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阿都拉宣布解散国会,提名及投票日分别为2月24日及3月8日。正式为第十二届大选掀开战幔。其实早在去年开始,各党已厉兵秣马,也或多或少准备就绪,因此不算是闪电大选,也不算没给政党足够时间。只是因为首相拥有这项特权,自然可以选择他认为最适当的日子让人民检视政府的成绩单。
怎样评估政府的政绩,这是见仁见智的。但由于马来西亚存在种族性的结构,不但拥有种族性政党,而且选区也多数有种族性的区分,也就令人难以捉摸整体选民的意愿。因为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诉求和面对不同的问题,要使全民有较大的一致性,几乎是不大可能的。这就是说,不同种族及不同选区的投票倾向不会是朝向同一个方向的,也就使到在野党有机会在隙缝中探出头来。
按照一向的传统,马来选民占大多数的选区是巫统的铁票,唯一的强大对手是回教党。其它政党如人民党乃至早期拿督翁领导的国家党(参加1955年及1959年的大选)和后来的东姑拉沙里的46精神党(参加1990及1995年大选)都无法突围而出。这就是为什么巫统一直把回教党视为对手。但在1999年的大选,情况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那就是被罢黜的副首相安华领导的国民公正党插上一脚,使到巫统多了一个劲敌。但这一仗的结果,如同46精神党扮演的角色,壮大了回教党而公正党自身成为陪衬的角色。
不过,安华的效应与东姑拉沙里的效应是不相同的。东姑拉沙里经过两次交锋后就软了下来而搬师回巢(1996年重投巫统);安华经过两次交锋后(1999及2004年),仍然精力旺盛,在全国各地展开渗透式的宣传,准备在第三次交锋来一个翻盘。再者,安华前两次的大选身陷囹圄,只能间接遥控,不像东姑拉沙里自由走动造势,也唯有这一次才算是亲力亲为扶起公正党的形象。
对公正党而言,安华显然不把公正党的重点完全放在“纯马来人”的选区,他知道在这方面回教党比较占优势,因而集中火力在混合选区寻求突破。他的所谓混合选区是指或马来人占多数(超过51%)或马来人占较少数(或50%以下),而华人及印度人各有一定一的比例(一向来是倒向国阵的)。
这些被形容为混合选区在西马较为明显。如果华人居多,多由行动党出征;如果马来人较多或被视为国阵的堡垒区,则多由公正党候选人出征。根据安华的算法,公正党最有希望在混合选区创造奇迹,他放眼公正党在国会方面能够赢得20到25个席位。如果正如他所愿,就有其中一席在4月过后会进行补选,让路安华重入国会,也许会成为国会反对党领袖。
至于回教党,它的主席哈迪阿旺也雄心勃勃,认为有信心再造1999年的佳绩。他估算回教党有机会赢取40个国席。他的这一估算也许过高,若形势大好,拿下30席,也不是天方夜谭。因为在1999年,回教党就破记录地拥有27个国席。如果马来社会也吹“思变”之风,回教党或有一些转机。可是巫统方面认定回教党不可能有此机会,甚至也认定它会失去丹州政权。当然,回教党如果从2004年的7个国席再有所增加的话,也不足为奇。
民主行动党此次卯足一切人力在华人较为集中的选区向马华及民政进攻。它藉城市吹起的“反风”,希望再一次痛击华基政党。按照林吉祥的推算,民主行动党有机会拿下40个国席。2004年行动党有12个国席。它最辉煌的年代是1986年的大选,一举拿下24席(当时国会总共177席),而在1990年时也还有20席,但自此之后它就在9至12席之间徘徊,一直未有大逆转。
今年行动党大胆预测会有大突破,若如林吉祥所愿,拿下30席左右,再加上公正党20席,再加上回教党20席,总共70席就有机会接近三份之一的国席(国会总数222席)。倘使再多几席达75席就是破了国阵的三份之二优势。但问题是反对党能够达成这个愿望吗?
虽然反对党也希望变天,但成数不大,因为在种族性划分的选区和某些属于国阵的固若金汤的城池是不易被攻破的。例如铜墙铁壁的柔佛,东马的两大板块(沙巴和砂拉越)也被视为国阵的囊中物,再加上彭亨,霹雳的马来选区,都是国阵的城堡,合起来超过半数绰绰有余,改朝换代也就极其困难。
因此焦点之战是放在三份之一的选区是否是倾向国阵或倾向反对党。不论朝野,都倾全力争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马华、民政及砂州的人联党议席,间中也包括了一些属于巫统的议席。
就此而言,反对党的乐观算法是能取得75席来否决国阵的三份之二席;而执政党在承认反对党会有一些收获下,但不可能一下子拥有这么多的议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届的选举不是在争改变执政权,而是在争彼此力量的对比不要过于悬殊。虽然在投票结果之前谁也不能预测结局,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届选举是至为激烈的,也是每票必争的。一个比较通俗的看法是:它不可能重演2004年的一面倒向执政党,也不可能如同1969年反对党取得辉煌的战果,但也许会出现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比数。例如反对党有所进步,但仍不破三份之一。事实如何都是未知数。3月8日就会有了答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