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1.9.15

916红衫人大集会反思 (跃马扬鞭)

备受注目的916红衫人大集会终于在当天宣告和平解散,虽然间中有鼓噪和激烈的语言指向反对党及人身攻击,但在呐喊声中也算是守秩来回。根据主办当局全国马来武术协会估算有25万人出席的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心声。警方指说有35千人参加。媒体则推算有5万人出席。
这些心声包括维护马来人的主权、维护回教,也有人促请恢复内部安全法令(ISA)及实行单一源流的教育政策等。当然也包括维护现政府和支持纳吉首相。
不论这场集会的人数有多少,至少让我们看见一个事实:国家的种族关系并不协调,而是有恶化的趋向。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多元种族及国民团结的课题进行反思,到底我们在建国后的道路是走对了,还是中途出现岔路?
根据民调中心的调查报告指出,从今年2月至6月间,电话访问了435218岁以上的人士得出以下的结论:
2006年时,有43%的人相信族群关系会改善;但在2011年时,乐观情绪降至37%;今年更下降到27%。而且民调又告知,有55%的人认为国家正朝向错误的方向前进,只有30%相信是正确的。这与2001年比较,差距是很大的。在2001年,有51%的人相信国家走向正确,只有32%的人持相反意见。
这份调查也加强了市面上公众的看法,因为在政治上不同种族对政治的倾向有明显的不同立场,甚至会为政治利益的冲突而引发示威或抗议等等。这种情况很容易让人回想起1969513事件。当年发生的种族冲突悲剧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是集体的伤痛;而年轻人则半知半解或不知不解。
事实上,以我们看来,这种悲剧的重演是不可能的,毕竟今日成长的年青人都有抱负和理想,他们会厌恶流血和冲突。不论他们抱持什么立场,也是两败俱伤的后果。因此即使有什么不满,也只能“文斗式”的动口不动手,不能诉诸暴力。
国庆日前夕的净选盟4.0的运动是延续2007年的运动而来的。而今年(82930日)是第四次运动。不论集会的人数是否一届比一届多,也不论出席的人数有时巫裔比华裔多,或有时华裔比巫裔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诉求内容要符合多元种族的需求,同时也不是单一种族的游行。
至于916红衫人大集会是因不满净选盟4.0的运动也来个大反击,彼此之间唱反调。虽然是纯马来人的运动,但基于对民主的尊重不算违法,只是我们有必要提醒任何族群绝对不能发动种族性运动,它只会弊多于利,造成种族的分裂。
姑且举三个例子来说,其一在513过后的1971年,马华为重振士气大搞华人大团结运动,反应出奇的热烈。可惜不到半年华团另有想法,自行注册而不受制于马华。在马华强烈反对下,最后是一拍两散,华人大团结变成华社大分裂告终。所谓的华人大团结诉求到后来变成被陈修信为了保马华在政府的地位才有此运动,而不是达致整体改变不公平的政策,于是再也无法“团结下去”了。这是种族团结失败的例子。
其二在1988年安华被革职后所掀起的烈火莫熄运动,人潮空前,几达10万人。结果在1999年大选时,带起了伊斯兰党,行动党却黯然失色。这表明了单一种族的示威运动是不可能全面做出改变的,只有在2008年安华痛定思痛后做出了调整,以追求公正和正义社会为目标,才得到了较多人的认同。换句话说,以种族为导向的大集会其效果是失去平衡,不能算是成功的。
其三是2007年的兴权会的抗议示威,他们团结了印裔人向英国人讨公道,结果无法改变局面,但不能否认的是助长了民联在2008年的大选扭转局面,只是兴权会的诉求又再回到原点。这就是说,单一种族的示威游行和诉求若未得到其他族群的响应和谅解,其效果和作用是有限的。

就拿这次的红衫人大集会来讲,除了马哈迪表明不知集会的目的外,连东姑拉沙里也认为马来人已拥有绝大部分的权力,不知威胁从何而来;甚至首相纳吉也不认同种族性示威。由此可见任何人若要发动示威游行,应该考虑其种族结构和诉求的目的,不能为支持而支持,为反对而反对,一切要以理服人。
刊登于2015年9月21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