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3.8.11

华裔首席部长20年不变?(天下纵横)

就槟城的华人来说,我们经常都面对一种改变现状的恐惧,虽然有时候某些人会讲一些负气的话,比如槟州首席部长即使换了非华人担任也不要紧,反正华人的作用不大,但事后想想又觉得不妥。因为如果真的改变了现状,则华人失去的就不再回来了,因此想想还是不要这样放手一搏。

针对这个课题,我曾经进行一次深入和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探讨为何槟州从独立到今天还是由华人担任首席部长。调查的结果发现,因为这是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理由使然。当马来亚于1957年8月31日取得独立时,以巫统为政府的政治核心的一方认为,保留华人担任首席部长是必要的,其一是从1931年开始,华人在槟州的人口已超逾50%,到了独立时,华人在槟州的人口已占57.2%,是为最大的种族。其二是在马来人主导国家政权下,将槟州保留给华人主政是合乎逻辑与常理的。就这样,槟城从一开始就没有发生首席部长激烈抢夺的现象。

即使在执政党内的华基政党,先是马华,后是民政中选的议席没有多过巫统也未发生槟州首席部长改由其他种族出任的事情。虽然在马来社会存有这样的一把声音不时地提出这类的索求,但巫统不认为改变是需要的,也就继续交由华基政党推选首席部长人选。最近马华总会长蔡细历发出首长由华基政党出任,就是抓住这一现实,但又不想让民政专美的安排。当然这也只是马华的老大一厢情愿的想法,尚未得到回应。

其实巫统议员在1990年大选时已有机会出任首席部长,因为那时马华全军覆没,民政只剩7席,而巫统占有12席底下,若果当时接过首长职,也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毕竟华人议员的数目已大大减少。

我们就拿最近的争议来说,巫统也一再重申不会争首席部长职。这意味着巫统视这样的“社会契约”是无需要改变的。

当然我们也不相信“社会契约”论,例如马哈迪时代承诺的沙巴首长轮流制到了2004年大选后就被打破了,所谓的社会契约是不具法律效用的。

至于在最近公布的2010年华裔人口中,我们也从统计局中找到新鲜的结果。根据英文《星报》于8月4日的报导,槟州华人在2010年有所反弹。

在2009年时,马来人口企于65万4千3百人,较占有65万1千6百的华人多出0.1%的差异。不过转入2010年华人的人口增至67万4千3百名,较2009年马来人的63万9千3百人为多。在比例是华人在1百50万人口中,占了42.9%,较之马来人的40.7%多出2%,而印裔占总人口的9.8%。

从这样分析,在10年后可能马来人的人口会超越华人人口。这就印证了我们在千禧年所作的推测。当时一般推测在20年后,即2020年时,马来人的人口将可能占第一位,因为在生育上华裔多愿意保留在小家庭,不喜欢多生子女。

但如果选区保留原来议席不做改变或按比例增加议席的话,在一时之间也没有改变的可能。这就是说,华人继续主政的条件还是存在的。

我们可以这么说,在未来的20年,槟州首席部长仍将由华人担任,这与种族主义无关,而是一种折衷下的所谓“社会契约”的安排。

虽然民政或民主行动党也经常表达它们的非种族高调,但来到现实中,它又不能弃民族(种族)认同,否则它的政府会面对挑战的。

这就是说,在未来的大选中,不论是民联或国阵,由华人继任首席部长已是定型了的,至少在2020年前后也不大可能改变的。由此演绎最近的两大阵线的放话,不难明白首席部长这个位置是敏感的,有时候说说气话可以,但若真的“慷而慨之”的话,那在朝的一方将会有失去政权的危险,因此在处理首席部长这大课题上,谨慎的言行是十分必要的,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而给政府带来麻烦。

刊登于2011年8月22日《号外周报》第544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