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公会重选尘埃落定,结果有意外也有预料中事。是否因此化解党内危机,不得而知。
到底是谁提出马华已陷入危机的?我们好像有听许多人说,但总没有一位代表性人物登场直指马华已病入膏亡,若不及时打救,恐怕返魂乏术。直到黄家定在3月初决定重出江湖,他才毫不掩饰地提出“救党论”,甚至引用路人的一句话:“你还在这里悠哉闲哉,马华要关门了”。
这就是黄家定复出的最强烈的理由,虽然他否认他是“救世主”,但他出山“救党”显然已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最低限度,他身先士卒来救党,因为他已看到马华气势大不如前;尤其是去年双十特大后,由于翁蔡的不“圣洁”的结盟,造成马华一时之间陷入“群龙失首”的困局。虽然这样说有些夸大,但事实摆在眼前是老翁将“党务”交给老蔡,而老蔡也俨然以党的实权人物发言,彼此各安其职,倒也使马华党内有张力和矛盾但无危机。至少在翁蔡派看来马华只是发生人事纠纷和斗争,并不是天塌下来的大事。若有谁说马华已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不过是某人的骇人听闻,与现实中的马华不符。
可是,在双十特大后涌现的廖派就十分不是滋味了。他们不仅感觉到已被排挤,而且也无法分享党内的资源。虽然廖派的官职暂未受影响,但在党内似乎已无立锥之地,也就难怪坐地起而抗议,以迫使翁蔡同意重选。
虽然如此,廖派也没有提出“党亡论”,只是认为党的僵局只有重选才能打开,不然许多的斗争是无法消弭的。因此当蔡派响应重选时,廖派也视为是它斗争的一个重要胜利的标志。
这就是说,三派最后不得不面对重选时并没有承认党已危机重重,随时有分崩离析的可能。在三派的领导人看来,马华是已到了非洗牌不可的地步,但只限于权力结构的重组,不是什么党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不过在黄家定看来,这些在位的人没有危机感,也居安不思危,整天吵吵闹闹,几乎使到马华的形象严重受损,因此他打出了救党的旗号。
但马华党选的结果,一方面不接受黄家定的“救党论”;另一方面又蓄意选出一个与“舆论”抬杠的总会长,表达了逆其道而行的反传统精神。
我们就从这两个重点来分析马华党选带出的讯息:(一)黄家定的复出普遍未得到中央代表的欢迎,他们也没有接受他是“党的救星”之说,理由包括他的领导不力,曾导致马华在308政治海啸中差点被淹没;选民也认为他的领导未具气魄和足够的勇气挺直面对巫统,才使党在国阵内的角色模糊而被投下不信任票。
正因为这样,中央代表们不相信黄家定经两年的“韬光养晦”已变成一位能人,足以把马华从纷乱中解放出来。
再说,在中央代表看来,马华的斗争和派系由来已久,时不时会爆发党争和内讧,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凡政治必有层出不穷的斗争,哪有整合后就不再有斗争的道理?因此黄家定的“救党论”也就被否定了。
最直截了当的就是马华的中央代表一向来都是绝少更换的,他们当了这么多年的代表,都没有感觉到马华大难临头,怎么在黄家定眼里就变成“积重难返”的快要沉沦的马华呢?
黄家定说了,当他在2008年10月交棒时,马华还是完好无裂的(在整合下没有分裂),怎么一到翁诗杰手里就变了样?可是中央代表还是怪责黄家定要对此负一半的责任,不能老怪翁领导无方,毕竟是308改变了马华的命运。
(二)蔡细历的胜利意味着至少有1/3的代表否定和反对黄家定的“救党论”。他们认为蔡细历所犯的错误(既已道歉)应予原谅,不再追究(至少黄燕燕就有这种看法)。因此不论内外界如何抹黑蔡细历,他们都是无动于衷,也是不会改变的。这些“至死不渝”的代表(900-1000名之间)是蔡细历打翻身仗的本钱(他早年的在全马各地与各区会建立的友好关系,使他比任何的总会长候选人更占有感情票的优势。因此,与其“救党”,不如先救处于“水深火热”的蔡细历。换句话说,先救人是当务之急,没有了蔡老大,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有人在问:既然蔡细历得票率仅38%,如果黄翁结盟,一个打总会长,另一个打署理,岂不是天下归“黄翁”?当然这仅是天真的想法,翁诗杰是不能放下身段来委曲求全自己也就不可避免地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也因为三分天下,翁蔡合起来的得票达65%,远远超过黄家定的35%。这等于说大部分的人不认同黄家定的“救党论”。
今天蔡细历的胜利标志着马华党内有中央代表判断党是没有危机的,不必担忧其消失,即使是选出一位跛脚鸭的总会长,您不同意又怎样?反正只是2千多名代表“关起门来”在选党老大,与外界无关。他们似乎不需要考虑到外面的舆论和压力,正如1979年时,党中央代表不必考虑曾永森在舆论获得90%的支持,只要党中央代表有自己的主见即可,不必参考外界的诉求,但这样与民意唱反调的后果,很可能是失多于得的。
既然重选结果出炉,我们得尊重大会的决定,不论我们喜欢与否,这就是对民主的服膺,至于人民或华社就是否认同这样的重选结局和它所释放出来的讯息,则是另当别论。我们也只好放长双眼看新领导如何带领马华走出失败和内乱的阴影,一起与巫统“打造一个马来西亚”有成,不然严峻的挑战会迎面袭来,蔡细历准备好了吗?至于是黄家定对或是蔡细历对,就看下届大选的结局了。
刊登于2010年4月1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