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8.12.17

历届巫统党选高职“内中有定”?

在巫统的党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党主席及署理主席在来届的党选中不受挑战。换句话说,行将在2018年中之后举行的党大会,纳吉及阿末扎希将分别在不受挑战下当选主席和署理主席。
这是巫统成立以来(1946年)就有的传统,但不是每一次的党选高职都没有竞争的。不论有没有竞争都是有其用意的。
例如自从东姑阿都拉曼于1951年接任巫统主席后,其副手拉萨就没有受到挑战,一直到1970年东姑下野为止,因为拉萨是不变的接班人。
在拉萨之后,其副手也是按序上位的,先是依斯迈,后是胡先翁。党主席有权力安排接班人。
但在胡先翁于1976年接任首相(因拉萨病逝)后,他在1978年的党选首次发生党主席面对挑战,这个人就是巴勒斯丁(槟州议长),其目的就是要挫胡先翁颜面,明知不能胜而为之。结果是胡先翁大胜,而马哈迪在不受挑战下顺利出任署理主席。
1981年胡先翁退休,由马哈迪接棒时,后者不对署理主席作出安排,而是让慕沙希淡及东姑拉沙里争夺第二把交椅(其实是暗中支持慕沙上位)。在慕沙希淡胜出后,他成为副首相。接着在1984年的党选又是慕沙面对拉沙里争老二。后者再败下阵后,慕沙虽继保住副揆位置,但他和马哈迪之间已有了心病。
1987年的党选,更是爆发了巫统有史以来最大的政治风暴,由东姑拉沙里及慕沙希淡结成的阵容被称为B队(这两人的合作让许多人跌破眼镜,本来是一对冤家,怎么竟走在一起)斗马哈迪?
马哈迪无疑是他在巫统党内面对的第二次生死挑战(第一次是在1969年的“513”种族冲突流血事件后,他公开促东姑辞职,结果招致被开除党籍。如果不是拉萨在1971年将他迎回巫统,马哈迪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最后的开票(1987424日)是马哈迪胜了拉沙里一个马鼻(761票对718票),蝉联主席;而署理主席则由嘉化峇峇击败慕沙希淡(739票对699票)。这就是说,马哈迪的A队取得胜利,B队人马也就离开巫统另组46精神党。
不料东姑拉沙里“雷声大,雨点小”,1990年的大选结果是国阵(马哈迪)大胜,东姑拉沙里黯然神伤。在这之中拉沙里的一员大将阿都拉未随前者离开巫统,而是回归马哈迪,才有了后来的机会接替马哈迪的相位(2003-2009)。
自从马哈迪大胜后,安华也名声鹊起,在党内影响力不断扩大,因而在1993年党选时,安华以所得的红票(即根据提名的区会的数目发送红票给候选人)气走嘉化峇峇,迫使后者知难而退。就这样安华自动当选署理主席,也被委为副首相。安华的目的就是要上位。
但马哈迪对安华的过速上位,且又在那年组成“宏愿队伍”有所不满。
所谓的宏愿队伍以安华为首,成员有纳吉(现任首相)、莫哈末泰益(雪州务大臣)及慕尤丁(后来的副首相)。
1996年马哈迪运用他的权力拆散宏愿队伍,他把阿都拉放回角逐副主席而胜出,挤掉慕尤丁。
因此当安华在1998年被马哈迪革职后,马哈迪就选阿都拉担任副首相。
因为阿都拉在2008年领军参选失利,被马哈迪逼下台,换上纳吉(2009年)掌权,他起用了慕尤丁为副手。讵料在2016年又闹翻,再加上原副主席沙菲益也退出巫统,致使巫统高层出现“真空”而成为党内高层争上位的机会。
本来有消息说,纳吉准备提前提拔其表弟希山慕丁成为副手,因而先委任后者成为特别任务部长。
在面对大选严峻的局势挑战下,纳吉只好按下党内的矛盾与内讧,于是主席与署理主席不打,甚至连第一副主席也似乎是非希山慕丁莫属(有竞选但有期望)。
若连副主席也有“预留”的话,就知道谁是未来的真名天子。
刊登于2017年12月18日《号外周报》第868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