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15.2.11

林苍祐的十年神话 (跃马扬鞭)

与林苍祐二公子建成律师午餐时谈及他父亲在1964年至1974年扮演的政治角色是值得列成一个章节来解读的,因为这个过程的变化太过出神入化了。

1964年是林苍祐政治生涯的另一个起点。他在1961年退出马华公会的同时,也联合前马华同志创组民主联合党,但这个党在1963年闹分裂,迫使林苍祐将党的总部从芙蓉搬回槟城。面对着资源短缺和人才不足的窘境下,林苍祐率领民主联合党参加1964的大选。

他没有打出改朝换代的旗号,只求从丹绒杀出一条血路。结果他的民主联合党夺下一个丹绒国会及四个槟州议席。林苍祐总算又熬出头来,成为槟州立法议会反对党领袖。当然这不是林苍祐所要的,他要的是恢复到昔日的荣耀和权力的高峰。因此从1964年到1969年是林苍祐“韬光养晦”的首五年。

在这五年内,马来西亚政局起了根本的变化;林苍祐一直是这个变化当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例如1964年的大选,林苍祐面对的不仅是强大的执政联盟的守城,而且也遭遇反对党阵营的两面夹攻,一个是来自左翼的社阵(这一年社阵亮出执政槟州的口号),另一个是来自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在四角混战中,林苍祐脱颖而出,说明他是非池中物(这一年马印对抗更加激烈)。

由于他在政坛取得一席的地位,当1965年初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推动成立反对党阵线以和联盟一争长短时,林苍祐就成了这个阵线的不可或缺的人物。因为李光耀组成的“团总”(马来西亚团结机构)是排斥左翼的社阵,所以不能缺少像林苍祐和辛尼华沙甘这样的温和派的反对党领袖。

在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后,“团总”也就胎死腹中。基于形势所需,在这之后催生了两个政党,一个是在1966年成立的民主行动党,它脱胎自人民行动党。它的领导人初期是蒂凡那(他是1964年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唯一的中选议员);另一个是1968年成立的民政党。这个政党虽然是陈志勤倡导成立的,但灵魂人物则是林苍祐。他甚至解散民主联合党,全心全力地发展民政党。

1969年的大选扶起这两个政党,也是林苍祐政治生涯的另一个新神话。由于左翼的劳工党(社阵)杯葛大选,留下的反对党政治真空很快地被反对党填补上来。它们是民政党、人民进步党和民主行动党。

其中最大的得利者是林苍祐。他在大选后的5月11日(第2天),宣布就任槟州首席部长。此时民政党在总数24个州议席中,拥有16席。后来因为民政党内讧,元气大伤,促使林苍祐在1972年与联盟在槟州合组联合政府,巩固了他的执政地位,也连带影响人民进步党在吡叻州参与联合政府,唯独民主行动党被排斥在外。这也引发行动党在后来对民政党和进步党怨气难消,从此开展了势不两立的斗争。

更为重要的是,在1969年大选后的第四天(5月13日),马来西亚爆发了“513”种族冲突流血事件,全国进入了紧急状态(直到1971年才重开国会),政治权力移交副首相敦拉萨。所幸林苍祐早两天就任,得以及时重拾他与敦拉萨的旧情谊。他们又站在一起重塑马来西亚。

从1969年的“513”到1974年的国阵成立是林苍祐吐气扬眉的第二个五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东山再起的林苍祐支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以便土著在1990年之前达致拥有经济股权30%的分配额。但他认为这个国家在1990年后要过渡到国家经济100%由马来西亚人拥有和参与,这将方便和有利于国人与外国人进行联营企业,让马来西亚的原料、人力和技术配合外国的专门人才和工艺共谋利益(1975年在民政党大会上致词)。

我们也看到敦拉萨有鉴于国内政党已被收编得七七八八,乃在1974年信心满满地在5月访为北京,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与林苍祐一向主张与中国友好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因为这样,敦拉萨在林苍祐的有力支持下,也在1974年访华归来后,宣布国阵正式成立,启开马来西亚政治的新纪元。因此这10年也成就了林苍祐的后半生,直至他在2010年逝世以国葬写下总结篇。

刊登于2011年2月14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