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马哈迪于本月十二日在“马来人的困境:展观和结论”的论坛上作出两个非常重要的论述,其一是因为马来人的分裂,造成马来人必须依靠其他种族的支持才能执政;其二是新经济政策虽有被人滥用,但必须延续下去,否则马来人将成为输家。
其实这两个论点在今天看来是值得商榷的,也是不尽其然的。
因为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马来人也同样分成三个派系,最大的阵营是巫统,继之回教党,下来是新崛起的左翼阵线—社阵,但在1959年及1964年的大选,联盟都是大赢家,巫统的地位也日益巩固,也就未引发马哈迪责怪马来人在政治上分裂和不团结。
1969年的大选,联盟遭受出其不意的打击,反对党成为大赢家,马哈迪竟也落选,触怒他公开抨击东姑领导不力。除失掉槟州政权外,又丧失在国会占有2/3议席的优势。接着不幸发生“513”种族流血事件,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在马哈迪发难下,东姑终于将大权交给副首相敦拉萨。1972年马哈迪又被迎回巫统(他在1969年“513”后被东姑开除党籍;而东姑在1971年退休)。
在“513”之后,马来人政治势力基本上又依附在巫统内,即使具有威胁的回教党也被收编加入联合政府,待到1977年回教党离开国阵后,它不再对巫统有大威胁了。
反而来到马哈迪时代,巫统面对了两大考验,第一个是1989年东姑拉沙里率大队另起炉灶成立46精神党,并在1990年与马哈迪争夺国家领导权。结果马哈迪大胜;东姑拉沙里只是协助回教党赢回吉兰丹州政权,马哈迪也不认为是马来人分裂动摇巫统根基(1996年46党解散回归巫统,又是马哈迪政治上的一大胜利)。第二是1998年马哈迪革除副手安华之职,演变成安华另立公正党参加1999年的大选。虽然公正党收获不大,却扶起了回教党(夺下丹登州政权,拥有27名国会议员),使到马哈迪重新调整策略,包括宣布马来西亚已是一个回教国。马哈迪也认为,如果没有安华分裂巫统,回教党是不可能脱颖而出的。他开始归咎马来人不团结造成分党立派,为什么不尊重民主政治呢?
2004年巫统在阿都拉领导下气势如虹,但在2008年的大选竟遭遇空前挫折,连失5个州政权(后夺回吡叻州);不仅失掉在国会的2/3席,还制造了两线制的政治模式。这一下子马哈迪的矛头直指向阿都拉,要他辞职谢罪。
来到2011年,马哈迪对纳吉的领导又不十分放心,大声疾呼马来人要团结,否则依靠他族才能执政。若此下去,马来人将变成其他种族的“奴隶”。
这种说法是十分偏激的,因为不论马哈迪喜欢与否,马来西亚本来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执政靠各民族支持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否则为何要组成联盟及后来的国阵呢?怎么说成是“奴隶”呢?难道马哈迪不认为1999年他的政权得以巩固也是与华印人的支持分不开的?怎么现在反过头来指责华人当时支持国阵是要保住财产,这是十分片面与不公道的揶揄和挖苦。真正的原因是华人在心理上尚未了解反对党的斗争理念,只当成东姑拉沙里的翻版,也就未有积极的响应。只有来到2008年求变之心急切才发生了政治海啸。
今天考验纳吉的是一个马来西亚理念的实践程度和对民主政治的推动,绝不是引用马哈迪的“种族主义”论述,更不是无限期地延续新经济政策来争取支持的。因此马哈迪的论点在今天看来是开倒车的,是对新经济模式的否定,应予批判。
刊登于2011年2月15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