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的照片
资深报人,著名时评政论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出版十余本著作,包括《马来西亚华人政治思潮演变》、《巫统政治风暴》、《林苍佑评传》、《柬埔寨的悲剧》,《以巴千年恩怨》、《槟城华人两百年》及《伍连德医生评传》等著作。 目前担任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会长及中天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26.11.11

评许子根的《十字路口》(跃马扬鞭)

许子根在《南洋商报》的专栏以《十字路口》为题鲜有地披露了他的从政经历和如何面对“六个十字路口”。

对他个人来说,许子根将其从政的生涯分成六个关口,有的让他闯过了,有的则闯不过。到底是什么“六个十字路口”呢?根据他的说法,第一个十字路口是1982年的参政,先是婉拒,后是义无反顾一头栽进政海,结果迎来了第一个春天,从此脱胎换骨成了“董教总嫁出的女儿,任重道远”。扛着华教的十字架,许子根开展了不容易达致的“打进国阵,纠正国阵”的目标(后来又变成“打进国阵,又被国阵所纠正)。因此许子根的参政不是“万人鼓掌”,而是在争议声中豁了出去,至少行动党的林吉祥和马华的李三春就反对董教总介入民政党大搞“三结合”;至少在当时民政党内一些较资深的干部,如吴清德、许岳金乃至陈锦华也是不以为然的,他们也弄不明白为何许子根等人被标榜为“华教人士”,而他们没有受到重视。这种矛盾在日后扩大成为没完没了的人事斗争和解不开的政治恩怨也是预料中事。虽然那一年许子根以不超过一千张多数票压倒行动党的陈庆佳,但也不值得大放鞭炮庆祝,因为在4年之后,许子根陷入了他自己所说的“第二个十字路口”。

这是1986年的大选,蓄谋已久的林吉祥终于插旗丹绒而吹起《丹绒一役》的号角。这个时候,我已离开《星槟日报》,与友人合办《联合报》。我们将整个《联合报》办成政治报,而大受欢迎,自然也引起林吉祥的关注。我曾问他为何要打许子根?“两个好人”碰在一起不是好事。林吉祥说这是战略,没有所谓退让的。他后来更公开发话,许子根输了不打紧,可以被委任为上议员。这话听在许子根耳里十分刺耳,马上拒绝这样的“献议”。许子根说,我不会担任上议员的。果然这一仗许子根过不了关,但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下,他很快成为首席部长林苍祐的政治秘书。

许子根的不接受委任上议员是对的,他无奈地出任政治秘书也是天意。因为有这一阴差阳错才有了“时来运转”的许子根。这就是许子根所谓的“第三个十字路口”。因为在1990年的大选,林吉祥又对上了林苍祐。有很多人不同意“王者对决”,认为这不是华社所要看到的。这时的林吉祥灵机一动,竟然发出这样的豪语:“如果林苍祐败选而行动党上台执政的话,他将推荐林苍祐担任槟州元首”。虽然这话使人半信半疑,但勉强让林吉祥过关,也减少了非议声。最终真的是林吉祥胜了一个马鼻,林苍祐败选了。可是在行动党无法执政下(国阵19席对行动党14席),许多人开始痛惜林苍祐政治生涯的结束,也开始埋怨林吉祥不该把林苍祐拉下马。所谓林苍祐出任槟州元首更只是说说而已,不具现实基础,因为这个职位是保留给马来领袖的。

虽然许子根在文内有提及曾建议由吴清德出任首席部长,但因为吴清德得不到林苍祐、林敬益及陈锦华(槟州主席)的支持,加上民政党内也有人怪责他找巫统领袖暗中支持,他的落选也就是意料中事。就这样,许子根凭其政治秘书的经验,闯过了“第三个十字路口”。

这一闯关成功也给许子根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幸运。最关键的一役是1995年的林吉祥单挑许子根。因为有了林苍祐的教训,又未能预见行动党能改朝换代,槟州选民也就全力的支持国阵,把行动党压下去,包括林吉祥也得为“打败林苍祐”付出代价,以大幅度的票数输给许子根。从此林吉祥宣布“丹绒三役”落幕了。

虽然在1999年林吉祥低调寻求翻身,但因被抹黑与回教党挂钩,又再一次跌倒,直到2004年林吉祥才又东山再起,但他已更换码头去到怡保,与槟城无关了。

本来许子根气走了林吉祥后,可以高枕无忧地保住槟州主导政权。讵料在2008年大选时,许子根为上京或留槟事被折腾得难以做出决定,到最后才下定决心上京,这成了他的“第四个十字路口”。当他闯过第四个十字路口上京时,却又被拦路,不但他个人栽倒在峇都加湾的国席选举,而且民政党输完所有的国州议席。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变,把民政党的39年基业打掉了。许子根于是形容他在308政治海啸后,来到“第五个十字路口”。这十字路口也够兜兜转转的,打压更是四面八方而来,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面对和重整旗鼓。

这就是说,即使在2009年后许子根被委为首相署部长,但仍然无法让民政党走出海啸的阴影。
就在新的大选就将到来的时刻,许子根在《南洋商报》的告白书也留下了伏笔。言下之意他已把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而他所要做出的“牺牲”是为了“挽救”民政党。这就是他所说的站在“第六个十字路口”上,他终于做出明确的抉择,宣布不再参加大选,并把槟州国阵主席交给邓章耀,以便民政党能翻开新的一页。

因此解读许子根的告白书,您会感觉到“英雄迟暮”的悲情。

刊登于2011年11月21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