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3.1.18

又回到华裔当市长年代


槟岛又迎来了一位华裔市长,他就是从1991年起已在市议会服务的绘测师,而后主管建筑部门及出任市议会秘书的尤端祥,今年已届55岁。
说起“市长”这码事,它的历史得从1786年说起,因为这一天英人莱特登陆槟岛(前称槟榔屿)的土地(后建为“康华丽堡”)时升上第一面英国国旗,意为属于英国的土地。紧接着,他宣布将这个岛命名为“威尔斯太子岛”,又将他脚下踏着的土地命名为“乔治市”(当年英国是乔治三世国王在位)。
乔治市在最初期是一个概念。在1788年时,莱特说,已有400亩土地被垦殖,全槟人口1千人,其中五分之二是华人。
除了将槟岛辟为自由港外,莱特及其后来的接班人也在1800年拿下威省,同年在乔治市成立“税务委员会”(Committee of Assessors)。这个委员会负责向住户鸠收“门牌税”,也发展乔治市。
这是乔治市议会的滥觞,其后(1808年)又成立“道路委员会”(Roads Committee),开始对车辆进行注册和课税,用以发展道路。
1819年,在槟城担任总督秘书的莱佛士取得了新加坡的拥有权。这个较槟岛优越的海岛在1824年的贸易量已超越槟城。
就在这个时候,荷兰与英国成功交换土地,即荷兰将马六甲割让给英国,而英国将在苏门答腊的“明古连港”给了荷兰。于是在1826年英国将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组成“海峡殖民地”,更在1832年将海峡殖民地的总部迁往新加坡(也是自由港)。
即便槟城地位有所下降,但它还是按照英国的制度作出调整和改变。当1856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市政局法令修正案后,槟岛的市政局委员会也在1857年正式诞生。这个委员会由参政司(Resident Councillor)主持,另一委员由海峡殖民地总督委任,再有3人是由纳税人投票选出(只要每年缴租25卢比的纳税人就有投票权)。这种搞笑的“民主玩意儿”徒让比较富有的人拉拢亲朋戚友投下一票(一年一任)。
到了1913年,市政局新法令暂时终止“民选”市议员,改由总督委任所有市议员,共12名(当时的华人称之为十二商),而主席由参政司担任。
1951年,英殖民政府首开先河,宣布乔治市市议会的议员举行民选,鼓励平民组织政党参选,但在独立之前,英方只允许票选9名市议员,而另6名(连同主席在内市议员已达15名)是委任的。在参政司是当然主席下,参选的政党是不可能起而执政的。例如林苍祐组成的“急进党”在参选的9席中赢了6席不能执政,即使赢了9席也还是由参政司担任主席。
1957年元旦日,英殖民政府特别庆祝乔治市市议会成立一百年及升格为市,原本订下1周的多姿多彩的庆典,讵料在第二天的大旗鼓游行途中发生种族冲突,肇5人丧命及74人受伤,全岛进入戒严,直到113日局势平靖后,才撤销戒严令。
在同一年,马来亚联合邦宣告独立(1957831日),这意味着乔治市议会和槟州政府将分别迎来第一任民选市议会主席及槟州首席部长。
第一任主席是由马华的吴源和出任。那一年,吴源和以6票打败萳马纳旦4票。当时因法令尚未修改妥当,只能继称为市议会主席,直到1958年经槟州立法议会通过后,乔治市得以将主席称为“市长”(Mayor)。
1958年选举市长,社阵的萳马纳旦当选。就这样,他成了乔治市市议会的首任市长。
独立后的市议会是到了1961年才改为每三年选出15名市议员(过去是每年选1/3席,不是全体期满另选)。因社阵政治势力较强大,因此在接下来的市长都是社阵人担任。例如继任的黄添寿(1961-1963)及崔耀才(1964-1965)。后因社阵内讧,黄添寿利用矛盾在1965年又再当选市长,后因车祸身亡。也是在1965年,联邦政府通过国会取消全国各地的市议会及县议会和乡村议会的选举。
就这样,乔治市议会的选举也终止了,所有的议员任期到1965年。
1966年开始,槟州首席部长王保尼兼任乔治市市长,不再有民选市议员,也没有委任市议员,全归首席部长分配职务和工作。
1969年,林苍祐的民政党夺得槟州政权后,由他出任槟州首席部长,也兼任乔治市市长。后来他有将职务分给爱将郑耀林行政议员分担。
1976年,中央政府又再一次修改地方政府法令,除了允许议会合并外,也让各州政府委任市议员。
借助法令的修改,林苍祐将乔治市议会及槟岛乡村地方议会并成槟岛市议会,合并后虽可以委任市议员24名,但“市长”不见了,只能称为市议会主席。
为减少党内斗争,林苍祐破例地推举公务员杜亚峇为槟岛市议会主席,后来有关主席就由州秘书兼任,直到1990年才又有了转变。
这一年的大选,国阵以19席勉强重掌槟州政权(行动党有14息,只差3席即可上台执政)。在马哈迪的坚持下,交由民政党选出首席部长。于是在中委推举下,许子根接任林苍祐的位置成为第三任首席部长。
不过由于只剩7席的民政党要求将槟岛市议会主席由民政党人出任,巫统也就答应了。那一年马华在槟全军覆没。
在特别安排下,槟州民政主席陈锦华在1990年出任槟岛市议会主席,但报章喜欢称为“陈市长”。久而久之,大家都习以为常,市主席就是市长,虽然在法理上没有这样的称呼。
陈锦华在1996年卸职改由丁福南(州议员)接任(这也导致陈锦华与许子根交恶)。不过在1999年大选后,市议会主席又交回公务员出任。
2008年,行动党主导槟州政府后,有一些行动党人认为又会回到华人主持市议会的时代,结果他们却失望了。因为林冠英首席部长选了公务员出任,而且槟岛和威省全用马来女性担任。直到2018年,因麦慕娜的离职才又回到华裔公务员的时代。
无可否认的,自2015年市主席可称为“市长”(因议会升格为厅级)后,就引起从政者对这个职位有更大的兴趣,只是没有人知道民选市长何时又再回来?


刊登于2018年1月22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