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吉兰丹的彭加兰古堡州议席的补选不具标捍性意义,但也反映出当民联出现失和时,伊斯兰党也无法在其铁打的州击破巫统的选区。这也告诉我们,当反对党自信本身可以打胜仗时就会因自负而吞下苦果。
在吉兰丹州,共有45个州议席,一向以来是伊党的天下,除了1978、1982及1986年一连三届伊党扑倒不起外,它是自独立以来就掌控吉兰丹州的政权。不过伊党最危险的时期是2004年的大选,只以一席多数票执政丹州(23对22);最写意的时期是2008年大选后,伊党几乎是一面倒,占有39席,公正党1席,而巫统只剩下5席。但是在2013年的大选,伊党虽然稳住了政权,但已减至拥有32席,公正党仍只得1席,而巫统则增至12席。这就是说,如果将来大选伊党未能继续保住优势的话,它的堡垒很可能被巫统攻下。
就拿这次的彭加兰古堡的补选来看,已显示伊党出现弱点,并反映出巫统的支持力量正后市看起。例如在2008年大选时,国阵(巫统)的候选人诺再希迪只以100张多数票击败公正党候选人哈山依布拉欣,得票分别是国阵7643张票,公正党7542张票。
但在2013年大选时,国阵(巫统)候选人诺再希迪得票率提高,以1736张多数票压倒公正党候选人沙哈仑依布拉欣(分别得票是10147票对8438票)
当诺再希迪于日前因病逝世,其留下的空缺就不得不进行补选。按照道理仍由公正党派人上阵是合情合理的,但因伊党坚持有胜算,碰巧安华也被雪州大臣风波搞得筋疲力尽,也就做个顺水人情给伊党派候选人上阵。
讵料安华这一让步也没有得到伊党的回报,反而伊党更大的伤害安华及其夫人旺阿兹莎,公然反对旺阿兹莎成为雪州州务大臣。
如今雪州大臣风波基本暂时安定下来,但已给安华造成第二度伤害,因为上位的不是党主席反而是党的署理主席,这对领导民联的安华及领导公正党的旺阿兹莎无疑是最大的屈辱,堂堂的民联共主却被伊党奚落到如同跌进阴沟而未能强力的反击。
很显然的,这不应是安华的性格,但在遇到伊党的毫不容情批判时(不能同意由旺阿兹莎上位),安华的委曲求全也暴露了他的叱咤风云的时代已褪色甚至有过时的难堪,单单伊斯兰党就把大臣的课题闹翻了天,安华又还能指望伊党扶他一把吗?
我们不知道伊党是否想拉安华下马?不然他没有理由在大臣风波上弄得安华哭笑不得。在有了这样前所未有的打击后,安华还能坐稳他的“共主”江山吗?旺阿兹莎还能继续领导公正党吗?尤其是他的副手阿兹敏越级而上,她又如何掌控雪州政务呢?
这让我们想起1990年民政党所面对的尴尬是一样的。在那一年,许子根取代林苍祐成为槟州首席部长,但在党内他是副主席,而民政槟州主席是陈锦华,巧合后者又被委任为槟岛市议会主席。在官职上,许子根比陈锦华大;在党职上又是陈比许大。由于党政权位不一致,也造成某些的矛盾与不协调,直到1996年许子根接任民政槟州主席后才结束这一难堪的失调。
同样的,今次我们也将看到公正党的旺阿兹莎与阿兹敏的矛盾与心理的障碍,这种现象有别于旺阿兹莎与卡立,因为卡立在党内非担任重要职位,而旺阿兹莎又非雪州州议员,也就不存在“到底谁大”的问题。
如今旺阿兹莎与阿兹敏该如何协调和消除彼此的隔阂(因两人争一个官位),倒是一门大学问。在可预见的将来,公正党将因阿兹敏的脱颖而出而有了权力分配的变化;尤其是不久前的党选,总秘书赛夫丁不敌阿兹敏,做不了老二也印证了阿兹敏的势力是老树盘根的。
因此在公正党内,阿兹敏时代可能提早到来,这就要看安华怎样应对政局的变化和他如何修补自身的权威迩来竟接二连三地受到伤害,否则在接下来的的日子,安华的发号施令的角色也会越来越模糊了。
另一方面,伊党在补选的失利和以更大的多数票败给国阵更说明了吉兰丹的政局也悄然起了变化。
根据成绩公布,国阵(巫统)候选人末拉兹得票9961张,而伊党候选人旺罗斯迪则得票7328张,国阵的多数票扩大到2635张,比2013年的多数票增加了899张。这意味着伊党在缺乏友党的合作下,要单独面对强大的国阵的挑战诚非易事。
同时伊党也不得不承认它的坚持宗教挂帅的立场也似乎敌不过国阵宣扬的民族主义政治。当宗教不再是政治的主角时,伊党的政策就需要重新检讨和改弦易辙了,这也正是民联对伊党的期望。
今次只是一场小补选就出现了伊党的攻势压不过国阵(巫统)的气势,如果面对下来的大选,伊党又如何能独行上路而胜得更写意呢?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民联正面临蜕变与分裂的危机,双方似乎“两败俱伤”,没有赢家。
刊登于2014年9月29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