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6.4.08

林苍佑与安华

历史重演在某种意义上是指相似之处,虽不尽相同,但反映了彼此之间的巧合。就拿林苍佑和安华来说,他们的政运又是何其相似,不得不令人感到惊讶。

以下的历史事件折射两人的政治历程似乎是“无独有偶”的﹕

1、1958年是林苍佑从政以来最辉煌的记录,他当选马华总会长,意气风发,排名几乎是巫统主席兼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之下的万人之上。虽未有官位,但仍是国会议员兼槟州议员(指1959年大选前)
1993年是安华依布拉欣从政后的最辉煌的记录,他官拜副首相兼财政部长,在巫统党内已是第二号人物,春风得意,排名在巫统主席兼首相马哈迪之下的风头甚健的政治精英。

2、1959年,林苍佑与东姑阿都拉曼因对国会议席分配闹僵而决裂。前者要求分配马华1/3席位(至少35席至40席);后者则分给马华28席,后来同意增至31席,但却是在边缘化林苍佑下,与陈修信派达成协议。候选人名单不但未由总会长提呈,甚至连林苍佑也不是候选人,终于导致东姑与林苍佑的分道扬镳。

1998,安华与马哈迪关系恶化,结果前者被革除所有官职并被开除出党。切断了安华与巫统的关系,也启开了马哈迪与安华的激烈斗争。一夜之间,安华被投进了“政治黑洞”,与当时的林苍佑同病相怜。

3、1961年,林苍佑退出马华公会,另组民主联合党,从外部与马华公会斗争。这个党原先把大本营设在芙蓉,因加盟的陈世英与郭开东(皆国会议员)拥有芙蓉市议会的控制权。1963年林苍佑坚持走多元路线,与陈世英一派闹翻,乃告仳离,民联大本营迁回槟州,但已是一穷二白,没有任何议员。

1999年,安华在身系囹圄下,通过其夫人旺阿兹莎组成国民公正党,并与回教党及民主行动党前所未有的直接组成“替代阵线”,准备从外边予国阵痛击。安华在一无所有下鼓吹的“烈火莫熄”运动在燃烧,在马来社会卷起政治浪潮。

4、1964年,民联党单凭林苍佑的个人魅力与声望参加大选,但未能与反对党达成协议,而是各行其是。在面对印度尼西亚对抗形势有利联盟下,民联党只能取得一国四州(俱在槟城),未对执政党的联盟构成威胁。林苍佑以在野党身份出任槟城反对党领袖。

1999年大选,安华魅力产生的安华效应在马来社会发酵,直接冲击马哈迪领导的巫统。反对党虽然合作,但在种族政治笼罩下,只回教党大有突破,公正党失多得少,行动党也有退无进。尽管巫统失掉32个国席(回教党27个及公正党5个),但国阵其它成员党大捷,仍维持2/3优席。安华夺权美梦未果。只能成为反对党精神领袖。

2004年大选,在公正党与行动党各自上路下,反对党阵线形同虚设;又面对阿都拉首相旋风猛刮,反对党溃不成军。公正党只保1席,回教党失掉丁州政权,行动党仅略有进步,国阵则空前大胜。安华魅力被认为黯然失色,甚至有人认为不再存在安华效应了,其政途蒙上阴影。

5、1968年,林苍佑改弦易辙,带领民联党加盟新成立的民政党;又与民主行动党,人社党合作以一对一抗拒联盟。

1969年大选,林苍佑时来运转,民政在槟州秋风扫落叶,夺下16个州议席(共24席),上台执政,槟州变天,林苍佑出任首席部长。

从1959年的失意到1969年的东山再起,林苍佑用10年的时间才扬眉吐气,正应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至理名言。

2008年大选前,已于2004年9月(大选后)出狱的安华,再次把已失效的反对党阵线重新组成起来,但格局有所不同,而是采取一边与回教党合作,另一边与行动党合作的三角关系。通过无数次的政治集会,安华效应再起,终于改变马来西亚政局,反对党共取得5个州执政权,且在国会拥有82席,打破国阵2/3席。安华再探出头来。

从1998年到2008年,安华也是用了10年的时间才再从谷低爬上来,并成为“人民联盟”的领袖。在充满变数的政局中,安华下一步怎样走,我们拭目以待。

(原载于2008年4月26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