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7.5.11

五月是历史的转折 (天下纵横)

五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月份。

记忆中在1930年时,《光华日报》的副刊因出版“革命的五月”而被勒令停刊3个月,后在说情下改成两个月。那是因为“革命的五月”是用以纪念1925年5月发生的“五卅”惨案,刺痛了英国殖民政府。事缘那一场五月卅日在上海发生的万人大游行时,被英国(在其租界内)下令巡捕向人群开枪酿成13人死数十人重伤的惨案而成为所有华人的愤慨。因此马来亚的英殖民政府自然不能容忍本地报章借纪念挑起英国的丑行。

事实上,这“革命的五月”也大有来头,并牵出一个改变世界的五月来。首先是1919年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为抗议北洋政府准备屈服在日本人的淫威下,将第一次大战后德国(仗败国)交出的山东省胶州和青岛转让给日本而走向街头。这一天刚好是5月4日。于是它被签定为“五四运动”。因为这场示威不但阻止北洋政府不敢签字将国土转给日本,而且也激发中国大学生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的政治带来一个新生的机会。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也就引进中国学术和教育界中。

这就是为什么“五四运动”在历史上成为伟大与光荣的节日。它改造了和擦亮了中国文人的思想和对政治的重视。同时因为“五四运动”,中国的新文化也扎了根,出现了“白话文”及“文学革命”,成为新文化的先锋队。

可是也是因为1925年的“五州”惨案激发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更大憎恨(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和北京,镇压与杀害“义和团”后,就瓜分中国的城市领土而有了西方租界这一变相的殖民统治)。与此同时,中国的文人也因这宗惨案转变思想,从“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这是发生在1926年以后的事。马来西亚的华文报业跟着中国政局的转变而作出相应的报导和评论。

如果说因“五四”运动给马新的华人带来思想的改变,在后来勇敢的投身抗日战争中,那么五月份也同样改变了马来人在马来西亚的政治格局和命运。

1946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二年),马来半岛的马来人在拿督翁领导下,于5月11日在新山正式成立“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从此巫统成了马来政治的重要标志。

原先是拿督翁于1946年3月4日号召全国41个马来团体在吉隆坡苏莱曼广场举行大集会,抗议英国单方面实施“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宪制。在大会上,一致同意组成一个政党,并产生筹委会,也就有了后来的正式成立的日期。它在每年总是风雨不改的庆祝一番。

今年欣逢巫统创党65周年,又是大选可能降临的一年,人民自然把焦点集中在巫统党庆上的动向和走向,以探测政治气候。

另一方面,五月也是一个伤感的季节。1969年的5月13日,我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种族暴乱事件,国家即刻进入紧急状态,国会民主暂时终止,国家政治权力由东姑转移给敦拉萨,马来西亚晋入一个新的政治格局。历史也形容“513”是国家政治的分水岭。

虽然1971年后国会重开,但马来西亚已不再是“513”前的政治生态了,而是出现一个由敦拉萨掌权的时代,最明显的反映在政府结构的改变,从联盟到国阵,收编了反对党加入其中;也在1974年促成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大转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

这一切的一切都因“513”事件带来的改变,即使我们十分痛恨“513”,但我们不能忘记它所带来的创伤和后来的政局的改变。如今“513”虽然已远离我们42年,但老一辈的人每当回想那悲痛的日子都希望它永远不会再回来。

由于五月对世界和马来西亚都是重大的月份,我们在记取“五月的欢乐”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五月的哀愁”。这强烈的对比构成了五月是历史的转折点。五月,在平凡里衬托出它的不平凡的一面。

刊登于2011年5月23日《号外周报》第531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