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巫统是在1946年成立,目的是维护马来民族利益。因而在1948年逼使英政府取消“马来亚联邦”,改以“马来亚联合邦协定”取代之。就这样,马来人的地位获得保障,而非马来人得依手续申请公民权。
但不幸的是,在1951年巫统大闹分裂,出现了伊斯兰党,但伊党势力有限,也就只能以卵击石面对巫统,参加13席只赢得1席。
与此同时,也是在1951年从巫统分裂出来的“马来亚独立党”(1954年改名为马来国民党)竟是巫统创党人拿督翁所成立,但在1955年的普选中全军覆没。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1954年)赢得51席,于是巫统的东姑成为马来亚联合邦(自治邦)的首席部长,拿督翁大权旁落,首相梦碎。
从那个时候起,巫统已是所向披靡,自然形成一党独大的心态,完全不把对手看在眼里;尤其是在1969年“513”事件后,国家进入一个新的秩序。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越来越多的马来中产阶级从中崛起,也吸引了马来青年涌向城市生活,巫统地位却越形稳固。
例如在1990年的大选,虽然巫统明显地分裂成两大阵营,但也无法动摇它的执政权。从巫统分裂出来的46精神党(东姑拉沙里领导)也只能拿下8席,而其盟友行动党只夺得20席及伊党7席,沙巴的团结党临时加盟也只拿下8席。
反观国阵,共赢得127席,马哈迪因而组成稳固的中央政府。
正因为从1969年到1990年,反对党都无法动摇国阵的地位,进而促成马哈迪更加相信巫统是打不倒的,也没有任何政党可以取代。
1998年,马哈迪之所以敢于扳倒安华并将之投入监狱,那是因为他不仅相信巫统这百年老树不会倒,而且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安华在1999年的发难,向马哈迪的巫统全面宣战也无济于事。大选的结果安华的公正党只取得5席,行动党则有10席,唯有伊党成为大赢家,赢得27席和控制两个州政权。
伊党的崛起和巫统的稳固地位,意味着我国政局已悄然起了变化。这一回不再是非马来人政党发威,而是鼓吹宗教论的伊党第一次威胁了巫统的政治地位。
以2008年的大选来说,反对党平地一声雷地震掉巫统/国阵五个州政权(吉打、槟城、霹雳、雪兰莪和吉兰丹)。除了行动党在槟城崛起成为执政党外,其余四个州几乎都归马来政党当家,伊党在吉打、吉兰丹和登嘉楼一跃成为权力在握的执政党,政情正在改变中。
但是更大的变化却是发生在2015年。这一年一马丑闻曝光,马哈迪率先向纳吉开刀,指责国家的行政系统已被破坏。因而在2016年组织土著团结党,把慕尤丁也拉进来。当时安华身陷囹圄,希盟乃邀请马哈迪加盟,一旦执政,由他挂帅两年,再交棒给安华。
当2018年的大选真的上演希盟执政的戏码后,不是改朝换代,而是似乎回到国阵当家的年代。重作冯妇的马哈迪先是稳住政局两年,后是卷入马来政党的权力斗争。除了马哈迪不愿把棒子交给安华接班外,也不反对巫统加入权力游戏中。于是在2020年炮制了“喜来登政变”(根据阿兹敏的说法,马哈迪是知情的)。
即便慕尤丁乘势另组国盟政府,包括了土团党、伊党、巫统及东马的成员党,主要目的是巩固土团党的政治势力。遗憾的是,马哈迪希望用土团党取代巫统的愿望落空了;而慕尤丁更加不可能把伊党排在门外,同时唯有满足巫统领导的条件来保住土团党的执政地位。
讵料在2022年杪的国会大选竟出现悬峙议会,没有任何政党坐大,一时之间造成国盟与希盟争夺执政权,最后由希盟胜出。
希盟胜出后,安华以高明的手段将6名土团党议员引入支持他,又有说将有10位议员加入阵营。如果此事当真,则土团党在不久后将乱成一团,而极可能在议会内成为可有可无的政党。
因此在2024年开年第一件事极可能是土团党将步46精神党后尘(在1996年回归巫统),也会成为巫统争取的对象。
从这样看来,巫统既是分裂的始作俑者,但又是相互斗争的权力追逐者,到头来又是由巫统收拾残局。政治的轮回莫过于此。
刊登于2024年2月5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