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4.7.09

马中关系你问我答 (天下纵横)

应马华新闻局之邀,参加7月3日在马六甲文化坊举行的座谈会的前夕,主办当局发了系列问题要参加者回应。虽然当日派不上用场,但我觉得在此时回应相关问题不失其时效意义。
座谈会的题目很大:“世界经济复苏,马中如何配合?”也一时不知从何谈起,所幸问题也把课题的范围缩小了,变成更加针对性。以下是我的回答:

人民
1. 当前经济局势,人民切身感受如何?
答: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尚未过去,正处于挣扎求存的时刻,人民无法对宏观调控有深切地感受,因为它不能有立竿见影之效。其实,联合国的报告也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会萎缩,世界生产总值将出现负数,而在2010年才可能会出现缓和及正成长数字,因此人民只能静观其变。

2. 人民应该如何配合政府拼经济的措施?
答:政府近日宣布废除30%土著股权,虽只涉及上市公司及指定的27个事项,但感觉上是舒服的,至少政府已对市场的干预有了制约,就是试图调和“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原理,使之更适合自由市场经济的需求。

3. 人民对纳吉访华的反应如何?
答:新首相纳吉的访华是正面与极有战略上的意义,它让我们回想起马中走过的不平坦但越来越宽的道路。正如郁达夫的一首诗所说,“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政府
1. 目前经济局势,人民期盼政府能够做些什么?
答:政府除了拨款融资以协助企业走出困境外,还需要大刀阔斧对过去的“一言堂”政策进行反省和纠正,使之符合与接近人民的需求。滥权、贪污、朋党与傲慢的现象必须被制止,不要让人民感觉它是必然出现的“无底黑洞”而大失所望。

2. 马中如何在开发资源、经济贸易、区域外交上加强合作?
答:两国互补长短,强化贸易往来是最能见效的。马方的优势是华裔扮演重要的角色;中方的优势是你要什么,它能给什么,满足商家的需求。因此两国在这方面尚有很大发展的空间。不过,双方的投资额仍是非常有限的,马方有4千多个投资项目,只占总金额的46亿元,而中方在马投资也只有区区的18.8亿马币(2007年数据)。两者在这方面的扩大和深化,完全是可行和有必要的。在外交上的合作也可预见会越来越频密,它已经发展成货币交换和军事合作的层面,还有什么不能交流和合作的呢?

3. 中国会否削弱我国在国际的竞争力?
答:中国的发展迅速,自然会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如果我们放弃种族成见和文化差异,马来西亚在利基方面(小而称坚的高科技优势)的开拓仍有其空间而不会被中国取而代之。

4. 如何确保新加坡苏州工业园投资失败的事件再度发生?
答:马来西亚地大人稀,根本不需要在中国开辟所谓的苏州工业区。新加坡因地理所限,不得不在另一种的社会制度中辛苦的试验。正如中国有深圳的发展势头,它是不可能变成第二个香港的。同理,苏州工业园也绝不可能变成新加坡第二。

商家
1. 马中还可以合作拓展什么领域,达致双赢?
答:马中可以在重工业方面开拓新局,如汽车工业、军备乃至航天业等等。当然最快见效的莫过于在旅游业上下功夫,使到双方来往人数不停留在百万人次,而是可以各自提升到两三百万人次之多。

2. 面对中国廉价商品进军大马市场,政府采取什么策略,保护我国中小型企业?
答:中国的价廉物美由来已久,马方不必惊慌失措。打个比例来说,前10年马来西亚的中药业被鼓励自行设厂,以取代入口商品。但基于消费数量有限,工厂大多数供过于求,也就面对亏损,更因成本重而无法与中国药品的进口价格竞争。就这样,商家宁可在中国设生产基地,一方面中国工厂的制成品可内销,另一方面又可外销供应马市场,在互惠互利而不加重成本下,何乐而不为呢?

就此而言,商家希望政府提供选择性行业的保护而不是什么都保护或强行本土化工业生产。不然的话,便得不偿失了。

刊于2009年7月27日 《号外周报》 第438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