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5.8.11

“新闻班”精英头角峥嵘 韩江:华文报的摇篮(三)(现代春秋)

我也没有想到,胡锦昌在今年较早前会向我提及“新闻班”毕业的同学希望回母校聚会,因为这批毕业廿或卅年的校友从来未再以同学的身份聚首。我当时马上答应了,并表示母校会“热切”地欢迎他们回“娘家”。 虽然我也只是在最后的两年被方北方邀请当“新闻班”的老师,教授马来西亚政治史。但这个具有历史性的“新闻班”可就一开始就与我有一些关系,而且我还是首批被邀请演讲的“嘉宾”之一。 我 认识胡锦昌是在1985年他从新闻班毕业后来到我主持的《联合报》当助编,后来他辗转到吉隆坡发展。在多年之后,他成为《号外周报》的总编辑。大概是 2004年,他邀约我为《号外》写专栏,就这样一晃又是六七年,直到今天还在为这份周刊写稿;而锦昌在2008年政治海啸后转到《光华日报》任老总后,我 又被邀请在《光华》写专栏。从这样算来,我和胡锦昌的关系是亦师亦友;他也一度是我的同事。 由于他在最初时只表示一批毕业同学想聚餐,也没有具体的计划,我也不知道如何“欢迎”和“迎接”这批在社会“闯荡”多年且熬出头来的毕业生“回家”来。 在差不多5月份的时候,我请胡锦昌联络在槟城的校友在韩院开一个会议,以便知道他们的想法。结果他们当时还是不能有完整的节目表,理由是许多同学还联络不到,不知道反应如何? 或 者更大的理由是他们这批属于“特殊”学生感觉上在学校的2年或3年,好像是“私生子”,没有被当成“正规”生看待。尽管他们也有“校服”。我听到的埋怨口 气说:他们本来是在余子亮科学馆上课(现已改成中学图书馆及中学扎实英语中心),较后被“赶至”或“迁往”学生宿舍楼上课(现已改成华人文化馆),似乎没 有被重视过。 当他们离开学校时,自然对学校有些怨气,也有些学生对主任林景汉有微言,怪责他把“新闻班”改来改去,而有些难以适从(从新闻专修班改成新闻系;又因校长不满,改回新闻专修班);更有因林景汉牵涉及学校教师职工会风波而导致“新闻班”学生被记大过。 不过在许多年之后,他们的怨气已消,对“母校”也不那么“心中有气”了,反而觉得是“新闻班”造就了他们,给他们指出未来的道路。 毕 竟母校与学子的关系正如“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再怎么样也还是自己的母亲,而对主任林景汉即使有点意见,也还是心存感恩的。因此当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胡 锦昌在第二次会议时,代表毕业同学提出邀请林景汉参加的建议,也即刻得到我的支持,因为董事会与林景汉的长命官司也已在5月份达成庭外和解,并一揽子“解 决”了所有的相关法庭案件。我也反建议可以借毕业同学的聚首来一个“大团圆”,大家都十分高兴这样的安排。在这个时候,他们提出了定名为《槟城韩江新闻系 黄金十年》作为主题,虽然对韩江董事会来说,这十年也有大风大浪,但对新闻班的同学来说,确是他们的黄金十年。如果没有韩江在1978年开办新闻班,且坚 持开到1988年历时十年,是不可能在后来出现头角峥嵘的报界精英。 在以《黄金十年》作为主题后,韩江学院也准备给他们“隆重且热情”的接待,让他们“回家”看看母校的巨大变化和各项发展成就。 无可否认的,不少踏出校门的校友在后来也就没有再回到母校,而且情感也越来越淡薄,要他们一下子感受到母校的“判若两人”的巨变,也是没有个底。在他们想来,“回家”主要是见见老同学,不必张扬,也不需要“高调问校”。 就 在7月2日的中午时分,我接到陈汉光的一通电话,他表示仍在路上开车,而他们一行人希望“低调回家”,不必“敲锣打鼓”。我也说没有什么欢迎仪式,有的是 布条“欢迎回家”,并安排一批学院生与历届毕业生代表“对话”,聆听他们离校后的感言。还有就是让他们参观以前上课的地方如今已是“脱胎换骨”,学校呈现 一片欣欣向荣。他们许多人第一次看到一个全新的韩江中学和韩江学院,心中有起伏的反应。 当晚上7时半以后,毕业同学陆陆续续进入韩江室内 体育馆,我们刻意安排聚会地点在冷气化和现代化的体育馆,是为了给这批毕业生一个“惊喜”。果然从他们来到韩江之后,个个脸呈喜色,也忙于拍照留念。整个 体育馆洋溢他们开朗的笑声。不用准备什么节目,也不必长篇大论的致词,他们真正地体现了“702快乐回家”的心情。