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1.4.12

辛亥革命一百年 —孙中山奠下现代史第一块基石

绪言

  1. 1.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
  2. 2.1623年葡萄牙将澳门据为己有。
  3. 3.1641年荷兰打败葡萄牙占领了马六甲,华人只有三四百余名。
  4. 4.1786年,英人占领槟榔屿。
  5. 5.1819年,英人占领了新加坡。
  6. 6.1824年,英人让出苏门答腊的明古连港予荷兰,交换荷兰让出马六甲。
  7. 7.1826年,英国将槟榔屿、马六甲及新加坡并成海峡殖民地。

第一章: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

  1. 1.1830年,清廷发现鸦片无节制流入市场,祸害甚大,乃有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故事。
  2. 2.1840年,英国用炮舰打开中国门户,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
  3. 3.1842年,清廷吃败战后被迫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并开放厦门、广州、福州、宁波与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与领事治外法权。
  4. 4.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失败后,又签署了《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包括割让九龙予英国(1898年时,英国又获得清廷租借新界99年。于是有了1997年香港租约期满回归中国的大件事)。
  5. 在《北京条约》下,中国的任何通商口岸,都得允许中国人与眷属离开中国。
  6. 5.1851-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并在南京建立政权,与清廷的北京分庭抗礼。太平天国在清廷“以华制华”的政策下宣告失败。
  7. 6.1900年义和团仇外灭洋的运动,遭致八国联军入侵瓜分中国。在《辛丑条约》之下,中国已成为列强俎上肉,更是国不成国了。

第二章:洪秀全第二横空而降


  1. 1.1866年孙中山诞生(1925年逝世,终年59岁)。
  2. 2.1878年,12岁去美国受西式教育。
  3. 3.1892年在香港医学院毕业成为合格医生。
  4. 4.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未被接纳。7月爆发中日甲午战争,清廷在《美关条约》下丢失台湾。同年10月,孙中山远走美国,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是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有组织的资产阶级政党。

第三章:流亡海外遥控起义

  1. 1.从1895年到1911年4月,前后历时16年,孙中山领导或策划十次起义都先后宣告失败,但他的不屈不挠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2. 2.由于他的坚持,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成功,史称辛亥革命。孙中山成了中国的“救星和彗星”。
  3. 3.因为有了孙中山的革命成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在日后(1924年)达成首次国共合作,让毛泽东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第四章:团结所有革命团体

  1. 1.孙中山在1894年首创兴中会后,中国国内也先后出现多个革命党团,计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等。
  2. 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联合所有的革命团体,用“中国同盟会”取代兴中会,明确地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第五章:三民主义正式出台

  1. 1.在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同步推出。所谓的三民主义即为民族、民权与民生的三结合。
  2. 2.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狭隘的,单指汉族,以驱逐鞑虏(即满人)。但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日的临时总统就职礼上,马上将汉满蒙回藏形容为中华民族的共称。这种宽大的胸怀也免除了辛亥革命成功后,向满人报复的行动或运动。
  3. 3.在孙中山看来,辛亥革命成功后,已解决了民族主义问题(大家都是一家人),也基本上解决了民权问题(废除帝制,将权力交回给人民选出领袖)。
  4. 4.但民生才是大问题。这涉及了“平均地权”的问题。
  5. 孙中山的这一左倾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他在英伦逗留半年(1896年11月-1897年7月)之久时整日泡在图书馆研究马列主义书籍悟出的道理。
  6. 5.因袁世凯的背叛,1913年讨袁。1914年在东京组成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

第六章:首次促成国共合作

  1. 1.1924年成功召开国民党代表大会(1912年8月孙中山将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上,孙中山接纳了联俄、联共及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三民主义被赋予社会主义的思想。毛泽东后来更形容孙中山当时对三民主义的修正,显示了三民主义有旧的和新的之分。
  2. 2.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
  3. 3.1925年孙中山逝世。

第七章:为毛泽东指出革命方向

  1. 1.孙中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生革命家。早年在外受教育,前后14年。较后流亡海外搞革命,历时20年。在他59岁生涯中,几乎有34年是在外地渡过和流浪过,占了他生命的60%。
  2. 2.这之中,孙中山将马新当成革命的大本营。后来干脆将南洋同盟会总部移来槟城,且在1910年在槟城召开《庇能会议》为1911年4月的血染黄花岗之役拍板。
  3. 3.辛亥革命之后的联俄、联共及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在国民党内的落实被毛泽东高度评价认同了新三民主义而告别了旧三民主义,也引导毛泽东在后来的革命历程中找到未来的方向。这就是辛亥革命一百年的最大的历史和政治意义。
发表于2011年4月3日在西安“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提呈的论文摘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