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州本南地补选的结果是预料中事。公正党候选人曼梳以超出5000张多数票稳胜也是意料中事,但投票率只46%,未超过50%,则是意料之外。原本估算至少有60%的投票率未能达到也让各方有不同的遐想。
不论选委会希望或民联争取70%的投票率都无法达到,也没有改变选举的结果。不过,从这样低的投票率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 民主选举是要有对手的,最好是势均力敌的对手,才能鼓起选民的激情与热情,一旦缺乏对手,则整局将无法拱起热潮。
正如在四月间出现在吡叻武吉甘当及吉打武吉士南卯的两场补选,因为国阵涉足其中,志在必得,也就激发民联搞起气氛,吸引成千上万的群众参加大型的集会。如果国阵不下场,那也可能出现如本南地独角戏,使战情热不起来。正因为此次巫统在策略中已洞悉战情结果,因此决定不与民联周旋,以让补选出现冷场,以便在选后可以大作文章。
于是在国阵缺席下,本南地补选如同喝白开水一样没有看头。
(二) 国阵,或贴切地说巫统仍然有其基本盘,在“抗议”底下,其支持者不出来投票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国并未实施强制投票制,选民可以投票也可以不投票,这并没有违法。即使成年人不登记成为选民也是不犯法的。我国也没有实行成年人自动成为选民的条例。
除此之外,若国阵也插上一脚,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扭转下风,即使投票率达到80%,国阵也不易翻盘,反而激起选民更踊跃地投票而出现308大选的结局。因此站在国阵的立场,它不参加补选是对的,也可减少被攻击和打压的压力。尽管民联挑起许多大课题,也把吡叻州变天事件搬来本南地“上演”。由于国阵没有应战,也就可暂避锋头,无需加入舌战。
(三) 独立人士的参战在今时今日如果不是添乱,也只是聊备一格的凑热闹,不具任何的实质意义。
我们不是说独立人士不可以参选,但至少也要具有象征意义,包括这位候选人是有来头的(比如70年代劳工党领袖崔耀才参加本加兰哥打州选就是挟左派余威再战江湖,从而脱颖而出。又比如60年代,脱离马华的朱运兴,以独立人士在安顺参加补选是因为他得到林苍祐的民主联合党的支持和站台得以胜出);或在提名时,执政党或反对党候选人马失前蹄,让独立人士侥幸出线(如308大选时,武吉士南卯的阿鲁姆甘(独立人士)因民联候选人失去参选资格,而压倒了国阵候选人)。
如果独立人士不具背景,他们的出征只是玩票性质,根本没有为自己加分。当然若是被派出来分散选票,具有政治动机又当别论。
从武吉士南卯补选到本南地补选出现这么多的独立候选人,没有一个能保住按柜金看来,在今时今日,选民已不要“个人英雄”或没有政党的候选人,独立人士祈望奇迹出现政党候选人丧失提名资格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也几乎等于零,因为选举法已简化了提名表格和程序,不随意吊销提名资格。
由于选民的成熟,狠狠地“教训”独立人士也提供一面镜子让以后喜争出头的人一个警戒,没有必要通过这样的途径博出位。
犹记得在五六十年代,槟城有一位“独立人士”邱悦时被形容为政坛“打架鱼”(打死不走)。他曾有幸在50年代当选市议员;但在60年代政党政治抬头时,他已是沾不上边,屡战屡败,到最后曾借助人民进步党的招牌参选,也一样徒劳无功。没想到邱悦时的“打架鱼”风气竟在308大选后又死灰复燃,但同样无法被认同。这就是说,大选或补选已不是独立人士的舞台,就不要再与自己过不去,更不要趟这场深水。毕竟选举过后,谁还认得你,你又何苦当“人民英雄”呢?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不论曼梳的胜出是怎样解读,它告诉人们一个事实,那就是民联仍保持308大选的优势。国阵若要打翻身战,还得加倍努力和大费周章。其中因由乃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就在于国阵怎样改怎样变?而人民的眼睛则在观察和检视。
对于民联或说公正党而言,曼梳在今日(6月3日)就任第一副首席部长后,他的压力更大,工作也更是艰巨的。因为他必须在未来的3年内,用他的一身精力和智慧争取更多马来人对民联的支持。在这方面,他有需要结合回教党的力量使马来群众更深一层的了解和接受民联的理念。如果说安华是战略与转变思维的高手,那么曼梳则是扮演落实理念的执行者。如果说其前任法鲁斯的工作未尽如人意,在一年内突显不出执政的政绩,那么曼梳也是要用双倍的努力弥补法鲁斯所未竟的任务。
时间虽然在民联这边,但未来的变数也不可预测。曼梳除了任重道远外,也还是要打足十二分精神应对各项挑战;尤其是本南地选区的落后与发展的缓慢。
曼梳今日有幸打一场翻身仗,对他个人来说,是他从政的另一个起点。他能否从“一无所有”到坚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岗位,就看他的造化了。也许经过十年的磨练后,曼梳会更加珍惜得来不易的成果。那他只有用政绩来回报支持他上台的选民了。
刊于2009年6月4日 《光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