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30.9.08

数来数去数不清923之后是什么?

这半年来,数目字竟成为时下流行的政治游戏。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令人意想不到的。首先是308,接下来是826,再下来是916。一个波浪又一个波浪冲来,教人目不暇给,也眼花缭乱,究竟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又如何将这些个数目字与政治变数挂钩?是需要从多方面解读的。

本来在308投票日,掀起一场政治海啸,让我们看到新政治格局的形成,隐约地出现两线制,使大局已定,无需再予多辩,而是各就各位,扮演执政或反对党的角色。

但情势并非如此。因为改变政治版图的反对党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再来一次的政治大洗牌,也就使到再次执政中央政府的国阵不得不步步为营,以防途中有变。于是两个阵营的斗争不断升级,也衍生了826,916乃至923等等的政治数目字。

我们不妨用客观的角度切入这半年来的时局,不难发现到不论是国阵或是在大选后成立的人民联盟,都有各自的矛盾与议程。所不同的是国阵在稳住中央阵脚后,采取“以逸得劳”的心态来看待反对党的叫阵;而反对党则以“乘胜追击”的心态企图攻破国阵的城池。

这样一来,原本“隔空喊话”的政治角力也就变成“短兵相接”了。政局也因此而呈现胶着状态。

在一边厢是308过后不到10天,安华放话说有国阵议员要转而支持民联。首相阿都拉即刻否认,强调国阵政府依然稳固,并未受到威胁。

虽然如此,安华在4月23日启程访问东马时,首次提出“916变天”的预言。此时距离“变天”日尚有5个月。有人相信,有人置疑,但已成为一项课题被炒作。这意味着安华列下时间表,启开一场心理战。不过,安华在另一方面向法新社说,他有信心可以在3年内成为马来西亚首相,显见他列916为一个议程,留有余地。

副首相纳吉隔天驳斥是政治伎俩,他不相信东马国会议员会跳槽过民联。

转入5月,安华依然隔空喊话,让916成为他的一面斗争的旗帜,民间更是议论纷纷。在舆论上,安华似乎略占上风。讵料晋入6月天,忽然乌云遮空。

安华前私人助理赛夫投下一枚炸弹,在6月28日报案,指控安华对他“鸡奸”,舆论哗然,疑云重重,一时弄得“风声鹤唳”。不但叉开安华的“夺权议程”,而且注意力也转向安华的个人安危,许多人都不知道会否重演10年前的“鸡奸”案一幕。

安华也被突如其来的节外生枝大感惊讶,但很快的它又被演化成政治课题。当“鸡奸案”与政治纠缠不清的时候,没有人说得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正因为案件已被政治化,安华也就用政治手段来应对这项指控。因此安华的策略有所改变,他必须要尽快为自己在政治上定位,不能再继续以“实权领袖”的身分操控整局。毕竟他还是“名不正气不顺”的严格来说是被视为反对党的精神领袖,除非他真正地成为一名国会议员,才具备资格出任首相。

就这样,在审时度势后,安华夫人旺阿兹莎在7月31日宣布辞卸国会议员,意味着安华已决定。把自己的政治命运押在峇东埔补选上。一方面把视像转回政治斗争的层面,不再被“鸡奸案”打乱步伐:另一方面,要借此证明魅力未减,风采依旧。

国阵虽然自知胜算不高,但却派出安华的“前战友”阿力夏迎战,目的无非是要在劣势中扭转乾坤。果然峇东埔成了万众注目的焦点。

对安华来说是只许胜,不许败,否则整个计划泡汤。换句话说,国阵输得起,安华则输不起。

当安华在8月26日漂亮胜出后,他在翌日马上宣誓就职。意气风发的安华比任何时候都更具信心要“改朝换代”。

到了9月分的时候,安华已是进入关键时刻,他不断地重申916大计不变,引起国阵提高警觉,不再掉以轻心,不但要想出绝招来拆招,而且要堵住任何的“漏洞”,以防安华乘虚而入。

最后的一招是在9月8日及9日分别送出国阵议员到台湾考察,总共49人。至于考察心得如何,那是另一码事。至少国阵得以“窥见”这批后座议员是否有异动之心,如果这些议员都不为安华所动,那么国阵将不担心“变天”在即。

这种捷足先登的心理战略虽被敌对党形容为“心虚”,都确有其微妙作用。不然民联的议员不会“打蛇随棍上”的在9月12日亦步亦趋。同样是反戈一击的心理战术。彼此间的“短兵相接”,更增添916的神秘感。

姑不论民联在此“紧锣密鼓”的当儿是否已经胜券在握,它也为安华的“夺权”行动增添对国阵的压力,以让安华喊出更大声的口号。

此刻的安华也已经没有退路,唯有迎着风浪向前推进,9月15日,在雪州的广场上,安华当着逾万群众的面前,再次信誓旦旦地宣布已凑足人数,准备“变天”。

这一晚距离916更为接近了。

就在916那天,安华郑重其事地宣布已获得超过半数的议员支持,要求会见首相阿都拉以商讨和平转交政权大事,这真是国家一等一的大事,料谁也不能等闲视之。不过阿都拉处变不惊地拒绝会商,反挑战安排公布名单。两人算是第一回合过招。

