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一条历史长河,它让人回想起许多前尘往事,有些事仍然历历在目;有些事已记忆模糊;有些事是个人回忆;有些事是集体回忆。对于我来说,韩江就是我记忆中无法抹掉的历史痕迹。
那是50年代中期,我考进韩江小学五年级,但是在今日的韩江中学的后排课室上课,归中学部管辖。因此我们的校长是中学的黄尊生而不是小学的许崇知。他管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好奇怪的分段教育,主要是在潮州会馆内的韩江小学已不敷应用,学生爆满,不得不分。
我后来认识许崇知校长,他是韩中校友许元良的父亲;也曾是林连登的秘书,举凡学校会议记录,多出自其手。因此他对林连登的创校史是有深入认识的。我记得有一年他向我们学生演讲时说(忘记是哪一年。大概是1958年):“这里(指韩江校园)原是椰园和红毛丹园,林连登翁买下后,被潮州先贤劝服将大半的土地捐给韩江中学(这是指1948年林连登指示其公子林廷欣将土地割名于15位潮籍信理员接收,总面积共31依格又35poles。因这块地皮的主人名字是林廷欣),剩下的就由林连登在后来发展屋宇”。因此在那块土地上,原名称为理连园的,就出现一条林连登路直到今天)。自此之后,这里则成为栽种桃李(学生)的地方,不再是椰树和红毛丹树并立的地方。
许崇知说,椰树满身是宝没错,其果实也可以卖钱;但若以栽培一名学生来算,椰树的价值就远不如栽培学子成人成才来得重要。他的这一番话我之所牢记在心是因为我后来对此深有感受和启发。就此意义而言,林连登献地建校完全是合乎逻辑的奉献,因为人才远比木材的价值更大。
根据手头的资料显示,韩江小学创办于1919年,到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酝酿要设立中学,因为槟城的中学不足应付日益增加的学生(在1923年改成中学的钟灵中学已是人满之患),但不幸因战争爆发,所有的构想全束之高阁。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秩序才逐渐恢复过来。
韩江中学的兴建也是充满一波三折的。虽在1948年有了校地,但要进行铲树建校,非有巨额资金不可。也是在林连登高一呼下,发动潮籍人士慷慨解囊。并在马潮联大会协助下,共筹获数十万元叻币。
七月十五日永远的校庆
1950年7月15日,韩中建委会决定举行奠基典礼,恭请董事长林连登主持。这一天在后来成为韩江中学风雨不改的校庆日。奠基人林连登的语重心长的经典演说可以成为我们的最好示范:“建校培后进,文化起昌黎;举行奠基礼,树人万万年”。
1951年,韩江中学掀开华校历史新页。初中开三班,共145人,高小六班(限五年级及六年级),共248人,总数393人成为韩中的第一批新生。
开办之初,林连登一口气请了五位博士到来执教,一时传为佳语,也轰动杏坛。他们是庄泽宣、熊叔隆、黄尊生和严元章及方学李。
他们之中,有四人曾任校长,每一位校长都有专长与特长,但也发生不愉快的人事问题。任职较久的应推黄尊生博士,他在1951年任教职,而在1955年出任校长,1957年离职。他之所以被韩中师生怀念是因为韩中的校歌是由他填词的,他是韩愈的信徒,一生推崇儒学,因此校歌的精神演绎着对韩愈的称颂。而校训中的“笃于文行”也是黄尊生根据苏东坡对韩愈的评价而采用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忠于言行,也要言行一致,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不过在黄尊生于1957年离职后,请来了方学李博士出任校长就出大问题。他履新不久,却与董事长林连登意见相左,因而有了校长被辞退而与董事长对簿公堂的官司(1959年)。 这一宗官司虽判方学李获得多一些赔偿金,但却是韩中的“失败”。自此之后,韩中不再请博士担任校长,也对博士的人才“敬而远之”。反之转入较为务实的办学方针,请了对教育有专长的人来掌校,这之中以邢鹤年的掌校最为悠久。他在这之前是日新中学校长,因日新改制,他转到韩中任教。他在掌校时期,韩中的学生人数达致巅峰。从2000余名飙升至3600名左右,诚为韩中最辉煌的六十年代(1962-1970)。
