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恭贺廖仲莱受委为马华槟州联委会主席的同时,我也为他操心。不是因为他的领导能力,而是以一位外州人“遥控”这个派系分明的政治地盘着实不容易。它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盘根错节的“传统”,也有不易攻破的“壁垒”,不是开开会议或通过电话指示就能成事。在这方面,相信曾经领导槟州马华3年有余的陈广才有最深刻的体会,如今交棒于廖仲莱,等于把一粒热山芋转手。这对廖仲莱来说,也许是他从政以来的最大考验,他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政治环境,似乎是“天将下凡”。如何管及如何整合成为他的第一道难关。
还有廖仲莱今年只47岁,是马青总团长,而在槟州马华区会的主席少说都有50岁以上乃至更高龄,他们都是在各自的区会建立起一定的势力,也掌控党中央代表的票源,可谓老树盘根。一向以来都把属下的马青团视为“儿子”;同样也把马青总团的领导人视为他们的后辈。今天由后辈来管长辈,在心理上这一道坎极不容易跨过,因为在他们看来,好像变成“小子管老子”了。这就是廖仲莱的第二道难关。
第三道难关是今日槟州马华在大选后遍体鳞伤,再一次遭遇“全军覆没”。这已经是第三度被反对党“踏平”地盘,正陷入迷惘之中。除非廖仲莱真的是上天遣来的具备盖世功力的天将,足以在短期内重整士气与凝聚力量,不然还是存在“看你怎么搞”的心态而产生改组的阻力。
为什么党中央不委任槟城人掌槟城,而需借助外来人来整理门户?这只能归因为陈广才这么久以来因种种因素仍然无法从槟城人中找到一位强者驾驭各方,尤其是今天选后的“哀兵遍野”,更是“山中无老虎”,才又衍生出外将调派之计。孰喜孰忧,见仁见智。这主要是人们普遍认为没有部长职的人管不了槟州。也许有人在问,为什么不找出另外一个林建寿来?
在这方面,不妨点出槟州马华的“独特性”,以供廖仲莱参考,或者能从中找出症结所在而对症下药:
(一) 从1957年独立到1969年的12年间,槟州马华主席一向由大商家担任,如吴瑞琴、连裕祥到苏承球。他们因为凭财雄气大足以镇住马华上下;反而担任首席部长的王保尼只能叨陪末座,未能挤入马华主流,形成“党政分家”,也造成马华是资本家政党的形象。
(二) 1969年大选马华在槟州“全军覆没”后,陈修信痛定思痛,委任会计师岑亚就出任主席,一改大资本家形象。但岑亚就是好好先生,不是搞政治强人,马华在政治上被边缘化。当李三春于1974年接掌马华后,看到不对劲,马上委任林良实及李永枢辅佐岑亚就重整党务。
在1976年时,李三春不得不亲自兼任槟州马华主席,因为那时林良实还不成气候,尚不足和民政的林苍佑“等量齐观”。原来他当时心目中已有适当人选,就在兼任半年后于1977年委任林建寿出掌槟州马华。
这之后,林建寿(原社阵总秘书)用反对党的激烈手段为槟州马华来一个“革命”,在李三春配搭下,给予林苍佑极大的威胁。马华也因之在1982年与民政“平起平坐”,争取到与民政8对8席位的分配。
可惜林建寿搞过了头,未能使马华赢得的议席超越民政,连自己也输掉了。加上1983年李三春出走马华,一时群龙无首,马华陷入党争,林建寿也失去依靠,在1984年退隐政坛。
崛起的是李永枢。他是在陈群川派夺得党领导权后在1984年成为槟州马华一方盟主,各路诸侯臣服其中。不过在1986年败选后,李永枢已因与新会长林良实不咬弦而在1987年卸职,换来了石清霖当政的年代。
石清霖凭着林良实的庇护,从1988年到2000年担任槟州马华主席,因为有强势领导的林良实控制全局。石清霖又再成功地成为各路人马“效忠”的领袖。
石清霖走后,在2000年推荐黄锦鸿接班。可惜手腕缺乏老练,引致党内派系倾轧不已,结果在2005年有了陈广才“驻守”槟州的故事。
陈广才不是李三春,没有及时从槟州发掘强人来接班,以致让自己“超期”而导致槟州马华暗流汹涌浮上台面。在2008年对候选人的排阵的大伤脑筋即为一例。
因此廖仲莱在“危难之急”奉命调和派系斗争真是任重道远,但“此地”不宜久留,他必须在一年半载内找到一位本地的而非外来的强人来面对新政治格局的挑战。这就是说,廖仲莱应该仿效李三春而不是陈广才的做法,免得任期过久而分散了身为部长及总团长公务繁忙的精力。惟其如此,槟州马华才能在困境中破茧而出。
(原载于2008年4月30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