明要退休又不退,选民乾脆通过投票让他休息。可是因此而衍生的后遗症却又令华人感到担心。因为在行动党无法执政槟州下,反而削弱华人州议员在国阵(执政党)的席位(在总数33个州议席中,国阵占19席,其中巫统(马来人)占12席,民政(华人)占7席;反对党的行动党则占14席)。局势的微妙变化只有两个结果。其一是首席部长归马来人担任,结束了华人主导州政权的局面;其二是首席部长仍归华人担任,但组成一个弱势的政府。

巫统在权衡轻重后,选择第二个方案,并「慷慨」让出槟岛市政局(相等于市议会)主席予民政党。为什么巫统不趁大好时机起而执政,宁可保留华人主导政权的局面?这里头涉及几个因素:当时槟州的人口,华人依然是最大的族群,占49%,比马来人的38%还多出10%有余,不是改变结构的时候;在民政的林苍祐领导下的槟州政府,过去20年有辉煌的政绩,也与中央政府相互配合,并积极推进「新经济政策」,给予马来人更多的经济权益,不但没有必要改变既定的格局,而且有需要让槟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致受阻;巫统可以通过对槟州政府组织的调整,加强在州内阁的地位,幷不需要触动首席部长的人选。

正因为有此考虑和「顾忌」华人会全面倒向反对党,民政党乃义不容辞在居少数席位下,再次领导槟州政府。

在这方面,许子根(今年63岁,1949年出生)作一定程度的妥协,同意槟州政府的内阁进行重组,除了委任一名马来人(巫统)出任副首席部长外,也让巫统在州内阁中佔有多数的比例(8名行政议员中,巫统占5席,民政占3席另加一位首席部长)。这是自林苍祐在1974年领导民政加入国阵后取消的副首席部长职,又再次的出现,用以平衡执政党内种族政治结构的某些变化。

当政治上的安排各有所得,各就其位后,许子根克绍其裘地开展他的政治旅程。他必须要运用高度的智慧来稳住「华人主政的局面」。

许子根的「任重道远」使命是致力于维持政治结构的现状保持不变。而最能确保华人主导政权持续的有效策略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上有更大的成就或最低限度,跟着林苍祐的步伐,继续往前走,以让马来人接受既定的安排。毕竟林苍祐用20年的心血打造的政绩已为许子根铺下一条可行大道,不允许间中有所闪失。

这样一来,许子根在肯定林苍祐的「丰功伟绩」(许子根赞誉林苍祐是“槟州发展之父”)的同时,也得努力不懈在电子工业方面,把槟城导向第三阶段的高科技水平(第一阶段是发展劳工密集工业,第二阶段是引进跨国公司,把槟城变成一个与世界挂鈎的电子城。这两个阶段在林苍祐时代完成)。

相等重要的是,槟州的策略性计划包含5大策略如下:深化和扩大槟州工业基地,更资本集中,更技术集中和更工艺集中;促进中小型支援工业发展;重振和加强服务业,把槟城建成一个商业、贸易、金融和高服务的区域中心;改善服务和基本设施,以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新旅游产品,保留和开发自然和文化遗产,发掘新旅游市场及现代化农业,包括农基工业和乡村人力发展。[17]有了宏观的远见,辅以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有利条件下,槟州在1994年时已拥有860间有规模工厂,除开小型及家庭工业外,共提供20万个就业机会。这使到槟州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而不是普通工人。在当时有12,000名的大学理工科毕业生在槟城服务。但这种比例与新加坡和香港每一百万人中有25,000名科技人才比较是偏低的。在未来8年内,以每年3,000人才的需求,槟城需要至少35,000名理科人才和工程师。[18]失业率也降至最低的2.8%。抑有进者,槟州的经济发展也带动北马一带活跃起来,尤其是吉打州从中受惠不少。

第六节:人事变动 结构不变

在「华人主导政权」下,槟州在各方面有非常突出的成就,也让世界看到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出现一个华人主导的州政权得以生存和发展,即使作为民主橱窗,其意义也是十分深远的。但这还是需要凝集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成就来维护这个传统,因此首席部长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

只是,不论怎样斗来斗去。槟州从一开始到现在,就与其他州具有不同的模式。这是英国人留下来的,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民主政治的角力场,难怪任何政党都想插足槟城。从正面的意义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走过226年历史的槟城被证明是在斗争中求发展的。

