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Cheah See Kian(谢诗坚)
-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6.9.11
更换华裔首长的谬论 (现代春秋)
《马来西亚前锋报》的助理总编辑再尼哈山于8月24日在其专栏中指出,国阵在下届大选赢回槟州政权的关键是确认由巫统人出任新首席部长。
他这样说,如果各造同意首席部长职交予巫统,则他相信槟州将会被国阵夺回。而这样一来,那些投票给公正党的马来选民将会回流给巫统,而后者将在未来成为槟州的掌权者。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白日梦或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华人不会允许这样做,但在政治上来说,任何事都可能发生。”
其实再尼不是第一个有代表性的马来人提出这样的论调,在马哈迪当政的时代,已有马来作家作出同样的疾呼。
1994年,马来新闻从业员查基阿巴里(Zakry Abadi)在其著作《槟城发展史》中首次提出马来人出任首席部长的概念。他这样说:从1982年到1990年的历届大选中,巫统都是在国阵内占大多数席,例如在1990年的大选,民政所赢得三个州议席,即吴清德(双溪峇甲)、纪碧真(峇都乌蛮)及林建安(峇六拜),如果没有马来人的支持,他们将不易取胜。因此巫统应在州政府组成方面有优势而推举一名马来人出任首席部长,但考虑到现实的情况,马来政治领袖对此采取了宽容与理性的态度。
他所指的情况是民政加入国阵后,巫统的势力也已逐渐地加强,比如在1982年大选后,巫统已在州议会占9席,而民政只剩下8席,一席之差使林苍祐耿耿于怀。后来民政招得了行动党的黄炎光加盟,遂使到民政与巫统的州议席平分秋色(9席对9席),但这并不确保民政的主导政府占了优势,因为在1986年及1990年的大选中,民政及马华也蒙受挫折。尤其是在1990年更几乎让行动党上台执政(14席对国阵的19席)。这之中最致命的是林苍祐马失前蹄,民政在州议会只剩7席,马华则再一次全军覆没。这样一来,在国阵下变成巫统12席及民政7席在执政。
本来按照议席的数目应由巫统人担任首席部长,但巫统考虑到在现实情况下,若改变人选难免引起诟柄,也就请民政党人推举首长人选。在讨价还价声中,巫统也同意让民政党人出任槟岛市议会主席,于是启开了许子根当政的时代。由于巫统有最多的席位,也就有了5位行政议员,民政则拥有首长加3位行政议员。换句话说,行政权力的结构有了微妙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查基阿巴里有此论调。
过了8年,又出现另外一位马来学者耶哈耶伊斯迈(Yahaya Ismail)在其著作《全球化挑战——马来人朝向哪里?》中有一章重提马来人的问题。他认为在槟岛,巫统分配的选区过少,以致马来人不能充分享受槟城经济的发展。他说:峇六拜区及峇都乌蛮区应让回巫统。同时,他也提出威省的双溪甲及爪夷选区应交给巫统。
耶哈耶是因为1999年的大选,马来人的政治面临分裂而希望能确定马来人在槟州的主导地位。他甚至主张为了马来民族,拥有政治权力的领袖应该醒觉,促成巫统、回教党和公正党及每一位马来人的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强大的民族应付未来的挑战。
耶哈耶的主张是比较偏激的,也不现实。但他是鉴于1999年的大选,在安华的效应下,公正党及回教党给予巫统极大的威胁;尤其是回教党除执政丹登两州外,更首次拥有27名国会议员,令人刮目相看。所以有了马哈迪疾呼回教党响应马来人大团结的号召。耶哈耶不过是借机重提槟州马来人的政治地位的问题。
事实上,国阵自1995年大选以来都安然过关,主要是1990年的大选给华人带来的深刻教训,差一点丢掉了华裔首席部长,也就不想在以后的大选拿首长职位作赌注了。
因为这样,国阵内的华基政党在1995年及1999年的大选堵住了行动党,后者只剩一名州议员在议会内演独角戏。不过马来人又对1999年的政治分裂有担忧,也就难免暗示马来人主导政权的重要性。
于是在2003年时,槟州丹绒区巫青团团长拉惹慕尼(Raja Munir)在巫统大会上语惊四座的表现,他建议捍卫马来人命运的最好方法是槟州首席部长由巫统委任。
不过巫统主席马哈迪对此建议做出有力的驳斥,他说,克服马来人落后的问题不能通过更换领导人(华人换成马来人)来解决。槟州马来人的进步或落后问题系于领导层的管理效率。
他以吉兰丹为例来说明不是人的问题,虽然马哈迪已把争议压下,但问题并未解决,反而在2006年时燃烧起来。当时也是巫青团借丹绒区会开幕礼上拉横幅羞辱许子根,指他边缘化马来人。这一下子马上刺痛华人的心,而时任首相的阿都拉即使亲身体验,也对此重大事件淡然处之。较后更在巫青团内燃烧起来。
因为这一严重的打击未能有效化解,当2008年大选时,安华又掀起另一个高潮,也让选民有了选择,不再担心选反对党会丢失华人主导政权(在过去的1995、1999及2004年的大选,行动党皆只剩一名州议员是由于华人不愿将华裔首长拿来赌注,但在安华亲身领导反对党联盟下,各民族的投票也就更为自由和自在了)。于是一场政治海啸也在槟州来一个改朝换代。这种巧妙地以华人代替华人的首席部长的构思是槟州华人的有力法宝。如果他们可以在1969年用林苍祐取代王保尼,那么在2008年的大选中,也可以用林冠英来取代上京的许子根。就这么的微妙一局,槟州人民终于确保了首席部长继续由华裔担任,体现了社会契约的功能。
无可否认的,在目前的选区划分下,华裔议席还是比较占优势的,例如槟州共有40个州议席,巫统分配15席,民政13席,马华10席及国大党2席。如果民政和马华加起来共23席,也就不大可能将首席部长变质(国阵就是凭此优势,一直执政到2008年)。
反观民联,先是处于挨打的地位,也就不敢对2008年的大选寄以厚望。但反对党中的巧妙布阵,也是取胜的关键。这关键人物就是安华。他强有力地维护公正党16席,回教党5席及行动党19席的议席安排,不但使华人和印度人满意,也使到马来人有所适从。就这样,选民将反对党送上执政地位。他们相信多元组合的反对党不会走单行线。
如今大选的脚步声又近了,我们不知道再尼哈山凭什么逻辑来推算指定巫统人担任首长就会扭转乾坤?刻下民政和马华不是分配23席吗?若国阵胜了,自然会寻求保持华裔首长的原职;若国阵输了,则民联也还是保持华裔人担任首长。因此再尼哈山的论调是种族主义的,不符合多元种族的社会,更不适用于槟州。说到底,维护槟州的多元形象对国家整局有好处,为什么要急于以种族来定首长身份呢?应该实事求是,接受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契约”,千万不要自作聪明以免弄巧反拙。槟州巫统主席再纳阿比丁不是说明了,若国阵重新执政,还是交由华基政党推出首席部长人选,因此再尼哈山要在此时此刻玩弄种族政治,对巫统也没有实质上的好处,还是尊重民意为重。
刊登于2011年8月29日《光华日报》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