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初期,印尼总统苏卡诺因反对马来西亚计划的实施而与马来西亚交恶,立场倒向中苏,也指责马来西亚是“殖民主义产物”(马来西亚在1963年9月16日成立。这一天马印对抗拉开序幕)。
原本这只是马、印及菲三国的纠纷(菲国认为东马的沙巴是它的领土,属于早年菲律宾苏禄王国的一部分),可通过高峰会议协商,即使联合国较后有派出代表团到东马鉴定民意(调查报告显示东马人支持成立马来西亚),在公布东马人民基本支持加入马来西亚时,也不主张三国之间持续对抗下去。
但预想不到的悲剧是在1965年9月发生,亲苏中的苏卡诺总统的警卫部队迅速起事,有多名右翼军官被杀害。支持总统的部队指责美国中情报局在印尼成立一个将领委员会,拟推翻苏卡诺总统,因而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途中不幸被亲美的装甲司令苏哈多拦截,开展大规模的反政变运动。在此紧要关头,苏卡诺的部队抓不到国防部长纳苏顿;而在另一方面,逃脱的纳苏顿将军急快与美国联系,也喻令他的装甲司令苏哈多反扑。
在一变一反的过程中,反政变取得了上风,而苏卡诺一向主张的“纳沙贡主义”,则在陆军内发挥不了作用;加上印共总书记艾迪出手迟了一步,数十万印共在短时间内被反政变集团屠杀了。苏卡诺的军事政变失败了,后果十分严重。
首先是领导反政变成功的装甲司令苏哈多软禁了苏卡诺总统,接掌印尼政权。整个局面又翻转回来,马印恢复邦交。翌年印尼却与中国断交(1967-1990)。
除了印尼政局全面改变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也是必须提及的。这关系到美苏的国际势力的斗争。其中最明显的是美国也借印尼政变将中东的主要国家拉拢过来,从亲苏到反苏。
在东南亚乃至亚洲一边,美国中情局全面取缔“纳沙贡”思想政策(这是指苏卡诺总统于五、六十年代所鼓吹的民族主义、回教主义及共产主义的三合一,以成为印尼国家的新政策),不让骨牌效应灵验。
在右翼政府全面的压制下,数十万华人也被驱回中国,又全面禁止华校及华文书报刊物在市场流动。苏哈多的反华和反共也给印尼华人带来了近两代人的文化失落,直到1900年中印复交后,才逐步放宽华文书报的进口及发行,也允许华校复办,甚至可以开办学院。
不过,美国也在六十年代后期借印尼事件煽起了宗教与共产主义是不可协调的,目的是告诉穆斯林坚守其伊斯兰教义,不要与马克思主义挂钩。
当时美国方面的舆论说:必须要不断鼓吹回教与马克思主义是对立的,也格格不入,并指责马克思说“宗教是鸦片”。这种说法也是回教徒更不能接受的。
还有也是在1969年后,美国意识到回教是抗拒马克思学说的有利工具,乃鼓励回教国家用伊斯兰名义团结起来,定名为“伊斯兰合作组织”(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这是以沙地阿拉伯牵头的,共有67个成员国,其中有约7个是穆斯林占少数的成员国。
总部设在沙地阿拉伯的吉达市,是在1969年9月25日成立,而在1970年举行首届外长大会。刚巧沙地所推行的瓦哈比教派也是带有强烈的保守宗教思想,因而成为宗教团结族人的最有力的国家。
另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穆斯林组织是在1924年在埃及秘密成立的,取名为穆斯林兄弟会。当1952年,纳塞领导的军官俱乐部夺权成功后,他就与穆斯林兄弟会有所往来,但彼此又因不同理念而分道扬镳。纳塞主张采用世俗主义的治国方针,而穆斯林兄弟会的领导人胡代比则主张实行政教合一的政体。
1956年,纳塞也成功地取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另一方面,穆兄会的接班人库特卜写了两本名著《在古兰经的阴影下》及《路标》。这两本书直到今天还在影响埃及的穆斯林。对埃及的宗教化运动起了一定的影响。
直到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纳塞又打了败仗。而他推行的世俗主义也被形容为苏联的“跟班”(按土耳其开国总统凯末尔同样是世俗主义的捍卫者,也就不容宗教分子越级而上,他在1923年夺权后,推行世俗主义的政策直到今天)。