我在入学韩中时,是以小五生入读的,而后一直读到高中三(1955-1963,间中有一年,即1956年因病而留学一年)(因为很早入学,高中毕业时也只有17岁)。
在我的印象中,我经历了黄尊生、熊叔隆、罗静远及李启超(代校长)和方学李的年代,最后是邢鹤年的年代。前后共有六位校长,真是“惊人”。虽然如此,我们都把韩中换校长看成是“走马灯”式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也从来没有学生因校长的任离而采取欢迎或抗议的行动。
从韩江中学到南洋大学
我最记得的是邢鹤年来担任校长以后的事。那是1962年,我升上高中二。在他的新作风下,允许学生自行办文艺刊物。虽然我也是“文艺青年”,但缺乏知名度,在竞选主编时输给了高三的叶观仕(陌上桑)。即使他与我的思想有差异,我们却在后来成为好朋友。当70年代我在《星槟日报》当总编辑时,他在《建国日报》当总编辑。在那个年代(指70到80年代),韩中生在华文报界可真出尽了风头,西马也只有8家华文日报,就有4家的华文日报的总编辑是韩中毕业生,另外的两人是《星洲日报》总编辑黄宗理及《新明日报》总编辑钱博(钱洪光)。在这之后,韩中人在报界服务的已逐渐减少。
还有一件事是1963年时,我们也被批准在学校成立《戏剧研究会》,这是一个敏感的组织,被视为左翼学运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很幸运的在没有大阻力下成立了,我也有幸被选为主席,肩负起校内的文娱表演和节目。当时我计算过会员共有800余名,是校内最大的学会,占全校学生(上下午班)3千余名的25%,不可谓不惊人。更令我自己难以置信的是,我们成为大礼堂舞台的“主人”,大伙儿在舞台练习表演,休息和睡觉,几乎把舞台当成会所,连老师要用礼堂,也得向我们商量。由此可见,学运在60年代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尽管韩中没有培养出许多在学术上标青的人,它却培养了无数的社会栋梁和人才;尤其在商业领域上各领风骚。
1963年毕业后,我考进《南洋大学》,读的是历史系。我的历史功课在中学时已是“出类拔萃”,对历史事件的年代我几乎能背诵出来,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随后背井离乡来到云南园,我一直没有感觉我已离开了韩江,因为在新加坡的南大,我还是天天到图书馆阅读槟城的《星槟日报》。在假期时,也特别爱回母校与老师和同学们交谈。
可惜的是,我们进入南大的时期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政治波浪起伏不定,它比在韩中时更能感受到政治的巨大压力,我就是在这样的时局下“做学问”的。南大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是古色古香的图书馆,它是我最爱留连的地方。我就是在图书馆内第一次接触到“毛泽东选集”,但不准外借,只能在馆内阅读。
还有那小山岗的学生楼,它是我们每天必到的地方,各式各样的活动尽在其中。可以这么说,几乎每一样都与政治脱离不了关系。
还有云南园的如昼风景,两旁的相思树点缀了云南园的林荫小道。散步在南大湖旁和幽静的公路上,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若不是政治的乌云笼罩在上空,云南园绝对是最美丽的大学校园。
支持韩中开办新闻班
后来我离开了学潮起伏的《南洋大学》 ,不久后投身进入报界服务,先是在《星洲日报》当记者,后是在《星槟日报》当编辑。因为职务上的关系,我又常跑学校,对母校的动态和发展也算是比较清楚的。
我记得在1978年时,韩中的校长(已换宋世献担任,他是从下午班上任升上来的,取代退休的邢鹤年)找我商议(因那时我已是《星槟日报》总编辑),请我允许其中一名编辑林景汉能够抽多一点时间在韩中开办“新闻专修班”。由于林景汉是报社的全职职员,他若有“兼职”,须得获馆方批准。
既然是关系到新闻人才的栽培,我也就答应下来。就这样韩中新闻专修班开办了,它开了全马华校的先河,也为报社培养了不少人才。
