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部副部长何国忠于3月14日代表政府宣布承认中国146间大学院校的学术资格,在场的有马来西亚学术认证机构(MQA)的首席执行员赛阿末胡申。这意味着政府在学术领域上首次大规模地承认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大学的学术地位,而在过去这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我们不能期望一下子改变这些中国大学的毕业生的命运,正如赛阿末胡申所言学生不能理所当然的设定专业的资格可自动地被承认,他们还是需要依据这些专业单位的条规(应是指医生、工程师、律师、绘测师及会计师等),但我们认为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它的政治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其一,在战后以来,华社就出现政党与社团要求承认华教的地位,更有要求列华文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呼声,但碍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一直未有正面的回应。华人社会也就自行承办华校。
当1957年独立后,华校也依然逆流而上,更对1961年的教育法令采取应变措施而出现了国民型华文中学及独立中学的体系。在这之后的华社声音是呼吁政府承认南洋大学和台湾各大学的学位,所得到的回应也是局部性的,只是在某些领域承认台湾的医学位和工程师等学位,但也要符合专业单位的条规。至于南大的学位则是在不断呐喊下成为空雷不雨。
其实,在过去的一段长时间,华社的此伏彼起的争取,就是要求政府能重视华社的心声和赋予华校平权的地位,重心不是争做公务员。虽然效果不彰,但在华人坚持下,华校依然挺拔成长。
如果说过去50年的努力进展不大,那么如今在中国崛起下,整个形势顿然翻转过来,中文反而是被承认的一块,不再是弃儿了。这种政策的转变,是历史性的大突破,也是政治正确下的一个成果。
其二, 马来西亚的教育与语文政策在独立后就朝向国民教育的方向推进,因而华社在力争华教方面也出现一些抗争,虽然政府的政策也因时代的转变而改变,但华文和华教与政治挂钩始终是连在一起。于是华校和华文的运动往往就被政治化或被标签为政治议程,更被有心人视为种族课题的一个争议点,而难以被宏观看待。
即使马来西亚在1974年率先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建交,带动东南亚化为中立与无核地带,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等于我国认同左翼运动,直到1989年马共放下武器签署合艾和约后,才加速了马中的友好关系。民间往来方面较前频繁,从经济贸易到体育和文化交流。到后来是乡情的联系飞跃成长,顺带教育的交流也普及起来。
在这种有利条件下,从90年代开始,中国学生开始来马来西亚接受双联课程的教育,目的是以马来西亚为跳板,到西方大学考取学位;而马来西亚在这方面的不负众望为学子提供双联课程,也成了中国留学生的优先求学的国家之一。至今仍有万名中国生在马来西亚深造说明了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政策已把马来西亚变成区域教育中心,给国家创汇和给人民启开更广阔的教育视野。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的学生之所以在千禧年后才比较有系统地进入中国大学深造,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各方面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大马生也在解除限制下,负笈中国留学渐渐形成一个小热潮,目前有2500余名留华生。
这种风潮与学位的承认与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学子们认为打开这一扇门不仅可让他们圆一个中文梦,更可以从中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湛。
如今政府宣布承认中国大学的学位,固然可以鼓励更多人到中国留学。但在当下来说,仍然是一项政治上的抉择,其影响是无远弗届的。
因为我国这一宣布,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和语文政策已出现灵活性的转变,正影响国内的教育政策作明显的调整(政府对独中的拨款和增加国民型中小学的拨款),让多元文化更显风采。在国际上,也至少说明了教育部看到中文教育已不是种族性的狭隘教育,而是普世性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教育,一改过去只承认英文媒介大学的单行道,显示了我国正采取中西并重的双行线教育。就此而言,何国忠努力下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刊登于2012年3月19日《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