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是纳吉被确定巫统党内未来的国家领袖。这一年,他参与安华组成的“宏愿队伍”而胜出副主席职,从此平步青云。
纳吉于1953年在瓜拉立卑出生,他是第二任首相敦拉萨的长子。他也是第三任首相胡先翁的外甥。凭着这显赫世家,纳吉踏足政坛是顺理成章的。
他在吉隆坡完成中学教育后,被送往英国深造。1974年他毕业于诺丁汉大学,考获经济荣誉学位。
1976年其父亲病逝,留下北根国会议席进行补选,纳吉不战而胜。1978年大选,他再蝉联,被胡先翁先后委为副能源及副教育部长。
1982年大选,他弃国攻州,胜出后出任彭亨州务大臣,时年方29岁。这一年他与安华搭档角逐巫青团正副团长职胜出,奠定他在党内的地位。
1986年大选,他回到中央,被委为文青部长。也许因为这个部门被认为不显眼,纳吉保持较为低调,他继续在巫青团内当安华的副手。
1987年安华提升一级当选巫统副主席,其留下的巫青团长空缺由纳吉补上。这一年国家因委派不谙华文教师担任华小职掀起轩然风波,纳吉以巫青团长身份力挺马来民族利益,种族情结有所高涨。不久政府援引内安令逮捕105人,是为“茅草行动”。
在1987年党选,当东姑拉沙里挑战马哈迪党主席职时,纳吉及其彭亨派系并未表态,成为两派争宠的一方。原本有消息说他较倾向东姑拉沙里,最后证明他是支持马哈迪的人。
他一方面臣服于马哈迪,另一方面又与安华连手。在1990年的大选,以马哈迪的人面对东姑拉沙里的46精神党的挑战。在巫统大胜后,他出任国防部长。
1993年的巫统党选,他弃巫青团长转攻巫统副主席,他与安华连手组成“宏愿队伍”在党选中大胜。除了安华更上一层楼成为党署理主席外,他是另三位的票选副主席,其它两人是慕尤汀(柔佛州务大臣)及莫哈末泰益(雪州务大臣)。安华派系在巫统党内的势力膨胀,连青年团及妇女组都是亲安华的人掌控。
马哈迪对“宏愿队伍”的形成很不是味道,尤其是其挑选的副首相嘉化峇峇在未得到党内支持下退出署理主席选,并在较后辞官归故里而耿耿于怀。在没有选择底下,他只得委任安华为副首相兼财政部长。纳吉则在1994年调任教育部长。
在相安无事下,1995年的大选仍看不出马哈迪与安华之间有何不妥。选后纳吉照旧担任教育部长。但宏愿队伍中的副主席之一慕尤丁被调攻国席,选后委以青年体育部长,调离州务大臣,有明升暗降之意。
不过一项改变终于在1996年的党选降临。此时马哈迪决定拆除“宏愿队伍”,他派阿都拉再角逐副主席,以排斥其中一人。这个人就是被“架空”的慕尤丁。就这样慕尤丁出局了,宏愿队伍开始出现裂痕。
再下来,更大的动作在后头。1998年马哈迪革除安华部长职,复开除党籍。在群龙无首下,“宏愿队伍”分崩离析,纳吉也归入马哈迪的阵营,造成纳吉与安华从此分道扬镳。
本来在这个时候,纳吉是最有希望出位成为副首相的,因为他是三位票选副主席得票最高者,但马哈迪不以为意,他要一位老成持重且有经验的副手,阿都拉便顺势而上。纳吉落空了,由于他年轻,可以再等。
2003年马哈迪卸任时,他心目中的副揆是纳吉,也公开向取代其位的阿都拉首相提及。不过上位后的阿都拉,也有其多番考虑。他有两个选择,即挑选慕尤丁或纳吉为副手。另一位副主席莫哈末泰益因较早时在澳洲因携臣款未呈报而被提控,被迫辞雪州州务大臣,自然无缘被相中(后来泰益在澳被判无罪,事件不了了之)。
几个月后,纳吉终被阿都拉委为副手,马哈迪和纳吉都松了口气。
针对这段往事,马哈迪在接受Malaysiakini专访时(07-5-9)这样说﹕“我当时有这么认为纳吉较为年轻,就给年纪较长者一个机会。这是为什么我当时挑选阿都拉为副手。”
马哈迪又说,在阿都拉当首相后,他有期望委任纳吉为副首相,但要等一段长时间才作出决定。在这方面,马哈迪坦言有致函阿都拉,但后者说要他担首相后才能作出决定。
在纳吉出任副首相后,他学好做老二的哲学,不逾越也把握分寸。在马哈迪与阿都拉于2006年公开失和时,纳吉选择站在阿都拉这一边。
如今纳吉在一连串的挑战中,将与阿都拉共同面对行将到来的大选。
从纳吉选择马哈迪而弃东姑拉沙里到纳吉选择阿都拉而不靠向马哈迪看来,他在关键的时刻起了关键的作用。两次的取向都给也加了筹码。不过他的过去同志,如今的政敌安华则集中火力炮轰他。
他如何在政海中安然地攀上高位,是未来的事,谁也不能做出设想。但肯定的是纳吉是继承和维护巫统传统的其中一个人,因为他的父亲和舅父都曾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他会克绍其裘吗?唯有让时间来证明。1999年的大选,北根这一仗,他只是数百票取胜,直到2004年才扭转局势,他不能不以此为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