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在去年12月有一则新闻,勾起了我无限的回忆。新闻报导说,前英保良集团掌舵人林道荣为回馈职员10年前设宴慰勉他的失意与失败而于去年12月在新加坡筵开138席,回敬前职员的隆情厚谊,大家把酒言欢,且每人获赠一百元红包。
这是一位曾在商场叱咤风云而又跌落谷低再爬起来的真实故事。我对林道荣的认识可以从他风光时说起。虽然他是新加坡人,但在早年已把他们的家族生意发展到马来西亚。在六十年代中期在我进入报界服务后,我已知悉在牛干冬有一间批发公司叫做“林信发有限公司”,总公司在新加坡,专门从事洋杂货批发生意,也有经营中国货的进口。
由于眼光独到,他在新加坡开设了百货公司,取名为“东方百货有限公司”。结果“东方”两个字给他带来了好运,成为中国商品总汇的一个起点(当然以当时的情况,并不全然售中国货,也有不少洋杂货售卖)。
在那个年代,正是中国进入了滚滚红潮的“文化大革命”时代,毛泽东三个字更是震撼人心。林道荣以独特的经营手法,把企业点上了政治的字眼,对马新的华人社会起了振聋发聩的效果,大把大把的人潮涌进参观选购,自然也给他的别出心裁的构思带来巨大的财运。
“东方”两个字很快地与毛泽东的中国挂钩,对林道荣而言是借东风吹起百货业热潮,但在马来西亚政府看来,“东方”两个简体字好像敏感了一些,因此不久后,“东方”两个字被通知要改成繁体和正楷,不能“老是被传是毛泽东书写的招牌”。
虽然“东方”两个被端成正楷,也丝毫没有影响林道荣在事业上攀上高峰,反而被“确定”是如假包换的中国货大本营。
转入70年代,林道荣更是雄心万丈,野心勃勃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地纷纷开设百货公司,甚至远及香港。在80年代最高峰总共在新加坡开设32家百货公司,在马来西亚开设30家及在香港开设7家,规模之大,无人可与之比拟,他成了马新的百货业大王。
我们也注意到,林道荣的百货公司在英文上都是取用Emporium而不是Supermarket。当百货公司连成一串时,他就把其集团取名为“英保良集团”。英保良三个字即由英文字译音而来。
可惜的是英保良集团形成时,林道荣并没有申请上市挂牌,不然他可以把风险降低和转移。他仍然保持家族生意,一切以他的兄长林道信带头,他本身则位居第二。因此公司职员都把他尊称为“二老板”。虽是老二,可却是商场上呼风唤雨人物。
在我的印象中,林道荣在槟城拥有“东方”后,也收购了一家也是位于槟榔律的同益百货公司,并改名为“同益英保良有限公司”,就这样“东方”和“英保良”这两间百货公司就把“槟榔百货公司”夹在中间。槟榔百货有限公司较东方前一年开业(1967),在槟城打响第一炮,主要负责人是张清源和谢锡龄。后来槟榔百货也是赚到了钱,离开槟榔律转到闹市五盏灯自行盖了五层大厦,改名为“加马百货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虽然已易主,但仍存在)。换句话说,“槟榔百货公司”跳出被英保良集团的“夹攻”。
按照林道荣的原意,他斥资买下同益英保良旁的两栋旧屋后,准备另建以扩大其百货业面积,可是因受屋租统制法令影响,一直未能如愿以偿。
转入80年代后期,林道荣的“百货王国”突遭受经济衰退的冲击,加之过度膨胀,一时也收缩不来。而据说林道信及林道荣两兄弟有感于厚道,不忍裁员收缩,也不知如何下手来应付厄运,终于抵挡不住排山倒海而来的大风大浪。后来他想把整个集团卖出脱身,无奈业务太大,网撤得太广,一直找不到适合或愿意承顶的买主,到最后是林氏家族全扛了下来。他们赔上所有的生意,而他也宣告破产。
林道荣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从百货业巨子掉进深渊,成为“报穷”的名人。
在他“一无所有”的10年前,英保良的前职员在新加坡自掏腰包筵开80席邀请他参加,以资勉励和慰问。这感人的一幕,令他毕生难忘。
到了千禧年75岁时,林道莱才脱离穷籍,顽强的斗志又激励他到东马及文莱发展,经过6年的奋斗,他又再从另一个地方,但同样操百货业爬了起来。目前在沙巴有17家百货公司,文莱7间及纳闽3间。林道荣为自己创造新的神话,折射出林道莱精神是“跌倒了再爬起来”的代名词。
是的,以林道荣的82高龄来说,他的人生已取得补偿,他没有遗憾,正如宴会的主题一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