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鸿对我于10月31日的《号外周刊》谈到他的政治运程已是“夕阳看晚霞”有点意见。他不认为他的政治生命已亮起了红灯,反之他还有重要且积极的角色可以扮演,但他十分遗憾槟州马华的内部矛盾和斗争最终变成“本地人”暂时得退下。如果大家携手合作,结局就不是这样的了。无论如何,他尊重党的决定,也会配合党的策略继续推动党务和作好副部长的本份。目前他是马华的票选中委,也是中央副秘书长,虽然他已经不能在槟城“发号施令”,他但以平常心看待这样的安排。
在11月26日的晚上,我们有了冗长的对话。从中我了解他的心态,而他也告诉我他从政的历程。他是在1975年就成为马华的党员,当时他也幸运地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合格会计师,一切尚待开始。1977年他成了马华升旗山区会的马青团长。
我问他在1978年所谓“七人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他“榜上有名”又临阵未见“退党”提名参加大选?他说,这是马卓达(马华丹绒区会主席)放出来的风声,他未曾有过什么承诺。对于此事,他一直保持沉默,也引起外界些许的误会。他不否认林建寿(1977年起出任马华槟州主席)曾找过他,问他是否有意思以“独立人士”身份参加州选?因为当时马华有一批人以马卓达为首有意要参加大选,直捣民政党选区,以“抗议”马华只被分配五个州议席。但这要作出“牺牲”(即退党参选)。他告诉林建寿,他没有这个心理准备,而且刚出道,经济基础没有,实在没有条件参选。
他说,就是这么简单的过程。事后他对市面的传言一概不回应,因为这不是事实,他也没有成为“七人帮”来和民政党争一日之长短(这场大选,“七人帮”全军覆没,如果黄锦鸿真的沾上边,他就没有今天了)。
就在1978年大选后,原马华升旗山区会主席是许平等,他因不满党中央执意要派来自外州的方汉勇出任升旗山国会候选人,结果遭受失败。在愤慨之余“引咎辞职”(根据了解,当时升旗山区会属意倪宗吉上阵,但不得要领)。其空缺就由吴友力顶上,黄锦鸿也就成为区会的秘书,协助吴友力。
1986车,黄锦鸿在李永枢(1984年马华党争后出任槟州马华主席)推荐下,成为阿依淡州议席的候选人以填补李永枢留下的空缺,因李永枢弃州攻国,在峇央峇汝国席提名,准备在中选后能更上一层楼成为副部长(原本在1982-1986年担任槟州行政议员)。不幸的是那一年的大选,黄锦鸿和李永枢双双败北。
李永枢在大选失败后已是判定他的政治前程蒙上阴影。反之与他一起曾在槟州马华共事的林良实则扶摇直上(林良实与李永枢在70年代分别担任槟州马华秘书和组织秘书,主席是岑亚就),在大选后陈群川出事(官司案),辞总会长职,林良实顺利上位,且已成为正部长。李永枢则是两头不到岸。为了表示愿意对槟州马华选举的失利负责,李永枢向林良实辞槟州马华主席职,马上被接受(这里头显示林李之间的关系已失调和出现裂痕)。林良实委吴友力出任代主席,黄锦鸿也因此被吴友力倚重。
1988年,林良实委任其亲信石清霖担任槟州马华主席。后者则委任黄锦鸿出任州秘书。这样一来,黄锦鸿已接近权力的边缘。不过他并没有参加1990年的大选(这一年大选,槟州马华在州议会又全军覆没)。本来那一届大选前他被暗示有机会成为上议员,但因石清霖在州选落败,马华党中央推荐石清霖出任上议员,并同时担任联邦贸消部政务次长。
1995年的大选,黄锦鸿原先也不是候选人,后来他被献议出征峇央峇汝国会议席。这个选区对马华是个黑区,两度都败给行动党的阿末诺。黄锦鸿说,他不是如我所说的“无端端发达”,而是经过一番苦斗和精心布署才反过局面。那时距大选只剩三个月时间,为了“确保”能赢得此席,他下足功夫,邀请一些报界记者为他收集“情报”,再加上他的选举团,共同制定一套“作战”方案,最主要的是找出阿末诺的弱点,攻其不备。因为据他的“情报”反映,阿末诺并未勤于在选区走动,也未在华人区提供有效的服务。于是他打出的皇牌是峇央峇汝选民需要一位真正为民服务的代议士,也向不同的族群争取支持,最后取得胜利,第一次当议员。
正因为这一胜利,奠定黄锦鸿的未来政治前途。1999年大选胜利后,他出任贸消部政务次长;2004年大选胜利后,他被提升为文化艺术部副部长,官运亨通。
在马华党内,他也时来运转,于2002年接替石清霖成为槟州马华主席,郭家骅也出任署理主席。这之后,他们两人的关系出现变化,也就在2005年马华区会改选中有了过招。
选举的情势和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无需再述。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因为两人关系未能端正,矛盾日益恶化,结果中央党选后,彼此在党内的重要性被“边缘化”。不过黄锦鸿认为即使如此,他的政治生涯不是“夕阳西下”。毕竟他已经把其国会选区变成马华的堡垒区,而他在党中央也有一定的角色扮演,这也是为什么他乐观其成地看待未来的走向对他还是有利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