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
1月28日,韓江中學邀請檳島西南區九間華文小學的董事長及代表進行一場教育交流,主要是想傳達一項訊息,並向西南區的華小作一個明確的交待。
雖然有關新聞已見諸各報,但我想在這里針對有關的問題作一個必要的補充,以使西南區的華社對整個事件有個清楚的輪廓。因為陳國平及我本身除了是韓江中學董事會的負責人外,也是“檳島西南區國民型華文中學籌委會”的主席和總務。
曾經有許多人問我們,為什麼這件事“有頭無尾”?為什麼開了幾次會后“突然”終止?為什麼沒有在報上公佈原委?似乎是有點“怪責”籌委會“無疾而終”。
不錯,籌委會是在“特殊的情勢下”突告煞車,但又無法講得清楚。因為一講出來,又會引致情緒波動,對大局無所裨益,所以我們商議后決定選擇保持沉默,讓有關政黨繼續爭取,說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1. 1998年下半年,西南區華小的主要領導人許忠源數度提出善意的要求,希望由陳國平出面領導在西南區爭取設立一間國民型中學,但因事關重大,未敢貿然應諾,最后基于西南區的華小有強烈的要求和願望,同意擇日召開一項會議,以集思廣益。
2. 1999年3月13日,我們舉行了第一次交流會議,與會者一致通過成立“檳島西南區國民型華文中學籌備委員會”,並推舉陳國平擔任主席,領導申辦及建校事宜。在這方面,我們曾研究國家教育法令修正后,已沒有所謂“國民型中學”,全已改成“國民中學”。似乎與我們的定名有些出入。不過,西南區的代表則坦言他們的原意是要建立諸如鐘靈、檳華的中學,具有華教的傳統,以收容西南區的華小畢業生。
換句話說,只要能成立如同鐘靈及檳華類型的中學,而名稱如何定並不重要。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決定上述的定名,主要是能夠比較明顯地突出華社的意願,不是要超越教育法令的規定。
3. 會議過后,我們決定收集資料,以向教育部長提呈完整且具有說服力的備忘錄。在一個月之內,也即是4月8日,我們終于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
4. 接著,籌委會又于4月份舉行兩次會議,納接備忘錄的內容,並期望主席及早向教育部長提呈。在6月份的時候,主席將申辦公函及備忘錄持交時任教育部長的納吉。
5. 不久,籌委會主席被告知,申辦事宜困難重重,不易落實。鑑于全國大選行將來臨,我們決定選擇沉默,以免影響情緒。在這之后,我們便不曾再召開會議。前后算來我們一共舉行四次會議,但沒有進一步行動,也沒有結束會議。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讓西南區的華社及各政黨繼續發出聲音,以期局面有所扭轉。而事實上,各政黨領導人也不間斷地作出努力。如果我們宣佈解散籌委會,等于我們“承認”申辦失敗,也就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這之中的苦衷,我們以沉默表示了我們的“承諾不變和不死心”。
6. 轉眼又來到2004年的大選,由于政治氣候已大為轉變,反對黨后勁乏力,此事已不再是焦點課題,但無可否認也成為候選人手中的一張牌子。
7. 大選過后,鐵樹仍然不開花。這6年的時間一幌眼過去了。陳國平及我本人認為經過兩屆大選,應給西南區人民一個交待,不然就會成為“千古奇案”,有始無終。今天看來,爭取申辦所謂“國民型華文中學”已是“胎死腹中”,我們已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和期待。除非奇蹟出現,不然我們不能再無年無月的守株待兔,而是必須另擇方案來“解決”西南區華小畢業生的升學問題。因此韓江中學主動地作出獻議,讓不能進入國民型中學的學生來到韓中接受完整的中學教育。當然這又牽涉到許多重大的問題,諸如經費、交通及課程等,這些都是需要雙方進行協商的,無論如何,我們期待西南區的華小董事領導人在許忠源領導下能為下一代的前途作出深入與積極的考慮和探討。韓江中學準備配合他們的願望來達成一個共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