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09过后,没有想到的是不倒翁的政党—巫统会惨遭痛失执政权;更没有想到的是巫统在此时此刻又掀起退党潮,变化来得太快了。几乎没有时间让今年6月30日在党选中胜出主席的阿末扎希对党进行改组和重振,又发生重量级的领袖退出巫统,他们是有40年党龄的慕斯打化、历任各部门部长及来自东马沙巴的阿尼法。他原是外交部长,也是前沙巴首席部长慕沙阿曼的胞弟。前者退党的理由是巫统已乖离中庸,他不反对巫统继续为土著及伊斯兰权益奋斗,但绝不可将其他种族及宗教权益搁置一旁。另外加入巫统已有25年的阿尼法则认为他的职责是维护东马沙巴及砂拉越应有的主权。
这样一来,先后已有5位巫统国会议员退党,致使巫统的国会议员只剩下49名,已比公正党的50席少了1席。
根据《星报》的报导,尚有17人在排队,但间中一些人已强力否认,有人也因之提出要求阿末扎希辞党主席职。就此,我们也不知道还有人退党吗?
纳兹里这位前旅游部长原本在大选前要与马哈迪辩论的,但总是安排不到一起,如今自然与再上位的马哈迪不咬弦。他透露马哈迪已拒绝与巫统合作,因此他得转向安华伸出友善之手,要安华“救救巫统”。但安华在现阶段是没有条件考虑的。过去他被巫统开除后(1998年),有意在马哈迪退休时(2003年)重返巫统,但阿都拉及纳吉关上巫统大门,断了安华“回家”的念想。
昔日巫统权力在握,在历届的选举中都独占鳌头,也就形成一党独大的心态。不论是在联盟时代或国阵时代,唯有巫统说了算,其他成员党只得靠边站。因为巫统掌控了联盟/国阵的命运,一向来过关斩将,就连在过去三届的选举中,马华、民政和人联党遭遇不同程度的打击,巫统还是显得爱莫能助。
本来巫统还以为虽已屈居反对党,但还是国阵的老大,可以协助马华、民政和人联党一臂之力。讵料沙巴选民谢绝了巫统的领导,只在沙巴夺下7个国会议席(如今少了阿尼法,剩下6席)。至于砂拉越也早在两个月前退出国阵,自我结成“政党联盟”。在这个阵线中,有19名国会议员,若加上沙巴的8名民兴党的国会议员及原巫统的7名,整体来算,砂拉越的19名加上沙巴的15名,总共34名。如果这些议员倾向马哈迪的土著团结党其国会议员的数目就快追上公正党(34+13=47);反之若投向公正党,就会扩大安华的影响力。
直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是很难相信巫统会向西沉。过去的意气风发,300余万党员作为后盾如今又安在?政治的现实也许是当权时有数不尽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一旦失去政权,就树倒猢狲散,成为斯人独憔悴。这也正是巫统主席阿末扎希的写照。
就不知道为何纳吉还力挺巫伊合作?他说过政治是数目字游戏,如今巫统也需要伊党议员的数目。
但另一方面,马哈迪则指责从1955年之后,伊党就扮演分裂马来人的角色,它不能接受巫统与华人和印度人组成联盟,因而认为巫统不是回教化的政党。马哈迪说,在这之前马来人并没有分裂。
我们对马哈迪的分析持保留意见,事实上在战后出现的马来国民党(1945年)的势力是庞大的。当1946年巫统成立后,它就成为团结马来人的另一个组织。但因其右翼思想也就与左翼思想的马来国民党分道扬镳,直到1950年被英政府查封,造就了巫统晋入辉煌时代。
伊斯兰党虽在1951年从巫统分裂出来,但其势力有限。因此在1955年普选时(选出52名议员,另46名委任),巫统组成的联盟全胜,伊党只获得1席。直到1956年伊党邀原马来国民党主席布哈鲁丁领导后,这个党就走上民族主义的道路,不是强调宗教路线,也因为伊党的审时度势得当,在1959年的大选夺下两州的执政权(吉兰丹和登嘉楼),也在国会成为最大的反对党(有13席)。因为伊党的中庸态度也造就它在1969年后与巫统走得很近,更在1974年加入国阵。就此而言,伊党直到那个时候尚未扮演分裂马来人的政治角色,只有在1999年(安华跌马后)的大选因安华被捕出现的黑眼圈事件导致巫统失掉30万张选票,而伊党从中崛起(控制丹登两州及拥有27名国会议员)。在这之后,伊党就较明显走上宗教政治的路线。
在2015年后,伊党更是沉浸在宗教政治中,才有了希盟的出现和马哈迪重新回流政坛的奇迹发生。
如今的伊党也正如马哈迪所说,已成为分裂马来人的政治团体。可惜巫统也跟着走上“不归路”,才有今天的落难。如果巫统也继续讲宗教政治的话,势将加速巫统提早收档。除非它能在艰难的时刻找到一根救命的稻草,就不知它能找到吗?马哈迪是不是?安华是不是?我们也无从替巫统打脉。
刊登于2018年9月24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