韩江中学为何能开办“大专的科系”呢?这主要是70年代韩中获得教育局的批准开办“大学先修班”。当时官方批准的“大学先修班”不多,较著名的有“大英义学”,“圣乔治中学”及后来的“钟灵中学”。韩中因为设备齐全,也有足够的师资,就赶上这趟时代的列车了。
根据查阅学校的纪录,韩中的大学先修班在七八十年代是十分吃香的,虽然不是免费教育,但学子从四面八方涌入,一度单单先修班的学生(两年合计)就近千名,使到韩中的名气进一步提升。后来又加上“新闻专修班”的锦上添花,韩中已成了后期中学的精英学府了。
除了提供正规的教育外(从初中一到高中三。在1962年韩小新校舍迁至林连登路与韩中毗邻后,五六年级便归还小学了),当时的中学也可以申办后期中学的课程,韩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开办电子班、商业簿记班等等。当然最出名的莫过于“大学先修班”及“新闻专修班”,后者的学生人数自然远比不上先修班人数,每届只有数十名,但它的毕业生多数在华报服务的,也就产出比较大的影响。
遗憾的是1985年后,韩中竟陷入教师职工会与董事打官司的僵局,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这官司一直拖拉下去,在10年内也把韩中的元气耗尽了。
首当其冲的是在1978年开办的“新闻专修班”终于在1988年结束了,个中原因已是无需赘述。
宏开新局面振兴我韩中
更为严重的是当我在1994年首次进入韩中董事会时,竟感到一阵寒栗,学生跌剩数百名,老师士气低落,整个校园了无生气。更叫人丧气的是,我们初入董事会却每人要出钱集资数十万元,不是用来建设学校,而是用来“缓和”官司案,并对老师作出补偿。
由于大家都不明究里官司是怎样打的,也就不便多问。但脑海里有挥之不去的疑问:这间独立中学该怎么办下去?它还有明天吗?
也难怪时任董事长的方木山感到心灰意冷,拒绝再继续领导韩中。因为他也看不到转机的可能性。面对官司和生源的减少,谁都会对它摇头叹息的。
变化的时刻也因为韩中的官司而敲响的。在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董事会成员都一致认为:不改变就等着关门。
在老董事林明初(时任署理董事长)的奔波下,请来了中华总商会的龙头老大丹斯里陈国平局绅勉为其难挑起艰巨的任务。就这样陈国平在1996年杪被推上台出任董事长的位职。不查还以为没大事,一查之下,才惊觉韩中学生只剩不到350人,老师的薪水每月五万元没着落。学校账目是负数的,与最辉煌的年代相比,只有10%的学生,真是“无言以对”。我们身为韩江的一份子,尤其是由韩中一手培养起来的校友,焉能望着韩中的衰弱而无动于衷?正是在时代的感召下,董事长不得不每月先垫五万元应急,并提出了“宏开新局面,振兴我韩中”的十字方针,以成为韩中未来的指引方向。
接着,我们为韩中制定了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1996-2000),决意要把劣势扭转过来。
第一件事是把所有的纠纷转成官司案,让律师专心处理,绝不让它影响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件事是集巨资,先后筹获300万元,将硬体设备进行必要的修建并提升软件设备,以提供更佳的学习环境。
第三件事是全面改善教师薪金和福利,使之制度化。
第四件事是成立教育外展组,进行有效的招生计划。在获得良好的反应下,学校也开始重新构建校园文化。
到了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时(2001-2005),韩中的学生人数已经翻倍达到700余名,而且在新宿舍的带动下,更多的外坡学生到来就读。韩中逐渐恢复元气。
在第三个五年发展计划中(2006-2010),我们又把韩中提升一级,学生人数已破900名。
抑有进者,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韩中终于在2009年被教育部鉴定为表现优异的学府,授以《五星级卓越学校奖》。这是对私立学校办学的肯定,也是韩中的一种至高荣誉。总共有22间独中获得表扬(全马共有61间独中),韩中排名第8。这说明了经过不到15年的努力,韩中又成为被认可的卓越独中,董教校友同仁这些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们扬眉吐气了,喜悦挂在我们的脸上。我们决意将韩中打造成先进的精明学校。
