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8.8.08

峇东埔补选传达的讯息

安华依布拉欣终于扬眉吐气,在峇东埔国席补选中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他已经不再是旺阿兹莎背后的男人,而是站在前面的男子。这一深远的意义象征着安华昭告天下:“我回来了”。

犹记得在308政治海啸后,安华以配偶身份参加新届国会开幕仪式时抛下一句语重心长的话:“我回来了以后就不会再离开”。当时他向媒介表达的意思是准备在“恢复自由身”(因法令所限必须要在4月14日后才能参加选举)后,将凭着补选踏足阔别10的圣殿。人民对此自然深信不疑,但什么时候才是适当的时机,也一时不知安华走什么棋?在那里参加补选?

经过近5个月的揣测和令人捉摸不定后,安华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那就是“牺牲”旺阿兹莎来取得一个政治舞台,以便演绎“916”的实质意义。之所以说是痛苦与牺牲,是由于安华没有更好的选择余地,唯有先“牺牲”夫人(不授人话柄),再冒一次险。如果闯不过这一关,意味着两人政治生涯将划上句号,进而危及“人民联盟”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安华这一仗是只许胜不许败。虽然他有九成的把握稳住这个安全区,但还有一成的风险。而这一成的风险是不容掉以轻心的。因为他面对的是强大的国阵机器排山倒海而来的攻势。稍一不慎失手,就会在阴沟里翻船(2004年大选时旺阿兹莎只以590张多数票保住此席足以成为安华的警戒)。果然非池中物的安华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把整个峇东埔变成一个“生死之役”的大战场,铺天盖地的插上公正党的旗帜,造成一个先声夺人的气象。然而国阵也非省油的灯,采取见缝插针的战略,企图把安华这只“蛟龙”困死在峇东埔(凯里就发出此豪言)。

其结果是安华见招折招,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应对之道。他的人海战术与旗海一片的战略也是绝无仅有的。

堪可告慰的是,尽管两军对峙,且有时口出不逊,针锋相对,但当地的选民和老百姓却不受种种的刺耳与刺目的言行所影响,甚至将剑拔弩张的局面巧妙地化为一种可以包容的民主政治的斗争,只接受政纲的比较和候选人之间的对比,不让种族情绪在峇东埔发酵。大人物可以在台上和言论中口沬横飞,乃至刀光剑影一来一往,台下的老百姓及选民则继续珍惜平和的生活。当成观赏一出又一出的“无间道”的演出。

从两军中三大民族的水乳交融工作和两军对峙中只是划分“楚河汉界”,却未恶言相向甚至可以会心交流看来,他们是成熟、理智与尊重民主的一群,除了有数起不愉快事件外,大体上都是相安无事的,尤其是身在其中或住在峇东埔居住的人,都可以充份感受到种族主义的苗头是挑不起来的。马来西亚正是要塑造这样的一种相互尊重、异中求同、和睦生活的新的一代,峇东埔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换句话说,峇东埔补选让我们看到人性光辉的一面,种族主义已没有卖点和市场,宗教更不成为一个课题。投票显示各族人民,包括马来人都不以种族为取向,而以国家民生为导向。

既然峇东埔选民(80%以上发挥了民主精神与乡土之情,对安华不弃不离)的投票结果等于是他们接受与相信安华会有一番作为,那么接着下来,这位土生土长的峇东埔子民更要懂得回报人民对他的支持与厚望,也就是说今后就轮到安华如何以民为本来进行民主的斗争。他不但现时要成为反对党领袖,在国会为民请命,而且更要对他的“916变天”作出明确的交待。

在这方面,当地的一些华裔选民也希望我带出一个讯息给马华和民政。他们不是对这两个党感到绝望,而是不能接受这两个党在308大选后,仍然附和一党独大,且在补选时避重就轻,对种族和偏激言行未予制止,反而被认为时不时与之共舞;更不接受他们一些人的似是而非的言论,导致更多的华裔倾向反对党。就不知826后,马华和民政有什么步骤和想法改变国阵格局?这也是峇东埔华人所期待的。

(原载于2008年8月28日 《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