可以这么说,槟城的成长是与华人分不开的。华人这一路走来,充满血泪的辛酸,又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无可否认的,自1990年的大选面临「华人主导政权」陷入“危机”以来,华人选民便在1995年,1999年及2004年的大选都把选票集中支持国阵的华裔候选人,让他们在国阵内佔有优势而不致动摇「华人主导政权」。

但是更大的改变是始料未及的。它发生在2008年的大选。槟州人民再一次运用他们的权利,发挥如同1969年的改朝换代的决心,再来一个政治海啸。槟州人民之所以敢于做出改变,那是因为他们可以有信心地用另一个华人首席部长换原来的首席部长,而不会失去华人主导政府。就这样,来自民主行动党的林冠英成为了第四位首席部长。他是时代的感召者,与许子根有着不同的背景与性格。他也因势利导成为新一代的“政治明星”。

在第十二届全国大选成绩的揭晓日(3月8日),民主行动党在槟州赢得19席,人民公正党9席及伊斯兰教党1席,在40个州议席中,反对党取胜29席结成民联(人民联盟)起而执政。国阵的巫统保住11席,其余国阵成员党,如民政、马华及国大党归零席。

由于马来西亚,特别是马来半岛(俗称西马)政治发生巨变,反对党也取下雪兰莪、吉打及霹雳政权(一年后因议员叛变,政权又回到国阵手中)和保住吉兰丹州政权。在国会议席也打破国阵的2/3优势,形成旗鼓相当的两股势力。有人形容为两线制的萌芽,因此被称为308政治海啸。

第七节:林冠英出任新岛主

林冠英(今年52岁,1960年出生)是全马唯一的华人首席部长,他出生政治家庭,父亲是民主行动党元老林吉祥。他在澳洲蒙纳斯大学毕业后,曾在银行任职高级行政人员三年,而后代表民主行动党在1986年全国大选在马六甲市区上阵,26岁就成为国会议员。

1987年,马国出现种族关系紧张局面,马哈迪政府展开“茅草行动”,援引内安法令逮捕105名政治与文教界人士,林冠英和林吉祥等人被扣留18个月。

大逮捕行动也提高了林冠英的名气,他在1990年及1995年大选成功守土,而且被看好将领导民主行动党。

在1994年时卷入揭发马六甲前首席部长阿都拉欣与15岁马来少女发生绯闻,引起轰动。阿都拉欣过后丢官,林冠英隔年在煽动及印刷法令下被控,经过两年的审讯,他罪名成立,被判罚款1万5000令吉,随着主控官上诉,法官加重刑罚,改判林冠英坐牢18个月。

1999年8月出狱之后,林冠英受到法令约束,错过1999年及2004年大选。2008年3月8日的大选,他以秘书长身份率领民行党参选,取得压倒性胜利,当上槟城首席部长。

时来运转的槟城也在这一年的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机构宣布申遗(乔治市一部分地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区)成功,全槟人民深表庆贺。这也是林冠英上台后接收的一份大礼物。

它的背景是这样的:

1991年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UNCRD)在槟城举行会议,建议槟城政府保留文化古迹。

1995年槟州政府通过槟岛市议会推出“古迹保留指南”,规定市区的指定范围不能随意拆毁,也不能再兴建高楼大厦,破坏古迹。

1998年,在槟城召开的《指定马来西亚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国际会议上,政府决定槟城和马六甲同步向联合国申请登录世界文化遗产地图。

2003年,槟甲向联合国作出申请,但因技术问题未在大会讨论。

2005年槟甲再次申遗。[19]

2008年获致成功。乔治市扬名世界(有关范围请参阅书内有关乔治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部分)。自此之后,槟城的游客有大幅度的提升,林冠英的政府也因而受惠。

上任以后,林冠英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槟州政府的使命是实现“CAT”政策,注重能力、公信力和透明度,而且“重才惜才选秀才”。

他指出,人们把槟州政府形容为“猫(CAT)政府”,所以州政府必须挑选“好猫”,不管是黑猫或白猫。“我们不能够继续让人才外流,不能够再选‘木材’,一定要选秀才。”

他重申,只有任人唯贤,槟州政府才可以提高槟城的竞争力,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槟州政府的愿景是把槟城转型成为国际城市,使槟城既成为外资和游客的首选,槟州子民也能够留下来施展抱负。

