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31.10.09

马华党争无言的结局 (现代春秋)

马华公会在去年党选前,翁诗杰与蔡细历已开始交锋;在党选后,又是出乎意料地让两人担任老大和老二的角色,遂使到矛盾和斗争扩大和深化,最后竟演变成开除党籍又再变为冻结党籍的决定,结果一场特大把中委会的决定推翻了,也把翁蔡的如意算盘都打翻了。他们两人谁都占不到便宜,反而成了特大批斗的对象。换句话说,翁蔡的斗争结果是两败俱伤,特大也把他们的政运尅住了。眼看悲情的收场又不知怎么搞的,又来了一个“柳暗花明”的戏剧性的变化,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任谁都没有想到,一对似乎是已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冤家”竟在特大之后暗渡陈仓。根据蔡细历的说法,他与翁有了三度的会晤,而在21日双双往见国阵主席纳吉,于是一个所谓和平方案就在22日出台了,速度之快,令人诧异。如果说翁蔡一年的斗争仍分不出胜负,也无从折衷和妥协的话,那么纳吉只是四两拨千斤就把翁蔡所累积的恩怨一刻钟内打发掉,更促成他们两人握手言和。蔡细历似乎是有感而发地说,为了党的更大的利益,他别无选择。他认为彼此都得到半数的支持。因此为了党的利益,他们必须合作。但中央代表是不是也这样想,我们无从知道。 虽然我们不质疑翁蔡在特大中各获得半数的支持,也出现所谓第三势力的捣局,用了几十张票把他们两人拌倒,但特大的结果是否发出强烈的声音要求重新党选也有了争议?支持重选的一方认为当下的中委会的公信力已经受损,不具正当性继续领导党。例如蔡细历派有这样的立场,就连翁诗杰也出人意表地也要召开另一个特大来决定代表们是否要重新党选,这就使到反对解散中委重选的人;尤其是支持廖中莱的人左右为难,因为他们这批人是准备接替翁蔡走后留下的空缺,并在既定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党。 就在翁廖会晤未有结果的时候,突又被翁蔡会晤的结果抢先一步,且得到纳吉的祝福,也就意味着新崛起的廖派可能被促按兵不动或在原地踏步,以等待原来的领导层重新布署新的排阵。 没错,也许领导层的职务或工作分配会有改变,但不变的是马华的领导层将依然故我或说在原地踏步也无不可。有人因此情绪激动地说:这是那门的政治学原理?斗来斗去还是回到原点,真不知政治为何物? 其实,没有人想到党争的结局是破镜重圆,而且是在各怀心事底下的“大团圆”。于是有人质问:这样的和平方案能持久吗?它是否可使到马华重新振作起来?为什么不索性来一个新党选,让中央代表选出新的领导层?这些问题在今天看来是不可能有答案的。 现在我们大致上可看出马华的领导层是要维持原来的格局,而尝试把矛盾扫进地毯(如果不能化解的话)。虽然马华上层不认为这是国阵主席施加压力所致,但也没有否定首相恰当与及时的运用影响力:要两派息争,甚至言归于好。 我们不否认纳吉是出于善意要马华解决危机,以免影响国阵的稳定。但纳吉也只能提供权宜之计或提出某些忠告,到头来还得由马华自己决定它所要走的道路。 如果蔡细历在较后恢复原职,继续成为翁诗杰的老二,他们能推心置腹地合作而不再有斗争了吗?没有人可以做出保证,但我们相信他们很可能不再有戾气和咄咄逼人的语言,在某些大议题方面有商有量。不过一个留在人们脑海里的问题是:蔡细历的道德问题是否已被包容了?翁诗杰显然也需要向他的支持者作解释和化解原来针锋相对的立场。 同样的,蔡细历也要面对其支持者的质问:在斗争中搞妥协是哪门子的逻辑?不是将同志摆上台而枉做小人吗? 还有廖中莱的支持者也会捶胸追问:我们到底是姓翁还是姓廖?老二是姓廖抑或是姓蔡?在这样的急转弯下的方案,廖系人马是否会被边缘化或被翁派再次收编? 更为重要的是:马华中央代表满意这样的和平方案吗?他们对今后的特大还有什么信心吗?如果特大的议决是有回旋和转折的余地,则特大意义也会受到质疑。 最为重要的是:华社认同马华的和平方案吗?虽然马华党争是家事,但既然标榜是华人的政党,也就不能阻止华人指手画脚。 因此可以相信接着下来,马华的翁蔡会收到负面的讯息多过正面的讯息,在党内也会继续有暗流滚动,关键在于领航人怎么给华社一个信心? 其实,不但马华有危机,而且马华在华社中也面对信任危机。如今马华党内以这种方式收场,是否能收服华人之心,就要拭目以待了。但在现阶段来说,我们只能以“无言的结局”来形容马华党争的“收场”。 刊登于2009年10月26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