下来的第二回合是安华在9月17日联同民联另两名领袖联函要求首相在9月23日召开国会紧急会议,以讨论不信任动议。阿都拉又是一口回绝,认为没有必要。反正国会将在斋戒月过后的10月13日召开,安华大可稍安勿燥地在那个时候发难。

这样一来,万众所期待的923又是平静过了一天。

安华的下一个步骤又是什么呢?我们只好拭目以待 。

可是在另一边厢,30号过后也给国阵带来诸多的压力;尤其是首相面对了一个又一个挑战。最使他难以释怀的是前首相马哈迪将大选的失利归咎于阿都拉领导的失策。2004年大选的光环失掉了。尤有进者,马哈迪还逼使阿都拉鞠躬下台。

除此之外,巫统内也有一些异议分子给阿都拉增添麻烦。他们都要求巫统的领导作出改变,包括前财长东姑拉沙里,不过沉住着气的阿都拉在巩固东马的支持力量后,按照他的既定方针产生内阁。
他一方面接受政治新格局的形成,另一方面既安内也攘外。在他看来安内是当务之急,权力的分享,特别照顾东马的权益也是他的新内阁的特色之一。

即使他做出某些妥协性的安排,也不能满足各方的要求。鼓噪之声时而发出,再者国阵内的议员竟纷纷施加压力,希望改变一党独大的局面,不再以巫统马首是瞻,而是通过国阵的协商精神治理国家。

然而改变并不能有立竿见影之效,以致阿都拉在过去几个月来遭遇这个又那个的责难,几乎没有机会集中政务。他的劳心劳力换来的是外面要求“变天”,内部要求“改革”的声音,眼见9月天迈近的时刻,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步骤,但引起了反弹。

例如援用内安令逮捕3人后又放了两人。不仅没给政府的稳定加分,反而招致批评不断,甚至连国阵议员党也不苟同这种做法,为此阿都拉也表明不再援用内安令对付异议分子,多少缓和了紧张的局面。

也许意想不到的是负责法律事务的再益部长突然在9月15日辞官,理由是反对用内安令对付相关人士。再益虽然不是国会议员(被委任的上议员),但他的举动影响了国阵的全局。

在这种情形下,阿都拉出人意表地在9月17日自行宣布内阁小改组。他卸下财政部长而兼任国防部长;纳吉则与阿都拉对调,在国家经济下滑的当儿挑起重担。

有人解读阿都拉顺此接管军权,以加强他的权威。但这是一个不正确的诠释,因为在马来西亚的传统中,首相的权力是涵盖一切的,所有的内阁都是他委任的,也有权力撤换和罢免部长,不必有任何的理由。

因此他的出掌国防部并没有太大的含意,只是向国人展示首相的权威就是这个样子,不必置疑。即使他不担任国防部长,他也是权力集一身的。

我们只能够这样子说,阿都拉正在表明他有意在2010年移交职权给纳吉,但不是现在,也不想在压力下提早离职,选择在17日宣布是为了应对18日的巫统最高理事会议。

正如所料,巫统理事会有人要求及交棒,不过声音并不强烈,也没有讨论马哈迪回巢的建议,这给了阿都拉一定的空间来调整步伐。

就在巫统会议后的第二天,安华再次发难,要求阿都拉说明会面,得到的答案是没有必要会面。
从上述的事件演进表来看,整个斗争围绕在3个人的身上。如果阿都拉决意与纳吉站在一起,而后者又接受他的移交权力的日期,那么阿都拉就不会与安华有任何合作的机会,除非安华有能力在国会复会时通过不信任动议,否则变天的事不会发生。

反过来,如果阿都拉与纳吉的结盟出现裂痕,再加上巫统内部不断施压,阿都拉或别无选择,可能会考虑与安华谋面,但这又不是巫统上层所愿意看到的事,权衡之下,巫统要对阿都拉发难,又是投鼠忌器。

今天的阿都拉,看起来是脆弱的,但实际上还是他操控最大的权力,纳吉要靠向他,安华也要靠向他,谁能够争取到阿都拉,谁就占比较大的优势。

这是为什么阿都拉不急于与安华会面,因为他希望安华的“夺权”一次又一次落空,让后者的916成为一个过去式的日子,以便冷却支持安华的热潮,重新巩固他的执政地位,把916“埋葬”在政海中。

至于安华,他希望他的916是一个运动的旗帜,是一个斗争的象征,说白了,试图将“变天”转成一个持久运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持久战”,老百姓的想法又是怎么样呢?唯有看双方的斗争谁最有说服力。

无论如何,阿都拉是在“清除压力”;安华则是在与“时间赛跑”。

他们斗争的背后都有一个大影子,那就是带他们出身的马哈迪!政治的吊诡莫过于此。

(原载于2008年9月29日《号外周报》 第395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