为了成功把素有“东方花园”之称的槟城打造成为国际城市,槟州政府制定了“信任、希望和爱心”三大价值观。

提到槟州经济,林冠英表示州政府将继续重视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两个经济火车头。

他说,制造业占槟州国内生产总值将近40%,以电子业为主,州政府今后将重质不重量,提高竞争力以争取外资,而不是靠成本低廉的量产取胜。他欢迎新加坡公司踊跃到槟城投资。

服务业占槟州国内生产总值57%,以旅游业为主。他透露,州政府已规划十大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业,包括文化遗产、教育、医药、展览会、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大自然、美食、电影、购物及体育。

林冠英这样说:“我要讲人民的话,不要讲官话;我要讲真话,不要讲假话;我要讲坦白话,不要讲官僚话。”

他还形容贪污腐败就如“僵尸”,一定要揭发,让它们见到阳光之后,化为灰烬(消灭)。 [20]

第八节:结论

如果中国能从现在开始,注意到槟城在推动“亚洲共同市场”的角色有其重要角色的话,那么对槟城人民来说,是一种无形力量的鼓舞与支援。

但必须指出的是,槟城不能够引用新加坡的模式来增加华人人口,新加坡政府这些年来的努力製造来自中国的新移民,除了阻止华人人口下降外,同时要吸取中国的精英。李光耀这样说:“为了要更好地瞭解中国人,我决定吸收总明的中国人才到新加坡工作和学习,以便他们瞭解新加坡人,并成为新加坡一份子。”[21]

根据新加坡2003年人口统计,总人口是418万馀人,其中343万余人是本地人,而有70馀万人是流动人口,间中中国来的新移民高达30万余人。他们可以在商贸、金融、科研、教育、新闻、 文化、艺术及法律等领域拥有一席之地。[22]

这种新移民适合于一个拥有主权的国家,它可以採取开放的政策,但新移民显然对政治力量的强化无所帮助,因为他们不被鼓励参与政治活动。此外,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国情截然不同。马来西亚不会开放其移民政策,亦不会鼓励中国人作「新的迁移」。所以对于只拥有一州的政权而没有主权地位的槟城来说更是不管用也是不实际的。

槟城和新加坡之间则存在的一个十分微妙地对中国关系的期望。新加坡的“10+1”的框架,使到新加坡与中国关系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哨站,双边能够在政治,经济诸领域密切合作,人民之中流动的方便就是基础。[23]

而槟城州政府也谨慎地提出“10+1”小框架,所不同的是新加坡扮演东盟的前哨站;槟城则要扮演中国与东盟,中国与西方国家及中国与回教世界之间的仲介角色。[24]

虽然槟城曾经是华人南来的前哨站,是英国育孕新加坡诞生的源头,但历史的变迁使到两个原本是一体(皆属英国海峡殖民地的地区)的岛屿分隔成两个不同的实体。所具备的共同点是:两个都是以华人佔大多数的地方。不同点在于新加坡是华人主导的主权国家;槟城则是华人主导的一州地方政权,两者已难相提并论。但对中国而言,两者的重要性是值得中国将两者摆上经济合作领域的日常议程中。槟城第二大桥在得到中国的支援后,将于2013年完竣就体现了中国崛起的实力和开始对槟城的重视。

由此观察,槟城是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值得世界各国的关注,使它成为一个多元文化典范的大都会。

没错,世界因槟城而改变。

(重修完稿于2012年6月1日)

[1] 参阅陈彦妮、黄义忠著“回家”,陈彦妮、黄义忠出版,2011年,第257-258页。

[2]参阅华总网站资料,2011年修正版。

[3]参阅石沧金著“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3页。

[4]参阅“南洋商报”,2010年4月28日封面版。

[5]参阅首相1个马来西亚网站(16.10.2011)。

[6]参阅叶苔痕与吴允德合编“槟榔屿大观”,槟城海角出版社出版,1950年,第123-140页。

[7]参阅谢诗坚著“马来西亚槟州华人主导政权的研究”,2004年,澳门科技大学论文,第34页。

[8]参阅谢诗坚著“马来西亚槟州华人主导政权的研究”,2004年,澳门科技大学论文,第34页。

[9] 1972年,林苍祐领导的民政党与中央执政的联盟政府合作组成槟州联合政府。1974年联盟将组织扩大,延揽反对党加入,改名为国阵(国民阵线),仍以巫统为主导。民政党是其中一个加盟成员。

[10]马来西亚首相署经济策划组(EPU)总监ALI ABUL HASSAN SULIMAN (阿里阿武哈山)在一项研讨会上形容槟州今时今日的电子工业的先导地位,如同美国的「硅谷」。参阅“Pena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Published by Asian Strategy & Leadership Institute, 1995, Page 27.