1998年复办新闻系
在韩中的改革站稳脚跟后,我们迎来了1998年。这是韩江学院萌芽的一年。在吉隆坡大马新闻学院的配合下,我们决定在这一年复办“韩江新闻班”。为了使到名称更贴近时代的改变,我们采用较为先进的做法,挂起“韩江新闻传播学院”的牌子,使用的是韩江中学获准开办后期中学的准证。
我当时的一个十分坚定的信念是:如果韩中新闻班过去可以成功,没有理由今天我们不能复苏。结果证明我们大胆构思是迈向大专院校的第一步。开学的那一天,总共有40名学员报读,完全符合我们的估计。
由于只是开办新闻系,我们很快地解决了师资问题;也提供良好的环境供学生们上课。当年的开课仪式是邀请时任槟州行政议员的杜乾焕博士主持。由那一刻起,韩江又再逐渐地恢复昔日的光彩,我们重新点燃了熄灭10年的薪火,让它发光发亮。第一批的学员就是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开路先锋。
有了好的开始,我们的下一个步骤是邀请在理科大学服务的博士团 (大概有15个,以南洋大学校友居多)共商大计。我告诉博士团(也向他们请教),我们需要的是一份比较完整的报告书,以便向教育部正式申办韩江学院。
当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我们的苦心,甚至发出疑问。
博士团起草学院计划书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不受影响地讨论和规划。也要感谢博士团们的费心费力,从5月份开始直到7月份,终于敲定暂时先申办四个学系,即大众传播系、商业管理系、电脑资讯系及工程系。
当一切就绪后,我们在1998年的7月11日正式提呈申请书。申请人是韩江华文学校董事会(非盈利有限公司),那时教育部尚未分家,只有一个。
数个月后,教育部正式来信,要我们依据1996年的教育法令行事。换句话说,要我们自行成立一间有限公司,才能够审理我们的申请书。
这个过程是恼人的,我们既要向教育部请准注册的名字,又要向公司注册官寻求核准。而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将此新设立的公司100%归属韩江华文学校董事会。在英文上,董事会是母公司,其英文名是“Penang Han Chiang Associated Chinese Schools Association”;子公司是Han Chiang HJU International College Sdn. Bhd.
过了不久,我们又接到教育部官员的来电询问:如果要申办学院,是要有校园的。如果要方便和简单的话,将学院(College)改成Institution,就不需要校园,只要有店屋即可。我当时坚持韩江要的是一间学院,因为我们有广阔的校园,有充足的硬体设备,随时欢迎来考察和鉴定。
就这样,教育部的负责官员来到韩江参观后,才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是一间完整和正规的学府,有中学和小学矗立其中;同时也还有相当大部份的设施没有使用,足够规划成一间学院。
我们接着也按教育部的要求对学院的范围和设施进行规划;课程方面的内容也作了一些调动,剩下的就是听候新的指示或要求了。
转眼进入1999年,我们渴望着一座具有华校背景的学院能在北马拔地而起,俾与在南马的南方学院及在中马的新纪元学院鼎足而立,以使之成为华教杏坛佳话。
虽然等待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无奈,但既然船已开动,就只好在江中飘浮,伺机逆流而上。而我们当时的坚定不稳的信念是:我们有条件办成一间学院,我们遍布各地的校友有这样的意志和宏愿,也希望韩江能有所突破,发展成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华教系统。同样重要的是,博士团成为我们的坚强后盾。在既有经济条件,又有人才辅助下,何愁欠缺东风呢?
不过,我们也有气馁的时候,因为听说要申办一间学院,非三五年不行。韩江只申办不到一年,哪有这么快批准的?
