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30.10.08

解读黄家定的“告别演词” (跃马扬鞭)

卸任马华总会长黄家定的“告别演词”(18日)是值得解读和评议的,我只提出三项被认为是重要的:

(一) 针对政府的政策。黄家定这一次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的经济政策存有弱点和弊病,必须采用自由的经济政策,进而打造一个具竞争力的马来西亚。言下之意是希望政府检讨新经济政策思维下所建构的框架,以消除商家的沮丧与纳闷。换句话说,他希望马来西亚能奉行资本主义体系下的自由经济政策,政府不要设置太多的条件和减少行政上的干预。这种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亚当斯密理论)并不阻止在金融风暴时,由政府出面干预,使出“看得见的手”(凯恩斯理论),如财长近日宣布动用50亿元扶持股市。但平时的日子,行政上的自我诠释政策和设限会带来不必要的人为阻力,挫折投资者信心,也会造成种族上的偏差。

与此同时,黄家定支持阿都拉首相的三大改革措施,即司法公正、反贪与防止罪案。虽然“亡羊补牢,犹时未晚”,但在过去累积下来的弊端,一时之间也是“积重难返”。除非在明年3月接阿都拉班的纳吉来一个釜底抽薪,切割历史包袱,才能收立竿见影之效。

(二) 针对国阵组合。黄家定一语道破其中微妙。他说巫统在国阵中被看成是具有支配地位的成员党,这是需要加以矫正的。

黄家定避开使用“一党独大”或“霸权政治”来形容国阵内的架构,转而选用“支配”来解说也意味着他认为是时候使到国阵成为一个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一方发号施令的平台。

对此国阵主席阿都拉不予苟同。他说如果巫统真的在国阵内欺凌任何成员党,所有的成员党早就忍不住而离开国阵了。至少他本身就不是一位善于欺侮人的人。前首相马哈迪也有同感。

事实上,站在不同的立场出现不同的观点是没有所谓对和错之分的,正如巫统国会议员阿都嘉夫(20日)在国会说,如果巫统有欺侮成员党,为什么马华、民政和国大党以前不说,现在才来说?他的话也不无道理。因此问题又回到历史,那就是所有的成员党当初都是心甘情愿参加国阵的,而且也知道巫统起了主导作用;乃至后来有者争相加入而不果。由此可见,国阵的执政优势和获得资源分配是成员党加入的正当理由,也是较小的政党梦寐以求的心愿。在这么多年来,成员党都未申诉国阵的机制有问题,也未提出检讨的必要。那是因为它们在“权力分享”的方案下各有所获。虽不尽如人意,但远比做反对党在权力之外呐喊要强得多。

同样的,当黄家定在2003年成为马华总会长时,他也没有觉得国阵有什么不对劲,反而接受按传统的分配在国阵内扮演次要的角色。

当308的大选,人民再也不认同这样的屈从地位后,黄家定才警觉这样的组合有问题。但归根究底,他也应该负起未洞症结的责任,以致马华在国阵的旗帜下遭遇失利。因此将责任全推给巫统的“支配”心态论是有欠公允的,因为是马华长期以来引导人民接受这样的合作方式是最佳的选择。

不过,我们也要为黄家定临别前的敢于公开表态(虽嫌迟了一步)表示激赏,至少他挑出了问题让新的马华接班人去纠正不公平的地位。

(三) 针对华教问题。黄家定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肺腑之言。他说,马华已经没有能力为华小四处筹款。马华最近已建议政府承担在308大选前批准增建6所新华小及13所华小搬迁的所有费用。

这话诚非虚言,因为马华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凭其政治实力请华社或巨商出资建校,而是面对自保自救的危机。这使人不得不思考一个大问题:过去华社(或在马华的推动下)自行集资建校或搬迁或重建是不是正当的?如果是正当的,该由谁来延续?如果是不正当的,马华又如何使政府改弦易辙?

问题就出在全津与半津(校产属华社)之分,后者是要自行建校的。吊诡的是,是谁给予划分的?当时马华为何没有挑起来?是否是事后才发现而又没法纠正?正因为这样,华社多年来无止境地对华校捐献又捐献,以致华小或华中(国中)在纳入政府教育体系的当儿,又未全被援助。在这方面,马华确实有需要提出一个方案来。

总而言之,黄家定的三大课题是华社殷切期望改革的。即使是后知后觉,也算是尽了其最后的责任,可是华社要看的是开花结果,而不是“敢怒敢言”。如今黄家定也把这粒球转到翁诗杰的脚下,我们就看新马华如何在这些课题上,使之合理化和公平化。

刊于2008年10月29日 《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