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纾先生于3月31日在《南洋商报》“言论版”发表《历史事项的疑团》一文是针对我的一篇拙作《南洋研究开拓人刘士木》(3月20日)而对其中一个环节提出质疑。
首先我要感谢他的提醒和期望有人厘清刘士木到底有没有进过军校这一回事。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回应他的疑点和道出我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我是在今年二月份的时候,承蒙梅井先生送来四本富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其中两本是关于刘士木的。即刘士木外孙林甦(在中国)汇编的《南洋华侨史学家刘士木》和梅井编的《纪念刘士木先生》。我主要是要丰富《韩江华人文化馆》有关刘士木的资料。
我在文中提及“刘士木14岁进入黄埔军官学校”是根据林甦汇编的资料而加以引用。他的册子中有两处关于刘士木的生平指他“14岁进入黄埔军官学校,后去日本留学”(系摘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海外华人研究》及《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
祝先生对此有质疑,他说刘氏14岁应是1903年,而黄埔军官学校是在1924年创立的。因此他认为这个环节肯定出了问题,而产生四个疑点,包括我是不是引用错误的资料?经他这么问,倒使我再次的翻查手头的资料。
查阅之后,我发现到前面我引用的资料语焉不详,实有必要再作补充和补正。林甦在其汇编的册子中,还有一处是摘自《兴宁名人》网页。在介绍刘士木中这样说:“刘士木14岁到广州,考入黄埔陆军小学”。林甦在编后记中也透露他到过兴宁镇“考证”,总算把他的外公的身世基本上搞清楚了。因此他说刘士木“应该是先考入黄埔陆军小学”。不过他并没有交待是什么性质的“黄埔陆军小学”,也没有澄清不是“黄埔军官学校”,更没有指出这两者是实质上不同的学校,至于我在之中引用“黄埔军官学校”是因为我先入为主地接受两间大学的存档资料。
现在看来,或者可以进一步的推算因忽略了时间上的差异造成祝先生有此一问。根据《目击中国100年》百科全书指出,清朝末年,清政府于1903年成立练兵处,以在全国编练新军。1904年则派遣学生赴日本陆军学校。如果在1904年有黄埔(地名)陆军学校之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何又有“黄埔陆军小学”?是不是训练小军人或供军人子女上学或附属在陆军学校的小学,尚未得而知。
假如刘士木所读的“黄埔陆军小学”是正确无误的话,那么在时间上应是清朝末年的学堂。也可能因为这样,它也被人误称或统称为“黄埔军官学校”。但这是清末的产物,与后来著名的“黄埔军官学校”无关,是两码事。
黄埔军官学校正如祝纾所说是成立于1924年,由孙中山一手创办的。它的全名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设在黄埔,俗称“黄埔军官学校”,校长是蒋介石。以这样的时间来算,刘士木那时已是国民党东京支部(赴日留学)代表参加1924年的第一次国民党大会,当然不可能加入黄埔军校。不过我们还是需要考证在清末时是否有“黄埔陆军小学”?而当时又是不是也被称为“黄埔军官学校”?如果不是,就是资料上的以讹传讹了,必须予以补正。
至于刘士木何时离开中国到印度尼西亚任教和办报,则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只说入陆军小学后不久出国到印度尼西亚。这个所谓不久又是那一年呢?根据刘士木本身撰文自揭在1909年时,他已人在爪哇吧城,获得西广总督奉派南洋英荷属视学员汪凤翔的介绍,在是年转赴棉兰任华商小学校长。这就是说,刘士木在广州读书(小学到中学)到约1907或1908年(时18或19岁)才飘洋过海下南洋。刘士木也自述他在1909年时,协助孙中山派来的胡汉民在棉兰日里为筹办中的槟城《光华日报》招股,获得热烈响应。(见刘士木《吾与光华四十年》,1950年)(梅井编)。
有一点有必要指出的是,刘士木从来没有以黄埔军校出身而自夸,而是在他逝世后,撰写其生平的人所叙述的。这个资料误把黄埔陆军小学当黄埔军官学校,一字之差而失之千里。
我之所以写下纪念刘士木的文章,是因为他对“南洋研究”的伟大贡献。特别是他的传奇性的一生,对文化之推广终其如一,殊值表扬,重点不在于他是不是“黄埔出身”,而是在于他对文化的执着与坚持是槟城文化界的一朵奇葩。当然我还是希望祝先生或其它学者能点出史实,还原一个真正的刘士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