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5.9.10

国际权威杂志走向没落? (天下纵横)

我进入报界服务后,除了接触本地的各语文报章及杂志外,也在后来接触国际性的报刊。在我最初的印象中,有三本权威性的英文杂志是不得不阅读的,那就是《远东经济评论》(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新闻周刊》(Newsweek)及《时代周刊》(Time)。

当我在70年代转入编辑部工作时,我就尝试从三本杂志中选择有针对性的文章翻译,因为它们的评论有其独到之处。

老实说,我比较偏爱的是《远东经济评论》,因为它的文章是接近亚洲的,可读性很高,有些文章也是华文报读者所要看的。就这样,我就成了这三本杂志的订户。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当然不可能每期都看到完;再加上港台的报刊又陆续涌进,也就使到报人分身乏术了,只能选重要的来看。

虽然我在后来看了很多份报纸,也有很多杂志摆在我的眼前,但我始终无法忘怀这三份国际性杂志对我的影响,即使在90年代离开报界从商之后,我还是没有“切断”与国际性刊物的关系,特别是《远东经济评论》,我一直是它的订户,直到2005年。它从周刊改成月刊后,我就对此份杂志大为改观了,因为它刊登的是大块头的分析评论文章,而缺乏及时性的新闻分析报导,让我读了没有办法与时代脉搏齐跳动。

这份创刊于1946年的权威杂志在战后当中国尚未开放时,却有不少中国新闻与内幕,读来让人“大开眼界”。可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远东经济评论》也失掉其优势,因为有大多的人可以从各个方面取得中国讯息,《远东经济评论》不再一枝独秀,其生存也大成问题,到最后落幕了。

在《远东经济评论》消失后,有一份英文的《亚洲周刊》(Asia Week)也支撑不下了。由此可见以香港作为基地的这两份杂志终于斗不过互联网,被电脑打败了。

没想到5年后,又是轮到另一份国际性杂志《新闻周刊》支撑不下了,以致它的主要股东《华盛顿邮报》不得不为它寻找买家,期望它能延续下去,当然也不期望它再造辉煌。

结果在不久前,《新闻周刊》找到了买主,但它只值一块钱,确实让人不可思议。这份在1933年创刊的英文杂志,总社设在纽约,它的全方位新闻报导使它的报份急升。因为有其潜在优势,《华盛顿邮报》在1961年将它收购。

2003年时,《新闻周刊》还是独占鳌头的,它被承认在全球拥有400万份的发行量,其中在美国占310万份,数目不可谓不惊人,但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其他报刊的兴起,《新闻周刊》也就面对困境了。它没有与时俱进的走进互联网。待到要迎头赶上,又被另一份也是有历史性的杂志拦路了,这就是在今日仍站稳地位的《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虽然它在1843年创刊,但因为保守,一直没有多大进展。在创刊100年后的1943年,也不过是一万份的发行量,直到近10年它才后来居上,主要是洞悉互联网先机,把这份杂志也上网搞收费,因此它获致成功。

反之《新闻周刊》陷入了经济困境,无法在互联网上占一席地位。今天它卖给了美国音响设备制造业大亨—悉尼哈曼。因为他承诺承接债务和保留员工,悉尼哈曼于是成为《新闻周刊》的救命恩人,但他能否将这份杂志“起死回生”就看他的本事了。

如果说《新闻周刊》转手有春天,它可能也刺激另一份权威杂志《时代周刊》也来找另一个买家。

不论这些杂志在将来的命运如何,显然已不是很多人关注了。他们关注的是电脑与资讯的革命是否有一天把平面媒体打得“乱七八糟”,然后通过小小的笔记本(Note Book)及手机把天下新闻尽揽其中。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而老一辈享受平面媒体新闻的人又离世而去的话,那么新成长的年轻一代还会重视平面媒体的吗?如果新一代不再热衷看报纸买杂志的话,那意味着平面媒体前景可能已经不大乐观了。

刊登于2010年9月6日《号外周报》第495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