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注目的瓜拉登嘉楼国会议席补选终告落幕。回教党候选人阿都瓦希以2631张多数票压倒国阵候选人旺阿末法力。前者得票32883张,后者得票30252张。这就是说,回教党终于攻下国阵选区,而其胜利则有多方面的解读。
就候选人个人来说,国阵是志在必得的,因此派出副内政部长旺阿末法力守土。所谓大将出马,已是胜利在望;更何况前两届都是国阵的拉查里抡元(308后被委为副教长,因心脏病突发逝世才有了补选),不应该会被回教党攻克的。但他的出师显然不利,前首相马哈迪直指他是阿都拉首相的代理人,竟吁请选民不要投他一票。这意味着马哈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并没有理会副首相纳吉的感受,而是要让行将卸任的阿都拉难堪。马哈迪这出狠招,显然已给回教党增加信心。
而回教党的候选人,则是在最后一刻钟推出在当地备受欢迎的华卡猛栢朗州议员阿都瓦希上阵。这种被认为不按牌理打牌的战略是党主席哈迪阿旺的绝招。因为回教党一向以来较少让一人打两个席位,但在非常时期,不得不打出亲民牌,以给国阵最强悍的一击。这位连任四届州议员的他,其州选区就落在瓜登国席选区内,自然是选民所熟悉的脸孔,不必再费尽唇舌推销形象便会有机会扭转劣势,反正过去两届回教党只输千余张选票,不是悬殊的比数。这样一来,民联便可专注打国家议题。即从大课题向国阵“轰炸”,以为308大选后求变的情绪加温。
什么是国家大课题呢?在这个马来选民占88.2%的选区,自然是拿两大阵营的领袖作比较和相互攻击。于是已是人在江湖的未来首相纳吉与民联领袖安华便成为这场补选的主要人物。在这方面,国阵尽量调低补选是对未来领袖的考验,以抵销马哈迪言论的负面影响,转而强调国阵是国家唯一可以信赖的执政党,不像民联是个松弛和矛盾的组织,从而突显国阵执政的优越性。而民联则突出安华在领导方面的气魄,可以铲除贪污、滥权和不平,许人民一个改变的未来。
因此不论承认与否,这场补选的成败对纳吉与安华而言是一场直接较量。虽然对纳吉的上位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确是安华政运的试金石。
安华的放话指说若民联胜出,就会再浮现“916变天”的变数,可能会再有多10位议员加入民联,以此来测试马来选民愿不愿意与他一起求变。换句话说,安华在补选期间要让“916”成为一种运动,一个能触及人民灵魂深处的心理策略﹕要变还是不变,取决于选民手中一票,结果是选民投下“求变”的一票。
但这一“求变”并不是即刻就变,是一把双刃剑,一边是鞭策国阵一定要变,不要仅宣之于口。纳吉本身也已意识到这个大气候已临门前。因此他说了如果国阵不变,人民就会改变国阵。这一次补选的失利正好给纳吉一个转变的迫切性,他自然会放回到巫统内部,让党代表在今年3月的巫统党选上,选出一个新和求变阵容,以应对人民的需求。
纳吉的新领导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队伍,而不是一个保守和不变的队伍,才能配合他的求变的心愿。这场补选就给了巫统一个警钟,加速纳吉要代表们认真思考未来的领导层和未来的走向,不能再陈陈相因用过去备受争议的统治方式来治理国家。如果巫统不变,对纳吉的领导将产生负面影响,这是纳吉绝对不允许也绝能不苟同的。可以推测,我们会看到纳吉会对巫统党员提出更多的要求,不是倒回来由党员向领袖作多多的索求。
同样的,补选的结果也向民联传达一个重要的讯息﹕选民希望安华能领导民联走向合作与团结,对政府作出更大的监督,以使国家因为有强大的反对党而变得更推心置腹为民服务,不是为己服务。他们拒绝了一位有望升任部长的候选人说明他们不是把眼光放在选区的服务,也不是为眼前的利益,而是为长远的未来。如果民联内部不能整合,不仅是安华的失败,也是求变的失败。那下回的选举就会有变数。这对三党联合的民联也是一个考验,不论行动党或回教党喜欢与否,它们都不能刚愎自用,像以前那样隔空喊话,这徒有暴露内部的矛盾,影响人民的支持信心。
事实上,补选的主题并不是回教刑法。马来人本身没有在回教法上有太大的分歧,即便登嘉楼州政府转回国阵政,也只是将回教党所通过的律法低调处理。
如果我们回顾这两个政党的斗争,不难发现他们在马来社会中都有基本的强大票源,输赢的差距不大,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回教党是脱胎于巫统的,也曾在1972到1977年合组联合政府,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是既合作又斗争。例如308大选后,两党不是有过密谈吗?后来谈不拢不是政见大分歧,而是彼此对人和党的治国方式有距离,也就给了安华一个机会将局面扭转回来。
不过回教党必须注意到在这个选区内的华人投票倾向,因为回教党的回教刑法论的模棱两可,给予华人产生第二个想法,他们把票投给国阵,约60%对40%,意味着他们不支持回教党的浓厚宗教观。这也等同告诉回教党,在多元的社会,单元的理念在治国方略上是行不通的。
虽然华人选票未有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华人心理存有的疑虑。这对民联来说,不啻是强烈的警讯。也因为这样,不但巫统要变,回教党也要变,不要当胜利是理所当然的,而是选民投下求变的一票。扩大而言,国阵与民联从这补选中得到的教训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下一代,我们大家都要变,变得以民为本,以民意为依归不能再故步自封了。关键是谁变得比较快,比较顺应
民心民意,正是五年太久,只争朝夕。彼此都要牢牢记住: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刊于2009年1月19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