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3.11.10

林苍祐与民政党 (跃马扬鞭)

林苍祐出生在1919年;民政党创办于1968年。换句话说,在林苍祐49岁的时候,他才来一个再转变。

果然这一转变给他带来好运。50岁那年,他当上槟州首席部长,可谓“大器晚成”。

这四个字对林苍祐是别具意义的,因为他在年轻的时代失意多过得意,比如他在1953年首次参加乔治市市议员选举,却告铩羽而归,那一年他是以急进党候选人的身份参选。

又如在1959年时,他被马华党内的陈修信派冷落和边缘化。堂堂马华总会长竟不是国席候选人,这种耻辱是林苍祐一生都不能忘怀的。因此他不曾原谅陈修信对他的不敬及忽略华社的利益,坚持马华应分得1/3席的分配额(那时国会共有104席)。

林苍祐的失败也许是因为他“少年得志”。在34岁那年已是急进党魁并首次参加市选举。接着在39岁那年(1958年)当选马华总会长,意气风发,结果换来的是被排斥的苦果。

这两次的教训让林苍祐明白一个道理: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强出头。因此当1968年陈志勤邀林苍祐合组新党时,他不作出过分的要求,只允应担任党副主席。这是个有名无实的头衔,但党的实质的力量是以解散了的民主联合党为班底是毫无质疑的。正因为这样,林苍祐当仁不让担任槟州民政党主席。在林苍祐看来,“大器晚成”较“少年得志”“来得实在。“少年”容易使人冲动而不计后果;“晚成”则意味着成功者知道成功得来不易,会更加的珍惜而少了一份的狂傲。

同时在林苍祐看来,一个人牢牢或太长久控制一个政党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也容易招来不满和反抗,倒不如顺其自然让更多的人参与党的活动。在这方面,林苍祐是做到了。

举例来说,在1971年击败党内的“宫廷政变”(此乃指党魁赛胡申阿都达斯及陈志勤企图推翻林苍祐却事机败露而失手)后,林苍祐感到党缺乏团队精神,且势力单薄,只集中在槟城,因此来一个大突破,把马华的改革派份子招入民政。这些在1973年加入民政的人士包括林敬益、梁棋祥等人。

由于马华在1973年失掉林敬益的大批支持者及1981年又失掉曾永森的一批力量全投入民政,终于有人形容民政党是“小马华”。

不管民政是否是“小马华”或是“民主联合党”的替身,它确然在1969年的大选崛起成为国家政治主流,足以和马华“平起平坐”。而铸造民政的政治地位的人就是林苍祐。他用十年的时间打造民政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政党。其中包括“槟州变天”,民政起而执政(69年大选的结局);协助敦拉萨巧妙和正确地揣测毛泽东统治下的中国将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还有在1974年因要加入联盟扩大的国阵,林苍祐也气走了陈修信(在1974年由李三春取而代之)。所有这一切也因为1972年民政与巫统组成联合政府有以致之。换句话说,先从联合政府开头,再到后来巩固民政的执政地位,都是林苍祐一手塑造的。

而他最大的成就是成功地在槟州发挥乡村工业化及乡村城市化的策略。因为槟州政府所取得的重要成就都写在民政的历史上。

从1971年到1980年,林苍祐基本上只控制民政党10年就决意交棒,这又为什么呢?其一是林苍祐认为凭他个人的声望,在槟州政府领军没有敢于挑战,民政绝不会因他卸下党魁就把他从首席部长座位上拉下来;其二林苍祐尝试推行“党政分家”制,那就是由新人管党务,而他仍管政务,这是他一向来的主张。当然这种安排也只有林苍祐有此权威,别人能否萧规曹随,倒是存疑的。
当然在1980年后,林苍祐是退而不休的,他属意的接班人是梁棋祥部长。可是党内(主要指吡叻)基层不同意,就这样经过一番龙争虎斗,结果林敬益胜出。

林敬益的接班并没有给林苍祐带来太大的喜悦;尤其是在1982年的议席分配上,林敬益被指为“牺牲”槟州民政的地位来换取全国各地有代表参加国州选举。这一年民政马华各获分配8席(指槟州议会),使到林苍祐啧有烦言。

但还好林敬益也懂得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争取到其他州也有少量的代议士,民政也因而坐大。但在林苍祐看来,槟州政府才是民政的命根子和筹码。如果民政保不住槟州政权,那一切的讨论和争议也变得毫无意义了。

遗憾的是,林苍祐在1990年大选的失败是始料未及的,他不能怪林敬益处理不当,只能怪自己时运不济。也在这一年后,林苍祐对民政的关注也由浓转淡。

但真正使到林苍祐不再过问民政党的事是在1996年后。这一年他力劝陈锦华退下,让位于许子根担任槟州民政主席,以便符合做首席部长的身份。

不过有一个人不服许子根风光无限,他就是吴清德。在1999年的槟州党选,他决心与许子根一较高低,此时林苍祐对这场斗争是保持沉默和置之度外的,所幸林敬益全面协助许子根,才把吴清德顶了回去。说来说去林苍祐与民政党的密切关注是1970年到1980年。如果没有这10年的把关,把民政改头换面,恐怕民政前景不容乐观。

如今,一场308政治海啸,真是让民政党吃不了兜着走。这种失败有人认为也许已缺乏了林苍祐精神,这也是耐人寻味的说法。

无论如何,一个没有林苍祐领导的民政党,不等于民政可以不要林苍祐。尽管林敬益担任民政老大长达27年,但若与林苍祐比较,林敬益还是排在第二位的,而民政的命运,也取决于民政党人到底记不记得林苍祐不怕失败和勇于斗争的精神。在这方面,民政的宝贵资产和真诚也许是它赢取人民的新起点,可是如果不拿林苍祐作为典范的精神领袖,民政又如何重新定位?真是一门大学问。

刊登于2010年11月1日《南洋商报》

1 条评论:

  1. 民政党若想东山再起,现任领袖有否服膺林苍佑精神,成为至为重要的关键,否则想从民联手中夺回州政权,无异是缘木求鱼。谢先生评论中肯,一针见血,希望民政领袖有所感悟。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