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2.2.12

中庸之道评述 (现代春秋)

最近以来,首相纳吉不断重申“中庸治国”。整个大意是说,政府不会采取极端或激烈的措施来治理国家,而在我们的理解中,所谓“中庸”是指不偏激,平和与理性,并公平对待任何人和任何事。话虽是这么说和这么想,但要达到令人满意的治国方略,也还是真的不容易。 且让我们先了解《中庸》篇中的“中庸”是什么?然后再述及我国立国以来有哪些事引发争议而又被认为是不中庸的? 根据史书所载,最能体现孔孟之道的思想和理念尽在“四书”中。所谓“四书”即指《大学》、《中庸》、《论语》及《孟子》。而最脍炙人口莫过于《论语》,被形容为孔子思想体系的经典之作;《中庸》则被认为是孔子之孙,孔伋字子思的思想表达。 它开头这样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的定理(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常规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是意思是天下的定理)。 又说: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说:“君子的言行做到符合中庸道德标准,小人的言行违背了中庸的道德标准,是因为君子的言行处处符合中庸之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的标准,是因为小人所作所为肆无忌惮)。 由此可见,要行中庸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它牵涉到国内外政策的拟定,也不是说改就改,说变就变的。但最令人民津津乐道的是70年代时任首相的敦拉萨大胆地推行“中庸”政策,一改东姑时代的100%亲西方政策,宣布马来西亚将走不结盟路线,成为不属东西方集团的中立国。这就完全符合了《中庸》篇所说的行天下之正道的标准。 但因为马来西亚是首次定下不结盟的定理,也就一时看不出“庸”的路线来(这里所谓的庸不同于平庸,而是指普世的大道理)。直到许多年形成一个规律后,我们才领悟到中立与不结盟才是我们立国的大方针。 不过,当敦拉萨逝世后,他留下的“中庸”之道就起了变化和改动,而不变的则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在这个大框架下,敦拉萨的“新经济政策”在以后的许多年依然是国家的金科玉律,只能小改而不能大改。 于是乎,这个“新经济政策”也在后来与中庸治国起了争议。虽然没有人争议“重组社会,消除贫穷”的两大目标,但也有不少人争议它在执行的过程中偏离了目标,造成种族主义在其中滋长,最明显的莫过于70年代出现了“土著”与“非土著”的字眼和政策,导致“非土著”埋怨权利受到限制。 在网站上,有一则关于“马来西亚经济概况”是这样报导的:进入80年代后,经济增长开始减退。到1985年,经济全面陷入困境,经济增长为-1.0%,导致经济衰退的原因也与新经济政策有关。例如它规定从事与华贸易的商家必须向国企缴交半巴仙的佣金(以入口价值计算),被认为对华裔不公平,也增加货物的成本。 由于不受鼓励,资金的外流比外资的流入还要多。为了扭转局面,政府终于在1985年做出改变和接纳商界意见:①紧缩财政开支,规定1986-1990年的经济成长为5%,低于新经济政策的规定少了0.8%(原本是5.8%),公共发展计划也削减开支,从过去(1985年前)的803亿元减至700亿元。 ②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加速本国工业的成长,减少对西方的依赖。③将一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发挥私人资本的作用,并允许外资购买农业田地。④对外贸易向多边发展,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因为策略奏效,在1986年时,我国经济增长1.9%,扫除85年的负成长,出口也大幅度增加。到了1988年,马来西亚的经济成长取得骄人的业绩,高达8%。 所有的策略的改变和政策的修改,以及新经济政策的调整都是在马哈迪主政时发生。换句话说,他把一些偏离“中庸”的政策又拉回轨道,不致产生太多负面的影响。 不过,他却在另一边厢采取潜移默化的改变,将回教价值注入政府的所有部门,让回教价值观在政府内得到提升。因为马来西亚的回教化行政被彰显和回教化运动取得成果,造成马哈迪敢于在2001年宣称马来西亚已经是一个回教国。 虽然如此,在未修改宪法下,马哈迪的回教国是政治术语多过实质意义。也是因为马哈迪未再跨前一步,他的回教国只适合与回教党作斗争,而不意味他要乖离“中庸之道”。这可从他并不支持回教党在吉兰丹提出的回教刑法窥见一二。 如今来到纳吉的时代,他同样依附这一不变的大道理,也就是在中庸的框架下操作宗教课题。 对此,回教党的调低“回教国”的斗争和巫统的低调回应,基本上都是值得重视的,因为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社会,任何的单项主义和单边主义都是有违中庸方略的。 如果我们要使马来西亚真正地成为被国际舆论称赞的中庸国家,我们必须停止有损中庸、民族和谐与不公平的政策,转而用更实惠的手段来作出改变。既然在马哈迪的年代他已对新经济政策作某些程度的调整,那么纳吉采取新的策略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也是必要的。就不知道他的“新经济模型”对马来西亚的经济转型有做出了多少的贡献?这也是用以测试纳吉宣扬的“中庸”政策到底有多少成效?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意土权机构的所谓“白色”红包引发的大争议,派红包派到“白色”?我那天在网络观看短片,被访问的老人家只知道是来拿红包,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要搞有辱传统及中庸的白色事件来。若不谴责,也真是以为“人人见钱眼开”,什么白色红色都不重要了?这绝对不是所谓的黑猫白猫论,而是有人假借民主污染了新春佳节的大好气氛。遗憾的是在场竟没有人揭发这一反中庸闹剧,事后批判与谴责,已是后知后觉了。 无论如何,既要行中庸之道,则每一位从政者请读完和消化《中庸》这本小书内隐藏的大道理,不要自作聪明和自以为是的乖离正道。 刊登于2012年2月6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