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时候开始马来西亚的华文小学有分成“全津学校”和“半津学校”?这是一个值得分析的大问题。
按照1957年的教育法令(以1956年拉萨教育报告书为篮本)和1961年的教育法令(以1960年拉曼达立教育报告书为蓝本)的条文,并没有将华文学校分成全津(Sekolah Bantuan Penuh)或半津(Sekolah Bantuan Modal)的。
例如当槟城的钟灵中学在1956年接受政府的津贴,暗中转成政府资助的学校后,就引发学生的罢课和示威抗议学校接受改制,而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后来这类学校就被称为“国民型学校”。
在1957年的教育法令有规定改制的“华文中学”董事会须接受法令的规定重组,政府不再承认原来的大型董事会,而只是承认由15人组成的董事会(或学监会)。它规定有3名官方代表、3名赞助人代表、3名信托人代表、3名家长及3名校友代表,一共是15人组成。当中有董事主席(由赞助人董事担任),有秘书一职(由校长担任)及另1名董事出任财政,余者皆为董事,并没有所谓超过15人的董事会。而教育局也只认可这些由校长呈上的名单,任期由1年到3年不等,但期满可连任。
由于学校接受津贴,教职员的聘任与调动全归教育部掌控,因为是政府发薪水。及后,连收生和课本教材也全按教育部规定来执行。校长也就是教育部派来的掌校者和监督者,但他得听命于教育局。
经改制后,相关的学校便转成政府控制的学校。虽然校地和校产仍由董事会或信理员保管,并未转给政府,但董事会的权力已被大大削减了。
因此从表面上看来,华社还是保有校产,也有一些“主权”。比如食堂的招标和贩卖部的设立等,但管不到老师、学生、课本及教学媒介语。当年除了钟灵之外,也有芙蓉振华中学的改制及昔加末的华侨中学也接受改制,这无疑是向华社投下三枚炸弹。
到了1961年教育法令出炉后,政府就限定所有的华文中学及华文小学都要作出改变。
当年华文中学共有71间,政府要它们在1962年之前选择成为国民型中学或转成独立中学,结果有55间华文中学接受改制,剩下16间华文中学不接受津贴而成为独立中学(即不再获政府半分津贴),自然就保留拥有聘请教职员的权利及招收学生的权利,更可以选择教学媒介语和课本的采用等。
至于所有的华文小学,在1962年一概转成国民型华文小学,不能存在所谓的“独立小学”。
在当年,政府规定所有的华小都必须要有自身的校舍,不能再寄人篱下,韩江小学也就从潮州会馆迁至现址(韩江中学毗邻)。同样的条件,政府也实施在所有的华小身上。
即使1996年的教育法令的出台,除了进一步提升国语教学外,也开放大专和大学教育,且可使用国语以外的英语教学,甚至有些科系准用华文教学,如中文系及中医系,只是中学的教学没太大的改变。
尽管在70年代有关课题已被提及,但1996年的教育法令也没有条文将华小分成“全津”和“半津”。在这方面,主要的争议点在于华社只同意改制成国民型华小,并未同意捐出校产给政府。教育部则认为在校产属于私人的名下,政府是不能有所改动的。其中槟州有一位教育局的高官在2011年向我说,因为许多华小的校地是属社团、单位或教会的。如果教育局要对校舍有所改建或改动的话,没有“地主”的同意是不能进行的,除非这些校产是政府的,就随时可进行扩建、拆建或重建的。
但我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华社知道这个校产只能做学校用途,而且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不然是不能开办学校的。
换句话说,政府有权不要在现址办校(可以迁往他处或停办),但华社不能决定学校的“存亡”。
正因为这样,我国的华文小学面对的问题只能求助于政府和华社。不幸的是,教总的调查研究显示,在1998年1月14日教育部官员开会通过:“学校建筑物扩建和重建指南”,把校地属于中央政府的学校归为“全津学校”,而校地不属于政府的则化为“半津学校”。
这种人为的划分不仅没有法令依据,也是“法外立法”,未曾受到人民承认。
也因为有此一分,就变成在全马1295间(或1294间)的华小,其中有411所是全津学校,而884所是半津学校。凡属后者的华小只得靠自己筹款扩建、重建或拆建。
但属于前者的学校也不一定会获得政府资助,例如从2000年至2005年的吉隆坡华小重建或扩建时,就有两所全津华小只获得政府拨款1万令吉,其余的1千余万令吉由学校筹款所得。
如今教长公开在下议院说,如有华小无能力承担学校基建和维修的经费,可以申请成为“全津学校”。但关键是改了全津学校后,所有的发展开支归政府负责?若是这样,华小的未来就只能由政府决定其命运,不再由华社来维护了?
我们不知道马智礼是否知道华社最忌讳的是丧失一切主权,所以才想到改朝换代。如今政府是换了,但马智礼讲的话与国阵过去的立场没有两样。他如何保障华小的特征永不改变?就算是相当多的非华裔生入学,也不能因之将华小的媒介语改掉。我们希望马智礼能提出创新的方案解决华小困境,不要在全津和半津的圈子里打滚;也不要再用回国阵的思维思考问题。
刊登于2018年11月19日《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