在这里,顺便提起两件相关的事,第一件事是韩江学院在1998年7月申办后仍无佳音传来。第二件事也是董事长与我有关的,那就是我们受西南区华小董事会的委托,想方设法在那里兴建一间华文国民型中学,有关备忘录也在1998年呈交教育部长,但未有下文。
教部正式批准韩院成立
刚巧在1999年4月份的时候,我和董事长到吉隆坡参加雪隆校友会的庆典。趁此“良辰吉日”董事长也有幸成功在晚上在官邸约见时任教育部长的拿督斯里纳吉。
陈董事长回来后,告诉我们一喜一忧的消息。喜的是教育部长已签批韩江学院的成立,并将会通知相关官员跟进;忧的是新立的华文国民型中学是件大事,必须要从长计议。换句话说,我们知道韩江学院已成立在望,下来的故事就花开两朵,各自表述了。中学这一摊也就在后来由菩提中学承接起来,才有今日在西南区有菩中乔迁校址大事。学院这一边全程由我们董事会操办。
大概经过三个月的沟通与安排,我们终于在1999年7月13日获得教育部批准,韩江学院正式诞生了。为示隆重,我们刻意安排两个仪式同步进行,一方面是由陈董事长带队于7月15日在教育部从副教育部长拿督冯镇安博士的手上接过正式批函;另一方面是趁着韩中49周年校庆日由董事会顾问,前任董事长拿督斯里方木山局绅代表董事会向报界宣布这“令人振奋”的喜讯,正式告昭天下:韩江学院诞生了。
当然接着下来的工作是艰辛而复杂的,我们已不能像过去那样维持在小格局的范围内,而是必须展翅高飞,提供一幅未来的美丽远景。
于是我们正式聘请了王云霞博士为副院长及林明华硕士为副注册主任;并在9月1日宣布将“韩江新闻传播学院”纳入韩江学院的大众传播系。这就是说,作为后期中学的“韩江新闻传播学院”已完成其历史使命,正式将其“除名”,换上“韩江学院”新装,让它名正言顺地扬起大专院校的旗帜。也因为这样,韩江学院继承和吸纳了“新闻传播学院”的所有资产,包括师资和学生,也标志着与中学“分道扬镳”了(意指中学与学院是两个行政体系,前者归教育部管;后者归高教部管;但仍由一个韩江华文学校董事会管理小学、中学及学院)。
为使韩江学院能在2000年全面开课(四个科系一起招生),董事会耗资150 万元装修和提供必需的设备,也增聘讲师和行政人员,准备迎接千禧年的“脱胎换骨”。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当我们在2000年4月以韩江学院的名义开课时,学生人数已逾200名,这是十分令人鼓舞的数字,不但符合我们的指标,也使我们更有信心迈向成功的未来。
配合着韩院的开办,董事会通过槟州中华总商会的集资,共筹得逾马币200万元,充为兴建学生宿舍之用。于是在2001年也大功告成,使学校设备更臻完美。
南京大学协助开中文系
然而我们也有遗憾,这个遗憾是发自内心的,理由是韩院在规划之初,并没有把中文系申办在内,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把这一缺陷补上,不然韩院的文化传承就会断层。刚巧在1999年时,中国南京大学的中文系主任赵宪章教授来访韩江,我大胆地要求他推荐一位有经验的教授来韩院,协助我们成立中文系。我的意思是根据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材提出申请,这样也方便日后韩院中文系与南大中文系直接挂钩和进行学分转移。我希望韩院的中文系能借别人的光来发亮,而且有靠山(指南大中文系)来指点。
果然赵教授是认真而一诺千金的,他在2000年时给我们“送”来了郭熙教授。他是一位语言学专家,他也知道此行的目的是给新成立的韩江学院注射“中华文化的元素”,以让中文系能顺利开办。
为了客观地了解实况,我们邀请本地华裔学者与郭熙教授对话。经过了多次会议后,对教学和研究严谨的郭教授也完成了他的使命,向韩院提呈一份报告书。我们根据其内容进行翻译和调整,直接送达教育部审批。
2000年是韩江大喜庆的日子,全校仝人热烈庆祝韩江中学建校50周年。当晚南京大学的洪银星教授(现是校党委书记)也应邀上台讲话,显现了“南韩”两校合作办学的决心。
2000年,韩院在南京大学协助下,开办了中文系(本科班),学生通过2+2的学分转移,可以在四年内取得学士学位文凭。接着在2001年,顺应南大推广海外教育的需求,我们也在这年10月推出“南大中文系硕士班”。在报名反应良好下,我们年年招生。在第三年后,每年已有毕业生,也有新研究生报读,我们提供这项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华人学者;尤其是华文老师的中文水平,以培养更多具有高水平的中文人才。经过不断的轮转和安排,我们先后已培养了超过80名硕士班,现在仍然继续开办,足见高学术的中文仍有其市场。
配合着中文系本科班及硕士班的开办,董事会的另一个构思就是在韩江校园内设立一座华人文化馆,以彰显华人在马来西亚建国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用以发展韩江学院成为研究海外华人的重要基地之一。
