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8.4.08

民政党的原点和起点

本来,原点和起点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是一码事。但3月8日过后,民政党内有人喊出回到原来的地方重新开始。每每以林苍佑为导向,而忽略了民政的原点在哪里?因此本文试图将原点和起点分开来讲,以厘清民政党究竟是怎样来的?

严格来说,民政党的原点起于陈志勤。这位原是劳工党领袖的议员在1967年被党内激进派标签为右派人物而大举批判后,身感在党内无立足之地,因而找了在马大执教的王赓武教授商议组织一个新政党。后者表示认同,陈志勤便分头接触在新大任教的赛胡申阿拉达斯教授及在槟城的林苍佑,再加上原劳工党温和派人物等,终于在1968年3月24日正式成立。

由于林苍佑是率领民主联合党集体加入,因此民政党诞生之后不是一穷二白的,它拥有两位国会议员(陈志勤及林苍佑)及4名槟州议员。虽然主席由马来人出任,宣言及党章乃出自陈志勤之手,王赓武有参与其中,但党的大本营则是在槟州,因为林苍佑不是空手入党,而是赋予民政党一个生命的活力。根据我在2003年对王赓武的访谈,他特别强调陈志勤是发起这个党的灵魂人物。如果没有陈志勤的游说,不会有民政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同样的如果没有林苍佑的加盟,民政党只是知识分子的理想政党,有将缺兵,因为陈志勤等人拉不动劳工党党员参与其中。

1969年的大选把民政党送上槟州执政地位,林苍佑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成了民政党的另一位灵魂人物。很难想象没有林苍佑的民政党能如此顺利的“改朝换代”。于是它被当成民政党的一个起点。

从原点(诞生)到起点(执政),就是那么一转眼(一年)的功夫,令人刮目相看。不幸的是这两位灵魂人物在1971年交恶。陈志勤的中央派要更换首席部长(以陈朴根取代林苍佑),而坐镇槟州的林苍佑则挤掉陈志勤的“中央派”,成功夺权而把民政党的总部从吉隆坡搬回槟城(正如成立于1961年的民主联合党,林苍佑在1963年将大本营从芙蓉移回槟城一样)。被排挤的陈志勤也就另起炉灶,成立社会正义党与民政党打对台。这样一来,陈志勤在民政的历史功绩全被抹掉了,剩下林苍佑是名副其实的民政党的舵手。

1972年,林苍佑为稳住政权(因后来有4名州议员过档社会正义党,民政只剩12名州议员,刚好是总数24名的半数),与联盟合组联合政府(当时有4名巫统州议员),为民政也就“再转变”了(更在1974年正式加入联盟扩大的组合──国阵)。

从那一刻起,民政党在林苍佑的领导下,引进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英,他们包括林敬益、梁棋祥、李裕隆、陈忠鸿、吴清德、许岳金;80年代又加入了曾永森及其人马、许子根、郭洙镇、王天庆及江真诚等华教人士。民政党终于蜕变成一个全国性政党,但华基政党的色彩越显浓厚,虽然民政从未改变它的多元理念,以马来西亚人作为它的斗争平台。

不论民政党怎么变,它唯一不变的是槟州依然是它的大本营,也是它立足在国阵的筹码。因此难怪民政党内一提起它的起点,都不约而同的指出林苍佑,他们不提原点(也想忘了原点),因为那是不光彩的内讧与逼宫,陈志勤自然没有历史定位在其中。

真没想到,3月8日那场政治海啸,竟然荡平了民政的大本营。这对刚接任民政党魁不到一年的许子根来说,实在是如雷轰顶,败得突然,也输得莫名其妙。虽然民政尚有2国4州议席(如同民政原点的数目),但没有一个在槟州,要怎样回到起点?已是备受考验;尤其是当下的领导层都是民政在朝后加进来的,他们断了民政在野的那一层,缺乏在野的磨练。如今只好一切重新来过,也就要从林苍佑的身上及陈志勤的身上寻找回过去的轨迹。这就是目前民政党领袖面对的巨大和严峻的挑战。换句话说,它既要回到起点,也要回到原点。


(原载于2008年4月18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