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马来西亚政治已经走到一个临界线,表面上人民欢聚一堂,实则是人民的心里总是惦挂着马来西亚的政治究竟要怎样走?要走向哪里才是正道?
在我们还没有对未来作出预测时,我们有必要检讨为什么这个国家到了今天还是充斥着种族问题、宗教问题和贫富问题?
首先是1990年时,董总主席林晃升等一群人联合行动党鼓吹两线制,他的意思是如果政党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执政党,另一个是反对党,彼此各有势力,进而有机会轮流执政。虽然用意至善,也向西方看齐,但林晃升忽略了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在政党还是以种族为基础时,两线制度落实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梦想。例如林晃升建议联合行动党,而行动党又与46精神党合作,继之伊党也加了进来,但后两者并没有对两线制表现得十分热忱。
因此在1990年的大选时,情况显得复杂,一边是因为巫统党选(1987年)带来的分裂,也就出现以东姑拉沙里为首的46精神党企图取代巫统;另一边是行动党大力谴责马华,也意图取代马华。而居于中间的伊党其目的是重建势力。
选举的结果是国阵赢了127席(总数180席),其中巫统71席、马华18席、国大党6席及民政党5席。
反之反对党结成的阵线只拿下49席,其中行动党20席、46精神党8席、伊党7席及沙巴团结党14席。
相比之下,两线制的鼓吹是失败了。例如巫统已占71席,46精神党只有8席,又如何与巫统相抗衡呢?虽然行动党表现不错,几乎可以与马华及民政分庭抗礼。但这是华基政党的斗争,不能左右大局。
从这一刻起,马哈迪已将两线制抛诸脑后,但他不能忽视的是,伊党已夺回吉兰丹州政权(伊党24席及46精神党15席,共39席,国阵归零)。这意味着两线制在伊党眼中也是一个妄想,它要的是重振伊党的势力。
虽然有人认为最有机会实现两线制则是在2008年,这是不经意出现的局面,反对党的民联以82席在国会面对国阵的140席。可惜谁都没有心思为两线制创造机会,因为在多元的社会是不大可能走两线制,只能给种族及宗教的因素强化了政党的功能。
虽然安华在1998年因被罢黜而提出“烈火莫熄”运动,相继带动伊党和行动党的高涨情绪,也大胆地跨前一步,以致以三党结成“替代阵线”,不再如同46精神党时代分成两个组合进行合作。
但因为林吉祥的误判,才使到1999年的大选行动党惨遭重挫,不仅他与卡巴星在槟城输掉升旗山及日落洞的国席,双双也在州议席中败北。可见在错误的时间和场景下,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就当时的选举分析,输家是公正党(5席)与行动党(10席),而大赢家则是伊党,共夺得27个国席,也控制了吉兰丹和登嘉楼州政权。
虽然有人认为伊党的胜出是因为安华效应,可是华人选民的反应是作壁上观,认为这是马来人的斗争,殊不知这一改变也在后来出现了下列的奇特现象。
(1)伊党的主席法兹诺认为不是安华效应所致,而是宗教政治发生了作用。后来马哈迪有建议来一个马来人大团结运动,但伊党不同意强调种族,反而建议用宗教团结马来人。
(2)伊党极力向马哈迪施压,以宣布马来西亚是个回教国,后来马哈迪也宣布马来西亚已是个回教国。但国阵的回教国与伊党的回教国又有所不同,这也导致伊党后来与巫统渐行渐远,这也导致行动党在2002年退出替代阵线。
(3)在投票年龄降为18岁后,已有超过百万的首投族参与投票,绝大多数的马来年轻选民都投给国盟一票,也就壮大伊党在国会拥有43席,是第一大党。
(4)虽然近日伊党向巫统提出重新签署“全民共识”的备忘录再行合作,但夹在希盟与国盟之间,巫统确是有苦难言,正所谓牵一发动全身。
(5)安华在2022年杪出任首相后,他提出的“昌明大马”是一个理念与口号。但他要怎样落实?倒是一个大考验。他不能为顺应宗教而妥协,也不能因种族而偏颇。
今天政党的种族倾向及宗教政治已影响各民族的生活了,理应草拟一套被各族人民能普遍接受的道德观和行为守则,例如“国家原则”的扩大和内容具体化是为一例。
刊登于2023年9月4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