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是东南亚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早在公元1238年时,已出现一个速古台王国,而后虽然改朝换代,却一直是属于君临天下的国家。但在1932年时,发生军事政变,大大地限制国王的权力。泰国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虽然它曾经与英国缔结不平等条约,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日本合作,但它从来不曾全面地沦为殖民地。因此泰国是没有所谓独立日庆祝的,因为她一早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反而是泰王的诞辰是举国欢腾的日子,这就是泰国与其它东南亚国家不同之处。
另一个特点是自从君主权力被限制后,势力坐大的不是所谓民选政府,而是军人干政和理政。每每有必要时就会发动军事政变,罢黜民选政府或推翻军事政府。因此政变对泰国人民来说已习以为常,也是家常便饭。除非军政首脑独裁专横,否则人民是不会起义的。例如1973年泰国人民起事,迫使他侬独裁者外逃是因为统治者专横拔扈。
从这样看来,泰国人民一直是生活在军政与短暂民选政府的夹缝中,以致民主政治只是一个表层,无法真正形成一个巩固的制度。
再一个特点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摆脱了日本的干预但又投入美国的怀抱。它提供军事基地予美国对付东南亚的共产活动。泰国和菲律宾一样,它成了美国的重要反共基地。正因为美国对泰国位置的重视,泰国也从中得到美国的大量经济援助,在经济发展上也有一定的帮助。
既然美国不放弃对泰国的军事影响,自然乐意扶持亲美的军人干政和参政。在美国的默许下,一次又一次的政变也把泰国人搞得麻木了,算不出究竟是身处在那个军政年代。反正民选也好,军政也好,都是那么一回事。属于上层的斗争,多数并不直接也尽量避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泰国人民到了今天尚可容忍政变那是因为后期(指80年代后)的军事政变都只是推翻政府,不对付人民;更不会对国王有所不敬。
这就使泰国出现第四个特点:尽管泰王不干预朝政,但他是高高在上的。人民可能忘记了究竟有多少个军政府,却不能忘记他们只有一个国王。从战后到现在的蒲逢眉国王没有换过人,所以他的威望越来越高。不论谁当政,总要对国王必恭必敬,而国王也扮演其团结国民的角色。令历届政府对他生畏而尊敬。军人只敢发动政变,倒没胆要革掉国王。君主立宪就这样被传承下来。
其实泰国的军人政府也是识时务的。当美国在70年代初期对中国解冻时,泰国就在1975年,步马来西亚后尘,成为第二个与中国建交的东南亚国家。自此之后,它与中国的关系不断地被强化,完全不受军事政变的影响。
在国家维持统一下,泰国军政府也只有越来越开明,而无法走回过去独裁的老路,因为民主是个大潮流,再者美国也讲求民主政治,也就无形中给泰国军政府一定的压力,在适当的时候“还政于民”。
1997年可以说是泰国的转折点,其一是这一年东南亚的经济风暴由泰国引爆,导致泰铢兑美元完全走样,从25泰铢兑1美元竟降至一度56铢才能兑1美元。整个经济几告崩溃,也蔓延亚洲国家陷入动荡不安中。所幸泰国在西方国家的扶持下,又逐渐恢复元气,泰铢也升回了33泰铢兑1美元。但在这后期,他信的崛起也给泰国带来复苏的生机。
其二是这一年泰国出台了“人民宪章”,不仅下议院议员全民选(4年期),而且上议院的议员也全民选(6年期),显示了泰国民主政治越来越成熟。
2001年,泰国根据“人民宪章”进行选举,力图使军人靠边站。泰爱泰党的领导人他信(富甲一方的企业家,不是军人)在大选中胜出而出任首相。
幸运的他信的4年执政不受军方干扰,得以顺利完成任期。由于他在经济上带领泰国走出谷底。他再一次于2005年的大选中再次胜出。但这一次他没有早前的幸运。2006年9月军人发动政变,迫他下野流亡海外,并指控他贪污滥权,更进一步在今年6月取缔泰爱泰党。促使他信的支持者及快整合,成立了人民力量党。在没有他信直接领导下打出他信返国卷土重来的旗子。结果在今年12月的大选中,又以最多席位一马当先。若无意外,人民力量党当会组成新政府。而原本受军方支持的民主党则成为第二大党。虽然目前的军政府首脑颂提咬着他信不放,决意要把他信控上法庭,但在他信表明无意东山再起,只想当顾问,过着平民的生活后,预料他与军方会有所妥协。我们并不惊讶他信的人民力量党再次胜出,因为在泰国人民看来,不论那个政府(军事或民选的),都存在贪污舞弊。因此也不认为他信犯下什么“滔天大罪”。他们倒强烈地表达出对民主政治的坚持,而且不希望军人干预,更不愿听从军人安排支持民主党。这就是支持他信的选民释放的讯息。换句话说,军人干预也越来越不受欢迎。希望自此之后,不再发生军事政变这么一个反民主的玩意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