我也请董事长丹斯里陈国平及一些董事在 当晚与同学们同乐。当我宣布董事会与林景汉的官司划上句号时,大家都充满了喜悦,也似乎早就期待这么一天的到来。忝为校友,爱校与爱师是他们的本份,我们 也都可以理解。 事实上,在我翻阅新闻班十年的历史及毕业生的表现后,我更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们比70年代韩中培养四大华文报总编辑更棒。除了他们这批毕业生的筹委会主席胡锦昌我已介绍之外,下来要介绍的杰出校友也还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一) 举手拈来,第一届(1978年)的同学中,在新闻事业上有成就的是吴凤美(光华副总编辑)及赖雪丽(当1998年我重新开办新闻班时,请了雪丽当主任,她也真的把过去所学发挥了传承的精神)。 这 里要补充一个小故事,我除了请雪丽回校领导新闻班外(我们使用中学的准证,重开新闻班,并将之命名为“韩江新闻传播学院”。它的成功又使到韩江在大众传播 系名扬海内外,这是后话,下篇再述),也请了陈虹莹(1981年)(目前是光华的副总经理)当咨询委员,一起策划新闻班的课程和方向。那一年我们把所有华 文报的老总都请来当顾问委员。有一个不能忘的是我的老同学叶观仕在那年也用他任职的大马新闻资讯学院与我们搞合作。虽然形式多过内容,我们还是欣见韩江新 闻系“枯木逢春又展现新姿”。 在第一届的毕业生当中,成功的人士有蓝志成(律师)、林宝源(星州滨海区采访主任)、邱郁霖(第一名)、高秋宾(南洋商报甲州主任)及在新闻界曾闯出名堂的陈德川、罗亮光、洪月娥等等;而陈怀生已出家。 (二) 第二届(1979年)有在报界或曾在报界服务的邱智坚(光华威省区经理)、周星利(新加坡联合早报编辑),陈振华(中国报副刊主任)、蔡宝在、郑嘉财及谢春兰等。 (三) 第三届(1980年)有林惠霞(风采总编辑)、李子宗(光明副总编辑)、林杨枫(南洋东海岸区经理)、黄丽达、范秀玲、陈云深、纪德喜等。 (四) 第四届(1981年)有陈虹莹、黄喜光(光明高级经理)、郑永明(光明业务经理)及梁丽萍、林迎丽等人,而罗素薇已出家。 (五) 第五届(1982年)有潘友平(星洲北马区经理)、蔡秀青(小星星主编)、谢继麟(南洋商报助理总编辑)、王琛发(孝恩基金文化执行总裁)、薜美贞(吃风杂志主编)、蔡进兴(红蕃茄主编)、王隆明、魏祥敬(市议员)及范筱葆等人,而纪财德已出家。 (六) 第六届(1983年)的赖伟明(中国报助理总编辑)、伍爱卿(星洲日报编辑)、郭素岑和叶平发(社会工作者)等人。留美的计有张留乐及胡健强;而在新加坡开创新天地的有李莅华,颜秀石和邓素妮。 (七) 第七届(1984年)有胡锦昌、郭清江(星洲执行总编辑)、王丽娟(大家健康主编)、谢觉辉(南洋商报霹雳采访主任)与尤芳进等人。留美的有谢文良,杨美娟;而在新加坡发展的有杨素香。 (八) 第八届(1985年)有苏美丝(光华副采访主任)、赖竹秀(光华大红花负责人)、王碧丽(星州)、张玉兰、曾月娥、梁志文(盆栽老板)、陈中兴(中国报驻砂州记者),谢继豪(跨国公司行政人员),朱信宇(著名餐馆东主)及陈德发(药商)等人。留美的有王秋敏。 (九) 第九届(1986年)的陈汉光(南洋执行总编辑)、张易雄(光华副总编辑)、郑典武、萧光耀(连锁幼儿园老板)、周萍青(广告人)及郑荣江等人。 陈汉光是在2005年邀约我在《南洋商报》撰写专栏,而这一写直到今天已是第6年了,我们之间的接触也因之多了起来。 (十) 第十届(1987年)的萧瑞云(新生活报及号外周报总编辑)、侯雅伦(星州副新闻主任)、谭翠凤(NTV7)、范俊奇(Men’s Uno主编)及范盈(传单大王)等人。侯雅伦还在特刊上赞美这次回家太棒了,接近130人大团聚,令她十分感动和激动。 (以上名人若有遗漏烦请告知,容后补正。也感谢胡锦昌提供较为详细的资料) 从 记录中,韩江新闻班的“黄金十年”总共培养了359名毕业生,而在报界服务的有167名,成为报界领导人之一的比起70年代更多和更有风采,他们有的仍在 高层岗位上行使第四权,令人刮目相看。因此有理由认同他们这批毕业生确实是“黄金十年”的精英。他们用行动证明这十年是没有留白的。 由于有了他们开创新局面,韩江学院在后来也成为传媒的“大摇篮”。
第一届的毕业生全体大合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