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视网报道)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愿意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协助客家人在浮罗山背圆“客家村”地标之梦。
魏家祥是于5月2日上午在韩江学院,为槟州客属公会、韩江学院中文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联办的“客家研究,槟城华人”座谈与学术报告会上主持开幕。
他说,马来西亚客联会的客家文化馆,和槟州客属公会在台湾中央大学的协助下,在浮罗山背“挖掘”一个天然形成的客家村,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
“客联会署理会长拿督谢诗坚推动,准备在浮罗山背设立客家村地标,用文物馆的形式衬托浮罗山背历史与客家人,如何在那里建 立客家方言社区” 。
魏家祥说,这是一个十分突破性的创举,也是一项浩大工程。
“翻阅今天的学术报告,槟城确实是客家有份开发的地方。诸多历史资料显示,客家人在这方面领导群伦,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
以下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的讲词全文:
我谨此感谢主办当局邀请主持这项深具意义的研讨会开幕。身为客家人,在盛情难却下,我很荣幸今日能与诸位学者、研究员、老师及客家一方领袖相聚一堂,共同切磋客家族群早年在马来西亚的杰出贡献,从而让所有的客家人对先贤留下的丰功伟绩引以为荣。就此而言,我认为在马来西亚鼓起客家学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值得推展的。
在这方面,我注意到在台湾中研究策划下,一个由台湾精英学者组成的“东南亚客家工作坊”已开展了田野调查的工作,并先后来到槟城、新山、诗巫乃至新加坡举行会议。我相信在中研院的带动下,必能在马来西亚掀起对客家学研究的热潮。
今天这个由槟州客属公会主导,而由韩江学院中文系及新加坡大学中文系共同策划的研讨会证诸了你们已起而响应中研院的号召,而你们订下的题目《客家研究·槟城华人》是一个十分贴切的课题,因为据我所知,槟榔屿在1786年开辟后,就带动了华人移民潮一波一波的引进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而客家人的身先士卒的到来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日在马来西亚有六百余万的华人形成一个牢固的华人社会,也是因为我们祖先早年的高瞻远瞩,选择马来西亚作为落脚地有之致之。
翻看你们今日提呈的学术报告和论文内容来看,槟城确实是客家人有份开发的一个地方,诸多的历史资料显示了客家人在这方面的领导群论,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随手拈来就有张弼士及后来的几任清朝驻槟领事都是客家人;而在槟城居住,在吡叻发迹的郑景贵及其公子郑大平更彰显客家人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等等。
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马来西亚客联会的“客家文物馆”,槟州客属公会在台湾中研院及台湾中央大学的协助下,正在浮罗山背“发掘”一个天然形成的“客家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的成果,而且据我所知,在客联会署理总会长拿督谢诗坚的推动下,准备在浮罗山背设立“客家村”地标,用文物馆的形式衬付出浮罗山背的历史与客家人如何在这个乡镇之地建立起一个“客家方言”的社区。这是十分突破性的创举,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浮罗山背这个山城将会闻名于世。我愿意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协助客家人在浮罗山背园一个“客家村地标“的梦。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因客家人的贡献而骄傲。
谢诗坚: 吸引更多人参与客家学研究
马来西亚客家联合会总会长丹斯里吴德芳(由署理总会长拿督谢诗坚博士代表)致词时说, 有关客家学的研讨,曾在马来西亚举行过了好几次。我们马来西亚客家联合会曾分别在2004年和2006年举办了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中、港、台、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和马来西亚的专家学者,发表论文。我们把这些论文结集出版,算是为马来西亚的客家研究尽了点棉力。
我们当时举办研讨会的其中一项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马来西亚的客家学的研究。
我感到欣慰的是,今天由槟州客家公会、韩江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这项座谈和学术报告会,说明了客家研究这领域,逐渐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
从此次会议的议程安排,我看到它与过去几次举办的研讨会有一个明显的差别,那就是把议程分成座谈和学术报造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对客家研究已经有成果的学者的负责;第二部分则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四名博士生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安排,学术界的后起之秀能够有机会与学术界前辈交流,汲取宝贵的经验,为未来的学术发展打下好的基础。这样一来,客家学研究就不怕后继无人了。
我也恳切希望在座的其他10余名博士和硕士生,尤其是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能借这次机会多了解槟州、多了解马来西亚客家人,并把客家研究当作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
客家人占20.33%
各位,根据2000年的马来西亚人口调查,在华裔人口中,客家人占了20.33%,或约110万人,是马来西亚第二大的方言族群。在槟州,客家人所占的比率是整体华裔人口的7.2%,或者约4万人。
假设槟州华裔人口结构在过去百年没有什么改变,客家人在槟州是一直属于少数族群。虽然如此,他们对槟州的贡献,尤其是早期的槟城的贡献,不可小觑。
此次会议发表的四篇学术论文,都是探讨早期槟州客家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贡献。研究题目虽小,但很实际。这不但能够具体的探讨一些问题,而且让我们年轻的学者,可以更有信心和技巧的掌握研究方法。假以时日,我相信你们有能力更进一步,去探讨更大更艰难的课题。
拿督谢诗坚博士(右三)赠送纪念品予拿督魏家祥,右起拿督彭永添、徐雄豪、左起陈显裕、王云霞博士、黄贤强教授。
载字《韩视新闻中心》网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