别出心裁的华人文化馆
承蒙本校署理董事长连承杰学长的慷然承诺,赞助所有的修建和布展工程。在副董事长汤建华学长的规划下,一座别出心裁的华人文化馆经过半年的打造后,在2003年6月29日举行隆重开幕典礼,恭请时任槟州首席部长丹斯里许子根博士主持开幕,应邀主要嘉宾有中国驻马来西亚政务参赞杨玲珠女士,东南亚研究所所长王赓武教授及澳门科技大学黄枝连教授,一时冠盖云集,象征着华人文化馆凝聚而成,一股文化汇流。
整个修建工程总共耗资马币33万元,概由连学长独立承担。自此之后,华人文化馆已成为收藏和研究华人历史的地方。
虽然如此,经过七年的展示后,董事会仝人认为有翻新的必要,以使华人文化馆成为真正的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展示中心。因此除了扩大面积,使占地超逾一万方尺外,也决定重新布展,用现代科技辅以历史照片将历史呈现出来。如果不是第一,那肯定是当下全马唯一的最集中表述槟城华人奋斗史的学院;间中也不忘表扬潮人及时人兴学办校的伟大精神。
华人文化馆因为有了开头,才有了今日的改进。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是韩江的一盏文化明灯,照亮华人在建国过程中的前进道路。这样一来,文化馆、中文系及硕士班已三位一体构成韩院的另一大特色。
2005年,在南方学院主动下,新纪元学院与韩江学院举行联席会议,探讨共同成立一间大学的可行性。有关事项交董教总主导,后来又有数次会议。可惜因为牵涉复杂问题不易克服。在2007年后,三院又自行上路,合作办学事暂时停止。
开设韩江电视新闻中心
2006年,韩江学院又取得另一个突破。我们决意开设“韩江电视新闻中心”,除了供学生进行实习外,也通过网路发布电视节目和新闻报导及评论。
在10月28日,我们邀请了槟州首席部长丹斯里许子根博士主持开幕礼。其深长的意义是韩院经过7年的打拼,已有能力自设互联网电视台及电子报。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也是不可能的。但在高科技的时代,我们已是掌握了主动权,将传统上属于大集团推动的新闻媒介转成教学的重要部分,这对一向以来依靠“大众传播系”打响名堂的韩江学院来说,有了“电视台新闻中心”之设,无异是如虎添翼的,大大地鼓舞学生的士气,也在招生方面成为具有说服力的品牌。
因为有了电视台之设,我们也先后主持了多场“韩视论坛”开讲,应邀的嘉宾有丹斯里许子根博士、拿督斯里安华依布拉欣、林冠英先生、刘镇东、拿汀巴鲁卡周美芬、章瑛、吴秀丽及詹运豪等等。韩视的知名度也因而打开。
就客观而言,在韩院的900名学生中,其中有1/3的数目是就读大众传播系的,他们成了我们最大的生源科系。当然韩院的其他科系也在平均的发展。
截至今日为止,韩院共有8个科系是获得高教部的MQA(马来西亚学术鉴定局)最高认证。它们是:大众传播系、新闻广播席、工商管理系、电脑资讯系、多媒体设计、会计系、物流管理系及中文系。
所谓获得MQA认证,意味着学生可以凭入学资格向高等教育基金会申请贷学金(PTPTN)。若没有MQA认证的科系,不可以申请PTPTN。职是之故,在2009年,韩院共有109名学生获得PTPTN贷学金,数目有5千到2万不等。总数是150万元,破历年来的纪录。
除此之外,韩院在2010年也有新的贡献,那就是先后与三间西方大学缔结3+0学士课程在韩院上课。这三间大学是澳洲的南昆斯兰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英国的胡佛汉顿(University of Wolvehampton)及英国帝塞大学(Teeside University)。
有关USQ课程已顺利开课,反应良好。接下来将在商业管理系及多媒体系方面进军。
韩院与西方大学合办3+0学士学位的课程是必要的,因为这是迈向大学院校的必须途径。唯有与外国大学正式联办课程,在累积经验和其他方面符合条件后,韩院才可依据实况提出申办大学院校(University College)。
目前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我们需要全体上下一心一意,把韩江三校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完整教育体系的学府。这是我们未来的大目标。
我们希望用“南大精神”来打造我们的未来(巧合的是,陈董事长,我及院长王云霞博士都是南大生),也许是一条可资探索的道路。
刊登于2010年8月1日《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