[11]参阅前任槟州首席部长许子根的政策性演说“槟州的策略性发展计划”一文收于“Pena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Published by Asian Strategy & Leadership Institute, 1995, Page 2.

[12]参阅林春遂主编“林苍祐演讲集—走向新年代”,温振祥出版,1990年,第7-8页。

[13]参阅林春遂主编“林苍祐演讲集—走向新年代”,温振祥出版,1990年,第130-131页。

[14]这是前首相马哈迪在退休前,于2002年为槟州电子业开创30周年主持开幕时所发表的肺腑之言。肯定华人主导政权的政绩。参阅“光明日报”,28-8-2002年。

[15]在当时光大是马来西亚的最高建筑物,直到90年代末期才被吉隆坡楼高88层的双锋塔取代;而槟城大桥全长13.5公里,是亚洲第一长桥。

[16]参阅林春遂主编“林苍祐言论集—走向新年代”,温振祥出版,1990年,第134页。

[17]参阅“Pena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Published by Asian Strategy & Leadership Institute, 1995, Page 4&5. Article writen by Koh Tzu Koon, the chief minister of Penang.

[18]参阅“Pena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Published by Asian Strategy & Leadership Institute, 1995, Page 11&12. Article writen by Koh Tzu Koon, the chief minister of Penang.

[19]参阅谢诗坚著“马来西亚华人主导政权的研究”,2004年,澳门科技大学论文,第50-52页。

[20]参阅新加坡“联合早报”专访,2008年10月8日。

[21]参阅新加坡“联合早报”,2001年10月24日。

[22]参阅周兆呈(新加坡“联合早报”高级新闻编辑)论文“新移民的跨国性”,2004年,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刊印分发。在2012年,新加坡的人口是518万余人。

[23]参阅周兆呈著“新移民的跨国性”,2004年,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刊印分发。

[24]参阅许子根(槟城前首席部长)于2003年在吉隆坡举行的世界华裔大会专题演词,28-7-03。

中文:

1.      黄尧编著 “星马华人志”,香港明鉴出版社出版,1966年。

2.      张礼千著“槟榔屿志畧”,南华出版社出版,1959年。

3.      书蠹编、顾因明、王旦华译“槟榔屿开辟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69年。

4.      叶苔痕与吴允德(松荣)合编“槟榔屿大观”,槟城海角出版社出版,1950年。

5.      李涵恩著“东南亚华人史”,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

6.      巴素博士著,刘前度译“马来亚华侨史”,光华日报出版,1950年。

7.      姚枬与张礼千合著“槟榔屿志略”,商务印书馆,1946年出版。

8.      许云樵著“中华民族拓殖马来半岛考”,收录在“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一辑”,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出版,1978年。

9.      崔贵强编著“东南亚史”,新加坡联营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65年。

10.   “槟城市政局百年特刊”, 槟城许侨煌出版社出版,1957年。

11.  DGE Hall著“东南亚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

12.  潘翎主编“海外华人百科全书”,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版。

13.  谢诗坚著“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槟城友达有限公司1984年第二版。

14.  黄枝连编著“马华历史调查研究绪论”,新加坡万里文化企业公司出版,1972年。

15.   “嘉应会馆186週年纪念特刊”,1987出版。

16.  麦留芳著,张清江译“新马华人私会党研究”,正中书局印行,1985年。

17.  黄存燊著,张清江译“华人甲必丹”,新加坡国家语文局出版,1965年。

18.  张少宽著“槟榔屿华人史话”,燧人氏出版社出版,2002年。

19.  张少宽著“槟榔屿华人史话续编”,南洋田野研究室出版,2003年。

20.  “槟城华族历史图片集”,槟州华人大会堂出版,1987年。

21.  林远辉及张应龙合著“新加坡马西来亚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

22.  陈剑虹著“19世纪槟城华族秘密会社”,刊于星槟日报1982年1月1日元旦特刊。

23.  王琛发编著“广福宫历史与传奇”,槟州政府华人宗教(社会事务)理事会及广福宫信理部出版,1999年。

24.  颜清煌著“新马华人社会史”,覃明鲜、陆宇生、梁瑞平及庄刚译,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1991年。

