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讲了很多年,这一次政府终于表态准备修改内安法令,同时也要修改警察法令,允许在特定的地点举行示威。所谓的特定地点是大草场或运动场或某个被认为不影响生意与交通的地方。
当然我们尚不知道政府的宽松尺码到底有多宽,因为在过去的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政府是不允许民间团体或反对党擅自发动示威的,除非事先取得准证。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示威都被认为是非法的,而且参与的人也会被逮捕或被保释放或控上法庭。于是久而久之,人们的一个印象是:只有不满或反政府的人才会示威,一般人是不会轻易示威的。因此有勇气或敢于参加示威的人大多被标签为左翼份子。因为左派的愤怒青年是站在最前线进行抗争的。此说在特定的年代并没有错。例如60年代的左派政团在劳工党或社阵的号召和支持下所展开的示威游行是此起彼落的。先有60年代初期的反大马(反对马来西亚成立)的大集会和抗议游行,后有60年代中期的援越抗美的系列示威游行。
当1967年劳工党转向“文革”街头斗争时,示威就更具威力和震撼性,例如1967年11月22日由劳工党发动的抗议旧货币(英女皇肖像)贬值15%(因英镑贬值约15%)的示威,并号召人民“罢市”一天,以示抗议,结果槟城市区的商店和巴杀也提早收档或不开门。政府为此行动大举反扑,一方面逮捕劳工党领袖,包括林建寿也在那个时候被内安令扣捕近一个月,对劳工党支部展开突击和封锁;另一方面则通过行政措施即刻取消旧货贬值的决定。换句话说,允许旧货以一元换一元来换新币(即马政府推出的元首肖像的钞票,用以逐步取代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旧币)。政府之所以迅速反应,主要是知悉有其他州也准备开展示威。结果劳工党(后被取缔,活动化整为零)付出惨重的代价换来了政府的妥协。而最为不幸的是,罢市行动也在后来演变成种族冲突。在这之后有一场变相示威是因为一名劳工党员林顺成被打死而激发左翼人士的大集合,他们在1969年5月9日(即大选投票的前日)在吉隆坡为死者举行声势浩大的出殡游行,估计有3万人参加,是一场政治较量。
不知是巧合或是其他因素造成,在林顺成出殡后的第二天(5月10)的投票结果却意外地出现反对党在市区胜出的局面,也因为情况复杂及失控,终于不幸爆发“513”种族冲突事件。自此之后,示威游行数目大为减少。但又在70年代出现以马来学生为主导的示威运动,而以1974年的华玲反饥饿示威达到高潮。
这就是说,当左翼运动退出政治舞台后,起而代之的是学运和青年运动,包括回教青年组织(Abim)在安华的领导下成为一支压力集团。不过,在80年代初期,马哈迪收编安华之后,基本上巫统已掌控马来民间社会的走向。
而华人社会进入80年代,已不再流行示威运动。年轻的一代也选择加入执政集团,比如马华公会和民政党。他们也与左派说拜拜,不再时兴游行。
反而是马来社会进入90年代后,又有微妙的变化。这变化导因于安华在1998年被革职而掀起波浪式的群众示威运动,其场面之浩大,也属罕见,后来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法庭斗争和政治斗争,示威运动才逐渐冷却下来,政府总算松了口气。
讵料在2007年的净选盟运动又成功地发动示威游行,要求公正廉洁选举,再次挑动人民的神经腺。
紧接着不久之后,兴议会一举发难,示威游行也增添时局的沸腾,当这两场的运动再加上律师公会的大游行抗议林甘短片的“冒犯司法独立”,在在使到政府感到事态已告严重;尤其是最近(今年8月)回教党又发起“反内安令”的示威大集会提醒了政府必须有所回应:同意提供地点示威及同意修改内安法令。
如果政府在不久后进一步放宽集会和对内安法令作重要的修改,将会有助推动民主的进程。结果如何,我们还得静观其变。
刊登于2009年9月7日 《号外周报》 第444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