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昨天的事,一眨眼的功夫,《合艾和平协定》竟已是走过廿个春夏秋冬。回首前尘往事,虽然没有不堪回首,但却充满着变数与血泪。它构成了马来西亚政治史的重要篇章。
所有的故事都得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开始。当孙中山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满清帝制后,整个中国进入了山河地动的变化。马来亚(包括新加坡社会)也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尤其是华人社会卷入了当时的政治浪潮,兴起变革之风。较明显地是反映在对孙中山的期望,继后约1915年间,又吹来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直到1917年苏共在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整个国际形势也因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起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就马新来说,则以1919年的中国“五四运动”思想传入马新华人社会为新的起点。不但华文报兴起鼓吹新文化和白话文,而且华文教育也因之遍地开花。
正由于文化教育的传播,加上中国南来的文人也带来了社会主义思想,遂使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种思想的影响是国际性的;尤其是马克思的思想于1921年在中国播下种后,它也在1930年导致马共的成立。这就是说,左翼思潮也在亚洲形成一种变革的动力,有组织性地在世界各地开展。
虽然如此,在早期的马共活动是有局限性的,直到1937年日本正式侵华之后,整个马新社会才动荡起来,而有了“南侨总会”之设。这种带有反侵略的运动也因势利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一股洪流,有力地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当战火于1941年底烧到马来亚,而整个马新于1942年被日本攻占后,马共组成的抗日军成了一股反抗的力量。继之,英国又和马共联手,开展游击战争;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本的军事扩张行动,但人民也因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1945年日本的战败和投降也导致了两股势力在不同的国家相较量。一边是中国执政的国民党并不接受与中共分享政权(或说联合政府),于是在1946年国共内战又起,直到1949年才见胜负。毛泽东领导的中共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建立了中国人民共和国,而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退守台湾,才有了今日海峡两岸斗不完和争不完的恩怨情仇。另一边是马新社会也面临重临的英军并不愿意与马共分享政权,内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莱特是安插在马共的大特务的问题说不清楚外,也因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到英国和马共只能共患难而注定不可能走在一起。于是有了1948年紧急状态的实施,马共又转入地下,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也在森林中开展了。
这种胶着的状态在1955年有一个和平的契机,那是著名的《华玲和谈》。可惜因为条件不成熟,彼此立场南辕北辙,终以失败和破裂收场。其结果是马来亚在1957年取得独立;而马共则坚持其理想继续在马泰边境活动。两年之后,也即是1959年与马来亚切割开来(1948年)的新加坡通过普选开始走上自治,李光耀在那一年成为新加坡政治主角,出任自治邦总理。
1960年,马来亚政府宣布结束紧急状态,改以内安令取代紧急法令,但没有迹象显示有和解的机会,反而使到双方的关系时而呈现紧张;尤其是1963年马新政府在大力推动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时,更遭到左翼政团的反对和抵制。这种支持或反马来西亚的立场也成了当时左右派的分水岭。但对左翼致命的一击是1966年印尼流产政变后,右翼的苏哈多政权抬头,不仅结束了长达3年的马印(尼)对抗,而且也给整个区域的左翼运动带来分歧和打击。一方面是深受1966年掀起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转而采取强硬的路线;另一方面是温和左翼与激进左翼对议会斗争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和争议,结果是所谓民主社会主义者参加竞选;而马克思社会主义者采取了杯葛议会选举。1969年的大选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进行的,却意料之外,使到反对党取得一定的优势和执政了左翼的桥头堡—槟州。
虽然不久后爆发的“513”种族冲突事件令全国朝野震惊,但马共也进入了一个转折点。它的南进政策在持续着的当儿也面临阻力。
就在此关键时刻,一个改变马共命运的大事是1974年第二任首相敦拉萨跨出了一大步,直接且义无反顾地与毛泽东主席握手,并且宣布马中建立邦交。这个划时代的壮举打开了马中紧闭的大门,彼此心照不宣地期待另一个惊天动地的时代的降临。
1976年中国“四人帮”的倒台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给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在邓小平登高一呼下,中国走入改革开放的年代;也预示着中国以外的共党必须好自为之,接受改变面对未来。马共也没有例外地在自我转型。
就在中国的改革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时期,在1987年,马泰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认为与马共和解的时机已告成熟,可以在新的和诚挚的基础上,寻找光荣的和平。
经过2年有余的曲折不平与兜兜转转的谈判后,马方与泰方及马共石破天惊地宣布三方同意和解,且于1989年12月2日在合艾的蠡园大酒店签署《合艾和平协议》,正式结束马共的武装斗争,为区域发展与和平带来了新曙光。
直到今天,我们在同一个地点见证纪念签约20年纪念时,大家的脸上留下岁月的皱纹和苍苍白发已磨灭不掉,但也掩不住在脸上展露的激情。此情此景,令人感触良多,虽然不是事事如愿,但十之八九也都无怨无悔。也许正待圆满的是一位85岁的老人正坚持其生命在继续燃烧,以便一偿回乡的夙愿。
刊登于2009年12月3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