25.  梁绍文著“南洋旅行漫记”,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924年。

26.  槟州华人大会堂100週年纪念特刊,1983年。

27.  “槟城市政局一百周年纪念特刊”,槟城许侨煌出版社出版,1957年。

28.  “目击中国100年”,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一卷。

29.  崔贵强著“新加坡华文报刊与华人”,海天文化企业私人有限公司出版,1993年。

30.  槟州中华总商会鑽禧纪念特刊,1978年出版。

31.  “马来西亚华人史”,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总会出版,1984年。

32.  郭仁德著“马新抗日史料-神秘莱特”,彩虹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

33.  南岛丛书编委会编“马来亚风云70年”(1930-2000),香港南岛出版社出版,2000年。

34.   许云樵主编、蔡史君修编“马新华人抗日史料”(1937-1945),文史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84年。

35.  李业霖主编“奉纳金资料选编”,华社研究中心出版,2000年。

36.  海上鸥著“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华侨出版社,1945年。

37.  黄枝连著“东南亚华族社会发展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2年。

38.  陈凯著“回忆槟吉玻人民抗日斗争”,南岛出版社出版,1999年。

39.  陈平著“我方的历史”,新加坡Media Masters Pte Ltd 出版,2004年。

40.  万家安校编“英烈千秋”,雪兰莪加影朱骨头山殉难烈士家属委员会出版,2002年。

41.  明石阳至著“日本对马来亚华侨政策”(张清江译),收录在「新马华人抗日史料」,1984年。

42.  韩方明著“华人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2年。

43.   “马来亚华侨问题资料”,北京书店出版1950年。

44.  林廷辉与宋婉莹合著“马来西亚华人新村五十年”,华社研究中心出版,2000年。

45.  “马华公会45週年纪念特刊”,马华中央宣传局出版,1994年。

46.  “槟州华人大会堂100週年纪念特刊”,1983年。

47.  谢诗坚著“林苍祐评传”,槟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88年。

48.  “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1952-1972)(朱齐英执笔),马来亚劳工党党史工委会出版,2001年。

49.  谢诗坚著“马来西亚槟州华人主导政权的研究”,澳门科技大学论文,2004年。

50.  中华总商会百年特刊,2003年。

51.  陈彦妮、黄义忠著“回家”,陈彦妮、黄义忠出版,2011年。

52.  石沧金著“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2005年。

53.  林春遂主编“林苍祐演讲集—走向新年代”, 温振祥出版,1990年。

英文及马来文:

1.      “Pembangunan Pulau Pinang” by Zakry Abadi, Published by Yayasan Bumiputra Pulau Pinang, 1994.

2.       “Malaysia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John Gullick & Bruce Gale, Published by Pelanduk Publications, 1986.

3.      “Penang Past & Present”, Published by the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Penang, 1966.

4.      “Early Penang & The Rise Of S'pore” (1805-1832) by C. D. Cowan, Published by Malaya Publishing House Limited, Singapore 1950.

5.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1826-67) by C. M. Turnbull,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gapore, 1972.

6.       “The Early Penang Traders” by Neil Khor Jin Keong presented to The Penang Stor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2, (Penang, City Bayview Hotel, 18-21 April 2002).

7.       “The Penang Po Leung Kuk” by Neil Khor Jin Keong & Khoo Keat Siew, Published by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004.

8.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by Victor Purcell,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second edition.

9.       “The Impact of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sia” by Wilfred Blytho,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10.   “The Making of Modern Malaya” by N. J. Ryan,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11.  Article contains in “Malaysia In History” Magazine by Diana Tan (Ooi), Published by “The Penang Straits Chinese British Assn.”, 1978.

12.  “Gangsters Into Gentlemen: The Breakup of Multiethnic Conglomerates and The Rise of A Straits Chinese Identity in Penang” by Enseng Ho, Dept of Anthrop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Paper presented to The Penang Sto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2.)

13.  Diamond Jubilee Souvenir Magazine of the state Chinese (Penang) Association, 1980.

14.  “The Origins of Malayan Communism” by C.F. Yong,Published by South Seas Society, Singapore, 1997.

