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6.10.09

马华特大•悲情结局 (直挂云帆)

马华公会的双十特大的结果是令人震惊与不解的。震惊的是因为翁蔡之争必有一人留下一人出走,没想到是双双齐走,给马华领导留下真空;不解是因为马华从来没有在党争中失去方向。如今却因为双雄之争玉石俱焚,两败俱伤而陷入迷思。

在这种带“悲剧性”的结局下,马华公会又再一次面对内部的政治海啸,确实始料未及。原本马华公会在308的政治海啸后已剩半壁江山,但又重振乏力,这可以从过去的八场补选中见端倪。虽然不是马华派候选人上征,但巫统及国大党候选人依然无法挽回华裔选票说明了华裔选民对国阵的改变或改革尚未具信心,也连带对马华公会的改革表示质疑。

说实在的,马华公会在308后已是危机重重,若不改头换面,恐怕难应对下一届的大选。正因为改变是必然的途径,马华公会在去年的十月的党选终于催生了一个新的领导层。很不幸的,这个新的领导不仅让马华的改革议程受阻,甚至加速党内的派系斗争。换句话说,中央代表们选了翁诗杰又选了蔡细历来凑成新组合是一个“错误”的开始。这个“错误”也不是中央代表造成的,而是他们在肯定翁诗杰的领导时,又不愿接受黄家泉的上位,认为后者是黄家定的影子,也就选了蔡细历破当权派之安排。

由于翁诗杰与蔡细历因道德理念无法达成共识,马华公会的新阵容也就以总会长的安排为导向,蔡细历被边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既然翁蔡互不咬弦,各自表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问题在于他们两人的矛盾不断地扩大,而且影响了马华作为一个团队的形象,最终出现蔡细历被祭旗的事件。

但在蔡细历看来,这是秋后算账的“借刀杀人”,表明要反扑和抗议,事情也因之闹大,在很短的时间内竟能收集超逾9百名代表要求召开特大,反映了对当权派不满的中央代表大有人在,他们也借助蔡细历的事件扩大成为倒翁的运动。

这一股势力是翁诗杰所掌控不到的。虽然当权派比较容易争取中央代表的支持,但又非尽然,因为马华的中央代表是由区会选出的,这些区会长年累月地形成既定的势力来推选他们的代表,有些人担任中央代表甚至是经历几朝元老的。他们一般上是根据情况做出判断而不是按当权派的走向来投票。

这样一来,当翁诗杰面对特大作了断时(虽然他本身也赞成通过特大来解 决他与蔡细历的斗争),他已经变成被动而掌握不了主动权,即使他拥有党的资源和一切的方便。另一方面,与蔡细历结合起来的挑战派,他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尽管有人形容这是“失意分子”反扑的大好机会。在308后,他们这股势力虽已化整为零,但只要有风吹草动,他们又会伺机而动的。如果根据党中央代表的年龄作分析,他们对于后进的翁诗杰是有相识,但又缺乏感情的沟通。

再加上翁诗杰在去年上位后,对党中央及各州的阵容都做出新的部署,最明显反映在马青班底已浮现成为中央主轴,操盘党的机制。本来党的年轻化和新陈代谢无可厚非,关键是翁诗杰被认为“操之过急”地让太多新人上位,以致元老或失意人(在大选中失利的候选人)被迫靠边站。他们之中有挺蔡派,也有所谓第三势力派,企图左右特大的结果。

事实上,第三股势力在特大前后并没有真正现身, 只是一个影子,他们(或人数不多)的最大目的是唤起党中央代表既倒翁,也倒蔡。正由于所谓第三势力添乱,翁诗杰的任何挽狂澜于既倒的努力也显得爱莫能助了。因为他并不知道倒翁的源头有几个,势力有多大?尤其是他们都在暗处,翁诗杰则在明处,也就抓不住这些人的心态了。

这可以从翁诗杰最后阶段的大打广告,喊出“一个马华,一个团队”,中委齐齐露面而拥翁显现了形势的严峻与微妙。不过,他的这些过多的动作也被认为于事无补,反而是画蛇添足之举。

果然正如所谓的第三势力所预期的,在拥翁和拥蔡的势力中横上一杠,就一下子把两人给扳倒了,马华也因之陷入一个不稳定的阶段。

现在摆在马华面前的是翁诗杰要走了,蔡细历也上不了位,而党出现的领导真空是必须要填补的。这里有两个选择,其一是由中委会中选出新领导层,直到任期届满。

这个新领导层被认为有希望出线的是廖中莱,江作汉等人(从副总会长选出),但也可以不从副总会长中选出,那就包括中委中的次线人物。但这样的安排也只是权宜之计,马华还是会争个不停的。因此另一个方案就是重新改选中委,这也被认为比较直截了当的。

若是改选发生,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翁诗杰与蔡细历能否提名角逐总会长?如果是能够的话,他们愿意吗?还有马华中央代表又如何选出新的有魄力,有权威的新领袖带领马华走向未来。

马华已失败于308,又失算于双十日,它已经没有多大本钱再输一次。如果马华派系斗争不已,权力争夺不停的话,那马华一甲子的承诺恐怕要走进历史了。

因此今天马华不幸跌入群龙无首的局面,每个马华党人都需要负起责任,他们不能再逃避政治,因为政治改革的列车不会等待马华公会姗姗来迟。马华何去何从,已是一个令党员思考的大问题。

刊登于2009年10月13日 《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