不论是纳塞或凯末尔,他们虽然是虔诚的回教徒,但治国方针又不允许否定世俗主义。他们认为当政者必须把权力抓在手,而不是由宗教领袖指手画脚。
但到了70年代,继承埃及总统的沙达特选择与穆兄弟会和解,因为在70年代宗教的热潮已逐渐掀起。换句话说,宗教主义在70年代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这也迫使走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的国家领导人不得不屈服于宗教主义。这就是说,印尼的政变对世界回教国家的影响是至深且巨的。
埃及从亲苏到亲美,也与印尼政变带来的后遗症有关。
除了埃及之外,另一个深受苏联控制的国家是阿富汗。
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家,只有一条狭长的走廊将阿富汗与中国边界连系起来。这条长度400公里的瓦罕走廊,有300公里属阿富汗,只有100公里在中国境内。它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如今在阿富汗几乎荒无人烟,只有中国军队在本身的边界日夜巡逻。这个国家有42%普什图人,总人口逾3千万,有99.7%的人民是回教徒。
从1747年到1842年,阿富汗的杜兰尼帝国成立(由英国强行划分印度与阿富汗分界线)。在1840年后,由巴拉克宰王朝取代。但在1919年转为阿曼诺拉汗国王当政,他打败英国,迫使后者让阿富汗取得独立。
1973年,达乌德汉发动政变,推翻其兄查希尔·沙阿的政权,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到了1978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在苏联的支持下又发动政变,将达乌德汉处死,但上位的民主党总书记哈菲佐拉·阿明又与苏联闹翻,导致苏军(8万人)在1979年大举入侵阿富汗,阿富汗沦为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1989年,苏军不堪沉重负担,宣布撤军,留下一个大烂摊子。
其实,早在70年代美国已对阿富汗进行渗透。伊斯兰教被提倡就是要打击苏联的势力,甚至怂恿沙地阿拉伯人到阿富汗打“圣战”。
圣战的流行,对苏联是致命的打击。因为宗教与马克思主义被认为是不能共存的。吊诡的是在五、六十年代,回教国家对苏联的军援是不拒绝的,甚至与马克思学说是可以共存的。毕竟苏卡诺的“纳沙贡”思想就是主张宗教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其中一位恐怖大亨奥沙马·本拉登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培养出来的反共领袖。未想在苏联撤军后,奥沙马在阿富汗组织的阿盖达(al-Queda)恐怖阵地反过头来也用“圣战”向美国挑战(1996年)。
与此同时,于1994年在阿富汗冒出的塔利班组织,在1997年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这个组织的领袖奥马(2014年病逝)则 给奥沙马·本拉登提供庇护,双双狼狈为奸。阿富汗又从共和走向极端的政教合一政权。
结果在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911”事件震撼美国与世界,美国指责阿富汗的极端政权与阿盖达恐怖组织竟然胆敢骑劫飞机撞毁纽约的两座摩天大楼。于是在同年的三个月内,阿富汗被美军夷平,结束了塔利班政权。意想不到的是,在20年后,塔利班又起死回生,且宣称要推行原来的“沙里亚”(Sharia)的伊斯兰法,引起民众揣揣不安。
如果塔利班不能抛弃过去令人唾弃的政策,来一个全新的治国方案,走向现代化和开明施政,那等待它的将会是另一次更大失败的苦果。
从60年代的印尼反华反共政策到今天的世界成了宗教争夺地盘的乱局,严重地危及世俗主义。真没想到美国利用宗教分子反华反共,到头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知这一回塔利班会改头换面吗?
刊登于2021年9月2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