15.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in Penang” (1941-1945) (thesis) by Lim Beng Kooi, Dep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73-1974.

16.   “The communist struggle in Malaya” by Gene Z. Hanrahan,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KL, 1979.

17.   “Communalism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Malaya” by K. J. Ratnam,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K.L. 1965.

18.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by Victor Purcell,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L. , Second Edition, 1965.

19.   “13 May 1969, A Historical Survey of Sino-Malay Relations” by Leon Comber, Published by Graham Brash (pte) Ltd, Singapore, reprinted in 2001.

20.  “Pena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Published by Asian Strategy & Leadership Institute. 1995. Article written by Koh Tzu Koon, the chief minister of Penang.

后记

当我在四月初与本校董事长拿督黄赐兴交流时,被告知槟州政府正在筹办一个“百年华团群英会”,日期订在六月下旬。他希望韩江华人文化馆能扮演一个适时与适当的角色。经过商议,并获得前董事长丹斯里陈国平及拿督斯里祝友成的支持后,我们决定通过韩江电视新闻中心组成一个团队,邀约各传媒报人鼎力协助,以便展示一本比较有份量的书刊和具有活力的DVD光碟。因此决定分工合作,我负责第一部份的编撰工作,就是以槟城两百年的历史为经,以华人的心路历程为纬,呈现一个能体现槟城人文价值的史料。由于时间十分有限,我只能将手头的资料(一些发表过的或未发表的)重新整理和改写及补充,用十个章节来完成,总共有七万余字。每个章节都配以历史图片,力求其真实感。若未能达到要求水平,也是预料中事。

这一部份的内容着墨于英殖民政府的政策与制度的形成与变化,并结合华人南来如何影响殖民政府的决策乃至在后来又如何被英殖民政府通过法令来瓦解和控制华人社会形成的会党及反对势力。

在这个过程中,外来移民与土生华人的合作和矛盾也成了被英殖民利用的隙缝而扶起了峇峇政治精英继承英国的政治遗产。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华人主政的局面也在战后成形了。这个代表性人物就是敦林苍祐医生。

林苍祐是英人莱特开辟槟城后的另一位划时代横空而降的政治人物。他继承了英国的政治衣钵而成为战后的叱咤风云的人物之一。

因为有了林苍祐,槟城的政治显得多姿多彩且波澜壮阔乃至起伏不定。他先后纵横政坛40年而成为独领风骚于一个时代的首席部长。他改变了槟城的面貌和政经生态;他扭转了槟城人民的命运。因此他成了莱特以后最为重要的决策人物。

如果说王赓武在写《中国与海外华人》巨著时,有将鲁迅和林文庆列为一个章节来叙述,是可以被接受和有其道理的;那么本书将林苍祐列为一个章节有余是无可厚非和顺理成章的。不论是林苍祐的朋友、同志或他的政敌与敌对者,都不能否定林苍祐的“丰功伟绩”。丹斯里许子根形容他是“槟州发展之父”;林冠英亦形容他对槟州有巨大的贡献;前首相敦马哈迪更对他的峇六拜工业化的成就感到惊异,而称赞他的眼光独到,成为马来西亚电子工业的奠基人。

至于本书的第二部份介绍百年社团和庙宇,因牵涉面广,也就交由李会春与记者来完稿。鉴于收集资料有限与时间紧张,各人也尽力而为,希望能交出一份合格的成绩单,将百年华团的风采展现出来。

也因为华团与其他种族的庙宇和教堂与文化交错其中,形成一个十分独特的乔治市。因此本书的第三部份就由对古迹有研究的工程师黄木锦来撰写。他用心地表达乔治市申遗的前因后果及申遗成功后面对的喜悦与隐忧,配以文化遗产区的图片,我们也让到一个古老又充满活力的槟城闪烁其中。

总得来说,本书是由三大部份组成的历史著作,具有参阅与收藏价值。为了更具份量,我们也采用电影的手法摄制了一套DVD短片附送。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增添槟城的风采与魅力。

附带一提的是:本书及DVD制作概由韩江学院华人文化馆及韩视网负责出版。在此十分感谢槟州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及百年华团赐予的合作,使本书顺利出版,但书中的错误与过失,概由我们负起文责,也顺此向读者表示歉意。无论如何,匆忙之中,肯定未尽如人意,待将来如有机会再版时再做补正,希望不吝赐教。
(2012年6月6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